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SRL)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对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排除肝移植远期移植肝功能异常的受者,将移植肝功能长期(超过2年)稳定的受者47例纳入研究,其中免疫抑制方案使用SRL者15例(SRL组),使用CNI(均为他克莫司)者32例(CNI组).以同期38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CD4、CD25及Foxp3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NI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SRL组CD4+ 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SRL组、正常对照组和CNI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Foxp3+ Treg 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1.88%(1.56%~2.60%)、1.15%(0.57%~1.48%)和0.84%(0.46%~1.4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4+ CD25 high T淋巴细胞表达Foxp3的阳性率超过95%,CD4+ CD25 low T淋巴细胞表达Foxp3的阳性率低于20%,CD4+ CD25-T淋巴细胞不表达Foxp3.结论 SRL可促进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水平的升高,而CNI可降低Treg细胞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共刺激信号OX40对体外诱导的小鼠CD4+ CD25+适应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iTreg)的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C57BL/6小鼠淋巴细胞悬液,经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CD4+ CD25-静息T淋巴细胞,与抗CD3单克隆抗体、抗CD28单克隆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2共孵育,诱导产生Foxp3+ iTreg.在此基础上,于培养体系中加入OX40激动型抗体及其对照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研究OX40信号刺激对iTreg Foxp3表达的影响.结果 C57BL/6小鼠淋巴结中CD4+ CD25+天然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为(5.0±0.4)%,体外诱导培养的CD4+CD25+ Treg比例为(71.8±13.4)%,其中Foxp3阳性表达占(74.9±1.9)%.OX40激动型抗体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80.0±1.6)%,其中Foxp3表达水平为(59.2±0.7)%;OX40激动型抗体对照抗体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86.0±1.4)%,其中Foxp3表达水平为(70.0±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息T淋巴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培养获得高纯度iTreg;OX40信号刺激可以显著抑制CD25+ iTreg细胞Fox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分期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2例前列腺癌患者(患者组,临床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2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计算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检测其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与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列腺癌患者HOMAIR明显升高(6.68±1.66 vs 3.68±1.42),IGF-1水平明显下降[(96.39±21.21)ng/ml vs(164.56±30.58)ng/ml],PBMC 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13.88±0.96)%vs(5.33±0.65)%]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3.55±0.29)×107vs(1.99±0.78)×107]明显升高(P0.05,P0.01)。患者PBMC 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HOMA-IR均随TNM分期逐渐加重而增加,IGF-1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均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89、0.722,P0.01),与IGF-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896、-0.747,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和比例及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参与其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凋亡的影响及与效应T细胞(Teff)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于术组、肓肠结扎穿孔(CLP)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于第3天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大鼠脾脏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CD+4CD25+Treg培养12 h后检测凋亡率、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和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及门细胞介素(IL)-10的分泌.将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并以刀豆素A刺激后观察Treg对Teff增殖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IL-2/可溶性IL-2受体α(slL-2Rα)含量的影响.结果 CLP组CD+4CD25+Treg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和假于术组(P<0.01),而血必净治疗组明显>CLP组(P<0.01).与CLP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Foxp3、CTLA-4表达和IL-10分泌显著下降(P<0.01).同时,CLP组Teff增殖反应抑制率明显>对照组,而血必净组其抑制率CLP组,sll-2Rα低于CLP组(P<0.01).结论 脓毒症病理过程中CD+4CD25+Treg细胞对Teff抑制效应明显增强,而血必净注射液能诱导Treg细胞凋亡,减轻Treg对Teff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简称Foxp3+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乳腺癌患者和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Foxp3+Treg、CD8+CD28+T细胞、NK细胞水平;用Western blot和RT-PCR病变乳腺组织Foxp3蛋白与m RNA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比例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而CD8+CD28+T细胞、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均P0.05),且乳腺癌患者外周血Foxp3+Treg水平与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631,r=-0.578,均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Foxp3+Treg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与m RNA的表达均较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oxp3+Treg和其标记分子Foxp3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增加,且可能通过抑制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而产生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Foxp3 mRNA和Foxp3蛋白的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 选择37例行HIA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allo-HSCT前7天(-7 d)、移植当天(0 d)、移植后30天(+30d)、+60 d和+90 d时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所占的比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7例患者存移植后100 d内发生aGVHD 13例(aGVHD组),未发生aGVHD 24例(无aGVHD组).