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进行管理。结果: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PDCA循环法后与2004年1月-2005年1月应用PDCA循环前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质量比较明显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齐鲁护理杂志》2015,(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原则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中,根据护士的工作状态,积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计划并积极实施;调查改进后的效果,提高措施和计划落实的有效性;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比较分析PDCA循环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原则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能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PDCA循环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2年4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968套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其中关节镜手术器械68套,股骨头置换(髋关节置换器械)168套,其他上下肢工具732套。随后对该968套外来医疗器械实施PDCA管理,作为实验组。分析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结果 清洗设备选用不合适、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预处理不规范、操作人员认知欠缺是影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因素(P<0.05)。经PDCA管理后,器械有效交接率96.90%、清洗合格97.93%、包装合格98.66%、器械完整性98.24%,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后通过目测法合格率98.94%、放大镜法合格率93.98%、ATP生物荧光法的器械检测合格率93.98%,也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范预处理、操作人员认知欠缺、清洗设备选用不合适、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是影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因素,针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PDCA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消毒供应中心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2012年7月~2013年6月(常规管理阶段)和2013年7月~2014年6月( PDCA循环管理阶段)的环境管理质量、设备管理质量、器械分类质量、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消毒高低温灭菌质量、无菌物品发放质量、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及临床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阶段环境管理质量、设备管理质量、器械分类质量、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消毒及高低温灭菌质量和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临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管理阶段( P<0.05);PDCA循环管理阶段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整体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0)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200件无菌用品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运用PDCA管理模式的200件无菌用品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管理质量、灭菌消毒质量以及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包装质量以及消毒清洗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器械消毒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使用科室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技能与工作质量,降低消毒不合格率,提高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黄倩;巴宁;丁海霞;杜亚文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4,(5):360-363
目的 探索细节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3月某医院医疗物品和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2022年4—6月的医疗物品及器械作为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比较2组消毒灭菌物品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质量,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的风险值、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及服务意识情况、消毒灭菌物品不合格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消毒灭菌物品在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及发放过程中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物品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及服务意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对物品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管理可以提高CSSD消毒物品及器械的合格率及质量,降低风险值,改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再生器械及物品的清洗质量,完善清洗、消毒和灭菌标准操作流程。方法 2007年6月起消毒供应中心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逐渐取消全院自备包,将再生物品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对PDCA循环应用前后清洗质量、氧气湿化瓶消毒全院日平均人力及耗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手术器械、麻醉喉镜清洗质量显著提高;氧气湿化瓶、气管内套管等物品的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全院氧气湿化瓶浸泡消毒耗材与人力分别节约85%、81.48%。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体现质量持续改进,节约成本,使消毒灭菌工作更加制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始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清洗消毒效果、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清洗消毒合格率、工作质量评分、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其他相关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供应质量,有效防止相关器械被感染,改善医院其他相关科室对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5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处理问题4个步骤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的集中管理。随机抽取PDCA管理前后各200份样本资料,比较PDCA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评分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PDCA管理后,手卫生的管理、器械的拆装方法、清洗流程、清洗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DCA管理后,消毒液浓度、清洗、除锈、包装、灭菌等方面的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管理能够促进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质量,保障工作水平,减少医疗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工作过程质量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保障。方法建立质量保障系统,严格进行回收、分类、洗涤、包装、灭菌及发放。结果提高器械、器具清洗、灭菌质量,方便临床。结论严谨的管理模式,使消毒供应中心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2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其中研讨组(n=10)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10)应用常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比较两组消毒器械的分类情况、回收情况、清洗情况、包装情况、灭菌情况、贮存情况、发放情况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将研讨组分类情况、回收情况、清洗情况、包装情况、灭菌情况、贮存情况、发放情况合格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讨组消毒管理情况更佳(P<0.05),研讨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设计、实施、检验、处理(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PDC A 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培训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阶段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率,与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 P <0.05)。【结论】PDC A 循环管理模式适合于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本消毒供应中心未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A组资料,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的120份样本作为B组资料,分析两组的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合格率、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A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分别为80.00%、85.83%、80.83%、90.00%,B组对应的合格率为90.83%、96.67%、92.50%、99.17%,B组高于A组(P<0.05)。B组清洗与消毒质量、医疗器械管理、包装质量、环境质量的评分均高于A组(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1.54%,实施后的满意度为100.00%,实施后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这一护理管理方式,其一提升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及护理管理质量,其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即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方法从基础质量管理着手,加强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控制,通过终末质量管理对环节进行验证。结果保证了基础质量健全,注重环节质量控制,抓住环节质量控制关键点,有效保证物品的无菌质量以及人员的职业安全。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系统、规范、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进行循征论证,保证工作质量呈阶梯式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200例消毒物品,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纳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护理管理,100例)、研究组(采纳PDCA循环管理,100例),比较两组灭菌合格率、管理质量评分、医务人员满意度、医院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区域组长使用PDCA循环法对各自负责区域的工作质量及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每月汇总分析讨论实施,每季度科室、护理部对具体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评价。分别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1年的管理效果。结果:PDCA实施后,制度流程、人员培训、质量指标、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满意度7个方面评价效果,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及规范管理,可完善科室制度流程,提升专科质量指标,提高设备管理、环境管理水平及科室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从而防止院内发生感染,为保障医院患者的安全及医疗安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节把控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实施细节把控管理处理的消毒器械120件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处理的消毒器械120件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器械消毒质量、器械清洗合格率、遗失率及耗损率,同时进行医护人员对器械满意率的调查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器械消毒质量包括灭菌、清洗、包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遗失率、耗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器械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细节把控管理进行干预,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中器械消毒质量和清洗合格率,降低遗失率与耗损率,医护人员对器械消毒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