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MDT协作护理,n=3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30),对比2组护理效果及伤口愈合、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5.376,P0.05);实验组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t=4.283、6.280、5.397,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估表中5个方面满意度评分、GQOLI-74量表中5项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协作护理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总体治疗及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杭州院前转送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反应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96±4.62) min、(33.14±3.48) min、(75.34±13.66) min及(9.60±2.27) d,并发症发生率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104-4105
总结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接诊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接受院前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及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试验组(45例)。比较两组出诊时间、急救介入时间、手术治疗时间、48h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出诊时间与手术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急救介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48h内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学科联合协作在肝癌手术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肝癌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干预组给予多学科联合协作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总体幸福感、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联合延续护理在神经外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0例神经外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多学科协作联合延续护理组(MC组)和延续护理组(CC组)各350例,MC组实施多学科协作联合延续护理措施,CC组采用延续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MC组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CC组(P0.05),MC组护理后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C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延续护理可提高神经外科肿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协同式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例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试验组接受协同式院前急救,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急性脑出血病例干预后的初步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协同式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可显著缩短患者获得初步救治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改进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脑出血病人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急诊接收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38例)和对照组(男性42例 ,女性37例) ,以改进的急救护理流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救治,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诊到达时间、急救介入时间、待手术时间、手术治疗时间、患者治疗48 h内死亡人数及并发症发病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诊到达时间上观察组(18±2. 5)min,对照组(17. 90±2. 56)min、手术治疗时间上观察组(3. 50±1. 30)h,对照组(3. 51±1. 23)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急救介入时间观察组(15. 80±6. 83)min,对照组(36. 79±14. 52)min、待手术时间上观察组(28. 98±11. 20)min,对照组(58. 45±18. 56)min,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患者治疗48 h内死亡人数(观察组8例,对照组22例) ,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两组并发症发病率相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改进院前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救治明显缩短了急救介入时间、待手术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并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500-250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层级护理在重症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分级护理,观察组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分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高热缓解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及高热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层级护理用于重症颅内感染患者中,可有效缩短高烧缓解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过渡期护理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护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重症监护期间实行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10.
李明明 《妇幼护理》2024,4(5):1210-1212
目的 分析与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月在医院就诊的 6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0 例)予以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30 例)予以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处理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效果好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急救效果,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忠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就诊至球囊扩张时州、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忠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对坎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忠者中具有高效性、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于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4例,按时间顺序分组,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模式即由医生护士合作模式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将2018年7月—...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是指小动脉、小静脉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内实质性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高[1].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方法之一,能够为院内救护创造有利条件,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2].本文总结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白2001年至200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情况,了解其是否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急救。结果76例患者中1h内得到处理的有43例,1~2h得到处理的有17例,2~4h得到处理的13例,4h以上者3例,死亡18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及时院前急救是赢接关系到患者存活可能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60例NSCLC化疗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研究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NSCLC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MDT管理,可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脑出血是指小动脉、小静脉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内实质性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高[1].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方法之一,能够为院内救护创造有利条件,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2].本文总结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88例AD患者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44例,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照组(44例,单一学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精神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A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进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是指小动脉、小静脉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内实质性出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高[1].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的方法之一,能够为院内救护创造有利条件,对患者的预后起决定性作用[2].本文总结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以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抢救所用时间。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0.0%、9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抢救所用时间分别为:对照组(46.8±5.3)min,观察组为(31.3±5.0)min,观察组抢救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指导护理干预,有利于护理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可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