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6-2008年某高校新生体检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怀化医专2006-2008级新生共7 667人进行乙肝"两对半"测定. 结果 HBsAg阳性397人,阳性率为5.18%,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HBsAg阳性率5.47%,壮族学生HBsA4g阳性率为13.33%,高于汉族学生阳性率(P<0.05);土家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3.38%,低于汉族学生的阳性搴(P<0.05);苗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2.89%,低于汉族学生的阳性率(P<0.05). 结论高校应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对易感人群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生间传播.  相似文献   

2.
王红  NI Wei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67-1068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入学的4015名大学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5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4.31%,壮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11.5%)明显高于汉族(3.75%),男生HBsAg阳性率(6.21%)明显高于女生(2.5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不同民族学生间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5116名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汉、土家、苗、侗、瑶族等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性。 方法 对吉首大学 2 0 0 1、2 0 0 2年入学的 5 1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乙肝 5项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 7.81% ;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8.73%、4 .91%、4 .4 2 %、4 .6 5 %、5 .6 8% ,土家族、苗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汉族 ,男性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来源于农村的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市。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大学生之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克拉玛依市成年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在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及乌尔禾区,随机抽取5797名成年人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7.47%。其中乙肝疫苗接种者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分别为1.80%、15.54%、17.34%,显著低于未接种者(P<0.01);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有显著差异(P<0.01);汉族与维族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行政区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措施;借助医生和媒体的力量开展广泛宣传是提高接种率的有效方法;将成人纳入扩大免疫人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加强大学生乙肝防护意识。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大学新生HBsAg指标。结果共检查1938人,HBsAg阳性者93人,阳性率为4.79%。本次检查结果HBsAg阳性率与该校2003年学生体检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镇地区的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随着乙肝预防措施的加强,在校学生乙肝感染率有所降低,但相对而言农村学生的乙肝感染率还是普遍高于城镇学生,加强农村孩子的乙肝免疫注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了解广西高中在校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评估乙肝预防效果及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地理分布,从广西东(玉林市)、南(南宁市)、西(百色)、北(桂林)、中(柳州)5个地区分层整群抽取2 632名高中生,每名学生采集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分析2种乙肝标记物阳性率.结果 2 632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 632),西部的百色最高,为9.41%(43/457);北部的桂林最低,为4.91%(25/509).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接种史者,分别为4.48%和12.96%;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3,3.32,1.60,P值均>0.05).HB-sAb总阳性率为73.67%,其中16,17,18~20岁组学生阳性率分别为79.52%,78.33%和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1,P<0.05),但在性别、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0.56,2.12,P值均>0.05).结论 广西现阶段高中生中HBV感染率较高.要加强预防控制策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藏民族学院藏、汉族新生的健康情况,为制定学生常见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体检方法 ,对西藏民族学院2003~2007级新生12 362名进行内科、外科、血液生化、胸部X线透视、结核菌素(PPD)试验检查.结果 藏、汉族新生年平均完全健康率分别为76.88%和88.63%,汉族新生高于藏族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年平均为8.41%,潜伏结核感染率年平均为5.28%,均为藏族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藏族新生潜伏结核感染率、汉族新生乙肝五项及肝功能异常率逐年下降.结论 西藏民族学院汉族新生健康状况良好,藏族新生健康状况逐年好转.影响西藏民族学院新生健康的主要问题是HBV感染和结核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某高校新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及ALT升高情况,为制定乙肝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高校2003-2008级新生13 774名,用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检测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为3.3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并ALT升高率为0.24%,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而HBsAg阳性并ALT升高者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某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9.
