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上颌前突拔牙矫正患者26例进行微钛钉种植体治疗,在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间隔植入,以每侧1.5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X线测量内收前后头影距离,比较微钛钉种植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改善,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4mm,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7mm,种植体稳定牢固,磨牙前后向和垂直向无明显移动,无显著扭转.结论 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疗效显著,有磨牙强支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临床优势.方法 应用自攻型微钛钉作为支抗矫治35例安氏II类1分类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拔除双尖牙并排齐牙列后,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2周后以每侧1.0~1.5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 35例上颌前突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5.68m m,切牙牙轴与S N交角平均减少15.07°,与N A交角平均减少12.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7.89m 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9 mm,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垂直向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种植体保持了稳定.结论 自攻型微钛钉基本能够有效治疗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改善侧貌,起到强支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牵引方式对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自攻钛钉支抗种植体(微型种植体)。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应用定滑轮牵引方式;对照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牵引钩向远中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2组均以滑动法(每侧120g力)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住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5.16±0.0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12±0.02mm;对照纽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4.55±0.2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57±0.03mm。统计分析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定滑轮牵引方式与微型种植体结合能进一步增强磨牙支抗,对获得最大磨牙支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强支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12个前突病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或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上颌前突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用强支抗,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从矫治排齐始至关闭间隙均使用该支抗。对治疗前后情况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共植入24枚微螺钉种植体,拉尖牙向后过程中松动1枚,内收前牙结束时松动1枚,22枚未发生炎症、松动,成功率91.67%。关闭间隙时间6~8个月,平均6.86个月。矫治后其上颌前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上颌磨牙远中移动0.37 mm,压低0.9 mm,上颌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临床所需的简便有效的强支抗。  相似文献   

6.
彭建  姚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58-58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的应用和疗效。方法:1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3例中11例应用微种植体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切牙内收5.28±0.51mm。磨牙近中移动0.89±0.32mm。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能确保磨牙支抗不丧失,时间快,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李骏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127-129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正畸中的差异。方法将132例错殆畸形患者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和传统支抗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前后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4.88mm和4.31mm.磨牙平均前移1.14mm:传统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3.48mm和3.24mm,磨牙平均前移2.43mm。相对RL线,两组治疗后U1-NA(mm)、L1-NB(mm)、U1-APg和U6-PtP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76、5.34、5.09、10.22,P均〈0.05)。随访6个月,微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的微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无感染现象发生,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传统支抗组出现4例支抗牙伸长、松动、牙龈红肿。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达到临床强支抗要求,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患者前牙覆殆覆盖关系,正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支抗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8例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前突,矫治设计为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支抗设计为磨牙强支抗,用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间隔,结合直丝弓技术进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以每侧150~200g力滑动法内收前牙。比较内收前牙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18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5mm,有效地控制了后牙支抗。结论微钛钉种植支抗作为稳定的正畸支抗,不依赖患者的合作,能有效地控制后牙支抗,使前突的牙弓得到较完美的矫治,扩大了正畸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微型钛种植钉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评价该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9例,矫治设计上颌均为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支抗为强支抗。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以两步法内收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选择治疗结束并X线图象清晰的患者6例进行测量,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上颌切牙切端水平内收6.20 mm,切牙牙轴平均减少11.80,°支抗磨牙平均前移1.18 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近中位移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建立上下磨牙的中性关系和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结论微型钛种植钉支抗能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毛峻武  马祥伟 《华夏医学》2009,22(6):1082-1084
