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丝虫病免疫诊断中,同源性抗原有时不易获得。1986年我们采用较易获得的异种丝虫一牛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以下简称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以检测班氏丝虫病人血清抗体并与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相比较,以探索牛丝虫成虫抗原IFAT诊断丝虫病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抗马来丝虫微丝蚴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致敏羧化聚苯乙烯乳胶,检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119例,阳性109例,阳性率91.6%,健康输血员36例,阳性4例,阳性率11.11%,肠道蠕虫及原虫感染者12例和猪囊虫病患者14例全部为阴性。对其中103例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了血清抗体的测定,阳性93例,阳性率90.29%。结果表明,单抗乳胶凝集试验检测丝虫病循环抗原方法简便、经济,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便于现场推广应用,尤其对丝虫病活动性感染和早期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首先利用犬丝虫成虫抗原做皮内反应试验来诊断丝虫病的是Taliaferro与Hoffman两氏。Fairley氏用同样抗原,试验于4名有丝虫病临床症状的患者,结果证明它有辅助临床诊断的价值。Lloyd与Chandra、Rodhain与Du-bois以及Wrgiht与Murdock等氏分别在印度、非洲及墨西哥等地试用时,曾指出犬丝虫抗原对其他蠕虫感染有交叉免疫反应。Bozccev-ich与Hutter两氏认为如果把抗原稀释度增高至1:8,000,可以免除其对蛔虫等肠线虫感染的交叉反应。陈氏报道犬丝虫抗原皮内试验在非丝虫病患者中所呈现之假阳性率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省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消长规律及传播作用,为制定消除丝虫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在全省开展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IFAT)纵横向监测。结果在横向监测中,末次检出微丝蚴阳性者的年份为1999年,蚊媒监测未查见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在四个纵向监测点查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132例,至1999年已全部自然转阴,发现幼丝虫阳性蚊88只,从1997年后未查见人体幼丝虫阳性蚊;血清学(IFAT)监测,平均人群抗体阳性率从1990年的10.63%下降到2000年的0.28%,与非流行区的人群相似。结论海南省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已趋向自然净化,丝虫病传播已被完全阻断。  相似文献   

5.
异种丝虫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诊断丝虫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来丝虫、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抗丝虫IgG抗体,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种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2.9%和87.1%,假阳性率分别的5.1%和10.2%,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抗原敏感性和假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马来丝虫、牛丝虫抗原对肠道线虫病人血清抗体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4%和25.9%,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具高度显著性;牛丝虫抗原交叉反应的抗体滴度亦显著高于马来丝虫抗原。牛丝虫粗抗原检测丝虫抗体的应用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种属问丝虫具有交叉抗原反应的特点,选用牛腹腔丝虫的提纯G抗原,应用ELISA的多种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和人丝虫病血清抗体,可用于该病的诊断,现场应用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对犬丝虫病和人丝虫病的检出率各为97%和95.58%,假阳性率都在3%以下,与其他几种寄生虫的交叉反应亦极少,可用于现场大规模的人或犬丝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7.
丝虫病是感染圆体蠕虫中班氏丝虫或马来丝虫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雌雄异体,产生的幼丝虫,进入肺部等血管内,每一昼夜间,周期性地出现于末梢血液。由于成虫对组织的损害,可引起各种症状,如淋巴管炎、淋巴腺炎、乳糜尿、阴囊积液、象皮病等。地理分布:丝虫病是一种流行很广的寄生虫病。班年丝虫的传染,分布于东半球由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西半球由北纬42度到南纬38度以内地区,包括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及亚洲,都发现本病的感染者。亚洲在印度及太平洋群岛许多小岛上特别流行,有些地区甚至有60-80%  相似文献   

8.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马来丝虫成虫抗原、微丝蚴抗原及牛指状腹腔丝虫成虫原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三者分别有6条、4条和2条丝虫抗原特异性组分,这些丝虫特异性组分与肠道线虫病人血及健康人血清均无交叉和假阳性反应,而SA-Ag价廉易得,用于丝虫病免疫依断和人群血清学监测可望获得较 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班氏丝虫宿主循环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兔抗牛丝虫抗体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Dot-ELISA法检测安徽流行区人体班氏丝虫循环抗原。微丝蚴血症者血清总阳性率96%(24/25),尿液总阳性率为60%(15/25),4份乳汁阳性率均为100%。15份尿液阳性和4份乳汁阳性者与血清阳性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5/15)和75%(3/4)。检测江苏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尿液、乳汁共43份,全部阴性。11份肠道线虫感染者尿液全为阴性,血清Dot-ELISA阴性。10份肺吸虫感染者血清Dot-ELISA阴性。结果表明,班氏丝虫循环抗原不仅存在于血清而且存在于尿液和乳汁中。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在郑州就读的藏族中学生肠寄生虫感染率为46.55(162/348)。计13种,蠕虫5种,原虫8种,其中以牛带绦虫(22.70%)、结肠内阿米巴(22.99%)较高。对79例牛带绦虫感染者采用南瓜子槟榔煎剂治疗,驱虫率为70.88%,最多者排出成虫4条。对部分蠕虫及原虫感染率高的因素以及驱虫率较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对8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皮内试验,其中7例为阳性反应。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并殖吸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进行检测井殖吸虫抗体,结果:8份该病患者血清IFAT均为阳性反应,囊虫病患者血清7份及脑脊液2份,蛔虫病、丝虫病、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各2份,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16份,IFAT均为阴性反应;旋毛虫病患者血清15份中,14份IFAT呈阴性反应,另一份IFAT为弱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Malayan filariasis is mainly found in the north western part of Fujian province, whereas bancroftian filariasis is found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is province.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2,000,000 patients with filariasis in this province in 1958. The pre valence rate was higher in male (9.4%) than in female Fever attacks and elephantiasis of limbs were common in the malayan filariasis endemic areas, but less common in the bancroftian filariasis endemic areas. Analysis of hydrocele fluid showed that hydrocele was not caused by exudative reaction from the stimulation of the living worms, but was caused by inflammatory obstruction of lymphatic vessles. The periodicity indices obtained from both species of filaria in the endemic areas were over 92 To.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C. fatigans is the chief vector of W. bancrofti while An. Iesteri anthropo- phagus is the true vector of B. malayi. Diethylcarbamazine citrate (Hetrazan) had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yan and bancroftian filariasis with good results. The control of filariasi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Through mass survey and treatment, the W. bancrofti microfilarial rate had dropped from 8.3'/o in 1956 t0 0.76"/o in 1980 in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Xiaoqiao District in Fuzhou city.  相似文献   

