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腮腺炎为全世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病理除表现为腮腺炎本身外,尚可引起睾丸炎、卵巢炎、无菌性脑膜炎、耳聋等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极高,在大规模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大大降低,但近年来又出现在免疫接种后人群中发病率增高及暴发流行的趋势.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单价减毒活疫苗及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后可引发腮腺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日本的群马地区作了一次有关接种新研制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MMR)三联疫苗后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性脑膜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由麻疹病毒AIK-C株、风疹病毒TO-336株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Urabe AM-9株组成的三联疫苗后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要比以往所报道的高。有4名儿童接种MMR疫苗后因患无菌性脑膜炎而住院引起了作者的注意。随后作者与当地医院的儿科医生合作,收集该地区在接种MMR疫苗后2个月内有脑膜炎、抽搐及腮腺炎症状和体征的患儿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CSF)及血液作病毒分离培养和血  相似文献   

3.
腮腺炎病毒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腮腺炎病毒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腮腺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多的认识,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和融合(F)蛋白是重要的抗原决定簇,HN蛋白抗体可中和病毒感染,而F蛋白是溶血抗原。现今使用的腮腺炎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对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后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脑膜炎病例主要与Urabe株有关,目前正在探索发展新一代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腮腺炎病毒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腮腺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多的认识,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和融合(F)蛋白是重要的抗原决定簇,HN蛋白抗体可中和病毒感染,而F蛋白是溶血抗原。现今使用的腮腺炎疫苗为减毒活性疫苗,地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后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脑膜炎病例主要与Urabe株有关,目前正在探索发展新一代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5.
Colville等报道了英国诺丁汉地区数例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相关的脑膜炎病例。自1989年以来,作者从接种MMR后腮腺炎和脑膜炎病例、无症状接种者以及与接种无关的腮腺炎病例分离腮腺炎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编码融合蛋白的病毒基因组的小区段作核苷酸序列分析,对上述分离株进行鉴定。作者对世界各地的80多株病毒作了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79~1986年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地区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列宁格勒3株和麻疹病毒Edmonston-Zagreb株疫苗与接种后30天内发生的115例无菌性脑膜炎之间可能的病因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基于血清学检测以及用原代人羊膜细胞和传代的绿猴肾细胞(GMK)培养分离脑脊液、尿液、大便和咽拭子中的病  相似文献   

7.
腮腺炎疫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炎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主要问题是Urabe株疫苗可引起脑膜炎,大多数国家现已选用Jeryl Lynn株疫苗。目前研究的重点是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此法有助于疫苗株与野毒株鉴别,腮腺炎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应用甚广的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是由瑞士血清和疫苗研究所生产的Triviraten Berna疫苗及美国Merck药厂生产的MMR-Vax疫苗。前者含麻疹病毒Edmonston Zagreb 19株、风疹病毒RA27/3株、腮腺炎病毒Rubini株;后者含麻疹病毒Edmonston株、风疹病毒RA27/3株、腮腺炎病毒Jeryl Lynn株。作者在320名14~24月龄儿童中比较了两种疫苗初免后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82年1月~6月在芬兰坦佩雷市用三价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对幼儿进行的一次临床试验.作者将174名14~24月龄无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史的健康儿童,随机分成3组.在双盲情况下接种下述三种疫苗之一:(1)高滴度Pluserix疫苗:每瓶含麻疹病毒Schwarz株10~(3.9)TCID_(50)、腮腺炎病毒Urabe Am9株10~(4.92)TCID_(50)和风疹病毒RA27/3株10~(4.14)TCID_(50);(2)低滴度Pluserix疫苗:每瓶含麻疹病毒Schwarz株10~(3.25)TCID_(50)、腮腺炎病毒  相似文献   

