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旋转平台假体与固定平台假体的早期效果。[方法]从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集了120位患者的样本,包括162例在此期间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膝关节假体(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是通过随机抽样选出的。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前与手术后1、6、12个月进行评估,全部使用标准评分方法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结果]A组66位患者共85膝使用的是旋转平台假体,平均年龄为(63.13±7.18)岁。B组54位患者共77膝使用的是固定平台假体。平均年龄为(61.35±6.7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8.25±6.22)个月。全膝关节置换术固定平台假体与旋转平台假体的平均膝关节协会评分在1年之后分别为(84.5±13.8)分和(82.2±15.7)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在1年之后分别为(70.3±20.5)分和(71.4±19.3)分,全膝置换的固定平台假体与旋转平台假体平均活动度在一年之后分别为(103.2±13.5)°和(104.3±13.7)°。两组的术后效果并无差异(P0.05)。[结论]在旋转平台假体与固定平台假体设计中,当前研究表示没有明显的临床性、功能性和影像学上的差异。研究表明,控制其他可变因素,不论使用旋转平台假体或者固定平台假体设计,都不会在短期随访时间内影响到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治疗急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效果与炎性指标的早期变化.[方法]2010年1月~2017年8月,对28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PJI患者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设为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患者40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重建后假体的中长期生存情况和假体失败的原因。[方法]对2001~2013年肿瘤切除、胫骨近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重建或假体翻修的143例患者(165例假体)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84.19±47.33)个月。截止最后一次随访,143例患者中,97例无瘤生存,18例带瘤生存,28例死亡,11例截肢。165例假体中,胫骨近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5年生存率80.67%,10年生存率73.82%,其中,国产与进口型假体总生存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固定方式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手术假体与翻修手术假体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配型假体与定制型假体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假体失败的定义标准,共出现假体失败37例。根据ISOLS推荐假体失败类型分类:其中I型失败7例,II型3例,III型3例,IV型14例,V型10例。假体周围感染是最常见导致假体失败的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将胫骨近端假体应用设计参数纳入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胫骨侧假体柄长度大于131mm者假体预后较好(P<0.05)。[结论]假体周围感染是导致中期假体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观察假体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祁万强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905-1910
1962年,美国德克萨斯州整形医师Cronin和Gerow[1]发明了一种新的摸起来感觉自然的隆乳假体,他们改进的假体为有弹性的固体硅胶包膜内充注凝胶,这种假体成为现在使用的各种假体的原型。但在硅凝胶乳房假体使用的安全性上一直有争议。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AD)[2]颁布了禁止硅胶用于隆乳美容的决定,并严格限制其在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两种非骨水泥假体:生物型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骨缺损时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文献检索PubMed、Ovid、CochraneLibrary、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收集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Jadad评分35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组配式假体与涂层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2,95%CI(0.96,1.32),P=0.15;组配式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假体塌陷的发生率低于涂层长柄假体RR=0.28,95%CI(0.08,0.95),P=0.04;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也低于涂层长柄假体RR=0.45,95%CI(0.22,0.94),P=0.03;两种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39,95%CI(0.21,9.39),P=0.74。[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应用组配式假体相对于涂层长柄假体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假体塌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水泥固定假体与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的生存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和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研究数据,采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临床对照研究12篇,共计3 244膝全膝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固定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组分别为1 877膝和1 367膝,假体生存率分别为96.7%和93.0%,荟萃分析加权后OR=2.58,95%CI(1.76,3.78),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小于等于5年组还是大于5年组,均是骨水泥固定假体生存率高于非骨水泥假体生存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应用骨水泥固定与非骨水泥固定相比,术后假体生存率高,但二者间的比较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RCT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Rom股骨柄假体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19例(21髋)因髋关节发育不良(Ⅱ~Ⅳ型)引起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及脱位的患者应用组配式(S-Rom,Depuy)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1例;随访12 ~36个月,平均24个月,进行术前、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并记录;记录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 Harri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髋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术前、术后的股区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显著性(P<0.05),术后股区疼痛明显减轻.