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新方法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对15例需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胃镜直视下鼻肠营养管置入术。结果通过该新方法行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1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营养管放置成功率为100%。结论医护完善配合可一次性使空肠营养管头端到达空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梁洁萍  麦丽红  谢书芬 《妇幼护理》2023,3(19):4612-4614
目的 分析持续护理质量优化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 期间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进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患者共 60 例,通过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优化。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护理 1 周后营养指标。结果 观 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开展持续护理质量优化,能够提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减少置 管时间,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在早产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NICU行PICC置管的7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37例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将实施FOCUS-PDCA模式护理的38例早产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PICC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理应激反应,记录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PICC置管成功后,观察组早产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明显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置管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共312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后24h内接受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置管时间为(15.5±5.61)min,成功率为99.07%(3091/3120),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5/3120),导管留置时间为(15.2±4.50)d。结论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放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快速、安全,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小和易耐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勇进  任卫红  周欢  赵妙玲  萧玉琼 《全科护理》2021,19(35):4978-498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对照组采用盲插法鼻空肠管置管,记录两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或空肠的例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营养管置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后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38例(76.00%)、十二指肠内8例(16.00%)、胃内4例(8.00%),一次性置入成功46例(92.00%);对照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18例(36.00%)、十二指肠内21例(42.00%)、胃内11例(22.00%),一次性置入成功39例(78.00%);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空肠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胃内及十二指肠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置入过程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应用于机械通气病人中能明显提升置管操作精准度与有效性,提升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降低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郑春燕  郑云  胡英 《护理学报》2013,(15):29-30
目的通过与鼻空肠管比较,评价液囊空肠管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鼻空肠管置入,干预组采用液囊空肠管置入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8%和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显著减少(P<0.001),营养治疗费用降低(P<0.001)。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方便,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减少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胃镜放置鼻肠管与常规鼻胃管2种营养途径的肠内营养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常规鼻胃管组(32例)和经胃镜鼻肠管组(33例),均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肺炎发生率。结果 2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鼻肠管组肺炎发生率为6.1%,鼻胃管组3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胃管及胃镜下置鼻肠管操作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但鼻肠管肺炎发生率较鼻胃管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我院脑科医院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加强营养护理。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床旁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成功,及时给予了空肠营养液支持。结论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管快捷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小儿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对改善小儿消化道大手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作用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小儿消化道疾病在术中穿刺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经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营养组进行对比。结果使用空肠营养管的患儿在术后体重平均增长(20.0±25.6)g/d,对照组为(1.8±31.9)g/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营养管组患儿甲级伤口愈合率为80.6%,对照组5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和20%,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道疾病在手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在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改善患儿营养不良,有利伤口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胃管或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为主的护理干预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胃管行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天时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方式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营养状态,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用一次性使用的复尔凯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做好置管前、中、后3个阶段各项护理观察及配合.结果:10例患者中,7例在置管3d内营养管均自行到达空肠,另外3例在胃镜或X线透视帮助下到达空肠.当营养管达到空肠后开始肠内营养,通过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量,至第4天给予全量,肠内营养支持2周左右.无一例发生胰腺炎复发、腹泻、腹胀、肠痉挛等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置管前、中、后的3个阶段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路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心理应激反应、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管内导管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患儿PICC置管期间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患儿并发症,提高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依从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重症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插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减少重症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行肠内营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插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萨氏导丝作为空肠营养管的支撑导丝在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导丝组(A组,34例)和萨氏导丝组(B组,35例)。A组使用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B组将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更换成萨氏导丝,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取样钳辅助钳夹反复推送,将空肠营养管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少。萨氏导丝替换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在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护理资料。结果在护理配合下,本组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一次成功,置管时间为10~25min。肠道内营养支持时间为5~30d,无发生误吸、腹痛腹泻、穿孔、消化道出血及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超细胃镜置管简捷、安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管和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胃肿瘤手术的患者4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鼻空肠管组(26例)和空肠造瘘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空肠营养管护理、并发症防治、营养护理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堵管率和置管时间。结果护理期间空肠造瘘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和堵管率均明显低于鼻空肠管组(圴P<0.05),平均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鼻空肠管组(P<0.01)。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口与鼻空肠管比较行肠内营养可减少意外脱管发生率和堵管率,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难度性及安全性。方法:统计56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并在心电监护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h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56例病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100%,1次置管成功率85.7%,平均置管时间(17.9±9.3)m in,无严重置管并发症。术中患者出现心率、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9例(51.8%)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术后2h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技术难度不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床旁经电磁定位导航仪引导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普通外科在床旁电磁定位导航仪下放置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85例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总结病人特征、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及置管长度、不良反应及舒适度评分。[结果]85例病人置管时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6分~35分(18.3分±8.2分),其中机械通气病人38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病人15例,4例病人在置管时伴有鼻胆管;置管成功率为97.6%,平均置管时间为16min,平均置管长度约为105.5cm;所有病人在鼻肠管置入过程及置管后无误入气管和气胸等并发症,置管过程中舒适度评分为3.24分±1.03分。[结论]对危重病人,经电磁定位导航仪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为危重症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联合经口胃镜与经鼻胃镜空肠管置入方式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81例空肠管营养患者随机分为DSA联合经口胃镜组44例和经鼻胃镜组37例,分别采用DSA联合经口胃镜和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种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出血、置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结果:DSA联合经口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操作时间、麻醉药使用量、鼻黏膜出血量例数均明显少于经鼻胃镜组(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经鼻胃镜组(P0.05)。结论:DSA联合经口胃镜鼻空肠管置入较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更加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小,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口和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51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和经口普通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对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使用操作时间、插管时患者舒适度以及患者愿意接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与经口普通胃镜置人鼻空肠营养管相比:成功率高(96% Vs 65.38%,P<0.05),操作时间短(10.87±2.35 Vs 30.94±2.52,P<0.05),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更愿意接受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人法置管.结论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优于经口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