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在0 d时最低,与-7、+30、+60、+90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GVHD组比较,无aGVHD组患者的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VHD组患者移植后Foxp3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但明显低于无aGVHD组,尤其在+60和+90 d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表明,aGVHD组受者的Foxp3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无aGVHD组.结论 CD4+CD25+Foxp3+T细胞对防止发生aGVHD具有重要作用,监测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必净注射液促进LPS刺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凋亡过程及介导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漂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大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分为常规培养对照组、抗CD3/CD28组、抗CD3/CD28+LPS组、抗CD3/CD28+血必净组和抗CD3/CD28+LPS+血必净组,培养3 d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凋亡率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将CD4+CD25+Treg细胞与CD4+CD25+T淋巴细胞1:1培养,伴刀豆球蛋白A刺激68 h,检测上清液中Th1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Th2分泌的IL-4、Th17分泌的IL-17水平.结果 抗CD3/CD28+LPS+血必净组Treg细胞凋亡率为(45.1±2.7)%,明显高于抗CD3/CD28+LPS组[(29.4±1.6)%,P<0.01];2组Foxp3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95±9、1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抗CD3/CD28+LPS+血必净组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抗CD3/CD28+LPS组(P<0.01),IL-4则呈相反变化(P<0.05),抗CD3/CD28+LPS+血必净组IFN-γ/IL-4较对照组升高(P<0.01);抗CD3/CD28+血必净组IL-17分泌水平较抗CD3/CD28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CD4+CD25+Treg细胞活化介导了Th1向Th2功能性极化;血必净对LPS诱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可促进CD4+CD25+Treg细胞凋亡并介导Th2向Th1漂移,从而缓解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VC不育症患者(VC组)作为研究对象,以30例非VC且正常生育者为对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精液参数。结果:VC组的精子浓度、活率及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精子畸形率及A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度VC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AsAb阳性VC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T细胞比例均低于AsAb阴性VC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AsAb的存在与Treg/CD4+T比例、精子活率及精子活力负相关(r=-0.245,P0.05;r=-0.314,P0.05;r=-0.263,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降低,且AsAb阳性组患者更低,这群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可能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诱导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腺体外科乳腺癌标本40例(淋巴结无转移20例,转移20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20例,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组化检测CD4+CD25+Foxp3+Treg、TGF-β和IL-10在乳腺癌原发灶、癌周组织、腋窝淋巴结以及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三指标表达程度,均较乳腺纤维腺瘤中高(P<0.05);原发灶中表达程度,均高于癌周组织和腋窝淋巴结(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癌周组织三项指标表达低于腋窝淋巴结(P<0.05),而淋巴结未转移组中,癌周组织和腋窝淋巴结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在乳腺癌微环境中富集可能是导致乳腺癌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CD4+CD25+Foxp3+Treg与TGF-β和IL-10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水平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C3H/HeN[(TOU样受体4(TLR4)野生型)]小鼠脾脏CD4+ CD25+Treg,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各细胞培养孔均加入可溶性抗CD3和可溶性抗CD28作为辅助活化剂.应用/不应用抗TLR4抗体预封闭CD4+CD25+Treg表面TLR4,观察HMGBl刺激CD4+CD25+Treg表达CTLA-4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HMGBl(0.1 mg/L)刺激CD4+CD25+Treg,CTLA-4在24、48、72 h表达水平(47.56±5.49、35.83±4.96和31.94±4.65)较正常对照组水平(79.42±2.79)均显著下降(P<0.01),以48、72h组下降尤为明显;不同剂量HMGBI刺激CD4+CD25+Treg48h其CTLA-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其中以0.1 mg/L和1 mg/L组表达水平(分别为33.34±4.00和29.90±4.30)降低幅度尤为明显.经封闭TLR4预处理后,给予HMGBl(0.1 mg/L)刺激24、48和72 h CD4+CD25+Treg表达CTLA-4的水平(90.39±8.80、93.13.4-4.80和80.29±4.31)均较对正常照组(71.03±4.34)显著增强(P<0.05或P<0.01);而不同剂量HMGBl刺激CD4+ CD25+Treg 48 h,仅以0.1 mg/L组能显著上调CTLA-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HMGB1通过TLR4负向调节CIM+ CIY25+ Treg表达CTLA-4水平,从而影响Treg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受者外周血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定群研究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移植中心接受初次移植50例随访满1年肾移植受者,分为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19例,其中环孢素组10例,他克莫司组9例;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31例.