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管理软件在PICC置管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50例行PICC置管患者,对其运用PICC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观察运用PICC管理软件前后患者原始资料的完整性情况、护士录入每例患者资料的时间、患者PICC置管时间。结果应用PICC管理软件后患者原始资料的完整性从62.2%提高98.2%、护士录入每例患者资料的时间从5min缩短到2min、患者PICC置管时间从4~5个月延长7~8个月。结论 采用PICC管理软件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管理可保证患者原始资料的完整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9)
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在早产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NICU行PICC置管的7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37例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将实施FOCUS-PDCA模式护理的38例早产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PICC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理应激反应,记录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PICC置管成功后,观察组早产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明显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置管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010年3月,我们对3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PICC置管,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1].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DOPT模式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124)与对照组(
n=12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6.
7.
《护士进修杂志》2017,(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法在PICC置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行PICC置管的122例患者,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找出PICC置管操作及维护中所有的失效模式和潜在的风险原因,计算风险数(RPN)值,对优先风险数(RPN)值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实施后观察效果。结果 FMEA法干预后PICC置管操作及维护中所有的失效模式RPN值均明显下降,PICC置管成功率为95.08%;一次置管成功率达85.25%,并发症发生率为9.84%。结论采取FMEA法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置管技术、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人员在全程管理与护理服务特殊性关键流程中起指导作用,使得问题解决及时,保证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2月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57例,建立置管患者档案,细化置管流程及导管维护,操作者全程跟踪,及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和指导。结果:57例肿瘤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管道留置时间平均为128 d,未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导管断裂、飘移、堵塞等并发症,保证了患者PICC管道的有效使用,达到治疗目的。结论:护理干预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有助于降低置管风险,规范PICC的管理,护士及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和指导,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静脉护理理念的提升,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已广泛应用PICC。但患者缺乏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导致在PICC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缩短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费用。因此,如何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既往在如何开展PICC健康教育方面已多有探讨,但均为正面指导材料。本院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反面素材”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患者留置PICC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减少并发症起到了一定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月行PICC置管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后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3个月穿刺口感染、导管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因置管治疗产生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KAP)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诊的40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诊的40例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KAP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内的并发症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KAP模式应用于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韩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59-405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优势已得到充分论证。但在长达6-12个月的保留使用过程中,导管末端使用胶布反复粘贴固定的方法造成患者皮肤上留下难清洗的污痕,既不美观也不舒适。鉴于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人数增多,术后护理专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76例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行PICC置管,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使护士改变以往凭经验、直觉进行临床护理的习惯,养成经常查阅专业资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减轻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效果。方法将87名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在置管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外,还将接受音乐疗法,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在置管操作完成后10min,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与焦虑评分分别为(3.05±0.81)、(40.33±5.79),均低于对照组(5.71±0.62)、(51.90±7.08)。两组疼痛与焦虑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114,10.288;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PICC置管患者的疼痛与焦虑,且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9.
《护理研究》2020,(14)
[目的]探究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化疗的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PICC置管化疗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两组病人PICC导管留置时间、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导管维护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PICC导管留置时间[(132. 36±8. 49)d]长于对照组[(94. 25±7. 49)d],护理满意度(92. 00%)及导管维护依从性(93. 33%)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 00%;导管维护依从率81. 33%),不良事件发生率(8. 00%)低于对照组(34. 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于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病人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导管维护依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