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对短期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被试者中医证型的论治效果。方法被试者随机分成中药组 (ME)和对照组 (CON)各 5人 ,两组均 - 6°头低位卧床 1 4d ,依据辨证的证侯主法立方 ,随证遣药进行论治。结果ME组无论是中医证机或是对应的生理生化指标 (血浆皮质醇、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尿木糖排泄率等 )比CON组都能维持卧床前水平 (P <0 .0 5 )或轻度变化。结论卧床 1 4d模拟失重引起的肾阴虚、血瘀、脾气虚之证本药方都有一定调理效果 ,其中对肾阴虚、血瘀证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体温调节的特点,5名健康男性-6°头低卧床7d、对照3d、恢复2d。结果表明:卧床中体温保持了觉醒-睡眠的昼变化规律,但节律发生了一定改变,直肠温度昼夜节律的改变主要出现在卧床初期。头颈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温度分布改变。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脾气虚"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脾气虚”的效应。方法 分别进行了用中药复方(党参、白术、茯苓等)的动物及人体实验。结果 大鼠连续15d悬吊后出现了体重增长缓慢、脾脏和胸脾萎缩、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萎缩等不良反应,复方能有效地纠正这些反应;人头低位卧床7d出现的体重减轻及各种主观不适,服用该复方后亦有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中药复主能减轻模拟失重条件下引起的动物及人体“脾气虚”的证象。  相似文献   

4.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男性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率,心电,血压,体重,小腿周径,脉图,神经传导速度,血中的SOD,Ca^2+和立位耐力,中医综合检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卧床中气功组件重和小腿周径下降得少,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明显轻,  相似文献   

5.
21天头低位-6°卧床对胃电图参数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模拟失重因素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头低位-6°卧床条件下,观察被试者胃电图参数的变化。15名男性青年自愿被试者平躺于-6°床上,卧床21d。用便携式胃电图机测定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并分析功率谱。结果表明,头低位-6°卧床初期,被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和食欲差的感觉;卧床后体重显著降低(P<0.01)。在卧床8d以后胃电图胃动过缓(<2.4cpm)的百分数明显增加,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数餐前与餐后有显著差异(P<0.05);胃动过缓节律的动力学系数显著降低,随卧床时间延长,胃电胃动过缓节律增多,这提示21d模拟失重因素明显地影响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21d头低位卧床过程中套带对抗心血管脱适应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21 d 头低位卧床的1 ~10 d 使用套带,能明显阻止立位耐力下降,在后续卧床中观察套带组不使用套带时的心血管脱适应变化,以进一步验证套带的防护效果。方法 套带组继卧床第1 ~10 天使用套带后、卧床第11 ~17 天不使用套带,最后4 d 再使用套带。在卧床第17 、21 天时进行正立位75°耐力检查。结果套带组5 人( 卧床第10 天时都通过20 min 立位) 停用套带1 wk ,5 人中有2 人未通过20 min 立位,一名17 min 出现晕厥前症状,另一名4 min 出现晕厥。再用套带4d ,套带组5 人又全部通过20 min 立位。结论(1) 停止使用持续加压套带引起了心血管脱适应,(2)卧床后期四肢使用持续加压套带4 d 能有效阻止立位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分比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率、心电、血压、体重、小腿周径、脉图、神经传导速度、血中的SOD、Ca ̄(2+)和立位耐力、中医综合检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卧床中气功组体重和小腿周径下降得少、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明显轻、心输出量减少得少、脉压差明显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体内超氧化物产生少、钙丢失较慢,说明气功锻炼使气功组对模拟失重的对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的对抗失重措施。方法15名、年龄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6°HDBR)模拟失重,持续21d。实验分对照组(单纯卧床)、低氧组(卧床+低氧)和气功组(卧床+气功)。低氧组卧床期间每人每天吸两次低氧,每次20min。气功组卧床中每天练功三次,每次45min。三组卧床前、后进行20min+75°的立位实验。结果三组被试者在卧床前立位中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变化,心律正常。卧床21d后立位实验中对照组2人出现房性和窦性心律紊乱;气功组2人出现结性心律紊乱。低氧组所有人均未发生心律紊乱。结论低氧对抗卧床后立位耐立降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目的观察LBNP对21dHDT-6°卧床模拟失重所致立位耐力不良的对抗效果。方法12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进行21dHDT-6°卧床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体负压组,每组6人。与对照组不同,下体负压组在最后一周,每天进行1h、-4.0kPa的下体负压锻炼。结果卧床前,12名受试者顺利通过75°、20min立位耐力检查。卧床第10d立位耐力检查时,对照组有5人、LBNP组有4人出现晕厥前或晕厥症状,两组平均耐受时间均低于卧床前(P<0.05);第21d时,对照组有5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LBNP组有1人未通过,平均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能够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导致的立位耐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悬吊时间对大鼠椎骨骨质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研究不同悬吊时间对大鼠第3腰椎骨质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选用S.D.雄性大鼠42只,按体重配对分为6组,每组7只。三组为尾吊组,三组为自由活动组。实验期分别为7d、14d和21d。结果表明,悬吊14d大鼠L3矿盐密度显著增加,悬吊21d大鼠L3矿盐密度显著降低,但骨胶原蛋白密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的对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证改善的效果。方法10名被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头低位-6°卧床7d,中药组卧床中服中药复方,对照组服安慰剂。结果中药组的血淤证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某些生理指标维持卧床前状态,即血压平稳;心功能(每搏量、心肌收缩力、每搏功指数等)、尿量,与卧床前比较基本保持不变,而对照组比中药组血淤证较重。结论提示中医药可能成为防治短期航天失重时对机体影响的的一种选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肾脏二维声像图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制定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DN患者489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肾脏的大小及实质的回声。结果:①随着疾病证候的转变,彩色多普勒观察到的肾脏体积存在不同的表现:阴虚燥热证,部分患者肾脏体积可增大,部分体积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患者肾脏体积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阳衰瘀阻证,肾脏体积逐渐缩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不同证候超声观察到的肾实质回声也存在不同表现,与中医证候之间亦存在相关性:经Ridit分析,R阳衰瘀阻R阴阳两虚R气阴两虚R阴虚燥热,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各证型与肾实质改变的分级亦存在相关性,经Kappa检验,阴虚燥热证与Ⅰ级对比:K=0.696,一致性高度;气阴两虚证与Ⅱ级对比:K=0.594,一致性中度;阴阳两虚证与Ⅲ级对比:K=0.751,一致性高度;阳衰瘀阻证与Ⅳ级对比:K=0.932,一致性极强。