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建立母乳库的运行实践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8月1日—2014年7月31日母乳库捐献人、捐献量及受捐患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母乳库运行1年期间共有207位产妇累计捐献母乳260555 mL,264例早产儿住院期间接受母乳或捐献母乳喂养。[结论]母乳库的建立提高了 NICU 住院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但运行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呼吁政府、社会、医院同心协力,不断推进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未行母乳喂养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采用母婴分离早产儿未行母乳喂养原因调查表和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对入住NICU的患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162例患儿中,母乳喂养组49例,未行母乳喂养组113例;母乳喂养组患儿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总得分(121.31分±19.02分)高于未行母乳喂养组(112.28分±25.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母乳喂养组未提供母乳的原因主要是因母亲自身疾病原因、正在服用特殊药物不能提供母乳(占46.0%);因过度焦虑、担心患儿、乳房胀痛、食欲下降等原因导致乳汁分泌过少(占44.2%);因住家过远无法送母乳(占30.1%);认为送的母乳可能会被污染,导致患儿腹泻(占17.7%)。[结论]医疗机构应注重母婴分离时的母乳喂养宣教,为患儿母亲提供有效泌乳技巧支持,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以提高母婴分离患儿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许鸣奕  金菊英  陆秋阳 《全科护理》2021,19(10):1403-140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亲自我效能、疾病不确定感与泌乳量的关系。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应用自我效能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82名NICU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连续测定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母乳量,应用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NICU早产儿母亲自我效能、疾病不确定感与泌乳量的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早产儿母亲产后早期泌乳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启动时间为(3.12±0.45)d,产后7 d泌乳量为(325.26±21.52)mL;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显示,NICU早产儿母亲自我效能与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启动时间及泌乳量呈正相关(P<0.05),而疾病不确定感与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启动时间及泌乳量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产妇年龄、母乳喂养经验、产妇自我效能及产妇疾病不确定感是影响产妇产后母乳量的因素。结论:NICU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量少、泌乳启动时间迟,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关注早产儿出生胎龄小及产龄较大的产妇外,还应对产妇加强心理干预,增强产妇自我效能,减轻产妇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产妇母乳泌乳量及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母婴分离情况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e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院外母乳采集、储存和转运的情况,为制订适合我国医疗环境的住院期间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管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的母亲20例为访谈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院外管理情况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母乳采集前相关清洁准备差异化;自行选择母乳采集的设备;母乳采集的技巧掌握不足;无法控制母乳采集的质量;期望得到医护人员专业支持。结论针对NICU院外母乳的收集、储存、运送等诸多环节,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要应用最新、最佳的证据为产妇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NICU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儿母亲母乳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患儿母亲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儿母亲一般资料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来源及掌握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与母亲年龄、受教育程度、孕产史及居住环境呈正相关,母乳知识来源中医务人员宣教只占14%。[结论]患儿母亲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医务人员应运用多种媒介加强对孕产妇的母乳喂养宣教,使其掌握系统的、科学的母乳喂养知识,并正确处理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加强NICU母乳喂养管理及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939例NICU住院的新生儿,成立CQI小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分析影响NICU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因素,运用5W1H方法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建立母乳接收记录本;健全母乳喂养相关制度,加强宣教,提高家属母乳喂养的意识;规范母乳管理及操作流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母乳喂养意识;完善督查机制,专人督查;增加家属送奶时间;咨询和随访。并在整改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对NICU每月日平均母乳喂养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全年有8个月均达阈值60%以上,与整改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医护人员关于母乳喂养的意识增强,加强了NICU母乳采集、接收、储存、处理及喂养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了住院新生儿每月日平均母乳喂养率,促进了NICU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贺芳  王晓杰  温秀兰 《护理学报》2017,24(16):46-48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N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NICU新生儿19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1—3月的98例NICU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4—6月的100例NICU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即开放式探视和亲子陪护.观察比较2组NICU患儿平均每天探视人数、纯母乳喂养率、平均每人每天摄母乳量、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 2组平均每例患儿每天探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P=0.003);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每人每天摄母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P=0.780),住院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 对NICU患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可优化NICU探视管理,促进母婴接触,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活动前,收集NICU住院患儿69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到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活动后,同样收集69例NICU住院患儿,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儿和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和出院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患儿家属坚定母乳喂养信念;同时QCC活动的开展,提高圈员运用QCC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3月227例NICU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常规健康宣教;将2015年1~3月214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系统化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与配方混合喂养率、母乳喂养率、7 d内开始母乳喂养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缺乏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需普及健康宣教。