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性及其家庭环境因素, 为其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Risky Behavior Inventory, AHRBI)和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al Scale-Chinese Version, FES-CV)对178名留守儿童和132名农村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查。结果 1)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在暴力攻击行为(F=9.320)、破坏纪律行为(F=8.961)、自杀自残行为(F=10.911)和健康妥协行为(F=9.144)四个因子上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2)家庭环境可以预测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94%的变异, 其因果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指标为χ2=40.396, RMSEA=0.047, GFI=0.961, NFI=0.933, PCFI=0.516。结论 留守儿童是健康危险行为的易感人群, 家庭环境是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留守儿童营养均衡改善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9-10月在伊犁地区的3个县随机共调查18所中小学校的3 842名7~15岁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根据身高和BMI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伊犁地区7~15岁男女留守儿童身高、体重、BMI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较低。留守儿童在生长迟缓、消瘦方面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2、314.12,P<0.01);非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24.92,P<0.01)。结论 伊犁地区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相对较差,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以消瘦为主,应需重点关注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留守儿童营养均衡改善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9-10月在伊犁地区的3个县随机共调查18所中小学校的3 842名7~15岁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根据身高和BMI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伊犁地区7~15岁男女留守儿童身高、体重、BMI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较低。留守儿童在生长迟缓、消瘦方面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2、314.12,P<0.01);非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24.92,P<0.01)。结论 伊犁地区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相对较差,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以消瘦为主,应需重点关注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型,我国青少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我国农村家庭,便出现了留守儿童.对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虽然只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但其教育问题日益增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身心健康、个性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从更广、更高的角度去看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佳木斯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况,为改善农村儿童受忽视现况及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佳木斯市农村3所小学的1 242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580名、女童662名。采用"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忽视率与全国持平,6~8岁组留守儿童的忽视度高于全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全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岁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无性别差异(P0.05),9~11岁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男童的忽视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以受到单项忽视为主。结论佳木斯市农村地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受到的忽视频度较高,强度较大。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儿童的关注,为农村儿童提供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对我国5个省份农村中小学生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忽视与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对象16 977人,其中留守儿童5 477人,占32.26%,非留守儿童11 500人,占67.74%。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0.96±16.53 vs. 69.03±16.50、13.51±4.50 vs. 13.00±4.83、12.16±3.27 vs.11.92±3.34、12.07±3.86 vs. 11.79±3.82、15.54±4.58 vs. 15.35±4.55、17.68±5.34 vs. 16.96±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同性别(男生:33.19%vs. 29.60%;女生:28.91%vs. 25.63%)、小学4~6年级(31.26%vs. 25.16%...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各项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的关系,以期为不同科目的差生提供相应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指导。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对合肥市某所小学933名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失调评定,由任课教师把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六门课成绩按照P20、P80界值分为优秀、中等和差等三个等级,对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4.7%,男孩失调率为42.3%,明显高于女孩的28.8%P<0.0001);六门课程成绩差等生中总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成绩优秀的学生(P<0.01),不同的课程差生中四顶感觉统合失调率不同。结论:不同方面的感觉统合失调可能是引发不同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因素,老年、家长应关注这些孩子相应方面的感觉统合训练,以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中小学生吸烟问题逐步引起社会重视。许多学者从各方面及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吉林省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解留守中小学生吸烟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于2009年3月对1917名小学生进行了吸烟情况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占10所中学生总数的16.87%。调查显示,与父母住一起的有692名;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684名;与姑、姨等亲戚在一起的有295名;其会246名寄宿在学校、朋友、保姆家等。近60%以上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国外。