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瘦素(Leptin)检测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Leptin水平检测,并与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名健康对照比较.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行核素骨显像.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VEGF和Leptin水平[(338±69)pg/ml、(1.71±0.30)ng/ml]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患者[(113±42)pg/ml、(1.16±0.27)ng/ml]和健康对照[(87±36)pg/ml、(1.01±0.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无转移者与乳腺良性疾病者和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骨转移者血清VEGF和Leptin水平明显升高,与乳腺癌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测血清VEGF和Leptin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与核素骨显像联合应用,可用于监测乳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2.
Zhao J  Liu XY  Zhang QY  Jiang W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76-679
目的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探讨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6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浆VEGF、bFGF和MMP-9水平,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前血浆VEGF、bFGF和MMP-9中位值分别为275pg/ml、69pg/ml和122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化疗前血浆VEGF与bFGF水平正相关,Spearman’S相关系数为0.329。化疗前血浆VEGF、bFGF和MMP-9水平与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亦无关。Ⅳ期广泛转移者(包括骨转移)化疗前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仅有骨转移者(P=0.013)。化疗后血浆bFGF下降为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R=11.737(P=0.02)。结论 检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的某些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可能有利于协助预测转移倾向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方法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NSCLC的初治或未采用NP方案化疗的复治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P方案+沙利度胺)36例和对照组(NP方案)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EGF、bFGF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RR=CR+PR)为44.4 %(16/36),临床受益(CBR)为77.8 %(28/36);对照组RR为23.8 %(5/21), CBR为42.9 %(9/21)。两组RR及C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1 个月,对照组为 3.0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位TTP延长(P=0.05)。治疗组CBR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CBR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进展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CBR者治疗后血清bFGF均有所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进展的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能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中位TTP,提高患者的RR及CBR。沙利度胺联合NP方案具有协同作用,且不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根据血清VEGF水平可推测病情进展;VEGF和bFGF在NSCLC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能作为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VEGFR、bFGF含量。以15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 %(16/18)和77.8 %(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389.78±249.94)和(318.54±125.78 )pg/ml,高于健康组的(132.91±26.66)pg/ml(t=3.141、3.024,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211.74±36.72 )和(288.02±31.77)pg/ml,高于健康组(t=2.413、2.324,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4,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R水平分别为(2490.75±1695.9)和(2322.78±1105.87)pg/ml,高于健康组的(1134.98±378.45)pg/ml(t=2.914、2.783,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1359.71±390.24 )和(1753.89±337.04)p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2.447,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bFGF水平分别为(2.43±0.27)和(2.41±0.33)ng/ml,高于健康组的(1.83±0.44)ng/ml(t=4.982、4.171,均P<0.05);治疗后分别为(2.09±0.17)和(2.11±0.31)n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2.773,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282,均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有可能成为一种通过抗血管新生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浸润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Her-2/neu过表达、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前期完成AC方案化疗,共38例,行随机、对照、双盲法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给予多西紫杉醇化疗,B组21例,行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化疗。所有患者检测血清Her-2/neu胞外配体域 (ECD)水平,观察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患者化疗后Her-2/neu ECD水平分别为(3.74±2.26)和(2.73±2.18)ng/ml,化疗前分别为(4.33±2.98)和(3.92±2.59)ng/ml,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t=1.61,P>0.05)。B组患者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较A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0,P<0.01;χ2=5.828,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化疗能增强对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的抗肿瘤效应,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40例SCLC患者及48名健康人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及健康人血清VEG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4.84±26.50)、(114.53±27.9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有淋巴结转移的SCLC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为(136.81±28.66)ng/ml,无淋巴结转移者为(128.09±16.6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为(126.09±18.75)ng/ml,广泛期SCLC患者为(145.55±30.93)ng/ml(P<0.05)。结论 SCLC患者血清VEGF表达高于健康人群,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良性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对3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3例乳腺良性纤维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118例ID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VEGF和MMP-9浓度变化。结果血清中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为(152.76±150.28)pg/ml和(945.09±749.43)ng/ml;乳腺纤维瘤患者为(29.86±16.10)pg/ml和(563.59±183.29)ng/ml;正常人表达量为(52.45±51.39)pg/ml和(267.33±215.60)ng/ml;IDC患者显著高于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1)。