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患者的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鄂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行LASIK且术后1个月被诊断为干眼的患者40例(40眼),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firsttearfilmbreak-uptime,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averagetearfilmbreak-uptime,NIBUTav)、Oculus自动干眼分级、下泪河高度(lowertearmeniscushight,LTMH);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fluoresceinstaining,CFS)评分、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IBUTf、NIBUTav、Oculus自动干眼分级、LTMH与SⅠT、FS、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NIBUTf、NIBUTav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均呈负相关(r=-0.430,P=0.006;r=-0.747,P=0.000);SⅠT与NIBUTf、NIBUTav、LTMH均呈正相关(r=0.459,P=0.003;r=0.394,P=0.012;r=0.733,P=0.000),SⅠT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无相关性(r=-0.259,P=0.107);CFS评分与NIBUTav、LTMH均呈负相关(r=-0.466,P=0.002;r=-0.687,P=0.000),CFS评分与NIBUTf、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均无相关性(r=-0.189,P=0.244;r=0.301,P=0.059);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与NIBUTf、NIBUTav均呈负相关(r=-0.530,P=0.000;r=-0.700,P=0.000),与Oculus自动干眼分级呈正相关(r=0.623,P=0.000)、与LTMH无明显相关性(r=-0.243,P=0.130)。结论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客观地测量非侵入性泪液功能指标,与干眼其他指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辅助LASIK术后干眼诊断和随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择符合干眼症诊断的62例118眼为干眼组,符合正常眼标准的59例114眼为对照组,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定量测量首次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firstnon-invasivetearbreak-uptime,fNIBUT)、平均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non-invasivetearbreak-uptime,aNIBUT)、泪河高度、泪膜稳定性分级及泪膜破裂的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39岁年龄段:干眼组、对照组fNIBUT分别为(5.513±2.516)s、(10.349±6.164)s;两组aNIBUT分别为(7.927±4.374)s、(16.058±5.240)s。>39~60岁年龄段:干眼组、对照组fNIBUT分别为(5.685±4.187)s、(11.487±7.171)s,aNIBUT分别为(7.458±4.671)s、(16.289±5.092)s;同一年龄段两组间fNIBUT和aNI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间泪膜稳定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31,P=0.000)。两组间泪河高度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7,P=0.119)。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最大的象限与泪膜首次破裂点所在象限吻合者41眼(65.1%)。结论 利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可以定量测量NIBUT,并能对泪膜稳定性进行客观分级,与传统诊断干眼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对泪膜和睑板腺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视眼患者65例(130眼),均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于LASIK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检查患者,检查项目包括: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T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采用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breakuptime,NITBUT)、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on-invasivetearmeniscusheight,NITMH)。睑板腺检查项目有睑缘评分,采用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脂质层厚度分级,睑板腺现存面积比。分析TBUT、NITBUT(f)(首次)和NITBUT(av)(平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均升高(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TBUT分别为(7.00±2.17)s、(7.21±2.15)s,与术前(15.00±5.01)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NITBUT(f)分别为(5.48±2.08)s、(5.63±1.92)s,与术前(11.44±5.00)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NITBUT(av)分别为(9.04±2.80)s、(8.94±2.46)s,较术前(13.79±4.00)s缩短(均为P<0.05);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和NITMH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1个月睑板腺脂质层厚度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睑缘评分及睑板腺现存面积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各项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所测NITBUT(f)比NITBUT(av)短。NITBUT(f)与NITBUT(av)、NITBUT(f)与TBUT、NITBUT(av)与TBUT均呈正相关性(r=0.65,P<0.001;r=0.36,P=0.025;r=0.38,P=0.028)。结论 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作为非侵入性检测仪器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估泪膜的功能和睑板腺的状态,为干眼的诊断以及睑板腺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LASIK术后患者短期内会发生干眼或原有干眼不同程度加重,但术后0.5a大部分患者的TBUT和泪河高度可恢复到术前水平,且未观察到LASIK手术对睑板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明  陈珺 《眼科新进展》2016,(10):946-948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的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普拉洛芬14d组(39例)、普拉洛芬30d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普拉洛芬14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14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普拉洛芬30d组给予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30d)联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对照组仅给予1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d)。