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5g?L-1氯替泼诺滴眼液联合10g?L-1环孢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收集中重度干眼患者32例(64)眼,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8次作为基础用药,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7例(34眼),予以5g?L-1氯替泼诺滴眼液滴眼,2周后改为5g?L-1氯替泼诺滴眼液联合10g?L-1环孢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15例(30眼),予以5g?L-1氯替泼诺滴眼液滴眼。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进行干眼症状问卷调查,行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staining,FL)、SchirmerI试验(SchirmerItest,SIT)及非接触式眼压检查(non-contactintraocularpressuremeasurement,NCT)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主观症状评分及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4周、6周,对照组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1),但治疗后8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治疗后6周对照组BUT较治疗前延长(P<0.05),治疗后8周两组BU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BU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IT和NCT值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中重度干燥综合征型干眼等慢性干眼患者采用局部5g?L-1氯替泼诺滴眼液预处理有助于减轻10g?L-1环孢素滴眼液所产生的刺痛,安全有效,又可避免长期应用其他类激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飞秒激光基质内透镜取出术(reformingfemtosecondlenticuleextraction,R-FLEx)与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眼,其中SMILE组20例40眼,R-FLEx组20例40眼。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并依次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oftearfilm,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cornealfluoresceinstaining,FL),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眼症状问卷调查评分:术后1个月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0.35±0.48、0.9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a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0.18±0.38、0.08±0.27、0.05±0.22,0.28±0.45、0.10±0.30、0.10±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FL检查评分:术后1个月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0.88±0.69、1.3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a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0.18±0.38、0.08±0.27、0.03±0.16,0.28±0.45、0.05±0.22、0.05±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It试验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8.20±0.76)mm、(8.95±0.60)mm,(6.65±0.66)mm、(8.30±0.6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1a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9.65±0.58)mm、(10.70±0.99)mm,(9.63±0.84)mm、(10.70±1.1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BUT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7.75±0.98)s、(8.90±0.93)s,(6.25±0.89)s、(8.50±0.7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1aSMILE组和R-FLEx组分别为(9.65±0.58)s、(10.70±0.99)s,(9.53±0.78)s、(10.33±1.19)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MILE较R-FLEx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好、患者舒适度高、干眼症状轻,至术后1a,泪膜稳定性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计算机引导下飞秒激光(femtosecondlaser,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对患者视力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FSL组(45例60眼)和传统组(43例60眼)。FSL组采用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疗效、散光度、眼压,以及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1)、6个月(T2)、12个月(T3)和24个月(T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SL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传统组76.67%(P<0.05)。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均为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T3、T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与传统组比较,FSL组T1、T2、T3、T4的远视力、近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均为P<0.05)。FS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传统组的25.00%(P<0.05)。结论 计算机引导下FSL辅助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佳,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由同一医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60眼)术毕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2.5mg)球结膜下注射;试验组50例(60眼)术毕前房内注射0.1mL(0.5mg)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反应、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结果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d、3d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前,术后1d、3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1d、3d、1周前房炎症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眼前房炎症反应较轻;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3d、1周、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及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较试验组术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下降,变异系数增高。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毕前房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对术后短期内获得最佳矫正视力、减轻前房反应、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及不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89例(9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B组49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结构等。结果 A组术后1a眼压为(14.34±3.64)mmHg(1kPa=7.5mmHg),比术前眼压(34.65±6.53)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P<0.05)。B组术后1a眼压为(16.26±4.91)mmHg,比术前(35.15±6.27)mmHg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P<0.05)。术后1a两组间眼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A组绝对成功30眼(61.22%),相对成功9眼(18.37%),总成功率79.59%。B组绝对成功27眼(55.10%),相对成功7眼(14.29%),总成功率69.39%。两组间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6,P>0.05)。A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24±0.38)mm较术前(2.04±0.31)mm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5)。B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05±0.36)mm较术前(2.01±0.29)mm亦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术后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P>0.05)。术后1个月行房角检查:A组40眼前房角全部开放,9眼残留小于45°的锥状或堤坝状粘连。B组10眼3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19眼2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20眼有小于1个象限的房角粘连。两组视力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结构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愿接受SMILE手术和LASIK手术且常规术前检查确认为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SMILE手术者共93例(186眼)为观察组,接受LASIK手术者共96例(192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1d、10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细胞面积。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7.10±11.20)%和(-14.50±4.30)%,对照组分别为(-29.20±9.60)%和(-17.90±4.30)%,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均较对照组低(均为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4.50±10.90)%和(-13.60±4.30)%,对照组分别为(-27.00±10.80)%和(-15.60±4.40)%,较术后1个月时有所减少(均为P<0.05),说明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有一定回升趋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MILE与LASIK治疗近视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与LASIK相比,SMILE术后角膜弹性的改变较少,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过重损伤。  相似文献   

