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罗曦  邹萍 《中国健康教育》2024,(2):168-171+181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手术患儿父母家庭抗逆力与养育压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 APGAR)、家庭坚韧性量表(Family Hardiness Index, FHI)以及父母养育压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 PSI-SF),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部分CHD手术患儿父母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CHD手术患儿父母家庭功能得分为(6.92±1.75)分;家庭抗逆力得分为(64.25±14.24)分;父母养育压力得分为(90.83±29.0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养育压力得分与家庭功能得分、家庭抗逆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在CHD手术患儿父母家庭抗逆力与养育压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直接效应为-0.259,中介作用为-0.136,总效应为-0.395,间接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列障碍(ASD)患儿的严重程度对父母对于ASD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的影响,为培训父母进行家庭干预训练提供思路。方法对359例确诊ASD的患儿父母进行现场调查,按AS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的ASD患儿父母在孤独症的知识和对诊断及预后的态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动方面,重度ASD患儿的父母与轻度组、中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重度ASD患儿父母的行为较轻中度ASD父母更为积极和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遵义市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遵义地区232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1 640名普通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功能总分(2.47±0.74)分高于普通儿童(1.8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得分(126.76±18.77)分低于普通儿童(138.69±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4个因子得分均与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在-0.156~-0.402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父母是否在家,(调整R~2=0.55,P0.05)。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均处于较低水平;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之间有呈负相关;性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父母是否在家、角色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氟饮水与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饮水氟含量超标地区儿童1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饮水氟含量符合标准地区儿童180例为对照组。根据《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WS/T 208-2001)》进行氟斑牙诊断;检测儿童日常饮用水及每日食物中的氟含量;收集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每日食物种类数、家庭月收入。结果观察组儿童中氟斑牙发病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儿童饮用水中氟含量、每日氟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氟饮水、家庭月收入在氟斑牙组与非氟斑牙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氟斑牙组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高氟饮水比例高,家庭月收入偏低。每日食物种类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氟饮水、家庭月收入是学龄期儿童患氟斑牙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氟饮水是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应注意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氟斑牙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孤独症患儿母亲养育压力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对ADHD患儿(n=150,7~12岁)及孤独症患儿(n=131,7~12岁)母亲进行评定。结果孤独症组母亲每个分量表得分及父母、儿童方面总分均高于ADH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孤独症患儿母亲父母领域总分和压力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孤独症患儿母亲较ADHD患儿母亲承受着较高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动力学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天津市安定医院接受诊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本医院正常体检精神体格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评分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分,相关性分析观察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家庭气氛及系统逻辑分值明显较对照组高,F4因子、M5因子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而M1因子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1因子、M1因子与家庭氛围、个性化、疾病观念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F2因子、M2因子与家庭氛围、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F4因子与系统逻辑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M3因子与家庭氛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家庭的父母养育方式不同于正常健康儿童,具有低情感温暖、理解及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或干涉等特点,可能与不良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学龄前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家庭康复相关的支出。  方法  以中国2~6岁ASD儿童家庭为对象,使用互联网问卷调查其家庭康复情况及支出情况,利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各类支出的组间比较。  结果  调查收集到3 880例2~6岁ASD儿童样本。ASD儿童家庭直接康复干预支出平均7 339.48元/月,折合88 073.76元/年,占家庭总收入85.56%;总支出9 677.87元/月,折合116 134.44元/年,占家庭总收入127.38%。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其总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210%,中等收入为97%,高收入为56%,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ASD儿童来说,低功能儿童的家庭康复干预支出占比更高,为97%(χ2 =8.297, P<0.001)。  结论  ASD儿童家庭经济负担重,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低功能儿童家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儿童青少年焦虑性障碍的关系,为儿童焦虑性障碍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的方法选出焦虑障碍儿童110人,并从诊断阴性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13人作对照,两组3年级以上的儿童分别填写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及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共回收父母养育方式量表197份,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187份。 