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群体层面(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号推送)和个人层面(个性化膳食指导意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对广州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3所初中和3所高中,经体检筛查出1 457名超重肥胖的12~18岁学生。对超重肥胖学生通过公众号推送健康推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下发《学生个性化膳食指导意见》手册等措施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使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超重肥胖构成比,计算需治疗人数(NNT)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超重构成比为66.71%(972/1 457),干预后下降至59.92%(873/1 457);干预前肥胖构成比为33.29%(485/1 457),干预后下降至26.63%(388/1 457)。肥胖学生中NNT最小的是12~13岁女生组(NNT=2.6,95%CI=1.9~4.1),NNT最大的是14~18岁男生组(NNT=5.9,95%CI=4.7~8.1);超重学生中12~13岁女生组NNT最小(NNT=2.7,95%CI=2.2~3.5),...  相似文献   

2.
曹晓娜  王艳  李瑜  胡扬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8):1176-1179
观察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肥胖女大学生减肥信心及行为效果的影响,为合理减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120名超重及肥胖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干预组61名和对照组52名,随访1年.前8周两组均进行集中减肥运动,8周后干预组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干预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教育.在减肥开始前、8周及1年后,分别对两组的减肥信心、健康行为、体质量指数及腰围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8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减肥信心(x干预前2=2.32,x2周后2=2.04)、健康行为评分(干预前:饮食习惯t=0.56,健康体能t=0.54;8周后:饮食习惯t=2.58、健康体能t=1.43)、体质量指数(t干预前=0.83,t8周后=1.85)和腰围(t干预前=0.43,t8周后=0.46)比较,除8周时两组的饮食习惯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年后两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35.6,9.03,10.09,3.25,3.87,P值均<0.05).结论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集中减肥后对于成功减肥、巩固减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解重庆主城区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健康素养改善状况,为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城市、农村各抽取2所共4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分别将城市、农村各1所学校作为干预校,另外各1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干预校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校不开展任何干预措施.基线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终期问卷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干预时间为2017年3-5月.结果 干预后,城市干预校学生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1.5%,69.5%,高于对照校的62.2%,59.8%(x2值分别为5.753,7.333,P值均<0.05).农村干预校学生干预前总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对照校(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校与对照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9.3%提高到干预后的71.5%,总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3.3%提高到干预后的65.8%;农村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30.9%提高到干预后的56.4%,总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27.0%提高到干预后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哈尔滨市8~14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防控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个城区4所学校的830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年的“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1年后,经配对t检验,干预组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基线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对照组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10);干预组和对照组超重肥胖率(28.06%,29.30%)与干预前比较(29.98%,29.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肥胖相关知识20项问题总正确率(87.95%)高于干预前(41.25%),健康饮食行为21项问题总正确率(74.66%)高于干预前(47.30%),健康运动行为4项问题总正确率(69.78%)高于干预前(3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 977.17,1 377.57,423.73,P值均<0.05).结论 “学校—家庭”超重肥胖综合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缓解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学校环境的学生超重肥胖综合干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12所中小学9 933名学生,随机分为6所干预校和6所对照校,对干预校采取学校环境政策干预、健康教育、体育活动指导结合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干预校超重率在原有基础上(12.9%)上升了0.2%,肥胖率(7.4%)未变化;对照校超重率、肥胖率分别在原有基础上(11.5%、7.7%)上升了0.5%、0.1%。干预前两组学校正常体重的学生在干预后BMI、腰围、臀围均升高(P<0.05),干预校超重肥胖的学生在干预后BMI、腰围均下降(P<0.05),对照校超重肥胖的学生在干预后臀围升高、腰围降低(P<0.05);干预校学生在干预后肥胖相关饮食问题正确率上升,不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下降(P<0.05)。结论 基于学校环境的学生超重肥胖综合干预能控制肥胖相关指标的增长速度,改善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学校健康促进对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学生超重肥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三门峡市10所中学中随机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初中、高中各1所,再从被抽取的4所中学中,初、高中一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组489人,对照组451人;干预后,干预...  相似文献   

7.
