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巩膜扣带术后残留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巩膜扣带术后残留视网膜脱离13例(1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其中PVR A级3眼,B级6眼,C1级3眼,C2级1眼;黄斑部脱离4眼.眼轴长度21.45-28.47 mm.前次手术采用单纯巩膜外加压8眼,环扎联合加压3眼,环扎联合加压、注气2眼.患眼于本次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纯全氟丙烷(C3F8)气体0.5-1.0ml,术后严密观察,保持适当体位,确保气泡封闭裂孔.结果 手术后随访2-13月,12眼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因PVR进展视网膜下液增多,视网膜未复位,后行玻璃体手术.手术后9眼视力提高,3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结论 巩膜扣带术后残留视网膜脱离可以通过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2.
丁宇华  叶辉  袁志兰  于焱 《眼科》2011,20(6):417-419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年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64眼),年龄在15~30岁(20.6±4.3岁)。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2周、1、3月各随访一次,记录视力、眼压,用裂隙灯显微镜结合前置镜观察视网膜的复位情况,并于术后第3月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者认为视力提高。单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超过3个月以上者认为手术成功。主要指标 视网膜复位例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64眼中单次手术成功者61眼,成功率达95.3%。单次巩膜扣带术后,67.2%(43/64眼)的患眼视力提高。结论 青年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治疗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多数患者术后可获得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3.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6眼)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眼采用巩膜环扎外加压术,12眼采用巩膜环扎术,4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中36眼放液,10眼未放液治疗。一次手术成功39眼(84.78%)。术中是否选择放液对一次成功的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影响。最终随访44眼视网膜复位,治愈率达到95.65%。术后35眼(76.09%)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术中放液或不放液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院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7例(28眼)。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视网膜复位27眼(96.43%),视力提高25眼,视力无改变2眼,下降1眼。结论 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Zhu J  Xu X  Zhang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3):135-139
目的 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其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88例(188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分级、手术方式、术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因素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为83.0%,低于一般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PVR的A-B组手术治愈率为89.6%,C1-C3级为84.1%,D1-D3级为69.0%;PVR的C1-C3级中,行玻璃体切除术者的手术治愈率高于行巩膜扣带术者;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者比未使用者手术治愈率高;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手术治愈率无关;巩膜扣带术者中,放液与不放液与手术治愈率无关。结论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其视网膜脱离程度严重,PVR发展快,术前应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能延误手术时机。对PVR的A-B级、脉络膜程度不严重的患者可行巩膜扣带术,尽量不放视网膜下液、不注气;对PVR的C级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是解决严重脉络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对脉络膜脱离程度较轻的患者也可行巩膜扣带术;PVR的D级患者应行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段安丽  齐越  刘卫华 《眼科》2010,19(6):389-392
目的 探讨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的手术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0年北京同二医院43例4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裂孔、巩膜环扎或外垫压、外放液方法治疗.对硅油填充眼,先行巩膜扣带术,术后1~4周后再行硅油取出.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结果 43眼中,12眼为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一次巩膜扣带术,11眼复位,1眼失败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 24眼为硅油填充眼,其中22眼行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4周后行硅油取出,2眼视网膜未复位,取油时联合视网膜切开,硅油再填充,最终1眼完全复位,1眼广泛视网膜增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光感消失,眼球萎缩 7眼为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扣带手术后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再次硅油填充.随访3~72个月,经一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复位39眼(90.7%),最终42眼(97.7%)视网膜复位.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失败且裂孔位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巩膜扣带术式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  相似文献   

