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实施呼唤式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含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研究组GCS评分及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昏迷状态及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家属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支持在神经损伤伴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6月30日神经损伤伴有胃出血患者100例,均于伤后24 h开始肠外营养,依据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分组,观察组于伤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于伤后48 h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包括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和胃潴留、排便异常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营养状况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1、4 d胃潴留、排便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神经损伤伴胃出血患者伤后24 h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防止肠黏膜萎缩,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更有利于促进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尽快苏醒和早日康复,且操作简单、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营养方法。观察组给予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能有效满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营养需求,降低患者胃肠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早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探讨两种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病例,入院时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41人,肠外营养支持组39人,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及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高血糖、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结果:两组在伤后两周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肠外营养组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高血糖、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较少,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 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开胃汤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供给和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开胃汤。比较伤后7d肠内营养的热量,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糖和电解质水平,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摄入的热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无便秘发生,腹泻和腹胀减少;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开胃汤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营养支持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延迟性肠内营养(术后48 h后),研究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术后24 h内)。观察不同时机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微型营养评定(MNA)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腹胀、创口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呕吐、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第7天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过程中肺部感染、腹泻、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88,P<0.01),观察组营养支持治疗第30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6~48 h置胃管开始能全力鼻饲,对照组于受伤2 d后予肠外营养支持.待肠鸣音出现后(约5~7 d)开始渐转为肠内营养.两组在营养支持前及2 w后分别测定血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总数(TLC)、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同时观察各组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使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获得较多的热能和蛋白质,增加机体抵抗力,纠正负氮平衡,促进创伤组织和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效果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方法 将8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41例.2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3天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营养支持15 d后观察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和应激性溃疡、静脉炎、呼吸道感染等l临床并发症发生.结果 EN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N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Hb、FBG和ALT比较有显著差异;2组患者营养支持15 d后的Hb、FBG和ALT比较有显著差异;EN组静脉炎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于肠外营养,因此在临床中建议应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0.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以及不同营养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将120例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40)、肠外营养组(EPN组,n=40)、传统治疗对照组(对照组,n=40)。伤后48h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观察3组治疗后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时,EEN组和EPN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EEN组的预后明显好于EPN组和对照组。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能逐渐满足机体所需能量及氮的需求,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