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别将2015年3月-2015年10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1年12月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收住院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9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挽救缺血的心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抢救中实施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1),急救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院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Ⅰ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Ⅲ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病种知识缺陷、分诊经验欠缺、处理流程欠缺、项目记录遗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实施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预后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就诊至CT检查时间、化验结果出来时间、DN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显著提高AIS静脉溶栓救治有效率,缩短急诊候诊时间,且护理满意度和预后优良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卢碧洁  李亚青 《妇幼护理》2024,4(9):2170-2172+217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借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用时、急救效果、护理满意度、抢救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在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开通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比对照组各阶段所用时间更短,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AMI再发生率、再PCI率与对照组发生率相比明显更低,且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急救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融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来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病人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分诊评估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构建静脉通路时间、至做心电图时间、至实施介入时间及总急救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人家属急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接诊各时间窗,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家属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为优化急诊流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急救相关时间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急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快速实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急诊治疗,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2015年6—12月收治的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选取2016年1—6月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协作模式,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总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近期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抢救效率、抢救效果、救护技术、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提高妇科腹腔内出血患者的抢救效率,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尤敏 《妇幼护理》2023,3(11):2699-270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受急救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3 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绿色通道流程管理。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我院接诊 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5 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的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急救环 节时间及溶栓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各项急救环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 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救治时效性具有关联性。 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减少院内延误,保障治疗最佳时机,提升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沈青云 《当代护士》2018,(8):128-13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救工作效率及患者救治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急诊科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AMI患者中选6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n=32)、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护理,n=32),观察并对比两组急救效率及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急救总疗效为90.6%,高于对照组的68.8%(χ2=4.730,P0.05);观察组抢救过程中急诊停留、首次球囊扩张所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常规组,GACI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选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使急救效率明显提高,提高救治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道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救治流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关键环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流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利于缩短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提高救治流程满意度,使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留观室于2016年5—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42例为观察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选取急诊科留观室于2016年1—4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3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比较2组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好转出院率高于对照组,入住ICU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诊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沟通协调、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患者的护理流程优化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7—12月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救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全程有效的急救优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重型脑外伤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胸痛中心建设初期收治的AMI患者13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护理急救流程;选取2018年1~7月胸痛中心申报期收治的AMI患者182例为实验组,设置胸痛专职护士实施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肌钙蛋白CTn T(POCT)出结果的时间、口服药服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结果:实验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POCT出结果的时间、口服药服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急诊科实施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能明显缩短自行入院的AMI患者的急救时间,缩短其急诊停留时间,优化AMI患者的救治流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明珠  张天淑 《妇幼护理》2023,3(21):5155-5157
目的 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急诊胸痛患者 70 例,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提供快速准确 分诊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救治时间节点、满意度与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 FMC 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2B 时间、D2B 时间及总缺血时间各项救治时间节点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 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抢救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患者分诊就诊时间,减少不良事件,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入院较晚的为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工作高效有序,患者接诊、急诊用时短,可以避免延误救治时机,急救成功率高,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建立后的规范化卒中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卒中中心建立前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卒中中心建立后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进行规范化卒中急诊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接诊至确诊的时间、确诊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 0.001);观察组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规范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接诊至病情确诊时间、病情确诊至接受治疗时间,减少院内延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静脉溶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8例,依据病人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指导后,研究组病人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介入时间和总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可以改善病人预后,提高住院期间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即准备阶段、伤情评估、抢救阶段、术后护理、患者家属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的抢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提高了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