另取20例行规律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3组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比较各组间表达水平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关系.结果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3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2组冷缺血时间、HLA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环孢素患者和他克莫司患者外周血中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服用雷帕霉素组患者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服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患者,提示雷帕霉素有助于诱导宿主对移植肾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检测的意义。 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74例乳腺癌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百分比,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者[(9.15± 2.24)% vs.(2.29±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以及HER-2、pS2、nm23的表达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Ki-67表达无关(均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pTNM分期、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3,r=0.333,r=0.919,r=0.604,均P<0.05)而与pS2、nm23表达呈负相关(r=-0.229,r=-0.401,均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升高,并与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对其检测可能有助于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诱导体内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延长同种心脏移植小鼠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经丝裂霉素处理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未经丝裂霉素处理的C57BL/6小鼠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进行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地西他滨对培养体系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分别以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种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组受鼠术后1~3 d经尾静脉注射地西他滨(1.5 mg/kg),同种对照组受鼠术后1~3 d经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监测两组移植心存活时间,检测受鼠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观察移植心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地西他滨能够上调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CD4+ CD25+Treg细胞的水平.同种对照组和实验组移植心脏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7和11d,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与同种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和Foxp3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移植心肌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地西他滨能够诱导同种心脏移植小鼠体内Foxp3基因的表达,从而明显减轻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Foxp3表达能够诱导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从转染IKK2dn并负载供者抗原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Treg)中筛选CD4+ CD25 - Treg的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 Lewis大鼠骨髓源性imDC,转染IKK2dn后负载供者BN大鼠抗原,与Lewis大鼠T细胞进行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诱导产生Treg,用免疫磁珠法(MACS)筛选出CD4+ CD25 -T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纯度.加入CD4+ CD25 -T细胞行再次MLR检测其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经MACS筛选,CD4+ CD25 -T细胞纯度为(95.78±1.25)%.再次MLR结果显示CD4+ CD25 -T细胞组的吸光度值为(0.106±0.006),低于BN抗原组(0.189±0.007)、Adv0-CD4+T细胞组(0.419±0.014)及第三方供者抗原组(0.20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IKK2dn并负载抗原的imDC诱导产生的Treg,经MACS筛选可以获得高纯度的CD4+CD25-T细胞,对同种T细胞增殖具有针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SF)标准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接受肝移植的2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随访期内肿瘤复发4例(肿瘤复发组),余20例无复发(肿瘤未复发组);以同期健康人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比较肿瘤复发组和肿瘤未复发组术前、术后不同时点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肿瘤复发组和肿瘤未复发组术前、术后不同时点及对照组的Foxp3+Treg(Foxp3+Treg%)水平;对术前与术后Foxp3+Treg表达与AFP、CD3+和CD8+T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术前及正常水平相比,肿瘤未复发组患者术后Foxp3+Treg表达经历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最终稳定于较低水平。与肿瘤未复发组患者比较,肿瘤复发组患者的AFP和Foxp3+Treg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术前及正常水平(均为P0.01),而且在肿瘤复发组患者中Foxp3+Treg早期异常性升高先于AFP。相关性分析提示,Foxp3+Treg与AFP变化一致,呈正相关(P0.01);而与效应性T细胞(CD3+T细胞、CD8+T细胞)表达变化相反,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 Foxp3+Treg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密切。