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斌  焦如春 《医学信息》2001,14(12):803-803
患者女性 ,6 4岁 ,因突发胸闷、心前区绞痛 6 h、伴恶心、呕吐入观察室。查体 :神志清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血压14.5 / 7.9kpa,脉搏 72次 ,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示 :急性下壁心梗。当即在心电监护下给予栓体舒 (r- t PA)溶栓治疗 :先用 r- t PA10 m g静推 ,再用 r- t PA40 mg加入10 0 ml液体中静滴 (30 min内滴完 ) ,然后接肝素 10 0 m g静滴 ,其余按急性心梗常规治疗给予处理。 40 min后心电图 st由原来抬高 9.2 0 mm V降至 5 .2 6 mm V,患者症状好转 ,疼痛减轻 ,血压 18/ 10 kpa,脉搏 6 0~ 80次 ,溶栓 46 min后 ,患者突然…  相似文献   

2.
实验设rob(妥布霉素)单用组和TOB与CBC(羧苄青霉素)合用组,每组7只大耳白兔,血尿浓度测定用微量微生物法,检测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结果证明,无论单用组及合用组TOB静滴兔体内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二药合用时,iv CBC 400mg/kg,继之静滴TOB5mg/kg,结果证明:1)CBC可使TOB血浓度增高,如在0.25~5 h合用组均高于单用组;2)CBC可使TOB t1/2B平均延长0.52h(P<0.01);3)CBC可使TOB V_b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犬严重肺冲击伤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地塞米松对严重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四川成年杂种犬15条,体重8.5-16kg,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9例)及治疗组(附加地塞米松治疗)(6例),参照本室已建立的犬严重肺冲击伤模型致伤参数,用BST-l生物激波管致伤动物.伤后对照组给予如下处理半卧位、鼻导管吸氧(3L/min纯氧)、输入10%GS(每min15滴)、氨苄青霉素lg/d、西地兰0.08mg,在出现明显低血压的情况下给予多巴胺15μg*kg-1*min-1静滴.治疗组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分3次给予地塞米松,伤后0.5h5mg/kg,伤后8h5mg/kg,伤后12h,1mg/kg,总量11mg/kg.记录动物血液动力学改变包括心率(HR)、血压(BP)、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作功(LCW)、每搏量(SV)等指标.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P<0.01代表差异非常显著.结果1.对HR、BP的影响与伤前相比,对照组HR、BP在伤后0.5h呈一过性下降(HRP<0.01,BPP<0.05),而地塞米松治疗组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2.对CO的影响与伤前相比,伤后0.5h对照组CO明显下降(P<0.01),2-6h内仍明显低于正常(P<0.05)、地塞米松治疗组在0.5-6h显著低于正常(P<0.01),8-12h仍低于正常(P<0.05).3.对CI的影响对照组伤后0.5-8hCI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只在伤后0.5hCI显著下降(P<0.01),而2-4h内与伤前相比P<0.05,8h后恢复正常(P>0.05);4.对SVR的影响对照在伤后2-11h与伤前相比差异显著,以4h差异最为显著(P<0.01),而治疗组仅在2-6h内与伤前相比差异显著,SVR的上升较对照组低.5.对LCW、LCWI、SV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能部份改善LCW、LCWI、SV的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结论地塞米松应用于严重肺冲击伤治疗能有效地防止严重肺冲击伤犬HR、BP的一过性下调,有助于SVR、CI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但不能有效防止CO、LCW、LCWI、SV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与氯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磷酸萘酚喹 ,成人总量 10 0 0mg ,首次 6 0 0mg ,2 4h服 4 0 0mg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天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磷酸萘酚喹治疗 4 0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35 9± 16 7)h ,原虫转阴时间为 (6 1 7± 18 1)h ,治愈率为 10 0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疾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重要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研究方向。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毒性大,预处理相关死亡率高,从而探索理想的预处理方案,期望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复发。