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抗纤灵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抗纤灵治疗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抗纤灵治疗2周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等指标;HE染色和六胺银染色观察肾组织病变;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R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TGF-β1受体(TβRⅠ及TβRⅡ)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明显上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肾组织TGF-β1 mRNA及α-SMA、TβRI、TβRⅡ、C-Met蛋白袁达显著上调,而HGF mRNA水平显著下调。中药干预后,血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仅见轻度增厚;肾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HGF mRNA水平明显上调。结论抗纤灵可抑制肾组织α-SMA、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并增加肾纤维化保护性因子HGF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梗阻性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在造模后3,7,14 d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TGF-β1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用westem blot检测大鼠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的UUO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TGF-β1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高:黄芪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组织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使UUO大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的TGF-β1和α-SMA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抑制TGF-β1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桂枝茯苓丸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A组)和造模组52只,正常组sc予生理盐水3 mL.kg-1,造模组采用等量40%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共6周。再随机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B组)、桂枝茯苓丸低、中、高剂量组(C,D,E组)每组7只大鼠。A组与B组大鼠均予生理盐水9.0 mL.kg-1ig,C,D,E组分别给予桂枝茯苓丸0.45,0.9,1.8 g.kg-1.d-1 ig治疗,共4周,并在治疗期间继续使用CCl4维持。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法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ing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er factor,CTGF)、Ⅰ型胶原(CollagenⅠ,C-Ⅰ)及Ⅲ型胶原(CollagenⅢ,C-Ⅲ)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C-Ⅲ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组均能下调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以及C-Ⅲ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以D组,E组减少α-SMA,C-Ⅰ,C-Ⅲ蛋白的表达明显(P<0.05或P<0.01),以E组降低TGF-β1,CTGF蛋白表达最为显著(P<0.05),以D组,E组降低α-SMA,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显著(P<0.01),以E组减少C-Ⅰ,C-ⅢmRNA的表达最明显(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混悬液可有效减少肝组织α-SMA,TGF-β1,CTGF,C-Ⅰ,C-Ⅲ蛋白和mRNA表达量,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12)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量1.6 g/(kg·d)灌胃给药14 d,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BUN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玻璃样病变减轻,肾小管囊性扩张和空泡变性程度缓解,胶原沉积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生地黄水煎液组的Scr、BUN值较低,胶原沉积较少,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较明显,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生地黄和熟地黄均能缓解肾间质纤维化,以生地黄作用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焦亡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从NLRP3/Caspase-1通路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和温阳振衰颗粒组,每组10只。以结扎并剪断左侧输尿管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14 d。试剂盒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子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8、IL-1β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焦亡。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含量显著增加(P<0.01),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明显,肾组织TGF-β1、α-SMA、Col-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Caspase-1、IL-18、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2017,(7)
目的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集24 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5或P0.01),与代文组相当;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低、中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蚓激酶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的方法制备UUO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蚓激酶低、中、高剂量组(0.9×10~5,1.8×10~5,3.6×10~5U·kg^(-1)),灌胃给药,连续14 d。生化指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蚓激酶各给药组的Scr、BUN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管腔扩张或萎缩坏死,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和RIF,蚓激酶不同剂量干预治疗后,上皮细胞变形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TGF-β1、α-SMA及Col-Ⅰ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蚓激酶各剂量组的TGF-β1、α-SMA、Col-Ⅰ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蚓激酶具有抗RIF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脏组织TGF-β1、α-SMA和Col-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肾病Ⅰ号方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日予2 m L生理盐水灌胃,洛丁新组按洛丁新片1.67 mg·kg~(-1)·d~(-1)给药,肾病Ⅰ号方组按18.75 g·kg~(-1)·d~(-1)给药。