【结果】 1)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中的“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4个因子得分,焦虑性障碍组儿童高于对照组儿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焦虑障碍组与对照组儿童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分量表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存在一定的影响,暂未发现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焦虑障碍患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为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研究中心招募就读于普通小学的6~10岁ASD儿童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典型发展(typically developing, TD)儿童各98名。采用父母行为问卷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调查父母养育方式和睡眠问题发生情况,评估ASD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水平等指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联性。结果 两组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的周末睡眠时间低于TD儿童[(9.1±0.7)(9.5±0.8)h,P<0.01],入睡潜伏期延长问题得分高于TD儿童[(1.8±0.7)(1.5±0.7),P<0.01],两组在总的睡眠问题和各类问题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D儿童父母支持/参与的养育方式得分与睡眠问题总分(β=-2.68,95%CI=-4.88~-0.47)、就寝阻抗得分(β=-1.65, 95%CI=-2.54~-0.77)和睡眠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及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由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神经专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确诊、并其父母完成问卷调查的ASD儿童134例,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包括父母困扰、亲子失功能及困难儿童3个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34名ASD儿童父母(实验组)进行调查,同时对115名正常儿童父母(对照组)施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 =8.40 ~9.95,P<0.05);实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对照组(t=-6.61,P<0.05),且采用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和更少的积极应对方式(t值分别为6.39、-4.72,P<0.05).相关分析显示: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28,P<0.01),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总分、父母困扰及困难儿童得分与患儿父母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2、-0.251、-0.177,P<0.05).结论 ASD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其亲职压力与家长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消极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小班学龄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状况及其与儿童心理状况的关系,以期为幼儿教育和心理工作的拓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上海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51名,采用亲职压力量表(PSI)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其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学龄前男童、女童在PSI儿童适应性(t=2.376,P<0.05)、接受度(t=2.517,P<0.05)、儿童总分(t=2.1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学龄前男童、女童在SDQ行为问题因子分(t=2.064,P<0.05)和社交行为因子分(t=-2.74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SDQ困难总分与PSI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SDQ各因子与PSI多个因子分相关(P均<0.05);4)半年后随访,PSI总分及儿童注意不能多动、适应性、要求、心境、接受度,父母竞争性、依恋性较基线时升高(P均<0.05)。结论 健康学龄前女童行为问题少于男童,社交行为优于男童。健康学龄前女童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较男童家长少。亲职压力与儿童行为表现相关,学龄前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福建省四个地市学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家庭功能缺陷的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省四市10所幼儿园,再从这些幼儿园中分层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作为调查对象。由家长填写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评估阳性的幼儿作为研究组,再由家长填写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对1 076名幼儿进行了SNAP-Ⅳ评估,筛查出阳性的幼儿474名,阳性率为44%。对阳性的幼儿按照DSM-5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共有63例幼儿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与年龄相匹配的63名正常儿童比较,学前ADHD组患儿家庭功能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分量表和总的功能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问题解决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学前ADHD组儿童家庭功能的各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班、中班和大班ADHD儿童在家庭功能得分的比较中显示,沟通、行为控制和功能总分三个方面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建省学前ADHD患病情况不容忽视,且家庭功能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家长压力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缓解育儿压力及提升干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首次诊断为ASD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诊断的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和正常儿童家长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组家长育儿压力的差异。采用家长育儿压力简表(PSI-SF)对家长压力值进行评定,一般育儿信息问卷调查相关育儿压力因素,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评估ASD儿童发育商。结果 多数入组的ASD儿童伴随发育迟缓,存在智力及社会适应发育落后的几率高于运动发育。ASD组儿童家长在压力总分、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儿童组家长及正常儿童家长(总分:100.67±15.08 vs 93.19±13.85 vs 82.61±17.68,F=43.85,P<0.05)。孤独症家长在育儿愁苦分量表压力值高于正常儿童家长(33.34±7.07 vs 29.77±7.47,P<0.05),与精神发育迟缓/言语障碍儿童组家长的差异不显著。增加父亲带养时间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能帮助缓解家长育儿压力。结论 1)多数ASD儿童伴随发育迟缓,其家长承受着更高的育儿压力。2)增加父亲带养时间、引导父亲更多参与家庭干预,政府、社会对ASD儿童及家长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教育支持,将对缓解患儿家长育儿压力以及提升干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诊疗中相关问题及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为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部分参考。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235例学龄前ASD儿童按年龄段分为18~36月龄组(组1)98例,37~72月龄组(组2)137例,分别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儿童诊疗中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健康的评定。结果 比较首诊主诉症状,两组ASD儿童家长均关注语言问题或以语言落后为主诉就诊,组2 较组1更多关注到社会交往障碍及行为异常(P<0.05);两组家长均把“语言进步”作为治疗首要目标,其次为行为改善(包括会理人、看人、刻板动作减少、听话好带等)(P>0.05);其它诸如:家庭如何开展训练、是否能上幼儿园及上学、病因及生第二胎患病几率、训练费用、是否成为特才、训练时间长短等,比较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家长的SCL-90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文献中正常健康儿童父母的SCL-90得分(P<0.05);各因子分中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组2高于组1(P<0.05)。