目的:观察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3-11/2008-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8例,均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0~3.0g/(m2·d)×2d,持续24h静滴;马利兰4mg/(kg·d)×3d;环磷酰胺50mg/(kg·d)×2d;甲基环已亚硝脲25mg/(m2·d)×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mg/(kg·d)×4d。在改良方案的基础上加大阿糖胞苷剂量1倍,且改为持续24h静滴,使预处理强度增加,促进造血干细胞持久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在经典的甲氨蝶呤方案基础上将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提前至-7d(回输干细胞前为-)使用。患者移植前后进行ABO血型及DNA检测。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造血重建检测:8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未发生预处理相关死亡。造血于细胞移植后-3~+7d白细胞降为0,并持续3~22d,+10~+21d白细胞1.0×109L-1,+11~+51d血小板20×109L-1。②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情况:8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Ⅳ级(肠道)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Ⅱ级3例。提示进一步改良BU/CTX方案其不良反应小,优于经典的全身照射/CY方案,且简便易行,抗白血病作用确实可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治间日疟的常规疗法为氯喹与伯氨喹,但不少患者不能耐受8~14天的疗程。新的红内期裂子体杀灭剂咯萘啶(咯)1/2LD_(50)(600mg/kg)与伯喹联用,对小鼠毒性明显拮抗,1/4LD_(50)与1/8LD_(50)与伯喹的毒性不相加。相应剂量的氯喹与伯喹联用呈增毒作用。故咯/伯疗法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验证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优化其最佳治疗剂量及时间窗。方法: 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固绿髓鞘染色法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定性、定量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RT-PCR检测MBP mRNA水平。结果: 胡黄连苷Ⅱ可上调大鼠脑缺血损伤后MBP表达,减少脱髓鞘;其最佳治疗时间和剂量,根据固绿髓鞘染色显示为脑缺血2.0 h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 10 mg/kg;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为脑缺血2.0 h腹腔注射10 mg/kg;Western blotting分析为脑缺血2.0 h给予10 mg/kg;RT-PCR显示为脑缺血1.5 h给予20 mg/kg。结论: 根据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脑缺血1.5~2.0 h,最佳治疗剂量为腹腔注射10~20 mg/kg。  相似文献   

8.
大鼠iv吡喹酮20mg/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消除快,t(1/2)β=0.36±(SD)0.07h。im 10,20,40mg/kg或ig 100 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快,但消除相与iv比却相对明显缓慢。MATim和MATig均大于MRTiv。ig的生物利用度为13.2%,有明显首过效应。im则吸收完全,当im 10和20 mg/kg时消除动力学呈线性关系,而当增至40mg/kg时,有呈非线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 52例小儿哮喘患者随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茶碱每次4~5mg/kg,每6h 1次.治疗组采用持续静滴方法:首次剂量按5-6 mg/kg,20-30分钟快速静滴,维持量按0.8 mg/(kg.h)持续静滴.对超过标准体重、肥胖者,以同龄标准体重计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着重观察了两组患儿哮喘症状缓时间.结果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对照组所致不良反应较多,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疗效明显.结论 治疗组安全有效,此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二药合用时头孢唑啉(CFZ)对丁胺卡那霉素(AMK)药动学的影响。取日本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AMK恒速静滴15mg/kg,于停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同时收集12h尿液;合用组:CFZiv50mg/kg后,继之静滴AMK15mg/kg,血、尿收集同单用组。用HPLC法测定血、尿中AMK浓度,外标法按峰高定量。