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SMA、COL-Ⅳ、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α-SMA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肾病Ⅰ号方组大鼠的SCr,BUN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α-SMA、COL-Ⅳ、TGF-β1表达量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COL-Ⅳ、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对腺嘌呤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5 mg·kg-1)和金匮肾气丸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00 mg·kg~(-1)·d~(-1))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2 h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造模连续9周;给药连续16周。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大鼠肾脏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Ⅳ型胶原(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脏TGF-β1,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SCr和BUN显著升高(P0.01),给予金匮肾气丸干预后SCr和BUN水平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物质大量沉积,给予金匮肾气丸干预后肾间质小管损伤减轻,肾间质胶原物质沉积减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α-SMA,Col-Ⅰ,Col-Ⅲ,Col-Ⅳ,TIMP-1,TIMP-2mRNA表达上调(P0.05),模型组E-cadherin,MMP-1,MMP-2,MMP-9 mRNA表达下调(P0.05),给予金匮肾气丸干预后E-cadherin,MMP-1,MMP-2,MMP-9 mRNA的表达上调(P0.05),TGF-β1,α-SMA,Col-Ⅰ,Col-Ⅲ,Col-Ⅳ,TIMP-1,TIMP-2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P0.01),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金匮肾气丸干预后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活性,TGF-β1蛋白表达,α-SMA蛋白表达,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活性,E-cadherin蛋白表达,从而减少胶原物质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TGF-β1、α-SMA、HGF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32只雄性SD大鼠以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剂量组给药34.6g/kg,中剂量组17.3g/kg,小剂量组8.6g/kg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正常组灌入相应0.9%氯化钠溶液,西药组灌胃福辛普利钠10g/kg,1次/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α-SMA、HGF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GF-β1、α-SMA、H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1、2、3周肾间质中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在各个时间点TGF-β1、α-SMA蛋白表达有所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HGF呈弱阳性表达,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模型组HGF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HGF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第3周模型组肾组织TGF-β1、α-SMA基因高表达(P0.05,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小剂量组和福辛普利钠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1、α-SMA基因低表达(P0.05)。造模后第1周,正常组、假手术组HGF基因低表达,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HGF基因高表达(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可以促进内源性HGF蛋白和基因的生成,使肾组织α-SMA基因、TGF-β1基因表达降低,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同时分别以3个剂量的GbE进行干预,并设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组,6周后取肝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α-SMA、TGF-β1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GbE各剂量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α-SMA蛋白表达及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也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GbE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转化,降低α-SMA蛋白表达及TGF-β1的转录及表达,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分别检测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用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TGF-β1及α-SMA mRNA水平。结果与UUO组比较,苦参素治疗组肾脏TGF-β1、Smad3、α-SMA及ColⅠ的表达明显减少,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明显减轻。治疗组TGF-β1 mRNA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UUO组。结论苦参素可下调TGF-β1、ColⅠ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从而干预Smad3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最终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蚓激酶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的方法制备UUO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蚓激酶低、中、高剂量组(0.9×10~5,1.8×10~5,3.6×10~5U·kg~(-1)),灌胃给药,连续14 d。生化指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蚓激酶各给药组的Scr、BUN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管腔扩张或萎缩坏死,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和RIF,蚓激酶不同剂量干预治疗后,上皮细胞变形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TGF-β1、α-SMA及Col-Ⅰ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蚓激酶各剂量组的TGF-β1、α-SMA、Col-Ⅰ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蚓激酶具有抗RIF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脏组织TGF-β1、α-SMA和Col-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七芪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将DN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39 mg/kg)和七芪地黄丸(生药9.36 g/kg)组,另取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治疗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1次。