118例IDC患者术后复查血清VEGF、MMP-9表达量分别(135.26±131.20)pg/ml和(680.36±551.77)ng/ml,与术前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利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血清中VEGF和MMP-9可成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儿童AL患者血清中IL-18在化疗前后的水平。结果 AL未治组IL-18表达水平为(719.35±358.21)pg/ml,对照组为(311.80±146.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IL-18为(401.14±180.78)pg/ml,低于化疗前(P<0.01);未缓解组血清IL-18为(813.40±203.24)pg/ml,高于对照组和CR组(P<0.01),与未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IL-18为(878.64±405.86)pg/ml、中危组为(767.95±341.61)pg/ml,均高于低危组(P<0.05); IL-18在T-ALL为(1015.78±329.17)pg/ml,高于B-ALL(537.28±261.99)pg/ml(P<0.05)。AL患者IL-18水平与骨髓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1,P=0.005)。结论 儿童 AL患者IL-18高表达,并与骨髓幼稚细胞数、疗效相关,对疗效判断有意义,儿童AL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高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NCT前后的血清MMP-9水平并评价NCT疗效。64例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EC-T方案化疗(表阿霉素90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8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16例ER、PR阴性者采用TEC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表阿霉素75~85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分析血清MMP-9水平与NCT疗效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共完成NCT 290个周期,有效率(RR)为78.8%(63/80),其中获CR 4例,PR 59例。38例(47.5%)临床分期降低。NCT前血清MMP-9阳性组(>900U/L)和阴性组(≤900U/L)的RR分别为85.2%(46/54)和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9水平与乳腺癌化疗前分期、HER-2、ER/PR状态及病理学反应性分级均有关(P<0.05)。在化疗有效、化疗前分期Ⅲ期、HER-2+、ER+、PR-/+、病理学反应性分级G1~G3和G4~G5及绝经和未绝经的患者中,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MMP-9水平对乳腺癌NCT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减少NCT的盲目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腹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贝伐珠单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6例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1),均应用TC方案(紫杉醇135mg/m2静脉注射d1+卡铂 AUC=5 静脉注射d1)全身化疗,3周重复1次;同时腹腔内给予顺铂40mg/m2+43~45℃ 0.9%生理盐水1500~3000ml热灌注化疗,每2周重复1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次热灌注化疗后腹腔内注入贝伐珠单抗300mg,治疗6周。评价患者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患者治疗前、后腹水中VEGF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腹水VEGF水平为(468.30±42.80)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785.89±305.22)pg/ml(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20.20±61.49)pg/ml(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RR)为92.0%(23/25),对照组为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VEGF阳性者的RR达1000%,VEGF阴性者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QOL)改善率为92.0%,对照组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对治疗的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热灌注化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安全性好,尤其对于腹水VEGF阳性卵巢癌患者更加适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病情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了24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的MMP-2、VEGF水平。结果 14例进展期MM组的M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例稳定期MM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MM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MM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9例进展期MM组的BMSC与人骨髓瘤细胞系细胞U266(终浓度2×105/ml)进行混合培养48 h后,其上清中MMP-2、VEGF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进展期MM、稳定期MM、正常对照组BMSC及稳定期MM BMSC + U266组的水平(均为P<0.05)。稳定期MM BMSC + U266 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MM、稳定期MM、正常对照组BMSC(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2与VEGF两者呈正相关(r =0.925,P<0.05)。结论 MMP-2、VEGF水平升高与MM的病情进展或发病有关,该过程可能需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协同作用而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56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均进行了开胸肺切除手术,然后按照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VEGF、MMP-9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并对治疗前后观察组和良性对照组患者的VEGF、MMP-9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照患者病理类型检测VEGF水平为:腺癌(332.3±82.3)pg/ml,鳞癌(364.5±81.8)pg/ml,其他病理类型(375.8±88.6)pg/ml;所有患者的MMP-9水平分别为腺癌(199.4±82.2)ng/ml,鳞癌(183.2±102.6)ng/ml,其他病理类型(185.1±112.9)ng/ml,所有肺癌患者的VEGF水平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Ⅰ期患者的VEGF水平和MMP-9水平分别为(245.4±54.3)pg/ml和(141.2±58.2)ng/ml,明显低于其他分期患者VEGF水平和MMP-9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患者的VEGF水平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术前VEGF水平和MMP-9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且与患者的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对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18例健康者、3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者及17例开腹手术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MMP-3的含量.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前VEGF和MMP-3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在术后1周腔镜组VEGF、MMP-3含量下降,低于开腹组,但仍高于健康者(P<0.05).术后1月腔镜租和开腹组VEGF、MMP-3含量下降,低于术前,但仍高于健康者,腹腔镜组VEGF含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VEGF、MMP-3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MMP-3降至健康者水平(P>0.05).但VEGF含量仍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小,VEGF、MMP-3不会过度表达,不增加肿瘤转移几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为实验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选取2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组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AGR2水平,分析血清AGR2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化疗前的血清AGR2水平为(15.63±5.20)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5±1.