药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时莫西沙星的血清药物浓度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8名行PHVHF治疗患者在治疗开始60 min内匀速静滴莫西沙星400 mg,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滤器前、后血样和置换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PHVHF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及肌酐(SCr)、血清钾(K+)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钠(Na+)氯(Cl-)维持稳定。HPLC分析方法测定血滤患者血清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及精密度高。静滴莫西沙星400 mg后在该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参数:峰浓度(Cmax)=(4.843±1.854) mg/L,半衰期(T1/2)=(4.822±2.126) h,达峰时间(Tmax)=(1.31±0.59) h,总体分布容积 (Vd)=(82.63±24.69) L,总体清除率(CLtot)=(14.36±8.43) L/h ,AUC/MIC90在MIC90值分别为0.25 mg/L、0.12 mg/L、0.03 mg/L时均大于100,Cmax/ MIC90在MIC90值分别为0.25 mg/L、0.12 mg/L、0.03 mg/L时均大于10。结论: PHVHF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稳定内环境,部分清除血清中莫西沙星,但PHVHF治疗后血清药物浓度仍可达到针对病原菌的有效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次打击和二次打击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应用[8F]-氟脱氧葡萄糖(FDG)小动物正电子断层扫描仪(microPET)对肺内的炎症反应进行评价。方法: 将33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 (NS) 组(n=3):生理盐水1 mL/kg腹腔注射(ip)及16 h后生理盐水0.5 mL/kg气道内滴入(it);脂多糖(LPS)组(n=10):LPS 5 mg/kg ip及16 h后生理盐水0.5 mL/kg it;HCl组(n=10):生理盐水1 mL/kg ip及16 h后HCl(pH=1.2,0.5 mL/kg,it);二次打击 LPS-HCl 组(n=10):LPS 5 mg/kg ip及16 h后HCl(pH=1.2,0.5 mL/kg,it)。在盐酸或生理盐水气道滴入前,所有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行股动脉插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并于it后0.5 h、1.5 h及4 h后抽血,查动脉血气分析,it后4 h行[8F]FDG micro PET 胸部扫描,然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血气分析显示LPS-HCl大鼠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显著;MAP在气道内滴入盐酸或生理盐水前无差异,但在滴入后,LPS-HCl 组中MAP较其它3组显著降低;microPET示感兴趣区(ROI)在右肺与右上肢肌肉之间的比值进行比较,LPS-HCl 组中此比值为 9.00±1.41,显著高于LPS组4.01±0.60(P<0.01)和HCl组3.33±0.55 (P<0.01);肺损伤病理评分在 LPS-HCl 组中为12.70±0.95,显著高于 HCl组8.40±1.26(P<0.01)和LPS组7.00±0.82 (P<0.01)。结论:二次打击可使机体肺内产生剧烈而且持久的炎症反应,比一次打击更容易诱发急性肺损伤;microPET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能很好地评价急性肺损伤时肺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PD-1单克隆抗体瘤内用药对小鼠肺癌的治疗作用,旨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方法将皮下荷瘤成功的C57BL/6J肺癌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intravenous injection,IV)、瘤内注射生理盐水组(intratumoral injection,IT)、尾静脉注射PD-1单抗组(IV 10 mg/kg)、瘤内注射PD-1单抗组(IT 10 mg/kg)、瘤内注射PD-1单抗剂量减半组(IT 5 mg/kg),分析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和小鼠荷瘤生长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CD4+T细胞比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小鼠荷瘤组织CD45、Ki67的表达,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瘤内注射PD-1单抗可显著抑制小鼠肺癌组织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且瘤内组织Ki67表达下调,CD45表达、CD8+T细胞/CD4+T细胞免疫细胞比例增加。结论瘤内注射组小鼠荷瘤组织生长速度明显受抑、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生存时间显著降低,提示瘤内注射PD-1单抗对小鼠肺癌的发展进程具有抑制作用,此创新式的治疗方法将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40只家兔结扎冠脉左室支上中1/3交界造成AMI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未给任何处理,Ⅱ组:动脉放血9ml/kg,同时等容等速静脉输入右旋糖酐40,Ⅲ组:静滴亚硒酸钠1.5mg/kg,Ⅳ组:先按Ⅱ  相似文献   

15.