结论 语言障碍或进步仍然是本地区学龄前期ASD儿童家长在诊疗中关注的首要问题,不同年龄段的ASD儿童诊疗及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陕西关中农村两贫困县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5月选取陕西关中两贫困县在校小学生1 000名,用Conners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完整的836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不同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及焦虑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四、五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和焦虑两因子得分上,四、六年级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两因子得分上,五、六年级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焦虑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男童在心身问题和焦虑两因子得分上高于女童(P<0.01)。3)不同经济状况儿童在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因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学习问题因子上贫困家庭儿童得分较家庭经济一般和较好的儿童均高,冲动-多动因子上家庭贫困儿童得分高于家庭较好儿童。4)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儿童在焦虑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1,P<0.05)。其中,母亲小学文化程度的儿童焦虑得分高于母亲大学文化程度儿童。结论 陕西关中农村贫困学龄儿童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家庭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应该引起学龄儿童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关系,为保护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出969例样本,运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研究。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69例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童73例(14.48%),女童51例(10.96%)。性别和班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中,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在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这五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5,2.973,4.285,3.433,3.94,P值均<0.05);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两组在语言/ 认知、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六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4,5.234,5.394,-6.909,4.001,5.935,P值均<0.05)。结论 广泛性焦虑及共患其他焦虑在学龄前儿童很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社会生活能力、家庭养育环境有关。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预防和早期干预儿童焦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SI-SF),焦虑自评量(SA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以及自拟的儿童和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对150例ASD儿童的母亲进行调查。 结果 不同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儿童母亲在亲职总压力及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亲职愁苦维度外,不同ABC得分组间母亲亲职总压力得分及另外两个维度有差异(P<0.05);除困难儿童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压力得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除亲子互动失调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压力得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与亲子互动失调呈负相关;社会总支持与亲职愁苦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亲职总压力与患儿严重程度、母亲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以及政府资助显著相关。 结论 母亲的亲职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ASD康复服务水平,改善患儿症状及家长心理状态并给予更多的政府和社会支持是缓解母亲亲职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龄期肥胖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对肥胖儿童气质的影响,为肥胖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对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各119名进行问卷调查。用自制的"儿童一般资料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在气质类型分布上,肥胖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气质维度上,肥胖组男童注意分散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女童趋避性、适应性、持久性上得分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活动水平、反应阈的得分低于正常组(P<0.05)。影响学龄期肥胖儿童气质维度的相关因素有学前带养史、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管教态度。结论 对特殊气质的肥胖儿童应根据气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教育,促使肥胖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原发性癫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家庭因素,为癫痫患儿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35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进行对照研究,并就家庭因素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癫痫患儿的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癫痫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儿童父母显著增高(P0.05);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相比正常儿童家庭明显降低(P0.05),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则明显升高(P0.05);父母教养方式结果显示癫痫组儿童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庭组(P0.05),而父母拒绝否认、母过份干涉与保护因子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抑郁情绪得分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患儿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相关家庭因素可能是导致其行为异常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家庭、运动协调能力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5-8月整群随机抽取深圳市2所幼儿园340名5~6岁幼儿,采用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幼儿学习品质家长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学习品质和家庭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女童的学习品质总分高于男童(t=2.07),父母受教育程度高(F=9.15、9.50)以及运动协调能力高(t=2.14)的幼儿其学习品质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亲密度、组织性与幼儿运动协调能力均呈正相关(r=0.13、0.12,P<0.05),家庭亲密度、独立性及成功性等与幼儿学习品质均呈正相关(r=0.19、0.17、0.22,P<0.05),家庭矛盾性与幼儿学习品质呈负相关(r=-0.14,P<0.05)。运动协调能力在家庭亲密度、组织性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部分中介效应为8.93%、8.84%。 结论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可以从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高幼儿运动协调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