灌胃4周后,测量尿液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mAlb)、Cr、硒结合蛋白(SBP-1)、M2型丙酮酸激酶(PKM2)、肾损伤分子(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蛋白(NGAL)含量,血液中Glu、TC、TG、LDL-C、HDL-C、BUN、SCr、TNF-α、IL-1β、IL-6、TGF-β1、IL-4、IL-10含量和肾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活性氧(ROS)、8-羟基酸脱氧写苷(8-OHdG)、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及还原型谷光苷肽(GSH)、氧化型型谷光苷肽(GSS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尿液、血液和肾组织中的3-硫酸吲哚酚(3-IS)含量,取肾脏进行肾脏组织形态学分析,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TGF-β1、IL-4、IL-10、E-cadherin、Samd6、骨形成蛋白7(BMP7)、α-微管蛋白(α-tubul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链接蛋白(Fibronectin)、胶原-1(Collage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IRT1、SIRT3、SIRT4、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E-cadherin、Samd6、BMP7、TGF-β1、α-tubulin、Vimentin、Fibronectin、Collagen-1、α-SMA、SIRT1、SIRT3、SIRT4、Claud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七芪地黄丸及厄贝沙坦治疗1、2、3、4周空腹血糖降低,治疗2、3、4周时体重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芪地黄丸治疗1周,七芪地黄丸及厄贝沙坦治疗2、3、4周时空腹血糖降低而体重增加,且治疗2、3、4周时与厄贝沙坦组比较,七芪地黄丸组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升高(P<0.05,P<0.01)。七芪地黄丸可显著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病变以及间质纤维化和炎性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中TG、TC、LDL-C、BUN、SCr、IL-1β、IL-6、TNF-α、TGF-β1以及尿液中mAlb、Cr、尿糖、SBP-1、PKM2、KIM-1、NGAL含量升高,血液、肾组织中3-IS含量明显增加,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TGF-β1 mRNA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含量和m RNA表达、血HDL-C、尿液中3-IS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中AGEs、ROS、8-OHdG、MDA含量和GSSG活性明显增加,Claudin-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血GSH、CAT、SOD活性、SIRT1、SIRT3、SIRT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芪地黄丸及厄贝沙坦均可改善上述指标,且七芪地黄丸组改善效果优于厄贝沙坦组(P<0.05,P<0.01)。结论七芪地黄丸可显著降低STZ诱导的DN大鼠Glu、AGEs、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肾功能生物标志物,增强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功能,改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进而发挥对STZ诱导的DN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对kk-Ay糖尿病小鼠早中期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从而揭示甘草次酸通过调节肾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延缓早中期糖尿病肾纤维化进展。方法利用自发性KK-Ay糖尿病模型小鼠,建立预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早中期肾纤维化模型(即将6周龄KK-Ay小鼠用KK专用高脂饲料饲喂6周)。再分别给予高、低浓度的甘草次酸连续灌胃干预10周。1.观察测量肾纤维化小鼠的体重、血糖变化;2.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肌酐(Scr);3.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TEM)肾脏组织形态、病理变化;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ininl(层黏连蛋白)、E-cadherin(钙黏蛋白)、α-SMA(α-平滑肌动蛋白)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肾纤维化转化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57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明显增加(P<0.05);血生化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Scr、BUN、TC、TG,LDL显著增加,HDL减小(P<0.05),而经过甘草次酸药物组干预后体重、血糖,以及Scr、BUN、TC、TG、LDL明显减轻,而HDL增加(P<0.05)。通过HE染色、Masson三色法,透射电镜显示:甘草次酸对kk-Ay糖尿病肾病小鼠早中期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均有明显的修复及保护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经过甘草次酸处理后,层黏连蛋白-1、α-SMA、TGF-β1的表达降低,E-钙黏蛋白增加了(P<0.05)。结论甘草次酸对kk-Ay糖尿病模型小鼠早中期肾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肾纤维化转化因子TGF-β1、Lamininl、E-cadherin、α-SMA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延缓早中期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木林洁  董飞侠  姜程曦  程锦国 《中草药》2017,48(7):1380-1385
目的 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 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10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UUO模型组(n=18)、洛丁新组(n=18)和清化固肾排毒方高剂量组(n=18)、中剂量组(n=18)、低剂量组(n=18)。6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观察给药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体毛色泽、大便形状等一般情况和体质量变化。各组分别于第7、14、21天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蛋白定量(24 h UP),采集血液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留取手术侧肾脏组织进行相关病理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增长缓慢,血Scr、BUN升高(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延长,各指标程度加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组、洛丁新组大鼠的血Scr、BUN下降(P<0.05),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TGF-β1、α-SMA表达降低 (P<0.05);与洛丁新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化固肾排毒方可以抑制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下调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EMT和ECM的积聚,起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旺华  袁建  文生 《山西中医》2010,26(8):54-56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及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40%的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药,光镜观察各组动物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GF-β1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SMA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显著降低TGF-β1mRNA及α-SMA的表达。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1mRNA及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