10.
接种腮腺炎疫苗可发生接种后脑膜炎。本文阐述了各国腮腺炎疫苗及其接种后脑膜炎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丹麦科研人员就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接种对儿童罹患哮喘样疾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与MMR接种后会增加哮喘发生的危险性的假设不一致,但与MMR接种后可降低幼儿罹患哮喘样疾病的危险性的假设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接种腮腺炎疫苗可发生接种后脑膜炎。本文阐述了各国腮腺炎疫苗及其接种后脑膜炎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关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的无菌生产工艺风险。方法 应用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使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的风险管理工具评估确定麻腮风疫苗生产工艺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潜在风险。采用定量方法,计算风险系数,对此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后各工艺环节的风险系数均小于40。结论 麻腮风疫苗无菌生产工艺风险可控,可不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鉴于腮腺炎病毒的亲神经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 (WHO)及欧洲药典均要求腮腺炎疫苗制造商对主毒种或工作毒种或五批连续产品在易感恒河猴中测试神经毒力 ,以证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安全性。  本试验中采用 WHO要求的方法 ,直接将不低于 1人份剂量的疫苗注入恒河猴丘脑中 ,对脑室及室周区域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按照炎症程度从轻到重以从 1到 4计分。测试毒株包括 :(1 ) LO1 ,野毒株 ,1 988年从腮腺炎病人中分离 ;(2 ) NT5 ,由接种含腮腺炎病毒Urabe株疫苗所致的脑膜炎病人中分离得到 ;(3) Urabe0 0 9,疫苗批 ,多株混合 ;(4)JL 2 0 31 46 3…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1970年开始使用麻疹活疫苗, 1978年秋起对1~3岁幼儿进行定期接种。腮腺炎虽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但其疫苗尚未推广应用。本文报告应用腮腺炎活疫苗(星野株)(简称“甲组”)及麻疹(AIK-C株)腮腺炎(星野株)混合疫苗(简称“乙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配制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varicella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方法 将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分别冻干,检测各冻干单价疫苗的滴度和热稳定性,观察病毒滴度的下降幅度.将4种病毒原液按不同配比配制MMRV,检测配制前后的各病毒滴度,摸索配制MMRV的最佳配比.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并冻干,检测冻干MMRV的各病毒滴度和热稳定性,确定配制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结果 各病毒原液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4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各冻干单价疫苗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的滴度分别下降约0.6、0.5、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在配制MMRV过程中,仅腮腺炎病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病毒的干扰.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的MMRV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5、0.6、0.5 lgCCID50/ml和0.6 lgPFU/ml;冻干MMRV于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结论 在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时,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的滴度需分别≥6.0、≥6.5、≥6.0 lgCCID50/ml和≥5.3 lgPFU/ml.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多见于冬春季节,常出现流行或局部暴发,临床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常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心肌炎及耳聋等并发症.为制定腮腺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析了2011-2014年晴隆县流腮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DNA片段的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已成功地用于快速检测一些基因的突变。本文作者采用PCR-SSCP分析法不仅可用于各腮腺炎疫苗株之间的鉴别,还可以用于疫苗株和野毒株的鉴别。 将4个腮腺炎疫苗株和12个从具有腮腺炎或脑膜炎症状的腮腺炎患者的咽拭子或脑脊液中分离出来的野毒株在培养细胞中传代,传代次数不超过5次。提取病毒特异性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P9和P10引物  相似文献   

19.
国际儿童疫苗计划 接种高滴度麻疹疫苗后死亡率增高联合疫苗接种与儿童疫苗计划 腮腺炎疫苗接种与脑膜炎乙型肝炎病毒前S抗原研究现状和展望 百日咳时的细胞免疫防御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生殖器感染的疫苗 谨防支原体对口蹄疫疫苗接种的新探讨 人源化抗体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方案下期要目预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约1/5患者病程迁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浆液性脑膜炎。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腮脑)占病毒所致浆液性脑膜炎首位。一、发病机理(一)病毒的直接侵害:腮脑早期是在病毒血症的基础上,病毒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机会与病毒血症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有关。脑脊液中可以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以及电镜发现脑脊液沉淀物中的室管膜内层细胞浆内有包涵体存在,都是病毒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证据。许多学者还注意到为数不少的患者病前有慢性扁桃体炎、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