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宣汉县等区县4所中学962名高中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调查.结果 留守高中生在学习焦虑(8.42±2.74)、对人焦虑(5.24±2.11)、孤独倾向(3.04±2.53)、过敏倾向(6.77±1.82)、身体症状(6.30±2.40)、恐怖倾向(3.69±2.52)、冲动倾向(3.89±2.19)等维度得分及总均分(42.79±11.58)均高于非留守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7,4.71,2.27,3.47,2.66,5.79,2.22,4.90,P值均<0.05);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值分别为3.28,2.55,P值均<0.05);高一年级学生总均分高于高三学生,双亲外出学生得分高于母亲外出和父亲外出学生、留守≥7年和4~6年学生得分均高于留守≤3年学生(F值分别为3.70,9.40,5.95,P值均<0.05).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r=0.16,P<0.05),家庭功能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β=0.95,P<0.01).结论 应关注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化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父母外出类型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结合亲子互动的调节作用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方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的追访数据,对3 470名居住地为农村的八年级学生自我报告的亲子互动频率和心理健康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父母均外出的留守男生心理健康得分高于留守女生[(68.90±22.45)(63.59±20.83),t=3.02,P < 0.01]。两层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父母均外出对留守女生亲子互动频率和心理健康的负向预测作用大于留守男生(B值分别为-0.90,-4.02,P值均 < 0.05);亲子互动频率对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起调节作用,控制亲子互动频率后,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减小(B=-3.65,P < 0.1)。  结论  父母均外出对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留守男生。需更多呵护青春期留守女生心理健康,促进外出父母与其进行更多沟通。  相似文献   

3.
了解南宁市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提供支持.方法 在社区帮助下随机抽取南宁市4个区1 144名低保户家庭和1 067名非低保户家庭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生活质量量表、学习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低保户家庭青少年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非低保户家庭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保户家庭的男生在生活质量的运动能力、生活机会性、负性情绪、其他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05),女生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得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初中生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师生关系、躯体感受、作业态度、生活机会性、负性情绪、同伴关系、自我满意度、其他和总分高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会心理功能有9个因素,影响生活环境的有8个因素,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的有5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有5个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的有4个因素(P值均<0.05).结论 低保户家庭中学生生活质量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干预提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心理灵活性对高职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茂名市某高职院校抽取1 623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睡眠质量得分(24.81±5.32)高于男生(23.92±5.91),负性情绪及抑郁得分(32.95±18.28,8.37±7.63)低于男生(36.07±21.89,10.34±9.04);大二学生的抑郁情绪(10.33±8.64)高于大一(8.97±8.30);理工科类学生的经验性回避程度(23.81±8.35)低于文史类学生(24.92±7.59),心理灵活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3.12,4.75,-2.94,2.65,P值均<0.05).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总分及其各维度、AAQ-Ⅱ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8~0.48之间(P值均<0.01);负性情绪在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77%.结论 提高心理灵活性,减少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高职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慧杰 《中国健康教育》2011,(10):744-746,750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总均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初中生为24.34%。男生学习压力感得分为2.02±0.89,高于女生得分(1.8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男生在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的得分(1.67±0.59),高于女生得分(1.5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0);男生情绪不稳定分量表上的得分(1.91±0.74),也高于女生(1.7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0),而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得分(1.69±0.78)高于男生(1.5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独生子女在学习压力感上得分(1.95±0.83)高于非独生子女(1.83±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0);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独生子女的得分(1.63±0.56)也高于非独生子女(1.5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  相似文献   

6.
刘国华  张桂英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98-1200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性别差异,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海洋大学一年级大学生6794名,使用自杀可能性量表(SPS)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在SPS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性别差异,有23个条目上的得分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敌意量表外,其余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大学生自杀可能性的检出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SPS总分60分以上的比例高于女生,而60分以下的比例为女生高于男生;70分以上的检出率为19.7%,男生(20.6%)高于女生(18.0%).结论 大学生自杀可能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 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评价潍坊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学校环境及学生在校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5 399名中学生,对其进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量表(MHC-SF)(青少年版)间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总评(MHC)得分为(3.51±1.00)分,情绪幸福感(EWB)、社会幸福感(SWB)、心理幸福感(PWB)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79±1.12) (3.16±1.25) (3.651.07)分;男生社会幸福感维度得分(3.49±1.06)低于女生的(3.52±0.96)分,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3.57±1.04)高于高中生的(3.42±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5.3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学校生活差、受同学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受学校成年入暴力威胁或言语侮辱、教室教学环境差、自我感觉在学校地位偏低、学习欲望差、不能与同学或老师互相尊重、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OR值分别为0.411,1.412,0.786,0.834,1.741,0.732,0.690,0.732,P值均<0.05).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学校应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分析临床医学规范化培训研究生(以下简称“规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对策及处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方式,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心理压力量表、职业满意度量表,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498名规培研究生及420名医学非规培研究生进行心理压力现状调查.结果 规培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得分[(40.28±10.43)分]高于非规培研究生[(36.95±5.13)分],且规培研究生中男生的心理压力[(41.75±11.17)分]明显高于女生[(38.81±9.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3.16,P值均<0.05).是否规培研究生、不同性别规培研究生的职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4,1.27,P值均>0.05).规培研究生SCL-90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规培研究生,且规培研究生中男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临床医学规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欠佳,且男生较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中国和德国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状况,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评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中国和德国儿童样本资料分别来源于中德2项相关研究,采用父母评定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评定.结果 中国儿童退缩、社交问题、思维问题、违纪行为及总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德国儿童(P值均<0.01),德国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高于中国儿童.文化因素能分别解释违纪问题、社会问题、思维问题变异的3.7%,3.3%和1.1%,对其他问题解释度<1.0%.中国男、女生的总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德国男、女生;男生思维问题检出率高于德国男生,其他各项症状的检出率2国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国女生的退缩行为、思维问题和违纪行为等3种症状及内化性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德国女生(P值均<0.01).结论 中国儿童比德国儿童有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中国女生较德国女生有更多的内化性行为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作用的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