660名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指标,为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提供依据.[方法]取66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测定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5项乙肝标志物.[结果]660名体检者的血清样本中,总阳性率为48.04%.男性HBsAg、抗-HBs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或P<0.01),而其他3种血清学指标的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间HBsAg和抗-HBs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e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项血清学指标全部为阴性的有394例(占59.70%);不同感染模式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的感染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了解西藏民族大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新生共4 786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判断结果.结果 4 786名大学新生PPD阳性231例,阳性率为4.83%;其中男生为4.23%,女生为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P>0.05).汉族学生PPD阳性率为1.86%,藏族学生为7.22%,其他民族学生为2.88%,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P<0.01);PPD强阳性223例,强阳性率为4.66%,其中男生为3.51%(63/1 797),女生为5.35%(160/2 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P<0.01).汉族学生PPD强阳性率为1.18%(24/2 040),藏族学生为7.46%(197/2 642),其他民族学生为1.92%(2/104),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9,P<0.01).共确诊结核病患者28例,患病率为585.04/10万.结论 对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来自于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大学新生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对象,应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以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民族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高校2012级大学新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SAS 9.1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测2 860名大学新生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为3.88%,其中男生HBsAg携带率高于女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农村与城镇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往届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应届学生。学生总体HBsAb阳性率为9.02%,无性别、民族和生源之间差异。在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是主要的感染模式。结论大学新生HBsAg总体阳性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学生对HBV的免疫力较低,因此,应对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玲  王爱菊 《中国校医》2010,24(11):809-81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在当前学校入学新生体检取消乙型肝炎(乙肝)检测时,为学校制定乙肝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徐州市某高校2007~2009级入学新生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级入学新生共体检11 871人,HBsAg阳性405人,阳性率为3.41%,其中男生HBsAg阳性率为4.70%,女生HBsAg阳性率为2.64%,农村新生HBsAg阳性率为4.35%,城市新生HBsAg阳性率为2.41%。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存在南方高于北方等地区性差异。HBV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构成比例分别为42.47%和36.54%。结论徐州市某高校新生存在乙肝感染的潜在危险,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刘春梅  邓红英  王晓波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89-1190
目的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校园内乙型肝炎(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新入学的3474名新生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进行检查。结果表面抗原阳性者109人,检出率为3.14%。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3.6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1782人,检出率为51.30%。男女检出率分别为56.16%、42.55%,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1);丙氨酸转氨酶异常106人,阳性率为3.05%。结论该校新生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加强对乙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四川某医学院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润娟  卓强  杨涌  唐旭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72-4173
[目的]了解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对2006年秋季入学的1527名新生进行5项血清HBV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和HBV-DNA定量及定性检查。[结果]入校新生HBsAg阳性55人,阳性率3.67%,男生24人,占43.6%;女生31人,占56.4%,大三阳者21名;阳性率为1.38%,男生10人,占47.6;女生11人,占52.4,小三阳者18名,阳性率为1.12%,男生8人,占44.4%;女生10人,占55.6%,其中HBV-DNA阳性11人,占61.1%。[结论]高校应对入学新生进行HBV的相关检查;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在学生中进行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以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榆林学院人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8年新生合计9862人,对全部新生进行肝功能与HBsAg检测,再对HBsAg阳性者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果]HBsAg阳性者667例,阳性率为6.67%,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7.98%、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小三阳”为主,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升高96例,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内传染,应加强新生中HBVM及ALT的检测,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烹饪专业大学生HBVM阳性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接种乙肝疫苗后 ,烹饪大学生HBV感染状况 ,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192 4名 1999- 2 0 0 1年烹饪专业大学新生HBV感染标志物。采用改良赖氏法测肝功。结果 该人群血清HBVM总阳性率为 4 1 74 % ,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 4 1 90 %、 4 1 3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抗 -HBs单项阳性率高达 39 71% ,男 (39 90 % )女 (39 2 0 % )相近。HBsAg或 /和抗 -HBc ,或 /和抗 -HBe,或 /和HBeAg的总阳性率仅为 1 82 %。HBsAg、HBeAg阳性率男生与女生相似 (P >0 0 5 )。结论 烹饪大学生HBVM呈现出“高免疫、低感染”的特征。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开展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 ,加强对具有传染性检出者的随访 ,扩大乙肝疫苗接种面等措施是乙肝防制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中专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HBV的感染和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09年对凯里市6所大中专30971名入学新生抽血检测HBV标志物,HBV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赖氏法检测。[结果]2007~2009年共检测30971名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者1767例,阳性率为5.71%。不同年份间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阳性率(6.17%)高于女生(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共568例,占77.70%。3年ALT异常率为1.24%,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东南州大中专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汾市某中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以便为该校制定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4年对该校初、高中新生进行HBsAg检测,并对阳性者检测其他HBV感染指标.[结果]合计检测4 801人,HBsAg阳性的184例,阳性率为3.83%.HBsAg阳性率,2002年为3.94%,2003年为3.8%,2004年为3.77%(P>0.05);男生为4.92%,女生为2.61%(P <0.01);初中新生为3.81%,高中新生为3.86%(P>0.05).HBsAg阳性者中,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占39.67%,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占33.15%.[结论]该中学新生HBV感染率为3.83%.  相似文献   

19.
马海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66-1967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西某大学2007—2009年新生10461人进行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 3年间HBsAg阳性率为12.78%;男生HBsAg阳性率为13.39%,女生HBsAg阳性率为11.43%;农村新生HBsAg阳性率14.39%,城镇新生HBsAg阳性率10.03%。结论该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高于我国HBsAg的流行率。为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内传播,应加强新生的HBV检测,并采取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06年连续对某大学新生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5项及肝功能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平均阳性率为18.13 %,且以大三阳和小三阳2种感染模式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84 %和6.18 %,占HBV所有感染模式的80.50 %.结论 该校HBV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未见下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且未感染HBV的同学入学后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