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有限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对早期PPDR患者49例73只眼给予有限视网膜光凝治疗,包括近后极部弥漫光凝和(或)黄斑光凝共300~500点,分1~2次完成.随访6~48月,复查视力、眼底,中心视野及FFA.结果 激光后平均视力较激光前有明显改善(t=4.38 P<0.01).其中视力提高18只眼占24.66%;视力稳定51只眼占69.86%;视力下降4只眼占5.58%.治疗有效者69只眼占94.52%.FFA检查有效68只眼占93.15%;有5只眼各追加激光1次,但仍有2只眼PPDR继续进展.结论 对早期PPDR进行有限的激光治疗,操作简单、治疗有效率高,对患者最终视力有益.  相似文献   

2.
增殖前期与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应用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于2012-01/2013-08选取门诊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普罗布考(0.375g,每日2次),平均随访11.58±0.17mo。同时征集基线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进展率及缓解率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3%及19%,而观察组患者经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18%及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AOC,SOD,MDA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AOC,SOD明显增高,MDA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抗氧化应激状态,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然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现在炎症反应作为DR发病机制之一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提出DR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我们就炎症因子IL-8的特征及其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矫正视力、散瞳查眼底、眼底照相等方法对54例(108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根据结果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1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继续内分泌科治疗,2年后复查1次。DR1期12例患者眼科随访观察,每年筛查1次。DR2期10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筛查1次。DR3~6期18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激光治疗并长期随访。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应成为治疗糖尿病常规的一部分。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盲目地发生。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电图是一项评价视网膜功能的客观检查,适用于评价多种眼科疾病的视网膜功能情况。近年研究发现,在早期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电图能够发现先于眼底视网膜形态学改变的功能变化,这一点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研究、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进而可能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途径。我们就运用视网膜电图诊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 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的变化特点,借以早期诊断DR。方法:对20例(40眼)正常和50例(113眼)糖尿病病人进行OPs和P-ERG检测。结果:当糖尿病病人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ERG的b波波幅和OPs各子波波幅及总波幅已降低。随着DR的发展,各参数的异常率逐渐上升,各波波幅也随之下降,潜伏期延长。OPs的O3波波幅和总波幅以及P-ERG的b波波幅较其它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O3波波幅为最敏感的指标。结论:OPs的O3波波幅和总波幅等参数能够作为视觉电生理的功能性指标预测DR的发生,在DR的早期诊断和评价DM的疗效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144只眼,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对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该18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期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前期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potential,PVEP)各参数的变化,寻找DR前期的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法对20例(40眼)正常人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对20例(40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FERG和PVEP检测。结果:DM患者FERG、PVEP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表现为Rod-R a,b波幅值、Max-R a,b波幅值、Cone-R a波幅值显著降低(P<0.01);Cone-R b波幅值,OPs总幅值、P100波幅值降低(P<0.05);P100波潜伏值的延迟(P<0.01)。结论:DM组在眼底尚无病变前,其FERG,PVEP已出现异常,因此FERG,PVEP是DR前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共144只眼,常规眼科会诊,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眼底镜下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18例患者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桂玉敏  赵鸣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2047-2053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Probucol)及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差异性。
  方法:通过检索1999-01/2014-01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 PubMed)、英国医学会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 BMA)、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 EMbase)、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 ASP)、考克兰图书馆( The Cochrane Library)、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 E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CQ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最终纳入8个RCT,共309例患者,其中152例使用普罗布考、157例使用阿托伐他汀。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使用阿托伐他汀,使用普罗布考治疗的DME患者,黄斑区(Macula)水肿消退的人数显著增加[OR=1.75,95%CI(1.02,3.01)]、经治疗90d 后尿8-羟基脱氧鸟苷( urinary 8- hydroxy deoxyguanosine)含量显著降低[ SMD=-0.52,95%CI(-0.92,-0.12)];但系统评价同时提示:两药对于黄斑区硬性渗出的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性[ OR=0.80,95%CI=(0.41,1.57)]、经治疗30d后尿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未见显著差异性[ SMD=-0.17,95%CI (-1.02,0.68)]。
  结论:使用普罗布考能有效抗脂质过氧化( Lipid peroxidation)、抑制泡沫细胞( Foam cells )在视网膜( Retinal)内沉积,从而改善症状。相比阿托伐他汀,使用普罗布考治疗DME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2眼。经标准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观察,对术前术后视力、于术并发症等进行重点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提高至0.1及以上者9眼(75.00%),数指~0.1者2眼(16.67%),未提高1眼(8.33%)。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部分改善PDR的视功能,建议玻璃体积血后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型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临床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B型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对58例75眼术前PDR病眼进行B型超声检查,13例17眼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赤道后区域有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51眼(68%),60眼(80%)有多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将视网膜前的条带状回声分为4类。发现视网膜脱离(RD)37眼,随访期间PVD范围基本不变15眼,RD范围扩大或隆起度增高7眼。结论 超声检查可用于PDR随访,临床手术时机判断和手术方法提示。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7,他引:1  
李媛  卢艳 《国际眼科杂志》2005,5(4):750-75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血管改变在先还是神经变性在先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综述近年来与DR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DR临床治疗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 对18例(22眼)PDR患者行常规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分别联合晶状体摘出或超声乳化、剥膜、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填充、巩膜环扎等附加术式。结果 随访4—22个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16眼(72.7%),脱盲率59.1%,脱残率9.1%,解剖复位率86.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但已引起黄斑变形的患眼其术后视力改善好于已累及黄斑的。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仍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威胁到黄斑或导致黄斑变形时早期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8例45眼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和手术的并发症。结果:随访患者45眼,术后视力0.05以上者从术前14眼(31.1%)提高到术后30眼(66.7%),其中22眼(73.3%)视力>0.1。术后并发症:高眼压、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目前治疗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应用手术技术,及时准确地处理术后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改善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7.
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患有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143例260眼光凝前和光凝后3~6个月进行眼底、视力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造影的特征指标静脉渗漏荧光、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微动脉瘤、无灌注区以及视力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光凝后视力较光凝前提高及荧光血管造影特征指标好转均非常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1)。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PDR患者42例48眼,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6~40个月,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结果在42例48眼P1)R玻璃体切割手术并发症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9眼(18.8%);玻璃体出血,术中6眼(12.5%),术后8眼(16.7%);角膜水肿10眼(20.8%);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眼(10.4%);视网膜脱离5眼(10.4%);并发白内障21眼(43.8%);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2眼(4.2%)。结论PDR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变程度、手术技巧、术中术后是否正确彻底处理眼部每一个病灶有关。术中、术后正确处理眼部病变,同时术前、术后兼顾全身情况,可不同程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2012年期间在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5例(11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玻璃体积血,第2组为纤维血管性增殖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但未累及黄斑组,第3组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组.对以上3组病例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78.9%;第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80.0%;第3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率为53.5%.第1组与第2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第3组视力改善情况与第1组、第2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4).结论 在黄斑未明显受累时,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