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患者躁动发生率的影响,为提高全麻患者的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麻醉复苏期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发生躁动和躁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躁动不良反应包括非计划拔管、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伤口渗血增多等,实验组的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麻醉复苏期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是针对全身麻醉复苏期诱发躁动高发因素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麻醉复苏患者躁动发生情况,保障全身麻醉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对麻醉复苏室(PACU)全麻复苏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复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在PACU经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返回病房;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复苏期间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ACU全麻患者开展精细化流程管理,可促进患者麻醉复苏,降低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麻醉复苏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复苏室是现代化医院麻醉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病人接受手术后、送回病房之前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主要功能是确保病人在麻醉后能顺利清醒,因为麻醉和手术对病人均会造成生理机能影响,特别是麻醉及手术后第一个小时是最需密切照顾的时段,几乎所有危害病人生命安全的麻醉并发症都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基于安全考虑,病人手术后在恢复室接受专业培训的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密切观察及评估,甚至治疗,确认生命体征稳定,经麻醉医生同意后才能送病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旨在提高麻醉复苏室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62例麻醉复苏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8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81例,接受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联合护理,比较两组工作差错发生率、患者不适感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差错发生率为6. 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工作差错发生率(16.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适感的发生率为8. 6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适感的发生率(18. 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4例,满意43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95. 06%,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8例,满意39例,不满意14例,满意率为82. 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风险评估表结合追踪方法学应用于麻醉复苏室可有效减少工作失误率和患者不适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复苏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 对60例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入PACU后,给予通气支持,持续监测ECG、HR 、SpO2、PETCO2及有创动脉压,并间断监测患者血糖及动脉血气的变化.通过正确的术前评估及干预,加强患者气管拔管期、拔管后期的护理及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在PACU得到良好的观察与护理.用Steward苏醒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达4分以上方可返回病房.结果 60例患者中46例患者在PACU期间均平稳渡过.5例恢复期出现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4例拔管时出现躁动,经镇静等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出现苏醒延迟,1例在拔管后出现舌后坠,1例恢复期出现寒颤,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循环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 颈椎手术患者不可急于拔管,须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加强拔管期气道的管理,对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安全系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苏醒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复苏护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310003)汤秀愉由于现代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术后的病人们需要在麻醉恢复室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精心观察、正确的治疗护理,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一般护理1.1体位:患者在复苏...  相似文献   

9.
杜吉萍 《护理研究》2008,22(21):1911-1911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镇痛的状态.全身麻醉它包括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等形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其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随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56例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苏醒期间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患者脱离呼吸机期间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措施。认为PACU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情变化的密切观察,合理的体位安置,正确的气道管理以及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能确保患者安全苏醒,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病人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镇痛的状态。全身麻醉它包括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等形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其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随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作用并未完全中止,即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并不会立即消除。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物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等并发症,严重者,  相似文献   

13.
洪莲 《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35-236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亦称麻醉复苏室。在麻醉复苏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病理生理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以保证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1]。麻醉恢复室接收的患者是手术后全身麻醉未苏醒的手术患者,承担着麻醉手术后的风险和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性的特点[2],在麻醉复苏过程中,任何细小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因此,麻醉复苏护理工作上的细节性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麻醉复苏室的流程工作一些细节性护理与广大护理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赵爱平  贾彦彦 《全科护理》2014,(18):1694-1695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病人进行严格观察与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此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必须严密观察[1]。本院于2012年成立了麻醉恢复室,恢复室的创建给全身麻醉苏醒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给连台手术减少了时间,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在苏醒过程中严密观察各项指标,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完善的护理程序,做到忙中不乱,有效保障苏醒期病人的安全,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苏醒期,顺利安全返回病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牌的设计制作过程以及其在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麻醉复苏室的特点和需要,制作相应的护理标识牌。结果: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自制护理标识牌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6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预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护理。方法对3760例全麻术后患者的PACU护理要点和并发症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760例患者共发生PACU并发症478例,16例转送ICU继续治疗,其余3744例患者均在血压、呼吸平稳、意识清楚、情绪稳定、体温正常的情况下出PACU,留室时间30~180 min,平均55 min。结论 PACU的设立能为全麻术后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监测治疗,防治复苏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血压、心率相对稳定,可预防及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刘守萍 《妇幼护理》2023,3(3):515-517
目的 探讨围麻醉期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妇科 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手术 室护理与围麻醉期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恢复状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静息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研究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 躁动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25.00%)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 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 麻醉期预见性护理,能够稳定苏醒期血压及心率,预防及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