术后首次X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良好.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有1髋股骨柄假体下沉<1.5mm,此后未见有任何假体下沉.[结论]组配式S-Rom股骨柄假体(S-Rom,Depuy)应用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解决髋关节发育存在的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定制肿瘤型股骨远端假体断裂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翻修方法,即SPRS(socket-type prosthetic revision system,SPRS)假体。评价其套接部分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初步确定适用范围,回顾性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制作SPRS假体套接部分实验标本共6套,按固定长度分成6组;用骨水泥及挤压螺钉将其重复套接、固定3次,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分别进行测试,比较各方向位移及角度变化,初步确定其最短有效固定长度;回顾性分析临床上应用该假体行翻修手术的病例,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SPRS假体不同长度的套接部分(10、20、30、40、50、70 mm)平均拉伸(压缩)刚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扭转刚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长度为30 mm的标本,完成疲劳实验后未发生松动及破坏,30 mm及以上的固定长度满足实验要求。应用该假体行有限翻修手术的病例术后分别随访26、128个月,影像学检查发现均固定牢固、无松动,至末次随访MSTS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63.3%、83.7%。[结论]对于股骨远端定制肿瘤假体自髓外柄断裂、髓内柄固定牢固的病例可应用SPRS假体行有限翻修手术,生物力学测试发现该假体要求残留髓外柄固定长度应不少于30mm。虽然临床应用例数较少,最长近11年的随访证实了该假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股骨假体翻修术的原因及其疗效。[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11月于本院行股骨翻修手术并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40例(42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分析假体稳定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获得随访者共23例(25髋),其中采用骨水泥固定8例(8髋),采用非骨水泥固定的15例(17髋),平均随访41.7个月(25~71个月)。翻修的原因包括感染2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1例,假体松动17例(19髋)。按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1髋;ⅢA型8髋,ⅢB型3髋;Ⅳ型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8.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2.9分,其中优良14例(15髋),一般6例(7髋),差3例(3髋),其中1例为再翻修病例。骨水泥固定假体中可能松动的有3例,其余均无松动;非骨水泥固定假体中1例为纤维性固定,其余为骨性固定。术后2例患者发生伤口渗液,考虑为异体骨反应,无感染、骨折、脱位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股骨假体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假体松动,其近期随访结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9):1762-1766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接受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共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2±5.6)岁。统计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假体位置不良判断标准为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前缘位移>1.5mm,或假体上下X线片成角>1.5°。根据假体有无位置不良,将患者分为假体位置不良组和无假体位置不良组,并比较两组术前特征,分析何种特征影响术后假体位置。[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3±5.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56例患者,共置入74个假体,其中单节段置入38例,双节段置入18例。术后假体位置不良7例(7个假体),发生率为9.5%(7/74)。按接收手术时间比较,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接受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共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2±5.6)岁。统计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假体位置不良判断标准为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前缘位移>1.5mm,或假体上下X线片成角>1.5°。根据假体有无位置不良,将患者分为假体位置不良组和无假体位置不良组,并比较两组术前特征,分析何种特征影响术后假体位置。[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3±5.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56例患者,共置入74个假体,其中单节段置入38例,双节段置入18例。术后假体位置不良7例(7个假体),发生率为9.5%(7/74)。按接收手术时间比较,2009年3月2010年3月、2010年3月2010年3月、2010年3月2011年3月及2011年3月2011年3月及2011年3月2012年3月,假体位置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1.4%(3/14)、8.0%(2/25)、5.7%(2/35),说明开展此手术的早期假体位置不良发生率较高,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位置不良的患者较无假体位置不良患者,术前颈椎屈曲度变直或反曲的发生率明显增加(87.7%vs.38.8%,P=0.037),术前平均ROM明显增加(11.0°±3.8°vs.9.1°±2.5°,P=0.040),术前平均椎间盘-关节突角明显增加(127.9°±6.9°vs.121.1°±4.8°,P=0.000)。[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一个容量性手术,有一个学习曲线;术前颈椎屈曲度不佳、手术节段活动度过大及椎间盘-关节突角过大对术后假体位置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肿瘤型假体翻修手术的相关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的策略。