7.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56例(5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给予睫状体冷凝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A组视力提高者10眼(35.7%),不变者16眼(57.1%),下降者2眼(7.2%);B组视力提高者3眼(10.7%),不变者17眼(60.7%),下降者8眼(28.6%);两组视力提高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提高率较B组高。A组手术成功率为92.9%,显著高于B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2周、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均显著低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显著低于B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了微创联合手术与常规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PVR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64眼),行20G常规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者68例(90眼,常规联合手术组),行23G微创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者60例(74眼,微创联合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压、角膜散光,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BCVA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BCVA比较,微创联合手术组均高于常规联合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角膜散光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角膜散光逐渐降低,至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角膜散光比较,微创联合手术组均低于常规联合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术后1周,常规联合手术组眼压与微创联合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微创联合手术组眼压低于常规联合手术组。微创联合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联合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手术创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lasertrabeculoplasty,SLT)的重复治疗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对纳入的17例17眼初次行SLT(SLT1)后眼压上升超过目标眼压的POAG患者再次行SLT(SLT2)治疗;先后两次360°房角标准化SLT参数不变,两次SLT治疗前后抗青光眼药物保持不变,双眼均治疗患者只选取降眼压较多的眼纳入统计,治疗后1h、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眼压、眼压降低值、眼压降低≥20%的患眼眼数及百分比。结果 SLT1和SLT2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基线眼压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眼压下降最明显,术后1h未见明显一过性高眼压,SLT1与SLT2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LT1术后7d~6个月眼压下降差值为4.3~5.1mmHg(1kPa=7.5mmHg),SLT2为2.6~3.9mmHg。随访6个月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LT1和SLT2所有患者眼压降低≥20%的患者生存时间中位数均为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T重复治疗对POAG患者有效,与初次SLT治疗一样,其疗效随时间推移而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甲强龙联合地塞米松交替球周注射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共46例46眼。按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分为静脉组与球周组各23例23眼,均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视网膜脱离一次手术复位率、视网膜脱离复发率等。结果 静脉组与球周组患者入院时眼压分别为(6.74±2.33)mmHg(1kPa=7.5mmHg)和(6.96±1.88)mmHg,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术前眼压分别为(9.34±1.50)mmHg和(9.43±1.08)mmHg;最佳矫正视力入院时分别为2.07±0.14和2.23±0.16,出院时分别为2.02±0.17和2.03±0.14,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内静脉组与球周组一次性视网膜脱离复位例数分别为19例和21例、视网膜脱离复发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在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静脉组为(5.35±0.12)d、球周组为(4.04±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3);糖皮质激素使用不良反应,静脉组为6例、球周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09)。结论 甲强龙联合地塞米松交替球周注射是一种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1例(76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5例37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36例39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同时两组术后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角度分别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前房角度比较,B组较A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8,P=0.000)。B组手术并发症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36)。结论 对合并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评估网状透明质酸钠Healaflow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5月间在我院行小梁切除联合Healaflow植入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24眼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3例26眼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8个月。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视力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无需按摩或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1kPa=7.5mmHg)者22眼,占92%,对照组19眼,占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33)。术后18个月时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1眼、7眼出现非功能性滤过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P=0.028)。两组术后各有2眼发生浅前房,无前房出血、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网状透明质酸钠Healaflow的应用有利于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能够有效提高中远期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4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B组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2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716)。2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15±2.47)mmHg(1kPa=7.5mmHg)、(23.94±3.07)mmHg,术后眼压分别为(14.95±1.86)mmHg、(13. 72±2.41)mmHg,2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P=0.294);2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眼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0,P=0.062)。2组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2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0、0.924,P=0.199、0.3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cylophotocoagulation,TSCPC)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NVG患者46例(46眼),均采用TSCPC治疗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6眼中手术完全成功38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2眼,手术成功率为95.7%。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38.9±3.2)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8.2±1.2)mmHg、(17.8±1.6)mmHg、(17.2±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39眼(84.8%),非功能性滤过泡7眼(15.2%);术后6个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2眼(91.3%),非功能性滤过泡4眼(8.7%)。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结论 TSCPC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能显著控制NVG患者眼压,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127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64眼)和对照组(43例,63眼),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观察组同时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同时观察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组间术后各时间点视网膜黄斑区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1)。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术后黄斑水肿,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8例角膜新生血管患者行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各注射康柏西普约20μL(0.2mg)。通过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及面积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通过视力及眼压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术前第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3个月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7.83±5.64)mm2、(12.58±4.52)mm2 和(14.64±4.18)mm2,患者术后第7天和3个月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第7天视力和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7天眼压与术前第1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角膜基质及结膜下单次注射康柏西普可减少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而短期内对视力及眼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72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49眼)行2.0mm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照组35例(41眼)行3.0mm标准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能量及术中前房稳定性,于术后1d、7d观察角膜水肿、视力情况,同时于术前、术后7d观察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为(6.43±1.03)s、(6.54±1.25)s,超声能量分别为(16.52±2.35)%、(15.94±3.53)%,两组间超声乳化时间和超声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均以1级为主,术后1d、7d两组角膜水肿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7d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术前角膜散光为(0.52±0.28)D,术后7d为(0.56±0.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角膜散光为(0.49±0.31)D,术后7d为(0.72±0.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均为P<0.01);术后7d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具有术中前房稳定性好,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促进视力迅速恢复,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在术后随访的12~48个月中,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5眼中32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只眼在15mmHg以下,眼压由术前平均(28.16±2.63)mmHg降低至术后(16.32±3.45)mmHg,t=21.60,P<0.05;所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由术前平均(2.59±0.49)种减少至术后仅3只眼需1种.30只眼(85.7%)术后视力提高.并发症主要是短暂角膜水肿及虹膜睫状体炎.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