给药方法均为局部滴双眼,每次1滴,每天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fluorescentstaining,FL)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SIt(7.11±1.36)mm和BUT(8.42±0.79)s均高于对照组SIt(5.19±0.85)mm和BUT(5.92±1.24)s;FL评分(0.73±0.72)显著低于对照组(1.8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8.000,P<0.001;tBUT =10.870,P<0.001;tFL=-7.667,P<0.001);治疗后普拉洛芬30d组SIt(7.38±1.01)mm和BUT(8.12±1.00)s均高于对照组,FL评分(0.88±0.6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9.125,P<0.001;tBUT=9.565,P<0.001;tFL =-6.667,P<0.001);但治疗后普拉洛芬14d组与普拉洛芬30d组的SIt、BUT和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It=-1.125,0.4>P>0.2;tBUT=1.304,0.2>P>0.1;tFL=-1.000,0.4>P>0.2)。结论 短期应用1g·L-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它是辅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主观症状上的McMonnie问卷评分、眼科检查和免疫学相关检查等辅助检查在评价干燥综合征干眼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共102例204眼,其中83人有效完成McMonnie问卷调查以评估主观症状;101人完成眼表综合分析仪等眼科相关检查,94人完成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78人完成抗核抗体、抗α胞衬蛋白抗体、抗ENA抗体-SSA和抗ENA抗体-SSB的检查。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结果 主观问卷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P=0.019)、脂质层颜色(P=0.027)有相关性。年龄与睑板腺数量有相关性(P=0.022)。双眼脂质层颜色(P=0.015)、角膜荧光素染色(P=0.025)和泪河高度(P=0.039)均与血清中IgG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清中IgA水平和BUT结果有相关性(P=0.022)。结论 泪膜脂质层、睑板腺、角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与患者的眼部症状关系密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其眼科客观检查的指标有明显关联,可作为干燥综合征干眼的整体病情和泪膜角膜损伤程度的重要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睑板腺功能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趋势。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154例(308眼)来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152眼),女78例(156眼),通过Oculus角膜地形图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每位患者双眼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首次泪膜破裂区域等数据,研究其随年龄及性别变化的规律;同时观察睑板腺形态,统计腺管根数及睑板腺缺失面积,通过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系统研究其随年龄及性别变化的规律。结果 干眼患者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5,P<0.05),其中男性r=0.821,P<0.05,女性r=0.663,P<0.05;腺管缺失根数百分比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620,P<0.05),其中男性r=0.629,P<0.05,女性r=0.631,P<0.05。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在50~59岁组,男性为(9.47±1.00)分,明显高于女性的(7.53±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组,男性为(10.69±1.20)分,明显高于女性的(9.87±1.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与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r=-0.49,P<0.01,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r=-0.54,P<0.01;除<30岁组以外,其他各年龄组中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均大于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泪膜的首次破裂区域集中在角膜鼻下方,占所有分区中的31%。结论 干眼患者在睑板腺的缺失面积及腺管缺失根数方面具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趋势,在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具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干眼患者泪膜首次破裂区域集中在角膜鼻下方位置,这对干眼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睑板腺腺体缺失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程度在年轻视频终端干眼患者眼部不适症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屈光角膜门诊临床诊断为视频终端干眼的患者50例(100眼)。根据视频时间分为2组:短视频组(每天≤4h)28例、长视频组(每天>4h)22例。根据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surfacedis-easeindex,OSDI)分为2组:轻、中度症状组(13.0≤OSDI≤32.5)30例,重度症状组(32.5<OSDI≤100.0)20例。利用眼表分析仪及裂隙灯显微镜分别进行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脂质排出状况的评估。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长视频组与短视频组OSDI分别为28.15±11.28、22.93±9.75,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5.84±1.95)s、(4.75±1.59)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3.08±1.70、2.21±2.02,睑板腺缺失等级分别为2.50±1.11、1.89±0.91,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分别为2.11±0.80、1.75±0.86,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长视频组与短视频组泪河高度分别为(0.19±0.04)mm、(0.20±0.04)mm,差异无显著性(P=0.069)。严重症状组与轻、中度症状组的泪膜破裂时间[(4.68±1.77)s、(5.61±1.81)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3.50±1.50、2.10±2.01)、睑板腺缺失等级(2.48±1.01、2.05±1.03)及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2.23±0.62、1.80±0.9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严重症状组与轻、中度症状组的泪河高度分别为(0.19±0.05)mm、(0.20±0.04)mm,差异无显著性(P=0.428)。睑板腺缺失与OSDI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222,P=0.026;r=0.241,P=0.016);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程度与OSDI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205,P=0.041;r=0.311,P=0.002)。