65.12%,留守儿童5年以上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甚至有9名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目的了解目前延吉市留守儿童的吸烟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全面控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延吉市留守儿童的吸烟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全面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3月对1 917名小学生进行了吸烟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人际关系和环境因素、缺乏家庭温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守儿童生活事件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学校环境、第一次吸烟原因,经济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吸烟者率、尝试吸烟率、复吸率、现在吸烟率、吸烟低龄化程度及戒烟率与一般儿童吸烟状况比较,除了吸烟环境原因有些相同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的吸烟状况普遍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的男生及城镇留守儿童的吸烟状况和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为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自编个体歧视知觉问卷(PPDQ)与应付方式问卷(CSQ)对333名小学六年级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留守儿童个体歧视知觉问卷中总个体歧视知觉、思想观念歧视知觉、行为接触歧视知觉、不良影响归因歧视知觉、犯错倾向歧视知觉、被对待方式歧视知觉因子分分别为(1.37±0.41)、(1.21±0.43)、(1.31±0.59)、(1.38±0.59)、(1.31±0.58)、(1.64±0.67)分, 应付方式问卷中自责、合理化因子分分别为(0.41±0.28)、(0.45±0.24)分, 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个体歧视知觉对其自责(β=0.269,P=0.000)与合理化(β=0.228,P=0.002)有正向预测作用, 对其解决问题(β=-0.178,P=0.016)有负向预测作用;被对待方式歧视对其自责(β=0.252,P=0.001)与合理化(β=0.238,P=0.001)有正向预测作用, 行为接触歧视对其求助(β=-0.169,P=0.022)有负向预测作用, 不良影响归因歧视对其解决问题(β=-0.152,P=0.040)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个体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应付方式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守初中生学校气氛、心理资本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校气氛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业成就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所初级中学39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留守初中生在学校气氛、心理资本和学业成就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的学校气氛、心理资本及学业成就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心理资本在学校气氛和学业成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初中生感知到的学校气氛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编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比较二组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分低于非留守儿童(P<O.05),不同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有个人爱好的留守儿童之间生活质量存在差异(P<O.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下降,一些因素可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地区5~9年级留守儿童1 672人,以症状自评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量表测试阳性率为27.8%(95%CI=25.62%~29.9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寄宿情况、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务工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留守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OR=0.669,95%CI=0.461~0.972)、有固定工作(OR=0.5529,5%CI=0.317~0.962)为保护因素;寄宿(OR=1.710,95%CI=1.054~2.772)为危险因素。结论 男生和住宿学生更易发生心理问题,父亲受较高教育,父母有固定工作,打工地点离家近等有利于降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农村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麻城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只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各1所学校共1 92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725人(37.66%),心理健康得分为(128.58±39.25)分,非留守儿童1 200人(62.34%),心理健康得分为(127.76±37.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社会能力、目标与志向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留守儿童(P<0.05);不想念父母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高(153.58±44.88)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1.18±38.04)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每月零用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月零用钱<50元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5.53±41.19)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及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弹性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高年级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淡漠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arents' child-rearing beliefs in determin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frican-American and Caucasian children,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parenting beliefs across these family contexts. Models were specified in which third-grade academic outcome measures (teacher ratings and standardised assessments) were regressed on a composite variable representing the cumulative parenting beliefs between infancy and the transition to school, along with demographic controls. Across models, traditional parenting beliefs uniquely negatively impacted subsequent achievement across ethnicities and there was a moderating impact of ethnicity such that African-American children were mo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beliefs than were Caucasian childre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raditional child-rearing beliefs represent a risk factor for poorer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 both African-American and Caucasian children and may represent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ethnic-group differences in school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营养素养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营养教育效果综合评价问卷”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中小学的203名留守儿童和57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营养素养及心理健康水平均较非留守儿童差(P<0.05),女生营养素养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01),初中组营养素养总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组(P<0.001)。留守儿童饮食行为和社会环境因素评分与心理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结论 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营养素养及心理健康水平均有待提高,营养素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时应不断提升其营养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0.000 1~0.03)。 结论 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河南三所中学98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家庭支持因子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其他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且体验到了更强烈的消极情感。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较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早餐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修订营养改善相关国家政策、促进农村儿童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陕西省7个重点监测县/区,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在每种供餐模式学校中各随机选择2所小学、2所初中,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