建立与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科学、可行的系统化健康宣教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减少喂养不耐受及NEC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ICU护士对母乳院外管理——母乳的采集、储存以及转运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NICU护士母乳院外管理知识的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为针对NICU护士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相关依据,为优化NICU母乳喂养指南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月-10月选取上海市三家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的106名NICU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针对母乳采集,储存和转运3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NICU护士对母乳院外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平均得分为(26.42 ± 2.160)分,其中年龄、NICU工作年限影响护士对母乳院外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护士对母乳院外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护士的母乳院外管理相关知识,以利于更好地针对产妇及家属进行NICU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从而促进NICU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现况,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找出相关对策,以更好地发挥医院在卫生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对160例产妇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160例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母乳于自身优势的认识、母乳于婴儿的认识和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的针对性指导,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NICU中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实施经验。通过对702例早产儿成功实施母乳喂养,认为通过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遵循规范的方法,指导乳母正确收集母乳,合理储存及运送母乳,经由NICU中的专人接收、储存并喂养早产儿,是安全且可行的。未发生母乳相关性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家庭病房母亲亲自母乳喂养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 方法 将66例母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2),实验组在NICU住院期间母亲在家庭病房中亲自母乳喂养患儿;对照组用冷藏母乳人工用奶瓶喂养。收集并记录两组患儿喂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及6月龄时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状况指标包括喂养不耐受情况及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 结果 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和达到全胃肠营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及6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NICU家庭病房中,母亲亲自母乳喂养低出生体重儿可改善患儿喂养状况,减少喂养不耐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家长满意度,提高6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陈利芬 《当代护士》2018,(2):116-118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体重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极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出生早产儿为对照组,2016年早产儿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实施母乳喂养管理,进行入院宣教、母乳采集、母乳储存及母乳转运一系列管理,建立早产极低体重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1)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后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实验组首次接收母乳日龄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达到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极低体重儿进行住院期间的母乳管理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方法。方法设立早产儿母乳喂养专职宣教护士,对在产科住院的早产产妇进行床旁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指导,对出院早产产妇每天电话督促挤奶和送奶,动态监测每日送奶量。结果实施健康宣教后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由实施前的62.5%提高到76.53%(P0.05)。结论设立早产儿母乳喂养专职宣教护士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李润梅 《全科护理》2009,(2):144-144
我院自1998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尤其是产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偏见,医务人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母乳喂养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及增进母婴感情,保护婴儿和母亲健康。母乳中含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含多种抗体能抵御疾病。母乳中的乙磺酸能促进婴儿大脑细胞的发育,所以医护人员应支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产生乳头错觉的原因及其母乳喂养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平 《护理研究》2006,20(8):715-716
乳头错觉表现为觅食反射强烈,但触及母亲乳头却哭闹拒食,有的烦躁不安,或触及乳头吸吮困难,若不及时纠正,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对2004年2月—2005年2月在我科出生婴儿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乳头错觉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介绍如下。1产生乳头错觉的原因人工喂养30例,占44.1%;母婴分离26例,占38.2%;不恰当的喂哺12例,占17.6%。1.1人工喂养剖宫产术后因切口疼痛,精神紧张延迟母乳喂养或因产妇和家属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认为最初几天无奶,在初次喂养成功后,怕婴儿吸吮“空”乳房吃不饱,瞒着医护人员进行人工喂养。原因是不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  相似文献   

18.
李润梅 《家庭护士》2009,7(2):144-144
我院自1998年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尤其是产妇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偏见,医务人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母乳喂养很难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及增进母婴感情,保护婴儿和母亲健康.母乳中含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含多种抗体能抵御疾病.母乳中的乙磺酸能促进婴儿大脑细胞的发育,所以医护人员应支持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采集储存正确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实施PDCA循环,发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效果检查、最后形成标准化。将2018年1~6月实施PDCA模式前的100例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实施PDCA模式后的100例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作为观察组,对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母乳采集储存正确率和新生儿出生42d内纯母乳喂养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母婴分离产妇母乳采集储存正确率由32. 0%提高到91. 0%,且新生儿出生42d内纯母乳喂养率由36. 0%提高至65. 0%。结论通过PDCA循环可以帮助母婴分离产妇掌握母乳采集储存的正确方法,增强纯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王文慧  鲁桂兰  夏春香  张利君  曹慧 《全科护理》2021,19(29):4145-4148
目的: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产妇(以下简称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失败的心理体验,探究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日—2019年12月10日江苏省某传染病专科医院足月生产且母乳喂养失败的12例乙型肝炎产妇,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和提炼.结果: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提炼为不知能否母乳喂养(表现为母婴阻断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欠缺)、不敢母乳喂养(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担心新生儿感染)、不能母乳喂养(表现为躯体不适如胀奶、乳头皲裂、乳汁不足等)、不让母乳喂养(表现为家庭成员反对)4个主题.结论:乙型肝炎产妇母乳喂养受多种因素制约,应深入探究乙型肝炎产妇的心理状况,缓解其心理负担,加强产妇及其家属母婴阻断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调动家庭支持系统,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