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方法: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家庭医生服务实施过程中,通过合理开展医护联合门诊的新模式,利用社区护理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护士在全科诊疗中的作用。结果:医生与护士分工合作,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工作模式,从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很大程度地推动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进行,可能为国内的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模式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提供"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7~8月深圳市某区五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9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医院常规糖尿病随访护理;干预组接受"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诱发因素、机体表现、饮食原则、并发症等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服药与血糖监测方面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大部分患者遵医行为较好,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高,血糖控制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成效。方法 :2018年1-8月,成立协作小组作为实践团队基础,参考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拟定实践方案,并利用专家小组会议调整方案,通过基础培训和强化培训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结果 :实施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后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P0.05),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及服务人次增加。结论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82-3183
目的通过将“3H”护理服务模式引入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个性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门急诊输液室通过建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改进硬件设施、增强护理人员沟通礼仪培训等措施,落实“3H”护理服务模式,并对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中工作的现状实施前(34.57±5.53)分,实施后为(37.86±4.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输液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实施前(20.45±2.48)分,实施后为(22.35±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P〈0.01)。结论“3H”护理服务模式在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门诊护理管理的新模式,以达到适应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我院自2014年开院以来,一直致力于门诊护理管理的改革,探索运用护理信息系统管理、医护一体化门诊建设、护士职业素养培养,形成了门诊护理管理的新模式。结果: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实施新模式以来,信息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完善,门诊预约就诊率不断提高,日门诊量安全稳定攀升,医疗资源不断合理优化,护士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结论:我院门诊护理管理新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推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医院-社区延续护理服务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iles手术后永久性肠造口住院患者6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3)。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随访方法,干预组与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为期3个月的以纽曼保健模式为框架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项目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社区护士核心能力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显示,干预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运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社区护士的核心工作能力,减轻医院延续护理服务的压力,带动社区造口专科的发展,同时也为专科护士提供多点执业模式,提高社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模式及实践效果。方法通过竞聘上岗设立糖尿病专科护士,开展门诊糖尿病患者会员制管理,开设专科护士门诊工作站,实行一票制一站式服务,进行形式多样针对性教育;开展住院患者护理会诊制和护理查房制,规范糖尿病护理,开展护理新项目,拓展社区护理等,全程管理医院糖尿病患者群,建立和完善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住院——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调查125名糖尿病病友俱乐部会员,其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前后掌握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血脂等检验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医生、护士对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模式满意率均在95%以上。结论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服务模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输液预约制与分级分区新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收治的126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将2015年收治的12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输液预约制度与分级分区管理,比较两组输液等待时间、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等待时间及安全隐患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通过运行区社输液预约制与分级分区新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保护士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儿科门诊输液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应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结果 2009年8-11月共完成输液15 212例次,未发生一例错输液体事故,实现了护理工作实时和量化的管理.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营造和谐的输液环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输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的方法,以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进行现状评估,寻找薄弱环节和易发生护患纠纷及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完善设施,改造输液流程,实施输液告知服务,及时进行检查与处理;抓好护理文化建设,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实施前后分别随机调查300例次患者在输液等候时间、护理差错、护理投诉、输液室环境及总满意度的变化,并随机调查护士100人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后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不断优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注重环境细节管理,全程无缝隙护理人文关怀,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能使护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更大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林小玲  冯桂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10-1411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3月1日-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常规组(50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全程组(500例),实施病人选护士并运用护理程序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程护理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技术操作、耐心宣教及综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宣教的常规组。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3年1月起实施以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因素,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变化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士的素质、业务技术、输液质量、岗位职责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在护理责任心、主动服务、输液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00例(次)老年患者门诊输液的护理,探索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时实施的护理措施。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达到指导老年患者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索医联体模式下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摸索帮扶社区护理服务的做法。方法:选择18名专科护士作为人才资源,通过管理、技术、服务下沉社区,带动社区护理同质化。结果: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得到了社区患者的信赖。结论:医联体模式下专科护士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服务连续和资源共享,推动了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辐射,带动了医联体社区护理系统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患者在门诊输液期间的需求及护士对患者需求的情况比较,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经过专家修改及评定,信度和效度系数都在0.91以上,调查患者在门诊输液期间的需求和护士对患者需求的认知情况,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患者的需求总分明显高于护士认知能力的总分.各层次需求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 患者在门诊输液期间对各个层次的需求均较高,护士和患者在其需求上的认知存在差异.护士应在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方面进一步加强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间实行区域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输液大厅分为两个区域,即输液一区和输液二区;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由1名护理组长(药疗护士)及1名责任护士组成,负责区域内所有输液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结果:实施区域输液患者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输液间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562例次(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帮助,即在门诊处自行挂号、取药,在护士的帮助下进入相应的区域输液;2012年1~1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560例次(观察组),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种方法护理质量、护理错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得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错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内实行优化优质的输液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林小玲  黄秋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68-1869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通过病人选护士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500例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实验组.将门诊输液室的护士根据年龄、工作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职称分成两组,每天让病人从当班护士公示牌中选1名自己认为能信任的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并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需求,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2006年3月1日~6月30日500例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技术操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并实施医院-社区压疮延伸服务模式,使三级医院的优良资源有效下沉至社区,提升社区压疮护理的能力。方法 2013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通过专科技能培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方式构建并实施医院-社区压疮延伸服务模式,比较模式实施前后的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及Ⅰ、Ⅱ、Ⅲ期压疮治愈率。结果实施延伸服务模式后,4家社区医院的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各期压疮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压疮延伸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社区医院的压疮护理能力,缓解三级医院床位紧张的现状,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3~4月收治的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输液知识知晓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输液前准备知识、药物知识、输液原理知识、输液中观察与配合知识、输液后护理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输液知识完全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输液室环境、护士态度、护士操作、健康教育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患者中,可提高输液室患者输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