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导Ⅰ的实验材料证明了豚鼠在注射CoCl_2后,虽然有50%的动物产生脂肪肝但与胰岛A细胞或胰腺泡组织所遭受的损害无关,可能是CoCl_2直接影响肝细胞代谢所致。因此过去学者认为胰臓具有抗脂肪肝因素的说法是值得重新考虑的。为了更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又选择了另外一种动物(家兔)来进行实验。1953年Volk  相似文献   

2.
绪论 用低蛋白、高脂肪的膳食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喂饲大白鼠,或注射四氯化炭、氯仿等化学药物都可使动物产生严重的肝脂肪性变,但学者们多注意各种营养因素对肝脂肪代谢的作用,而对于胰臓与这类脂肪肝产生的关系研究较少,在报导Ⅰ、Ⅱ中,曾证明豚鼠和家兔的胰臓中可能没有特殊的抗脂肪肝因素。本文又进一步利用一些已知  相似文献   

3.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45%。我院近6年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无1例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3~57岁,平均41.3岁。其中乏特氏腹壶周围癌1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后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 2 0 0 1年以来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完成的 2 6例PD与 1993年~ 2 0 0 0年采用其他胰肠吻合方式完成的 82例PD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胰瘘的发生率为 13 9% ( 15 / 10 8) ,其中捆绑式胰肠吻合组无胰瘘发生 ,而胰 -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组及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胰瘘的发生率分别为 2 4 6% ( 14 / 5 7)、4 0 % ( 1/ 2 5 ) ,捆绑式胰肠吻合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胰 -空肠套入式端端吻合组 (P <0 0 1) ,而与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便 ,预防胰瘘效果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胰腺及胆管周围癌的手术都是普外科中最大手术之一 ,通常是在保留幽门的基础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而术后发生胰瘘、逆行感染等并发症较多 ,远期效果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作者为解决胰瘘做了一些手术方法的改进。胃胰吻合法 :在胰头后方游离明确肠系膜上静脉的关系后 ,确定根治手术 ,然后先分离幽门上下 ,切断胃右动静脉 ,取幽门周围组织及淋巴结作病理检查用。小心操作并保留拉氏神经及“鸭爪” ,在幽门下方 2cm处断十二指肠 ,断端暂给封闭 ,将胰头十二指肠及胆总管下端整块切除 ,周围淋巴结给完全清扫 ,胰管内插入硅胶制品的小细管引流 ,…  相似文献   

6.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胰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在 10~12 % ,占全部并发症的 4 0 %~ 5 0 %。是导致十二指切除术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死亡率可高达 5 0 %以上 ,因而如何防治这一并发的发生 ,至关重要。但至今尚无一种方法能完全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1980年以来 ,共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3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3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 ,男2 6例 ,女 7例 ,30岁~ 2例 ,4 0岁~ 2 0例 ,5 0岁~ 10例 ,>6 0岁 1例。其中胰头癌 2 0例 ,壶腹癌 13例。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按经典Whipple氏手术方法进行 ,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73例(胰胃吻合组)与胰肠吻合60例(胰肠吻合组)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 胰胃吻合组与胰肠吻合组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1.7%,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和15.0%,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6.2±5.3)d和(24.3±11.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较之胰肠吻合手术具有胰瘘发生率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其手术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胆总管等,同时还要进行胰胃、胆肠和胃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手术切除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出血多,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术后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易出  相似文献   