结论 视频终端干眼患者泪液量与视频时间和眼部症状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睑板腺缺失及睑板腺脂质排出难度增加可能是引起视频终端干眼眼部不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氧自由基在实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an Y  Wu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149-151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角膜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白兔用脂多糖介导建立动物角膜炎模型,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变化,观察其临床和病理变化。结果炎症组角膜S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炎症组角膜MDA水平的升高发生于SOD活力下降之后。角膜炎症状的轻重程度与角膜SOD的活力呈负相关(r=-0.954,P<0.001),与角膜MDA水平呈正相关(r=0.734,P<0.001)。结论氧自由基在角膜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生物膜中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脂质过氧化而损害角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眼表情况、干眼症的发病情况与全身免疫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病例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行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staining,FLS)计分、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m-pressioncytology,CIC)检查,以了解正常眼、HIV感染者的眼表情况。病例组中以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50μL-1为界分为A(≥50μL-1)、B(<50μL-1)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BUT结果:对照组(10.80±2.48)s,A组(7.00±3.74)s,B组(6.44±4.19)s,总体比较各组间BU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2,P=0.008),A组及B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4),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SIT结果:对照组每5min(11.73±2.46)mm,A组(8.33±2.58)mm,B组(8.67±4.44)mm,各组间总体比较SI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0,P=0.032),A组及B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8),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角膜FLS检查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03,P=0.004),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500,P=0.006),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269,P=0.132)。各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结膜CIC检查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0,P=0.001),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3,P=0.000),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2,P=0.063)。HIV感染者易出现BUT变短、SIT减少、角结膜FLS重,印迹细胞学分级有显著的差异,对照组分级主要集中于0级、Ⅰ级,病例组主要集中于Ⅱ级和Ⅲ级。对照组干眼症的患病率为6.7%(1/15),病例组干眼症的患病率为40.0%(6/15)。两组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结论 HIV感染者易出现眼表异常及眼表细胞的损害,其干眼症发病率明显增高,眼表改变情况、干眼症发病率与CD4+T淋巴细胞数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omega-3治疗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5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橄榄油组用橄榄油灌胃,omega-3组用omega-3灌胃,连续2个月。2个月后,3组分别接受15d的苯扎氯铵诱导干眼,干眼诱导期间大鼠灌胃同前。在干眼诱导当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观察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诱导第15天行大鼠角膜和结膜组织的HE染色。结果 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泪液分泌量比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7)。干眼诱导第10天、第15天omega-3组BUT较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变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5)。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角膜、结膜组织与正常角膜、结膜组织相似。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加,表层细胞不规则缺失,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质层少许水肿;结膜上皮结构不完整,排列不规则,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基底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omega-3能有效抑制泪液分泌量,增强泪膜稳定性,保护角膜和结膜组织。  相似文献   

11.
周蓓  王莉  孙庆玲  叶茂果 《眼科研究》2009,27(4):323-325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CCh)患者眼表泪液特征及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对Ⅲ级以上A组单纯CCh患者11例(21眼)和B组伴有水性泪液缺乏的CCh患者4例(6眼)进行结膜半月形切除,检测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泪河线高度及形态、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荧光素活体染色(FL)、氯霉素尝味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有刺激感或异物感、视物模糊及分泌物增多,干涩、泪溢是A组患者的常见症状,泪河线均异常,氯霉素尝味试验大部分异常,BUT、FL评分均明显异常,B组SchirmerⅠ试验异常。手术后3个月A组各症状及B组刺激感或异物感症状明显改善(P〈0.05),BUT、FL评分两组均改善(P〈0.05),A组泪河线及氯霉素尝味试验大部分恢复正常(P〈0.01),B组无变化,但泪河线形态恢复;两组SchirmerⅠ试验无变化。结论CCh明显影响眼表泪液,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能缓解或消除CCh的临床症状及眼表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ave)在内的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NI_BUT)结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评价, NI-BUT与传统的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tear film break-up time, FBUT)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采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8个受检者(48眼),平均年龄38.7±15.2岁。BUT-f的CV和ICC分别为12.6%和0.95,BUT-ave的为9.8%和0.96。BUT-f值低于FBU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46s vs 7.46±1.92s, P < 0.01)。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BUT-f与FBUT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 LoA)范围为4.46s,BUT-ave与FBUT的LoA范围为3.64s。

