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SD大鼠到Wistar大鼠的强化CAN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行处理)、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6 mg·kg-1·d-1)、他克莫司组(给予他克莫司0.15 mg·kg-1·d-1)、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20 mg·kg-1·d-1)和西罗莫司组(给予西罗莫司0.8mg·kg-1·d-1).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观察移植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组织中TGF-β1、Smad2和Smad7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结果 术后各组均呈现CAN的病理改变,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的病变程度较对照组重,而霉酚酸酯组和西罗莫司组的病变轻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组和西罗莫司组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生CAN时,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可上调TGF-β1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s通路,加重其病理损害,而霉酚酸酯和西罗莫司的作用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肝移植中心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手术的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应用西罗莫司分为西罗莫司组和他克莫司组,比较两组移植术后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切口并发症、代谢疾病、肿瘤复发和病人生存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罗莫司组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而高血脂的发生率则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与他克莫司组比,西罗莫司组肿瘤1年复发率明显降低,累积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并不增加移植术后急性排异、肝动脉栓塞、胆道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可延迟肿瘤的复发,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中远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影响因素及移植肾生存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而接受移植肾病理活检并确诊移植肾AR受者临床资料,共纳入43例受者,其中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17例,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26例;同时纳入同期(2周内)肾移植且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9例受者为对照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HLA-A错配2个比例(4/17)高于对照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和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AR发生时和末次血清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高于AR发生前(P均<0.05);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和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AR发生时和末次血清肌酐和eGF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进入慢性肾脏病(CKD)-4期受者比例低于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χ2=5.73,P<0.05);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进入CKD-4期受者比例以及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移植肾失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17.727和9.882,P均<0.05)。AR发生时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和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受者均接受PRA检测,前者PRA-Ⅰ和PRA-Ⅱ阳性比例分别为41.2%(7/17)和88.2%(15/17),均高于后者[11.5%(3/26)和26.9%(7/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01)。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及对照组术后分别有13、24和38例受者应用他克莫司。发生AR时,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3.72±0.76)ng/mL]与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3.37±0.86)ng/mL]均低于对照组[(5.73±1.2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与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均低于发生AR前[(6.27±1.18)和(6.33±1.6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0和6.216,P均<0.05)。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4例受者应用以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其中3例术后33、36和55个月环孢素血浓度分别为112.4、138.3和7.0 ng/mL,均低于要求血药浓度。急性T细胞排斥反应组2例应用环孢素受者术后16和177个月环孢素血药浓度分别为43.2和24.6 ng/mL,均低于要求血药浓度。随访至2021年6月30日,急性抗体排斥反应组移植肾生存率低于对照组(χ2=8.738,P<0.05)。 结论HLA-A位点错配及他克莫司低血药浓度是肾移植术后中远期诱发AR的重要原因。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是移植肾生存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西罗莫司对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因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肝移植的114例受者资料,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中是否应用西罗莫司分为西罗莫司组(63例)和他克莫司组(51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肝癌复发的危险因素, Cox回归分析评估西罗莫司对受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45例发生了肿瘤的复发和(或)转移。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使用西罗莫司是预防肿瘤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5, HR=0.38, 95%置信区间(CI):0.193~0.748]。他克莫司组受者无瘤生存时间为5个月(4~19个月), 而西罗莫司组的受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23个月(13~31个月)。两组发生感染及排斥反应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以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为主的受者可能比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他克莫司为主的受者肿瘤复发率更低, 无瘤生存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胸腺肽α-1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肝移植复发模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三联组、西罗莫司组、槐耳组、胸腺肽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取阳性对照组大鼠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Treg%)、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8+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eg%与CD4+T%、CD8+T%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大鼠肝癌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建模成功。