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健康信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患者生活方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治疗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活方式有了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脂肪肝与单纯肥胖、高血压、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我院查体中心对6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58例脂肪肝患者干预前饮食控制和运动不合格者分别占91.38%和82.76%,高热量与高脂肪的摄入分别占100.00%和90.57%;干预后饮食控制和运动合格患者显著增加,且高热量、高脂肪摄入减少,血脂降低,血清转氨酶降低,部分患者已戒酒。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脂肪肝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探讨护理干预方法。方法:调查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方案并实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利于溃疡愈合,同时减少了溃疡反复发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特需病房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65例高收入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该组患者认知水平及行为改变程度。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病因知识、治疗目的及意义、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获取高血压相关知识途径的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能够坚持低盐、清淡饮食的患者由44.2%提升到78.2%。认知水平及行为改变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特需病房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变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体检中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体检中心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过建立档案,实施认知、饮食和运动等系列干预措施,观察比较患者干预前后BMI、腰围、AST、ALT、GGT、TG、TC、HDL-C、LDLC等指标的改变。结果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BMI、腰围、AST、ALT、GGT、TG、TC、HDL-C、LDL-C均较干预前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认知状况,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人组的60例强迫症患者于入组时和心理行为干预12周末,采用自拟认知调查表测评患者的认知状况;于入组时和心理行为干预4周末、8周末、12周末,采用强迫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12周末,入组患者认知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强迫症状量表总分、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12周末显效率为74.97%(45/60),有效率96.64%(58/60)。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药物联合心理行为干预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自恃心理程度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体检,查出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的脂肪肝患者12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脂肪肝患者自恃心理程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方法,建立以医护、患者、家属三者共同对疾病合作管理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自恃心理程度、BM、ITG、肝脏B超结果有无差异。结果:脂肪肝患者自恃心理程度较重,积分均值是(1.88±0.11),积分较高,且普遍存在;两组患者自恃心理程度、BM、ITG、肝脏B超结果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自恃心理的存在影响患者康复;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自恃心理程度,提高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减少脂肪肝的恶化,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社区100例COPD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与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通过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方式改善及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次复发再入院情况及2次复发再入院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生活方式,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109例居家糖尿病(DM)患者的生活方式及从医行为,分析调查结果,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DM生活方式调查表对在健康体检中血糖值高,既往已诊断为DM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9%DM患者能了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能较好控制饮食,掌握主副食搭配,27.5%DM患者能坚持运动。结论DM患者居家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不符合DM治疗要求,为有效控制DM,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13)
摘要:目的 探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以饮食干预及有氧运动为主的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以饮食及运动干预为主的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舒张压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其中体重、BMI、TC、TG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治疗有效率72.22%,对照组31.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取饮食加有氧运动为主的行为干预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行为干预; 饮食干预; 有氧运动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3-0032-0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过行为干预来改善脂肪肝程度和控制脂肪肝的发展。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1年来脂肪肝患者在腰围、体重、体重指数、脂肪肝程度变化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腰围、体重、体重指数、脂肪肝程度改善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脂肪肝患者体重、体重指数,减少腰围,脂肪肝严重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由多种原因导致,其中护理人员和家属保姆等陪护人员的认知是否正确,是否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与跌倒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住院患者的主要陪护人员有护士、护工、患者家属和自聘保姆。方法:选择2013年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的内科、外科、老年科护士113名,护工28名,家属和保姆809名,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测评,根据结果给予相应的知识培训,干预后每隔半年进行测评一次,比较干预前后效果,为期三年。结果:干预后护士、护工、家属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逐步取得满意效果,合格率护士由干预前 86.88 %提高至 98.76%,护工由83.39%提高至96.89%。干预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士、护工及家属陪护者对跌倒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减少院内外跌倒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如对疾病的认知,饮食及运动行为干预,电话随访等,1年后比较脂肪肝程度和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脂肪肝程度、肝功能恢复及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使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行为,减低不良生活行为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如对疾病的认知,饮食及运动行为干预,电话随访等,1年后比较脂肪肝程度和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脂肪肝程度、肝功能恢复及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使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行为,减低不良生活行为对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