7.
张龙  秦莉  裴澄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93-2194
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环扎、加压、冷凝、放液等手段治疗,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简要分析。结果:随访4~24mo,57眼均1次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为84%,术后矫正视力>0.05者45眼(66%)。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增殖不明显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脱离直视下冷凝手术114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的预后与PVR的关系,分析冷凝量与视网膜复位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连续112例114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用此方法治疗的病例,PVRB~C292眼,PVRC3~D22眼,其中特殊类型网脱15眼。结果 PVR B~C2 92眼,90眼完全复位,复位率97.8%;PVR C3~D复位率仅为45.4%;PVR D复位率为0;特殊类型网脱复位率33.3%;视力提高91眼占80%。结论 PVR B~C2病例直视下本手术是首选方法,直视下冷凝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视力预后的有效方法,延长冷凝时间和面积并不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对PVR C3以上及复杂类型网脱采用单一手术方法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巩膜外加压术对以视网膜下膜增生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巩膜外加压术治疗以视网膜下膜增生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47例(47眼)。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9例治愈(82.98%),术后视力提高者37眼(78.72%),3例PVR加重,最终接受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结论有选择性地对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巩膜外加压可以以最小的创伤使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31例(4031只眼)PVR低于C1级、行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眼眼压值、晶状体和玻璃体状态、视网膜脱离特征、是否伴发脉络膜脱离 等22个临床特征。4031例患者中,有2660例手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其中72例 (72只眼)因为巩膜扣带术后[12~210 d ,平均时间(60.3±41.0)d]发生严重PVR导致视网膜再脱离,回到我科行第2次玻璃体切割术,纳入PVR组;从剩下的2588例患者资料中随机调取72例(72只眼)视网膜复位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应用SPSS(10.0)软件将2组分析结果进行单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严重PV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巩膜扣带术前呈现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 (P<0.001),眼压低于7 mm Hg(1 mm Hg=0.133 kPa)(P<0.002),以及单一视网膜裂孔大小大于2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P<0.005)。 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前有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低眼压及单一视网膜裂孔大小大于2 DD可能是PV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41-1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视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术前三面镜下,间接检眼镜下仔细严格定位裂孔,术中肉眼下大致定位,全部行环扎并裂孔变性区外垫压,根据裂孔大小冷凝或非冷凝,尽可能安全放液,根据眼压,裂孔形态,部位选择注入气体填充物,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视网膜完全复位14眼(87.5%),视力较术前提高12只眼(75%),不变3只眼(18.75%),不完全复位少量视网膜下液吸收缓慢1眼,再次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位1眼(6.25%)。最好矫正视力0.1以上10只眼(62.5%)。结论手术前的仔细检查定位裂孔,环扎术避免遗漏裂孔及变性区均为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证,为眼科医师提供新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且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有明确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Surgical outcomes in juvenile retinal detach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RPOSE: To evaluate retrospectively clinical features and surgical outcomes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in juvenile patients. METHODS: Between 1991 and 1996, 28 patients younger than 15 years of age with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32 eyes) underwent the first surgical procedure, scleral buckling and/or pars plana vitrectomy, at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major types of juvenile detachment, in order of frequency, were idiopathic, 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trauma, and high myopia.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 of grade C or D was involved in 12 cases (37.5%). Among the 12 eyes with PVR, 7 attained retinal reattachment after the first surgery with scleral buckling. The overall reattachment rate was 28/32 (87.5%)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and 30/32 (93.8%) after the second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eattachment rate and visual prognosis can be as good in juvenile retinal detachment as in adult cases, when appropriate surgical procedures are u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巩膜外垫压术对激光光凝效果不佳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的既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19例(19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后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随访6个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9眼中,垫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7眼(89.5%);2眼(10.5%)垫压嵴明确,但嵴上局部视网膜下存在积液,2周内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2个月后2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致视网膜脱离复发,均为首次激光后1周内行垫压术并术后2次补充激光光凝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复位,后硅油取出稳定。末次随访时,视网膜复位19眼(100%),其中经一次巩膜外垫压稳定17眼(89.5%)。17眼(89.5%)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10.5%)视力下降。结论巩膜外垫压术处置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局限性RRD效果不佳患者远期疗效肯定。局限性RRD不恰当使用激光光凝非但无效,还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视网膜激光光凝斑密集、重复激光、...  相似文献   

14.
巩膜外加压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对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经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2例(46只眼)的病例资料,男24例(27只眼),女18例(19只眼),病史1个月~2年。所选病例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级,其中PVRC1级16只眼(34.8%),PVRC2级19只眼(41.3%),PVRC3级11只眼(23.9%)。手术采用单纯巩膜外加压13只眼(28.3%),环扎联合加压33只眼(71.7%)。手术中36只眼采用消毒空气注入,占78.3%,手术后7只眼采用C3F8玻璃体内注入,占15.2%。 结果 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平均7.3个月),31只眼(67.4%)视网膜完全复位,12只眼(26.1 %)明显好转,2只眼(4.3%)手术后视网膜下液再次增多,视网膜未复位,后行玻璃体手术。1只眼因PVR进展而行玻璃体手术,1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治愈率67.4%,有效率(治愈+好转)93.5%。手术后28只眼(60.9%)视力提高,11只眼(23.9%)视力不变,7只眼(15.2%)视力下降。 结论 部分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可以通过巩膜外加压术治疗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避免玻璃体切割术。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5-38)  相似文献   

15.
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原发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118例118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人行巩膜扣带术治疗。术中直接检眼镜定位,放视网膜下液,巩膜外液氮冷凝,巩膜扣带或环扎术。结果 术后随访1周至半年,视网膜裂孔封闭、完全复位107眼(90.68%),视力提高90眼(76.27%)。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常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2例195眼,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131眼行巩膜表面节段性外加压,其中37眼联合环扎术;另64眼单纯行环扎术。145眼进行了视网膜下液引流术;16眼在手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气体充填。结果: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185眼,首次手术复位率94.9%。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与巩膜环扎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0例(20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A组)的临床资料,并在同期住院行巩膜环扎垫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B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率A组为90%,B组为95%;最佳矫正视力A组为0.48±0.33,B组为0.48±0.28;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进展者A组占5%,B组占10%,两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4642、0.9662、0.5089)。术后A组出现复视1只眼,B组出现短期高眼压3只眼,黄斑水肿1只眼,复视1只眼;两组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9),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散光度的变化均没有显著差异(P=0.5444、0.8732、0.0582)。结论外加压手术是一种有效复位脱离视网膜的手术方式,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获得很好的疗效,而对眼球创伤小、仅改变眼局部形态结构,能避免传统巩膜环扎垫压术的一些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巩膜扣带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巩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116例(116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共检出视网膜裂孔208个。其中合并黄斑部脱离81眼。PVR程度分级A级及B级106眼,C1级8眼,C2级2眼。所有病例均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结果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110例,复位率94.83%。4例再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2例放弃治疗。最终,114眼视网膜解剖复位,复位率为98.28%。视网膜复位病例视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评价玻璃体视网膜及在巩膜扣带术中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具有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带对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愈率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有随访纪录的以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0例(140眼)(除去黄斑孔),按是否做巩膜环扎术分为环扎组和非环扎组。比较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不同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及裂孔不同位置的复位率以及两组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环扎组7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7眼,复位率84.81%。非环扎组61眼视网膜完全复位52眼,复位率85.25%。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略高于环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PVR级别以及裂孔不同位置的视网膜复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者,环扎组63眼占79.75%;非环扎组49眼占80.33%,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玻璃体手术指征的RRD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是彻底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襞及裂孔周围的牵引,彻底地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及有效的眼内填充,巩膜环扎术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