超UCSF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Foxp3+Treg越高,提示复发风险越大,联合检测AFP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CD8+T细胞、Foxp3阳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8、Foxp3在90例食管癌组织间质、癌巢中的表达,计数阳性细胞,分析阳性细胞数目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间质中CD8+T细胞的数量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Foxp3+Treg细胞数量与淋巴结转移、病变长度呈正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总生存率66.67%(60/9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无论癌巢或间质中,CD8+T细胞计数高者的总体生存曲线优于计数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xp3+Treg细胞计数高者的累计生存情况较计数低者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间质浸润的CD8+T、Foxp3+Treg细胞数量和病变长度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间质中浸润的CD8+T细胞数量、Foxp3+Treg细胞数量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Foxp3+Treg细胞数量增多预后不良,CD8+T细胞数量增多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与Foxp3+细胞(T调节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磁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瘢痕疙瘩患者(K组,15例)和正常人(N组,15例)外周血中Foxp3+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II、CD83的表达和功能,分离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分别与CD44 CD25-细胞共培养,测定Foxp3+细胞生成和IL-10的表达.结果 ①K组Foxp3+细胞占CD4+CD25+细胞的(1.45±0.22)%,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的浓度为(一),明显低于N组[(5.63±0.95)%,(137±12)ng/L],P<0.05;②K组MHCⅡ+CD83+细胞占(85.47±4.13)%,培养上清中IL-12 p70的浓度为(263±21)ng/L,明显高于N组[(12.79±6.84)%,(一)],P<0.05;③K组DC与CD4+CD25-细胞共培养,3 d后诱导的Foxp3+细胞占CD4+细胞的(0.27±0.18)%,分泌的IL-10浓度为(一),明显低于N组DC与CD4+CD25-细胞共培养诱导的Foxp3+细胞含量和IL-10浓度[(2.53±0.72)%,(79.6±3.24)ng/L],P<0.05.结论 ①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表达减少,功能降低提示瘢痕疙瘩患者可能存在外周的主动免疫抑制功能减弱;②瘢痕疙瘩患者中树突状细胞与Foxp3+细胞之间存在免疫调节作用;③Foxp3+细胞与瘢痕疙瘩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因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所致的功能丧失移植肾切除与否对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患者,经移植肾活检证实发生CAN,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无增高.根据是否行移植肾切除分为切除组(n=17)和保留组(n=13).两组在原发病构成比、HLA错配及移植后用药等影响机体免疫因素诸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者在移植肾功能丧失后除均服用泼尼松5 mg/d外,近3个月未再服用其他抗排斥反应药物,切除组的患者切除术后仍口服泼尼松5 mg/d,直到术后2个月停用.分别于移植肾切除术前、术后1个月和2个月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CD25~(high)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 CD25~(high)/CD4~+)比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表达比率和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率.结果 切除组术前CD4~+ CD25~+/CD4~+比率为(1.47±0.19)%,术后2个月为(1.08±0.16)%;保留组相应时间点CD4~+ CD25~(high)/CD4~+比率分别为(1.44±0.25)%和(1.77±0.24)%,切除组术后2个月时CD4~+ CD25~(high)/CD4~+比率明显低于保留组(P<0.01).切除组术前CTLA-4表达比率为(76.82±5.31)%,术后2个月为(72.56±4.99)%;保留组相应时间点CTLA-4表达比率分别为(76.20±4.22)%和(75.24±4.26)%,两组间各时间点的CTLA-4表达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前Foxp3表达率为(79.77±1.59)%,术后2个月时为(69.07±4.37)%;保留组相应时间点Foxp3表达率分别为(79.56±1.75)%和(79.09±2.05)%,切除组术后2个月时Foxp3表达率明显低于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移植肾切除后CD4~+ CD25~(high)/CD4~+比率及其表面标志性因子Foxp3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移植肾切除可明显抑制CD4~+ CD25~+ Treg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SRL)对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以及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Cuff法建立雄性BALB/c→C57BL/6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受体:对照组术后不予特殊药物治疗,SRL组术后1~14 d予SRL 10 mg/(kg·d)灌胃,环孢素(Cs A)组术后1~14 d予Cs A 30 mg/(kg·d)灌胃。记录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于移植心停搏或术后14 d取脾,分离单个核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比例(CD4+CD25+Treg%),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Foxp3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 A组和SRL组均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的生存时间(均为P0.01),而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s A组脾脏中CD4+CD25+Treg%明显降低,而SRL组则明显升高(均为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L组脾脏T细胞的Foxp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 A组,其中对照组亦明显高于Cs A组(均为P0.01)。结论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SRL明显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促进CD4+CD25+Treg的增殖与生长,有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胚胎植入失败(RIF)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0例RIF患者(RIF组),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前、后2周的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并选择同期正常未妊娠妇女20例作对照(对照组). 结果 (1)RIF组治疗前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IF组治疗后CD4+CD25+Treg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IF的发生可能与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有关;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调控母胎免疫耐受,有利于胚胎植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