阳性对照组的Treg%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三联组的Treg%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胸腺肽组和槐耳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三联组、西罗莫司组和胸腺肽组的CD4+T%和CD8+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联组的CD4+T%和CD8+T%均高于胸腺肽组、西罗莫司组和槐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reg%与CD4+T%、CD8+T%和CD4+/CD8+均呈负相关,且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Treg%与CD4+/CD8+之间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reg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发挥抗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血药浓度他克莫司在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治经肾穿刺活检及临床诊断为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高血药浓度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7.5~10 ng/mL之间(包含7.5 ng/mL),低浓度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控制在5~7.5 ng/mL之间。观察两组患者在病情缓解率、血浆白蛋白水平、尿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等方面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病情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升高白蛋白水平方面,治疗两个月时高血药浓度组升高水平较低浓度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观察的其他月份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高血药浓度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高于低血药浓度组,但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血药浓度他克莫司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可以取得同等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激素分别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ropathy,IMN)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3年07月~2016年03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肾穿刺活检术后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别接受他克莫司、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治疗,共计63例,分为他克莫司组(A组)、环孢素A组(B组)和环磷酰胺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均优于CTX组(P0.05)。环孢素A组与CTX组比较,总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能明显增加IMN患者的总缓解率,他克莫司的疗效优于CTX,环孢素A与CTX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受者外周血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定群研究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移植中心接受初次移植50例随访满1年肾移植受者,分为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19例,其中环孢素组10例,他克莫司组9例;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31例.另取20例行规律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3组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比较各组间表达水平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关系.结果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3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2组冷缺血时间、HLA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环孢素患者和他克莫司患者外周血中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服用雷帕霉素组患者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服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患者,提示雷帕霉素有助于诱导宿主对移植肾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不同P-gp表达水平的状况下,他克莫司对PHA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及IL-2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健康人P-gp水平(14.5%)为对照,收集78例移植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样本,分为低表达组(15%~20%)和高表达组(20%).有丝分裂原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以淋巴细胞分裂指数和白细胞介素(IL)-2为指标,观察他克莫司对不同p-gp水平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他克莫司浓度在(5~10)ug/L之间,可明显抑制PHA刺激的健康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25%)和IL-2的产生(15 ng/L);P-gp低表达组的淋巴细胞,其增殖指数和IL-2的产生可分别为30%、15 n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高表达的淋巴细胞,其分裂指数和IL-2产生可分别达40%-50%和(30~35)ns/L,与正常对照组和低度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gp特异的功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各组间淋巴细胞活化率和IL-2的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增高,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他克莫司浓度,减弱他克莫司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西罗莫司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三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确诊的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纳入标准采用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组(27例)与B组(27例)。A组采用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使用小剂量西罗莫司+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各组白介素(IL)-2、IL-13、干扰素(INF)-γ改变,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24 h尿蛋白、血糖、血药浓度等生化指标,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经过治疗3个月、6个月后总胆固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前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IL-2、INF-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IL-13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前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略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组总缓解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小剂量西罗莫司的三联治疗方案较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能更好的改善胆固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与疾病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联合应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对照组30例,采用麦考酚吗乙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联合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率,他克莫司用量,肾功能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全部如期完成观察,两组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组、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30)、10%(3/30),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研究组在维持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对照组相当情况下,其用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60%比70%,P0.05)。