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化疗后血清AGR2水平为(8.56±2.66)ng/ml,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NSCLC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AGR2水平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化疗前血清AGR2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AGR2水平在评估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有着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商品名:恩度)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DP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67例Ⅳ期复治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给予YH-16联合DP方案,对照组(35例)单用DP方案,分别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RR)、临床受益率(CBR)、肿瘤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和安全性,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43.8 %(14/32)和25.7 %(9/35)(χ2=3.864,P<0.05),CBR分别为78.1 %(25/32)和54.3 %(19/35)(χ2=4.214,P<0.05),中位TTP分别为225 d和135 d(t=5.2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以试验组提高较明显(t=15.043,P<0.001),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试验组下降较显著(P<0.05)。两组在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性方面,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H-16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VEGF可能是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细胞抑制素(E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和5—6个周期后的系列血清标本12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VEGF和ES水平;同时采用该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水平。结果(1)化疗前,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中位水平为496.6 pg/ml,是健康对照组的4.7倍(P<0.001);ES中位水平为95.5 ng/ml,比健康对照组低18.3%(P=0.183);VCAM-1中位水平为1077.1 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01)。化疗前VEGF与血清VCAM-1水平、疾病分期和转移部位相关(P<0.05)。(2)化疗1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中位水平为524.8 pg/ml,较化疗前增高(P=0.047);ES中位水平为110.5 ng/ml,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VCAM-1中位水平为975.6 ng/ml,与化疗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7)。(3)化疗5—6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中位水平为306.5 pg/ml,较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9和0.005);ES中位水平为113.3 ng/ml,比化疗前明显增高(P=0.042),但与化疗1个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相关。病情稳定或缓解的27例乳腺癌患者,VEGF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13例病情进展者无VEGF下降;VCAM-1水平也出现了与VEGF类似的治疗相关反应;而ES水平与疗效无关(P>0.05),提示化疗对ES水平影响可能较小。结论乳腺癌全身化疗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VEGF下降可能是疾病得到控制的一个指标;随着治疗后病情的稳定或缓解,肿瘤血管生成具有向着抗血管生成活性状态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P-9以及VEGF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联合应用替吉奥以及奥沙利铂,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MMP-9以及VEGF指标,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钙粘蛋白(SE-CAD)水平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60例采用BAI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并评价近期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I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2个周期的BAI治疗,60例NSCLC患者的有效率(RR)为61.7%;其中鳞癌患者的RR为78.4%,腺癌患者为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AI治疗后1周及1个月,血清ERCC1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ERCC1低浓度组(<75.43pg/ml)的RR为71.1%,明显高于高浓度组(>75.43pg/ml)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VEGF及SE-CAD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胸痛,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BAI是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血清中ERCC1、VEGF和SE-CAD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其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郑迪  周彩存  粟波  罗洁 《肿瘤》2004,24(2):167-16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良恶性胸腔积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1例胸腔积液患者分成4组::27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的肺癌患者、16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肺癌患者、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其它病因(8例低蛋白血症、4例心衰).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胸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lCAM-1)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胸液中sVEGF、sI-CAM-1和MMP-9的含量为,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组(1187±757pg/ml,1423±607 ng/ml,151±112 ng/ml)、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组(655±538pg/ml,968±397,120±88 ng/ml)、结核性胸液组(465±565 pg/ml,1037±371 ng/ml,178±130 ng/ml)和其它病因组(116±78pg/ml,86±45,36±15 ng/ml).各组之间的sVEGF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与结核性胸液中的sICAM-1和MMP-9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组(P<0.01).胸液中的sVEGF和sICAM-1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γ=0.58,0.38;P<0.05),MMP-9与腺苷脱苷酶(ADA)呈正相关(γ=0.38,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VEGF密切相关,同时ICAM-1和MMP-9也在恶性胸液的形成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MMP-9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的纤维化形成的组织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2年生存率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新诊断的MM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suPAR水平。患者分为缓解(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进步(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无效(疾病进展)3组,分别为13、19、8例,前两组统称有效组。结果 健康成年人血清均有suPAR表达,表达水平为(233.47±83.22)pg/ml。缓解组和进步组治疗前血清suPAR表达水平分别为(257.60± 32.47)、(331.00±99.80)p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t=1.83,P>0.05)。无效组治疗前血清suPAR表达水平为(562.20±291.0)pg/ml,与健康照组和有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t=1.93,均P<0.05)。监测17例患者治疗前suPAR为(437.65±131.43)pg/ml,该17例中有效者(11例)治疗后的(298.76±108.59)p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期大于2年患者初诊时血清suPAR值为(333.02±85.37)p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P>0.05);生存期不足2年患者血清suPAR值为(646.01±103.97)pg/ml,与健康对照组及生存期大于2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t=3.50,均P<0.01)。结论 初诊及治疗后的血清suPAR水平均与MM患者病情稳定程度相关,且可用于MM预后及生存期的判断,suPAR表达水平高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