结论:DN的二维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其诊断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在航天医学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中医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用中医学辨证论治方法,分析了航天环境(包括微重力、辐射.狭小隔离环境、昼夜节律变化等)对机体的生理影响,认为在航天初期是实证,辨证为:经气厥道,升降失常,治则为升清降浊止呕,活血行气开窍;航天时间较长期时,由于航天环境长期的综合作用,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呈现虚实夹杂的症状,辨证为肝肾阴虚合并血瘀气滞,治则:滋阴补肾柔肝,健脾益气活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HFNEF患者分为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4组,对各证型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血浆B型钠尿肽(BNP)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NEF患者各证型的年龄和心功能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4组心功能呈逐渐减低趋势;各证型患者均有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异常,其中左房容积指数、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速度(s’mean)、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ean)、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与二尖瓣环平均速度比(E/e’mean)和血浆B型钠尿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EF的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浆BN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超声心动图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 4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期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 4d - 6°头低位卧床试验。卧床前和卧床 4d结束时在倾斜床上进行 2次立位耐力检查 ,卧床前(卧位 )、卧床第 1、3、4天及起床后第 2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4d卧床结束时 ( 87.5 % )被试者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较卧床前 ( 37.5 % )显著增加 (P <0 .0 5 )。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在卧床第 1、3天较卧床前均有降低趋势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卧床第 4天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起床后第 2天基本恢复。在卧床期间 ,平均动脉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体重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4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降低 ,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可能是失重 /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miR-375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益气养阴活血方(自拟) 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于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光镜下观察胰岛形态学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胰腺组织中miR-375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FBG、2hBG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HOMA-IR均有所降低,ISI HOMA-β均有所升高(P<0.05);胰岛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改善;胰腺组织中的 miR-375 表达量显著降低,模型组(2.29±0.91),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0.33±0.21),中剂量组(0.43±0.32),高剂量组(0.48±0.1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其改善的原因可能与胰腺中miR-375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例(14.79%),结节型89例(62.68%)。中医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郁脾虚证17例(11.97%),湿热蕴结证18例(12.68%),气滞血瘀证31例(21.83%),水湿内停证41例(28.87%),脾肾阳虚证21例(14.79%),肝肾阴虚证14例(占9.86%)。均匀型和节段型肝硬化病例中大多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分别占62.49%和47.62%;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分别占28.13%和42.86%;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分别占9.38%和9.52%。而结节型肝硬化病例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少,占5.62%;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占33.71%;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最多,占60.67%,与均匀型和节段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9.40和32.06,P值均小于0.001)。结论:肝硬化的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分型均与肝硬化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21d -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骨丢失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骨质丢失的防护作用. 方法 10名男性青年志愿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每组5人,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1 h的仰卧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20 d进行了股骨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羟脯氨酸/肌酐(HOP/Cr)等指标的测量. 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平均股骨BMD下降了5.8%,而训练组下降0.9%,对照组HOP/Cr不仅显著增加而且也显著高于训练组,BGP两组均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21 d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于骨质丢失具有比较明显的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不同阶段中医辨证论治提高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小鼠游泳试验,在训练4周后紧接成绩测试的过程中,分别采用单纯益气养阴法和前3周益气养阴后1周益气温阳序贯的方法调节机体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并比较序贯法和单纯益气养阴法对小鼠运动应激能力和体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两种方法均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序贯法提高运动应激能力的作用超过益气养阴法,而益气养阴法促进体能恢复的作用优于序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