结论联合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方案用作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减少他克莫司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控制情况,探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96例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检测结果。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A)测定结果,将其分为4组(I组,A≤6 ng/mL;II组,6〈A≤10 ng/mL;III组,10〈A≤15 ng/mL;IV组,A〉15 ng/mL),对4组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P=0.57),血红蛋白(P=0.60),血小板(P=0.12),总胆红素(P=0.58),谷氨酰基转移酶(P=0.4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9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40)在4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P=0.007),碱性磷酸酶(P=0.004)和血尿素氮(P=0.007)在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 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70.2 mL/min)要明显高于≤6 ng/mL(58.2 mL/min)和〉15 ng/mL (66.2 mL/min)。同时,感染及中重度贫血的风险也较低,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比例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维持,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和中重度贫血的风险,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他克莫司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对蛋白负荷肾病模型大鼠肾脏足细胞的影响及氯沙坦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罗莫司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向大鼠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蛋白负荷肾病大鼠模型。西罗莫司组:在模型大鼠基础上给予西罗莫司;联合用药组:在模型大鼠基础上给予西罗莫司和氯沙坦。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指标变化,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标志——desmin蛋白的表达。结果:(1)实验第7天,模型组、西罗莫司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均出现明显蛋白尿。西罗莫司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24h尿蛋白量均较模型组尿蛋白量显著增多(P〈0.05),但联合用药组大鼠24h尿蛋白量较西罗莫司组有明显缓解(P〈0.05)。实验第14天,西罗莫司组大鼠24h尿蛋白量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间的24h尿蛋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电镜结果:模型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结构基本完整,无增厚,偶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偶见足突局灶性融合;西罗莫司的肾小球足突融合多见,足细胞内可见较多电子致密物;联合用药组大鼠电镜下足细胞改变与西罗莫司组相似。(3)西罗莫司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肾小球desmin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虽联合用药组大鼠desmin阳性表达较西罗莫司组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但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罗莫司会加重蛋白负荷肾病大鼠的蛋白尿水平,其机制可能损伤肾小球足细胞后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毫火针辅助308nm准分子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对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笔者医院就诊的13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308nm准分子光和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毫火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Ig)、白癜风面积、严重程度评分指数(VASI)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IgG、IgA、IgM、VASI评分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8nm准分子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基础上,予以毫火针治疗能够更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平衡,促进皮损复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受损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用细胞松弛素B可逆性地损害处于增殖期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细胞),然后将细胞分成5组:对照组,仅加入橄榄油10 μl;环孢素A(CsA)组,加入CsA 3μg/ml(2.5 mmol/L);他克莫司(Tac)组,加入Tac 1μg/ml;吗替麦考酚酯(MMF)组,加入MMF 0.3μg/ml;西罗莫司(SRL)组,加入SRL10 ng/ml.在药物处理后6、12和24 h时,采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对各组不同时间点的系膜细胞进行形态观察、计数和增殖情况分析.结果 药物处理后,各组HBZY-1细胞的形态均有所恢复.处理后6 h时,除Tac组HBZY-1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时,各组HBZY-1细胞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对照组和MMF组之间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的细胞数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MMF组以及与组内其他时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CsA组和Tac组的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显著,SRL组增加的幅度低于CsA组和Tac组(P<0.05).结论 CsA、Tac、SRL和MMF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受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损伤和促进其恢复,但是其中CsA和Tac明显地促进了细胞的增殖,SRL促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而MMF则几乎不引起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40只)分别注射他克莫司和生理盐水,检测再灌注24、48和96 h后TNF-α、IL-1、ALT、AST、LDH、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观察肝脏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Fas、Bcl-2的mRNA水平.