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小组模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辅以小组模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小组模式训练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患者FMA-UE、UEFT评分、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UE、UEFT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MBI指数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小组模式康复训练能提高训练疗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组29例、训练强化组30例、随访指导组28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入组时、康复服务3个月末、6个月末时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康复服务3个月末时,康复训练组和训练强化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随访指导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亦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有所改善,程度不及前两组。康复服务6个月末时,训练强化组2个量表评分进一步改善,康复训练组改善幅度减缓,随访指导组量表评分无改善(P>0.05)。结论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接受系统、规范、持续的康复服务,能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肌力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情况,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7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四肢联动康复护理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积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进行.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评定值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增强肢体运动功能及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灵芝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22-2123
目的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三级康复治疗护理。采用Fugl Meyer(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阶段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干预中,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头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评定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康复训练及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均可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一康复训练治疗,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中医头针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中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Barthel指数、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序贯式康复护理联合同感心沟通能改善HICH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59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及急性期后给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康复训练,观察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E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改良Barther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0 d后进行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步行功能(采用Holden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F)]。结果:干预后3、6个月,两组BBS评分、Holden分级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3、6个月,两组BI、QO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并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饮食、日常居住环境、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理、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针灸方面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减少致残率,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测定法评估患者肌力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肢FMA评分和MB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ESES)、健康信念模型量表(CHBMS)、康纳-戴维森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弹性和健康信念,使其自我效能感增强,从而提高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频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康复科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08例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频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变化及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motor scale,FMMS)上肢评分及下肢评分分别为(45.69±5.24)分、(25.93±3.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1±5.18)分、(20.71±3.64)分,P0.05;观察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分为(67.08±5.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91±5.40)分,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中频电刺激联合抗阻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缓解患者偏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比较2组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oC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BI评分、MMSE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平衡运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配合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2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另外每天加一次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同时除了睡眠时间外,90%以上的时间限制健侧肢体的使用,强制性使用患侧肢体,治疗时间为30d。治疗前后运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FMT)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WFMT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配合D-BOX上肢与认知整合评测训练系统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对比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存在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65-3467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念注意知觉(MAA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正念注意知觉水平,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模块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偏瘫康复期患者语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脑外伤偏瘫康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脑外伤偏瘫康复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多模块康复训练,包括语言模块、运动模块及心理模块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语言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块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外伤偏瘫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