结论:Keratograph能够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NI-BUT数据,在干眼诊治和角膜屈光性手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干眼症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慧  赵少贞  魏瑞华 《眼科研究》2010,28(7):670-673
目的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检查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通过检查视力、泪膜干涉仪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TⅠ)、干眼症问卷调查,并在15min后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FL)染色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研究分析干眼症症状与体征间的关系。结果干眼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视疲劳(85.7%)、干涩(75.4%)、视力波动(73.8%)、眼痒(65.9%)以及异物感(66.7%)。干眼症患者分泌物增多与STⅠ呈正相关(r=0.208,P=0.020),流泪症状与STⅠ结果呈正相关(r=0.311,P=0.000),眼痛与BUT呈负相关(r=-0.197,P=0.027),眼红与FL染色呈正相关(r=0.227,P=0.011),异物感与FL染色呈正相关(r=0.251,P=0.005)。其余干眼症症状与ST、BUT、FL染色无明显相关性(P〉0.05),所有干眼症症状均与泪膜干涉图像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症状复杂,干眼症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在干眼分析中的客观散射指数(OSI)与泪液稳定性之 间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杭州西湖之江眼科医院就诊的干 眼患者30例(60眼)。记录荧光素染色下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实验(SⅠT)、 角膜荧光素染色。同时采用OQAS-II记录患者的基础OSI(Basic OSI)、20 s内自然眨眼状态下的平均 OSI(Mean OSI1)、20 s内不眨眼状态下的平均OSI(Mean OSI2),并计算Mean OSI1、Mean OSI2 与 Basic OSI之间的差值(分别记录为ΔOSI1、ΔOSI2)。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asic OSI、Mean OSI1、Mean OSI2、ΔOSI1、ΔOSI2等与BU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TBUT为0.93~7.05(2.56± 1.02)s,SⅠT为(11.33±7.93)mm/5 min,60 眼中4 眼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Basic OSI中位数为 0.60(0.40,1.28),Mean OSI1 为1.22(0.68,2.22),Mean OSI2 为2.18(1.13,2.85),经计算ΔOSI1 为0.41(0.25,1.01),ΔOSI2 为1.13(0.48,2.30)。ΔOSI1、ΔOSI2 均与BUT呈负相关(r=-0.276, P=0.033;-0.305,P=0.018),余指标与BUT无相关性。结论:OQAS-II系统提供的干眼分析功能在 干眼症的诊断中能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的变化。采用 OQAS-II检测泪膜稳定性时,应嘱咐患者尽量不要眨眼,提供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LTMD,μm)和泪三角面积(U/LMA,mm2);对患者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l)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OCT前节模块测量的泪河参数与患者干眼相关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UTMH为(232±56) μm,平均UTMD(156±53)μm,平均UMA为(0.021±0.008) mm2,LTMH平均为(222±72) μm,平均LTMD为(163±65) μm,平均LMA为(0.020±0.006) mm2,测量的上下泪河高度、深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河高度:t=0.530,P>0.05;泪河深度:t=0.650,P>0.05;泪河高度:t=1.010,P>0.05).泪河各参数与OSDI评分、泪膜干涉分析成像仪分析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UTMH、UTMD、U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46,P=0.01;r=0.40,P=0.02;r=0.43,P=0.01);LTMH、LTMD、L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61,P=0.00;r=0.64,P=0.00;r=0.64,P=0.00),与SⅠt结果均呈正相关(r=0.54,P=0.02;r=0.46,P=0.01;r=0.55,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负相关(r=-0.37,P=0.04;r=-0.37,P=0.04;r=-0.41,P=0.05),与结膜染色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0.56,P=0.01;r=-0.37,P=0.04;r=-0.47,P=0.00).结论 OCT前节模块可用于对上下泪河进行客观和非侵入性测量,其测量结果与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SⅠt结果均有相关性,可作为干眼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睑缘炎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常累及睑板腺体,而睑板腺体所分泌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可导致干眼相关症状,可以说睑缘炎是干眼发病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使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观察睑缘炎患者睑板腺腺体的形态,并与干眼相关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 采用病例观察的设计方法对睑缘炎患者睑板腺形态改变与干眼症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科门诊依据PPP标准诊断为睑缘炎的患者83例83眼,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在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睑缘畸形评分、泪液分泌( Schirmer 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采用泪膜干涉仪行泪膜形态分级,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摄像仪行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对睑缘炎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上述检查结果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睑缘炎的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9,P=0.75).睑缘炎患者的睑板腺腺体缺失分级与年龄星弱的正相关(r=0.58,P=0.00),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9,P=0.99);患者睑板腺体缺失与睑缘畸形评分及结膜充血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64,P=0.00;r=0.50,P=0.00);与泪膜影像分级及角膜染色评分均呈弱的正相关(r=0.23,P=0.04;r=0.50,P=0.00),与BUT呈弱的负相关(r=-0.32,P=0.00),但与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05,P=0.69).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睑板腺缺失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P=0.93).结论 睑缘炎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且患者的睑板腺体随年龄的增长缺失程度加重.非接触式红外线睑板腺观察仪作为一种有效、快速、无刺激地观察睑板腺体形态的仪器,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来辅助诊断睑缘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