13.
用马来丝虫冰冻切片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10只经马来丝虫感染蚴感染的长爪沙鼠血清,结果6只腹腔液内查出微丝蚴的沙鼠,IFAT呈阳性反应;4只腹腔液内未查到微丝蚴的沙鼠中,3只IFAT阳性,1只阴性。表明沙鼠实验感染或与人体自然感染后一样,只要感染蚴进入宿主体内,多可激发宿主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1982年6月至1983年1月,从湖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新洲、武昌等县捕获家栖鼠83只,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查,69只褐家鼠肺带有EHF病毒抗原者17只,阳性率为24.6%,其中新洲县为41.2%,武昌县23.7%,水果湖为17.1%。12只黄胸鼠和2只小家鼠均为阴性。经EHF病人双份血清,其他病人血清检查及免疫荧光阻断试验进一步证实鼠肺抗原为EHF病毒抗原。这一结果表明褐家鼠也可能是湖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用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上48h的贴壁Entamoeba histolytica作抗原和稍加修改的Содовьев等(1971)方法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结果4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全部阳性,而且阳性滴度相当高;16例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血清有13例阳性,阳性率为81%;5例正常人血清均阴性。  相似文献   

16.
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及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并殖吸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其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们诊治的 5 0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在南阳地区进行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对本病患者血清进行抗并殖吸虫抗体的检测。结果 :本病在河南省主要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区及丘陵地带 ,在 5 0例患者中儿童占 6 2 % ,男性多于女性 ,夏季为本病的高发季节 ,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和饮生溪水而感染。胸肺型、皮下包块型、脑型、腹型及心包型患者分别占本病的 5 0 %、32 %、2 2 %、18%及 12 %。嗜酸性粒细胞 (Eos)增多者占 72 %。痰、粪检查均未发现虫卵 ,皮下包块活检后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和隧道样改变。南阳地区居民并殖吸虫的感染率为 16 .3% ( 4 2 /2 5 7)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当地河南华溪蟹的囊蚴感染率为 40 % ( 4 8/12 0 ) ,实验感染大鼠后获得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和虫卵。应用IFAT对 5 0例本病患者血清检测时抗体阳性率为 10 0 % ,2 0例丝虫病、30例包虫病、9例结核病及 2 3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 ,抗原片在 -2 0℃可保存 5年而不丧失抗原活性。结论 :河南省的并殖吸虫病主要因斯氏狸殖吸虫所致 ,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幼虫?  相似文献   

17.
用IFAT检测77例临床诊断为EHF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病毒抗原。阳性率为50.6%。2—5病日的早期病人阳性率为64.3%(27/42)。并发现,病日越早,病情越重,阳性率越高。试验中应用了抗EHF病毒McAb4B_9、4E_7、3H_4株。抗原阳性者对3种McAb的反应表现为5种类型。不同McAb对抗原的检出率不同,混合使用McAb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在EHF病毒抗原阳性早期患者中,急性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96.3%。若联合检测EHF病毒抗原和急性期血清IgM抗体,可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基因重组丝虫壳质酶融合蛋白抗原对动物感染丝虫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和用于丝虫病血清学诊断和监测的评价。方法:用基因重组壳质酶抗原免疫沙鼠,ELISA方法检测动物及人血清中的抗体水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试验测定特异的蛋白质分子。结果:壳质酶抗原可诱导动物体内产生特异的抗丝虫抗体,在用丝虫感染期幼虫攻击感染后,这种特异的抗体可使沙鼠血循环中微丝蚴(Mf)出现的时期明显推迟,MI数显著减少,成虫数也减少。壳质酶抗原与微丝蚴可溶性抗原(Mf-xt)检测Mf阳性沙鼠、正常沙鼠、Mf血症患者、流行区非Mf血症者和非流行区正常人的血清抗体水平中壳质酶检测的结果分别为100%,0,100%,5%和O,则Mf-xt为80%,0,80%,20%和5%。证明壳质酶抗原较Mf-xt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论:壳质酶融合蛋白抗原免疫沙鼠具部分的抗丝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壳质酶抗原同样可用于丝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