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住院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呼吸功能锻炼、运动指导、心理应激干预、营养支持和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运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价患者对自我负担的感受,运用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SPBS中照顾负担和情感负担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1)。除生理功能外,观察组干预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职能、情绪职能、社会职能、角色职能、认知职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PHN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将120例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疼痛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后4周情绪状态。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PHN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单纯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和睡眠,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再次入院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性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调查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2组干预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2组干预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ACI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团体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独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独居老年COPD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给予团体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两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独居老年COPD病人睡眠质量,利于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确保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集束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措施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行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照护,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照护的基础上引入集束化理念开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两组接受由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采用微型营养评分法(MNA)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用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患者开展基于集束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RS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紧张、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机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肺活量(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运动机能、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医学结局调查简易量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VC、PEF、FEV1%、运动机能、SAS评分、SD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需要的层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机能恢复,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AS、SDS及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干预1周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1周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病人负面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精神护理干预模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价(SF-36)量表综合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生活活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精神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护理成效,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按病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并评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