目的:探讨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正畸患者20例.共使用自攻型微种植32枚,结合MBT矫治技术使用一步法同时内收6个前牙.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RL线,上下颌切牙分别腭侧倾斜移动了4.69mm和5.03mm;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整体近中移动了0.69mm和0.58mm.结论:MBT矫治技术结合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地内收前牙,自攻型微种植体能够起到绝对支抗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应该严格选择使用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杨麟 《中原医刊》2011,(18):122-123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应用微螺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8例牙列前突患者,将微螺钉种植体植入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的牙槽骨,施加250N力,内收前牙,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全颌曲面断层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达到了预期的正畸效果。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可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并具有操作简单、灵活、不依赖患者合作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双颌前突病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双颌前突患者14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与传统方法加强支抗,通过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变化评价2种支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2组患者在6~8个月后上下颌前牙内收均达到预定位置,实验组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分别近中移动0、29mm和0.56mm,上下颌切牙切缘分别腭侧移动6.93mm和6.03mm;对照纽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分别近中移动1.36mm和1.96mm,上下切牙切缘分别腭侧移动5.79mm和4.21mm。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完全可以代替传统支抗方法,满足正畸临床治疗双颌前突的需要,实现前牙最大程度的内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有效性。方法3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种植体。实验组应用定滑轮原理,将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对照1组微型种植体植入部位同实验组;对照2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两对照组牵引钩均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三组均以每侧120g力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拔牙间隙均关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小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第一磨牙前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大于对照1、2组(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内收量/前移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滑轮原理应用于微型种植体可增强磨牙支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利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配合MBT矫治技术对13例上颌前突的牙周病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矫治前做彻底牙周治疗,其中一例进行牙周翻瓣刮治术.种植微螺钉共26枚,种植于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侧牙槽骨,术后1周负载进行滑动法关闭间隙.测量前牙问隙的关闭,前牙的内收,覆牙合的减低以及后牙的移动.结果 13例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后前牙间隙关闭,内收5.09±0.23 mm,覆牙合覆盖恢复至1-3 mm;后牙旋转距离0.33±0.02 mm.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在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中能有效降低后牙的不利移动,控制前牙内收和压低,恢复后牙正常咬合关系和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  相似文献   

15.
程学晖  张鑫文  陈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57-457,467
目的介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过程,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安氏Ⅱ1错合患者16例,年龄在13~25岁。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设计上颌强支抗,在矫治器粘结之后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应用上颌后牙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16例患者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位,患者的上颌凸度明显改善。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杨岚 《海南医学》2012,23(11):33-34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45例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不行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实验组24例行微种植体支抗矫治。随访3~4个月,测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实验组上下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和磨牙平均前移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有利于上下前牙内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连本  郭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07-507,535
目的:介绍腭托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对腭托和口外弓在方丝弓增强支抗方面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在加例需要强支抗的临床病例中,采用随机方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实验组:选用腭托加强支抗;对照组:选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比较治疗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0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5mml对照组:除3例因配合较差改用其它方法外,其余病例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2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4mm。均获得磨牙强支抗的效果。结论:腭托能作为稳定的正畸支抗,代替口外力的作用,起到磨牙强支抗的作用。该型腭托具有操作简单,不依赖患者合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畸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牙严重拥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碧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00-3101
目的:讨论种植体支抗矫治前牙严重拥挤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包括我科室9例上颌前牙严重拥挤的病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15.6岁~40.0岁之间,平均年龄25.7岁,9例患者的上颌前牙区存在Ⅱ度以上拥挤,平均8.7mm,6例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列前突。9例患者均拔牙并在戴矫治器前在上颌相应部位植入种植体,治疗前后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对比,观察切牙与磨牙的变化。结果:9例患者治疗前后切牙及磨牙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种植体支抗能有效地治疗上颌前牙严重拥挤,达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谭宇  黄丽  杨四维 《海南医学》2016,(8):1266-1268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牙列拥挤、前突16例患者,年龄13~23岁。矫治设计上颌需强支抗,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在矫治器粘结之前植入微螺钉型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于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嵴上,位于两邻牙牙根之间。治疗早期应用微螺钉进行尖牙向后结扎,后期以轻力每侧100~150 g力远移上颌尖牙,内收上前牙,排齐牙齿。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可以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