依据免疫抑制方案,将112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分为他克莫司组(63例)和环孢素A组(49例),比较临床肝移植使用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患者肝酶指标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TNF-α、IL-1、ALT、AST、LDH、ET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超微结构受损和细胞凋亡较轻,Fas mRNA合成减少.患者使用他克莫司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环孢素A低(x2=39.0,P<0.05).结论 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临床使用他克莫司能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及其防治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 自移植后第2个月到第12个月,每月采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他克莫司组和雷帕霉素组肝癌肝移植受者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同期术后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受者间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他克莫司组受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0.1032±0.0943)明显低于雷帕霉素组受者(1.2136±0.6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0,P<0.01);雷帕霉素组患者比同期他克莫司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2,P<0.05).结论 他克莫司抑制了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而雷帕霉素可能参与了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防治排斥反应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和环孢素(cyclosporin,Cs A)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大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20只4周龄ARPKD模型PCK大鼠,雌雄各半,采用成组设计随机分为西罗莫司组(n=6)、环孢素组(n=8)和对照组(n=6),分别每天以西罗莫司稀释液、环孢素稀释液和无药物的饮用水灌胃,每周测体重,分别于4、6、8、10周龄内眦静脉取血监测肾功能,分别在4、8、12周龄行双肾超声观察囊肿数量及大小,12周龄时全部处死,取双肾称重,并行切片HE染色观察囊肿体积密度(cyst volume density,CVD)。结果 3组大鼠实验过程中均无死亡,体重均增加,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时西罗莫司组超声下肾脏体积、肾脏内囊肿数和最大囊肿最大截面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5±0.25)cm~3vs.(2.00±0.36)m~3,q=3.426,P0.05;(31.75±6.57)个vs.(43.08±10.28)个,q=3.638,P0.05;(0.0828±0.0420)cm~2vs.(0.1373±0.0536)cm~2,q=3.966,P0.05];环孢素组超声下肾脏体积、肾脏内囊肿数和最大囊肿最大截面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西罗莫司组、环孢素组和对照组在双肾质量、双肾质量/体重比(2-kidney/total body weight ratio,2K/TBW)、10周龄时血清BUN和Cr以及CV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罗莫司和Cs A对PKD大鼠疾病的进程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藤碱(SIN)对同种异体胰岛刺激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对胰岛活性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Wistar大鼠胰岛作为刺激原,Lewis大鼠脾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体外共同培养,分为4组:SIN组为SIN+胰岛+淋巴细胞共培养;他克莫司(Tac)组为Tac+胰岛+淋巴细胞共培养;阴性对照组为胰岛+淋巴细胞共培养;空白对照组为单纯淋巴细胞培养。四甲基噻唑蓝法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细胞因子(IFN-γ、IL-2、IL-10)浓度以及胰岛素分泌量,吖啶橙-碘化丙啶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OD值、细胞增殖率、上清液细胞因子浓度、胰岛素分泌量及胰岛素刺激指数等指标,采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 结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第3天,阴性对照组、SIN组、Tac组和空白对照组OD值分别为0.524±0.048、0.438±0.032、0.429±0.037、0.327±0.026;SIN组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T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淋巴细胞增殖率SIN组和Tac组分别为(33.9±2.8)%、(33.2±3.0)%,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但SIN组和T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N组上清液IFN-γ、IL-2浓度分别为(67±6)、(322±21) pg/mL,均低于阴性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但与T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浓度为(76±4) pg/mL,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IN组高糖及低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14.7±2.1)、(8.3±1.2) mU/L,计算胰岛素刺激指数为1.73±0.24,胰岛细胞存活率为(82.5±4.7)%,均优于Tac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 结论SIN对同种异体胰岛刺激的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可减轻胰岛免疫损伤;与他克莫司相比,能更好地保持胰岛细胞活性及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噻唑烷二酮类曲格列酮对西罗莫司作用下3T3-L1细胞的脂质蓄积及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株,分成对照组、西罗莫司(100 nmol/L)组、西罗莫司(100 nmol/L)+曲格列酮(10 μmol/L)组和曲格列酮(10 μmol/L)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3T3-L1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析瘦素的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3T3-L1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结果显示,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总胆固醇是西罗莫司组的1.08倍,游离胆固醇为其1.19倍(P<0.05).曲格列酮能上调西罗莫司作用后3T3-L1细胞瘦素分泌水平,对照组、西罗莫司组、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曲格列酮组瘦素分泌量分别为(19.02±0.52) μg/L、(15.62±0.47) μg/L、(16.45±0.51) μg/L、(18.07±0.66) μg/L,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瘦素分泌水平为西罗莫司组的1.05倍(P<0.05).曲格列酮能减轻西罗莫司对PPARy表达的抑制效应,西罗莫司、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曲格列酮组PPARγ mRNA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60±0.14)倍、(1.12±0.27)倍、(1.30±0.14)倍,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PPARγ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西罗莫司组(P<0.05);各组相应的PPARγ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74±0.11)倍、(1.37±0.52)倍、(0.61±0.10)倍,其中西罗莫司+曲格列酮组PPARγ表达量显著高于西罗莫司组(P<0.05).结论 曲格列酮能通过PPARγ减轻西罗莫司对脂肪细胞脂质蓄积和分泌功能的抑制,这为临床上西罗莫司引起的高脂血症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