[方法]10a间完成5例患者的肿瘤性假体翻修手术。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41.2岁。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1例。再手术时间3.29a。翻修手术的原因均为假体松动,其中2例患者伴有窦道,1例假体远端断裂。翻修手术时2例应用原假体,3例应用新制作的假体,改为旋转铰链膝关节。[结果]本组5例均获得随访,最长为5a,最短为1a,平均为2a 4个月。5例均无瘤生存,假体无松动,切口愈合良好,关节功能的评分为21.5分。[结论]对于出现假体松动的患者,应及时行翻修手术,可获得较理想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假体柄长度对股骨远端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四川友谊医院行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164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2~8年期间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松动组和松动组。未松动组126例,男71例,女55例;年龄25~69岁,平均(47.69±5.48)岁。松动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7~70岁,平均(46.12±5.3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的关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因素;相关性E值法分析研究结果的敏感性;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假体柄长度与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剂量-效应关系;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有关(P<0.001);下肢力线距膝关节中心距离增加是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危险因素(P<0.05),假体柄长度、髓腔柄与股骨直径比值、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术后髋-膝-踝角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面涂布抗生素骨水泥的股骨远端肿瘤假体在股骨远端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抗感染效果并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6月2012年6月,79例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在本院行瘤段切除、定制轴心式骨肿瘤假体重建治疗,其中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1446岁(平均21岁),骨肿瘤类型包括骨肉瘤41例,骨巨细胞瘤15例,软骨肉瘤10例,Ewing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纤维肉瘤2例。根据Enneking原发恶性骨肿瘤分期,在6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当中,ⅠA 2例,ⅠB 2例,ⅡA 12例,ⅡB 48例。根据假体表面是否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涂层,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抗感染涂层组(36例)和无抗感染涂层组(43例),抗感染涂层设计为在聚乙烯套上打孔后术中进行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骨水泥涂布。术后随访观察假体周围感染、肿瘤复发和远隔转移,并评价肢体功能情况。[结果]随访350个月(平均25个月),抗感染涂层组无假体周围感染发生,无抗感染涂层组术后5例出现深部感染,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假体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中,9例出现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其中抗感染涂层组局部复发2例,远隔转移2例;无抗感染涂层组局部复发3例,远隔转移2例。最近一次随访,MSTS93功能评分显示抗感染涂层组平均24.6分,无抗感染涂层组平均19.5分。随访期内抗感染涂层组未见假体聚乙烯套表层骨水泥脱落现象。[结论]采用聚乙烯套钻孔并涂布抗生素骨水泥于定制股骨远端肿瘤假体表面的技术能有效控制肿瘤假体重建后感染,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10月~ 20l0年12 月,采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行TKA共40例(50膝)与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行TKA 40例(45膝)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测量膝关节ROM、术后膝前疼痛及髌骨弹响.[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的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膝关节ROM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较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组平均少10 min.TC-Dynamic膝关节假体组膝前疼痛1例(1膝),髌骨弹响1例(1膝),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组膝前疼痛2例(2膝),髌骨弹向3例(3膝).两组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行TKA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AML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置换术的中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髓腔解剖交锁假体(anatomic medullary locking,AML)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1997年11月~2003年1月,采用AML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行全髋置换24例26髋,平均年龄53.7(32~69)岁,术后进行7年3个月~12年5个月随访,平均9.7年。通过临床(Harris评分)和X线进行观察。假体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以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所致的翻修为终点。[结果]临床随访: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51.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平均91.3分,优良率达88%,95%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X线随访:25髋(96.2%)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1髋(3.8%)内翻位,末次随访股骨假体位置无改变,24髋(92.3%)髓腔填充良好,24髋(92.3%)骨长入。股骨假体周围区域性透亮带10髋(38.5%),无1髋全周透亮带;骨溶解1区11髋(42.3%)、7区11髋(42.3%);假体远端骨皮质增厚8髋(30.8%),骨性底座5髋(19.2%)。Kaplan-Meier分析假体生存率为1.0(95%可信区间,0.98~1.00)。异位骨化I度2例,Ⅱ度2例,Ⅲ度1例。