9.
周璇  唐兰芬  敖当 《现代保健》2014,(14):153-156
胰高血糖样肽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在临床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不仅分布于胰腺中,在人和动物的脑中也有广泛分布,胰高血糖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脑保护作用,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胰性脑病即急性胰腺炎病人出现的异常精神状态,最初由Lowell于1923年提出.1941年Rothermich和Von Haam将急性胰腺炎时出现的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激动伴幻想等症状称为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因其发生与胰酶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有关,故亦称为"酶性脑病"[1].胰性脑病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发病时间短、病死率高为特点.对胰性脑病的有效诊治和细心护理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现将作者近年来临床护理的5例胰性脑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药监局对未经审批注册的药品胰愈降糖胶囊和强肾糖胰康进行查处。据介绍,胰愈降糖胶囊标示企业名称为中国海总糖尿病专研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教授领衔完成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胰和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部癌和十二指肠胰头癌最为重要的措施。而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研究,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25%,致死率为20%~50%。彭淑牖教授于1996年设计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经过8年2000余例和全国1500余例的临床应用,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低至0郾26%。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是一种简易安全的方法。医生将空肠断端犹如卷袖子一样外翻3厘米,再破坏卷…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主要是用来治疗胰、十二指肠部肿瘤的手术。患Vater氏壶腹部周围癌的病人,多有较长时间的阻塞性黄疽,体贡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及凝血机制差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复杂,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对生理机能扰乱大。故必须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精心的术后护理。一、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涉及到手术的成败及术后恢复的问题。因此,除按照腹部大手术做好实验室各种检查、皮肤及肠道准备、交叉配血和作好病员的思想工作外,还应着重强调以下几点:(1)营养补充:该病员因病消耗,摄入量少,加之黄疸及胰管的阻塞,常有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及十二指肠、胆总管壶腹部恶性及部分良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然而胰瘘是此手术后危险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及出血,是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防治胰瘘的发生一直是普外科的重要课题.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3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8例,初步体会到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胰瘘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的胰酶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寻找最佳胰酶类型和浓度。方法将血凝滴度为1∶16的甲型H1N1、H3N2、Victoria、Yamagata流感病毒稀释100倍接种到MDCK细胞上,分别改变维持液中TPCK-胰酶和普通胰酶浓度,在24 h、48 h、72 h、96 h取培养物上清测血凝滴度,比较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病变速度和病毒含量的差异。结果 TPCK胰酶对各亚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培养中的增值能力明显提高,TPCK胰酶在甲型H1N1、H3N2、Victoria、Yamagata流感病毒的最优浓度分别为1μg/ml~3μg/ml、1μg/ml、0.5μg/ml~2μg/ml、1μg/ml。普通胰酶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增值能力有提高作用,最佳胰酶浓度为5μg/ml,普通胰酶对H3N2、Victoria、Yamagata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的增值无提高作用。结论 MDCK培养流感病毒时,需要添加TPCK胰酶。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T)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 ,但胰瘘为PDT术后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一直为临床所关注。我们总结 89例PDT术后胰瘘的防治经验如下。1 资料方法1990 - 2 0 0 2年 ,我们共施行PDT术 89例 ,男 6 3例 ,女2 6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年龄 6 4 .6岁。全组消化道重建均按照胰肠、胆肠、胃肠吻合的顺序。我们根据胰腺质地、残胰粗细、胰管口径来决定吻合方式。本组行胰肠端侧吻合(ESPJ)者 4 1例 ,其中行胰端对空肠黏膜下层面术式 (RPC SM)者 39例 ,行胰端对空肠浆膜面术式 (RPCJS)者 2例。本组行胰肠套入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28年来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的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等病人49例。胰头癌和壶腹癌术后生存最长者分别为8.5年和18年。本文总结了胰管处理方式、血清胆红质与并发症的关系。胰管—空肠粘膜吻合,胰瘘发生率为5.6%;胰腺断端空肠内套入,胰瘘发生率13.3%,血清胆红质高于10mg/dl,并发症发生率61.5%,低于10mg/dl,并发症发生率25%手术死亡率为6.1%。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在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均采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结果36例中出现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可有效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1年以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50例,除全胰十二指肠切除和Ⅱ期手术各1例外,均为Child氏吻合法。其中良性疾病2例,恶性肿瘤4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32%),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腹腔积液,死亡4例(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肾功能衰竭(2例)。根据我们的经验认为:Child氏吻合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手术技术娴熟和精细的操作。术前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加强支持疗法也非常重要,此外,术前防止和减少内毒素的吸收对于预防肾功能衰竭,降低手术死亡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采取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13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临床怀疑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行血液及引流液培养、腹部CT等检查,一经确诊,即给予充分引流、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19例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中,发生胰瘘31例,胰瘘发生率为22.6%,其中19例合并腹腔内感染,感染率为13.9%;137例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6例次,包括单一菌感染12例、混合感染7例;共培养出病原菌26株,其中粪肠球菌11株占42.3%,大肠埃希菌8株占30.8%,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11.5%,18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死亡l例.结论 对于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保持充分引流和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