探索“5-2-1-1-0”新型行为干预模式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效果,为儿童肥胖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区10所中小学校796名肥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校和对照校各5所.干预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5-2-1-1-0”行为日记和健康教育,同期开展1次家长健康讲座,并呼吁家长监督;对照校不改变日常安排.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静脉采血.使用协方差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校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下降值高于对照校,调整组间均数差分别为-0.22 kg/m2,-0.59 cm,-0.64 cm和-0.006(P值均<0.05).干预校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均多于对照校,调整组间均数差分别为-4.9 mmHg和-4.4 mmHg(P值均<0.01).干预校空腹血糖的上升少于对照校,调整组间均数差为-0.15 mmol/L(P<0.01).结论 “5-2-1-1-0”行为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相关健康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了解单纯性超重肥胖儿童的各项体检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为探讨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21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适宜的有氧运动、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医务及家长监督、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儿童超重、肥胖率明显下降,13.4%的超重肥胖儿童恢复正常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3,P<0.01).儿童形态、生理、生化指标改善明显,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多项指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适宜的运动方式,家长、学校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控制儿童肥胖有效、方便、无副作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学校为背景的综合干预对中学生体重、运动、健康饮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预防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1所初中和高中的各2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饮食方面的资料,干预组参加为期3个月的综合课程、健康环境塑造、树立正确身体观和饮食行为反馈等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运动时间(6.2±2.2/6.9±2.6)、饮食习惯(9.8±1.9/12.2±2.1)和健康饮食态度(14.6±2.8/18.3±3.1)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行为干预使中学生的运动时间更长,饮食习惯更健康并改善了饮食态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超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评价辅导员参与模式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促进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式.方法 运用类实验设计方法,选取20名大同大学医学院大二、大三辅导员,每位辅导员从所带班级中选取1个班,共627名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组;选取同年级同专业共635名女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由培训合格的辅导员对实验组学生实施为期5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对照组学生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和高危行为发生率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29.6±4.1)、态度得分(25.3±4.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9±6.2,21.9±7.3),实验组最近3个月有性行为、拥有2个以上性伴侣、有性行为时从不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发生率(4.3%,0.2%,6.1%)明显低于对照组(7.1%,2.1%,11.5%)(P值均<0.05);而定期清洗外阴、曾经参加过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的行为发生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辅导员参与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可以积极促进全校联动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是一种值得在各专业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对初中生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运动参与以及体质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贵阳市230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对照组232名学生不予干预,只接受常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干预前和干预持续1年,对2组受试者进行体质健康信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参与调查表及体质健康指标的测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态度、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体质评价结果关注、情绪效能、人际交流、身体健康得分分别为(16.44±0.55) (15.72±0.41)(14.12±0.61) (15.76±0.23) (14.78±4.38)(15.28±.4.41) (14.92±4.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74±0.33) (12.66±0.58)(12.40±0.32) (12.57±0.56) (13.20±2.97) (13.13±3.55) (13.43±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学生运动时间、每周锻炼频率、肺活量、台阶试验评定指数分别为(0.88±0.64),48.2%,(56.68± 12.69)(66.44± 13.20),均高于对照组的(0.57±0.32),21.2%,(49.98±12.12)(56.22±9.97)(P值均<0.05).结论 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水平,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女初中生生殖健康知识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女中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来源、行为态度及生殖健康的服务需求。方法在初中女生中开展生殖健康保健知识讲座,讲座前、后发放问卷。共调查中山市11~16岁女中学生840名。结果生殖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1.53%,获取健康知识主要途径来自学校和报刊书籍,90.89%女中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结论学校应与卫生保健机构结合,加强中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中学生结核病出现可疑症状时就诊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分析结核病就诊意向影响因素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对我国六个省共计2 54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就诊意向。 