[结论]AML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良好的髓腔填充是获得假体最佳固定的最重要因素,是其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但在X线随访中,假体周围出现的异常骨反应较高,远期有假体松动可能,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量体定制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重建膝部骨肿瘤切除后膝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8年5月对膝部骨肿瘤36例实施肿瘤切除,应用定制人工关节重建膝关节功能,男29例,女7例,年龄12~33岁,其中骨肉瘤21例,骨巨细胞瘤12例,转移性肿瘤3例,21例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所有病例均采用骨水泥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利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93功能重建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后肢体功能评定。[结果]4例患者失访,其余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1.5~6年(平均2年8个月)。按MSTS93评分标准,患肢功能评分11~28分,平均(22.28±4.33)分,其中优20例,良8例,中2例,差2例。[结论]定制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重建膝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不仅可保留患肢,而且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功能。恶性骨肿瘤有效的化疗为保肢术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13-2117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失败原因和骨水泥活动间隔物对二期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而行二期翻修手术的病例21例,分析失败原因,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膝关节评分(KS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2例真菌感染病例1例因一期手术后不能控制感染,1例因二期翻修手术后再次发生感染而最终行膝关节融合术。其余19例患者二期手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19~44个月),二期清创膝关节翻修术获得成功。术后KSS膝关节评分、KSS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术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通过一期清创、带抗生素活动型骨水泥间隔物置入、二期翻修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感染并重建膝关节功能,而真菌引起的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3):2192-2194
[目的]探讨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第四代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VAS对疼痛进行评价,并对假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3年,随访期内假体无松动、下沉。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1.32±6.38)分显著高于术前的(50.72±3.71)分(P0.05),优17例(89.47%)、良1例(5.26%)、可1例(5.26%)。末次随访VAS评分为(2.16±1.5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4.65±1.63)分(P0.05)。治疗总体满意率94.73%(18/19)。[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第四代陶瓷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较好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48-185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4年5月,行非感染性假体松动股骨侧翻修11例(骨水泥假体10例,非骨水泥假体1例)。所有患者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股骨近端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其中7例同时应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5.3岁(48~79岁);左侧7例,右侧4例。初次置换原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3例,骨性关节炎2例。翻修距原手术时间平均12.8年(3~21年)。依据Paprosky分型,Ⅱ型4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翻修用假体:Restoration(Stryker)3髋,MP(Link)8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防时间12~75个月,平均29个月。1例术后出现切口渗液,15d后愈合;1例术后6年并发假体周围螺旋形骨折(Vancouver分型B1),假体未松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期内X线片显示移植骨均愈合良好,假体稳固,周围未见透亮带及松动、下沉征象;术前6例双下肢不等长患者均得到矫正(长度差1 cm);无感染、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无假体再翻修病例。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0.3±7.2)分提高到最后评估时的平均(82.4±5.9)分,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1.8%。[结论]在伴有广泛骨质缺失的股骨翻修中,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是较好的选择。术中采用股骨近端颗粒骨打压植骨重建干骺端骨缺损,并在股骨干部皮质薄弱或缺损时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可使假体柄远近段均获得较好的初始稳定性,且中短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固定平台型假体(fixed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FB)和活动平台型假体(mobile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B)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当类型假体进行TKA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关于TKA术中应用FB和MB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收集后进行比较,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本文检索了1979~2009年间发表的1 718篇关于TKA术中应用FB和MB的文献,经过筛选和评价,最后收集到已发表的14篇(共1 305例患者)随机或半随机的对照试验,符合本次Meta分析所纳入的试验标准。结果发现两组在KSS评分、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率、放射学指标和假体相关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显著区间有重叠)。[结论]相对MB的先进设计理念,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尚不支持在TKA术中应用MB疗效显著优于F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