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侧隐窝狭窄扩大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 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41例患者术后腰腿痛减轻或消失 ,经 5~ 10年随访 ,其中优良 3 7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窝狭窄行侧隐窝狭窄扩大术疗效显著 ,但应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张强 《当代医学》2010,16(34):80-81
目的 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进行CT扫描及手术治疗。结果手术与手术前扫描一致,126例患者经2~5a随访,优103例,良18例,差5例,所有患者均恢复工作及生活自理。结论椎板、半板、开窗,松懈神经通道,彻底清除病变,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3.
田应伟 《西部医学》2007,19(1):74-7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患者俯卧在弓形架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者行单侧开窗.对31例合并单侧侧隐窝狭窄者行单侧开窗加侧隐窝扩大术26例,半椎板切除5例;对23例合并双侧隐窝狭窄者行双侧开窗,侧隐窝扩大术17例.全椎板切除6例。所有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均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4年.优102例,良25例,差1例。结论 手术破坏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在持硬膜外麻醉下,床旁C臂机定住,MED下行推板间隙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通过调整手术通道以及采用特殊器械对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进行有限切除,对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对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平均住院9.7天,平均手术出血量58毫升,平均手术时间73分钟。术后65例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优5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5.4%。结论该术式较常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性与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相同节段侧隐窝狭窄症。  相似文献   

5.
侧隐窝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我院1998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手术治疗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3例(31.9%)伴有侧隐窝狭窄,经扩大开窗式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形成的解剖机制、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对1994年到1998年手术治疗的33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进行4年随访并总结分析。结果:经椎板间开窗手术效果优于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手术效果。结论:经椎板间开窗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开窗+侧隐窝扩大术22例,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术28例。结果50例病人随访1~10年,优良率8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常与侧隐窝狭窄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病因,忽略神经根管的处理将会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周伟荣 《浙江实用医学》2003,8(6):359-359,3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2例手术治疗的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在椎间盘摘除基础上行单侧或双侧椎板扩大开窗并常规探察神经根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2年零7个月,其中优57例,良21例;进步4全:优良率达95.1%。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不能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手术治疗。结果50例随访6—18个月,按Nakai评定,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4%。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加自制器械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窝狭窄的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并扩大狭窄的侧隐窝。结果:随访1—2年,优31例(88.6%),良3例(8.6%),进步1例(2.6%),优良97.1%,疗效较满意。结论:临床上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重视有无合并侧隐窝狭窄,对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病例不仅要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还应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去除所有致压物,使神经根获得彻底松解,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镜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38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29/32);按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术(microendoscopic dis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ED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经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手术各指标、术后恢复及临床疗效,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2组OD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但MED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比常规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开窗+侧隐窝扩大术26例,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术20例.结果 46例病人随访时间1-2年,优良率87%结论腰椎问盘突出常常与侧隐窝狭窄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好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问题,忽略神经根管的处理将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并非少见,临床医师往往注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忽略了对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治疗,致使手术疗效不佳。我科自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收治腰椎问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3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11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11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优74例,良32例,可11例,差1例,优良率89.8%。结论: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疗效不佳,只有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肥厚的盘-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方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罗军  冯秀琴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1):673-67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方法 术前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CT显示椎间盘突出 ,单侧或双侧侧隐窝矢状径≤ 3mm。根据脊神经根受压的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单纯开窗潜行减压 ,扩大开窗减压进行治疗。术中摘除髓核后 ,分别探查减压同侧或双侧侧隐窝。结果 本组 46例 ,随访 9个月 - 2年 3个月 ,平均 1年 6个月。疗效优 38例 (82 .6 %) ,良 6例 (13%) ,可 2例 (4 .4%) ,优良率 95 .6 %。结论 侧隐窝狭窄采用有限减压 ,其减压充分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 5 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病变具体情况采用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开窗、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扩大 ,加突出椎间盘摘除等综合手术措施。结果 :优良率达 83 .9%。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必须根据病变情况采取综合、全面手术措施 ,充分减压 ,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片进回顾性分析,结果认为CT显示具有侧隐窝狭窄30例。侧隐窝狭窄症临床诊断困难,只能通过CT检查和脊髓及神经根袖造影来确立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有无侧隐窝狭窄的存在有关;非手术疗法对侧隐窝狭窄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提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定要常规清理侧隐窝,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结果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定位错误、操作不熟练、残留的椎间盘再次突出、破裂的纤维环未取出、硬膜外组织纤维化与神经根粘连,多间隙突出仅手术一个间隙,合并椎管或侧隐窝狭窄未处理。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很多,大部分为医源性,术前认真体检和读片,术中操作细致,熟练掌握后路镜操作程序,彻底减压,正确的术后康复指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该科手术治疗29例患者的资料,通过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侧隐窝,彻底松解神经根.结果本组29例获随访,平均14个月,手术有效率100%,总优良率93.10%.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术前应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仔细地综合分析和判断,选择合适的术式,以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