李金友  王卫星  邓文宏  余佳  刘垒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3):14-15,19,F0003
目的:探讨花姜酮( Zerumbone)静脉给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O组)、SAP模型组(SAP组)、5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5mg/kg花姜酮组)、10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10mg/kg花姜酮组)、20 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20mg/kg花姜酮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SO组、SAP组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ml/kg),余三组注射等量10%DMSO溶解的等体积、不同浓度花姜酮。术后12h心脏取血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浓度变化,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AP组比较,5 mg/kg花姜酮组AMY和胰腺病理评分没有改变,ALT和Cr有改善(P0.05);10mg/kg花姜酮组上述指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20mg/kg花姜酮组AMY、Cr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但ALT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姜酮治疗大鼠SAP,以10 mg/kg静脉注射比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二氢辣椒碱(DHC)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酸亚型1(TRPV1),探讨达到治疗性浅低温的方法。方法:(1)观察不同剂量DHC(2、3和4 mg/kg)皮下注射对小鼠体温的影响,以20%DMSO溶于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寻求达到目标温度(32~34℃)所需的最佳剂量;(2)清醒CD-1小鼠单次皮下注射最佳剂量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观察是否有快速降温及维持治疗性浅低温的最长时间;(3)相同剂量DHC皮下注射于成年(9~10周)和老年(24~27月)小鼠,观察小鼠体温变化。结果:(1)单次注射2mg/kg DHC可在15 min内达到治疗性浅低温;(2)单次注射2 mg/kg DHC后,按1 mg·kg-1·h-1的速度持续输注DHC可快速降温,还可维持治疗性浅低温6 h;(3)DHC介导的低体温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结论:DHC通过激活TRPV1通路可产生治疗性低体温,该方法可达到更强和更久的中心体温降低,在不同年龄模型中均适用。  相似文献   

17.
1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重型 β地中海贫血患儿 ,年龄从 2 5岁~ 11 5岁 ,男 8例 ,女 4例。其中脐血移植 (UCBT) 8例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4例。病人以配对方法分为 2组进行观察。A组病人于移植后 1天起用 (8~10 ) μg/kg·dG -CSF(格兰诺赛特 ) ,B组则于移植后 5天起使用 ,剂量同上。A组患者获得的有核细胞 (NC)UCB平均为 8 2× 10 7/kg ,PBSC 5 1× 10 8/kg ;B组相对为 5 8× 10 7/kg和 12 5× 10 8/kg。两组的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包括马利兰 (14~ 2 0 )mg/kg ,环磷酰胺 (16 0~ 2 0 0 )mg/k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90~ 110 )mg/kg。 8例加马法兰 90mg/m2 ,另 2例改为噻替哌 6mg/kg和氟达拉宾 15 0mg/m2 。两组的植入例数均为 5例 ,脱地贫状态生存均为 4例。但中性粒细胞 (ANC)≥ 0 5× 10 9/L时间A组为13 3天 ,B组为 17 9天 ;血小板计数 (PLT) >2 0× 10 9/L时间A组为 2 2天 ,B组为 5 1天 ;植入后不依赖红细胞输注的时间A组(n =4)为 15 5天 ,B组 (n =4)为 44天。两组在重建造血前均发生了感染。G -CSF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皮杉醇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按60 mg/kg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糖尿病组、白皮杉醇组(200 mg/kg)及二甲双胍组(75 mg/kg,阳性对照)灌胃治疗,另取10只正...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①所有病人均卧床休息、禁烟洒、控制盐的摄入量,合并心房纤颤、肺栓塞和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应分别予以治疗;②多巴酚丁胺60mg加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加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分钟15~20滴,持续静滴48~72h,后改为每日1次,7~10d为一个疗程,静滴中血压以不低于12/8kPa,心率增加不超过给药前20次/min为宜.FDP5.0g10min内快速静脉滴入,每日2次7~10d为一个疗程.将250g/L硫酸镁10ml,100g/L氯化钾10ml,普通胰岛素8U,注入100g/L葡萄糖注射液500mlk 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2周~1个月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心功能改善,每分钟心排出量(CO)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显效26例(41.93%),有效29例(46.77%),无效7例(11.29%),有效率88.7%.结论 动态观察AMI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的演变及酶学变化,以防误诊、漏诊、及时纠正各种并发症,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老年AMI并发心力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对H22 荷瘤小鼠抑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 移植性肿瘤模型(除空白外)。造模24 h 后分成6 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5 mg/ kg),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30、10 mg/kg),除阳性对照组腹腔给药,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测定其对H22 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并通过HE 染色,观察瘤组织内坏死程度。结果: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30 mg/ kg、10 mg/ kg)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均可提高H22 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其中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30 mg/ kg)抑瘤效果最佳,其抑瘤率为58.8%。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均可升高H22 荷瘤小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鄄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此外,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对H22 荷瘤小鼠肝肾功能没有毒理作用。结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二氢槲皮素组的作用较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升高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