结果  女生、城镇学生、东部地区学生、住宿学生核心知识得分高于同组其他调查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西部地区中学生感知疾病威胁程度大,男生、东部地区中学生感知疾病严重性程度高,非住宿生更容易受到家人、朋友的提醒和就诊陪伴。调查对象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就诊意向延迟率为2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809,95%CI:0.668~0.980)、城乡(OR=0.692,95%CI:0.572~0.838)、是否是独生子女(OR=0.819,95%CI:0.676~0.99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OR=0.955,95%CI:0.922~0.989)和提示因素(OR=0.514,95%CI:0.429~0.617)是结核病就诊意向的影响因素。 结论  通过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和解释影响中学生结核病就诊意向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对性病和毒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安徽省某贫困县6所中学的中学女生共1492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再用同样问卷复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女生对于性病和毒品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有23.26%,24.46%,21.65%和13.47%的女生分别认为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和艾滋病不是性病,8.78%和11.73%的女生认为农药和氰化物是毒品,干预后比例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16.55%的女生在干预前认为性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干预后减少为1.28%(P<0.05);仅有57.71%的女生在干预前知道吸毒共用针具会传播艾滋病,干预后提升至82.94%(P<0.05)。80%以上的女生通过广播、电视、报纸途经了解毒品知识。结论贫困地区女中学生性病与毒品相关知识匮乏,应对中学女生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Building design and grounds might contribute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youth spend much of their daylight hours at school.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among school building footprints, the size of school grounds, and in-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of 1566 sixth-grade girls from medium to large middle schools enrolled in the Trial of Activity for Adolescent Girls (TAAG). The school building footprint and the number of active outdoor amen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 girls. On average, the school footprint size accounted for 4% of all light physical activity and 16% of all MET-weight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W-MVPA) during school hours. Active outdoor amenities accounted for 29% of all MW-MVPA during school. School design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but it is likely that programming (eg, physical education, intramurals, club sports), social factors, and school siting are mo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初中女生的月经及保健知识状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青春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华附新世纪学校784名在校女生进行了青春期月经状况及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结果在784名女生中,已有月经来潮746人(95.15%),初潮年龄9~14岁,主要为11~12岁。经期不适中痛经发生率最高(61.53%),其次为烦躁易怒、腰酸、乏力等。高年级月经来潮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正性情绪比率、月经期的保健知识了解率均高于低年级(x2值分别为100.257、183.628,均P〈0.001)。女生获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母亲(43.91%)、同学/朋友(27.26%)和学校(20.56%)。在经期不适及应对方法中,女生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自我调节(29.15%)和找家人倾诉(24.57%)。结论应采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相结合方式加强青春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低年级女生青春期保健,这对提高女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Stress has been known to change dietary behaviors and food intakes in individua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ress level on the frequency and the amount of snack consumption. The high stress group (H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of consumption for bread, chips, cookies, ramyeon, and frozen snacks (p<0.05) compared to low stress group (LS) with higher frequency of snack consumption (p<0.01), and increased intakes of energy, carbohydrates, and sodium from snacks (p<0.01) than LS. As the stress level became higher, the proportions of students with irregular meals, overeating, and night snacking increased (p<0.01). Also, 33.0% of the subjects answered that they consumed an increased amount of snacks when they were feeling stressed.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ess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snack consumption in middle school girls.  相似文献   

18.
探索初中女生性侵经历、人际信任与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针对遭受性侵个体开展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遭受性侵问卷、信赖他人量表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方便抽取的韶关地区5所中学499名初中女生进行调查.结果 遭受性侵报告率为36.87%,非接触型性侵报告率为34.87%,接触型性侵报告率为8.82%,侵入型性侵报告率为1.20%;初中女生的遭受性侵经历与性价值观、性适应、性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10,-0.13,P值均<0.01);调节效应分析显示,人际信任调节性遭受侵经历与性认识、性价值观、性适应、性心理健康之间均呈负相关(95%CI分别为-0.05-0.01,-0.05-0.01,-0.04~0.00,-0.04-0.02,P值均<0.05).结论 初中女生的人际信任在遭受性侵经历与性心理健康间具有调节作用.提高初中女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可以减少性侵经历对于性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