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5岁 ,农民。因反复不规则发热 3月余入院。患者曾于 1 998年 3月 2 0日因不明原因发热 ,伴轻度畏寒、头痛 ,住当地卫生院按“病毒感染”治疗 ,6d后好转出院。此后又不明原因高热 ,体温40℃左右 ,并先后两次住当地市医院诊疗 ,曾查骨髓及胸片均未见异常 ,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3岁,未婚。因腹痛、反复发热半年,伴黄疸、浮肿1个月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下腹部绞痛.无腰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腹泻。在当地诊所经中药治疗半月后腹痛消失.但随后开始出现发热,发热多在夜间出现,体温最高39C,无寒战、咳嗽、胸闷,晨起后体温自行降至正常。2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因"间断发热1年余",于2015年5月12日入住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患者于2014年3月因"感冒"后出现高热,伴有乏力,无皮疹及关节疼痛。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血WBC 1.55×109/L,RBC 3.61×1012/L,HGB 108 g/L,PLT 32.9×109/L,未予以治疗,转至武汉市某大医院。查血抗SS-A、抗组蛋白、抗核小体阳性。心脏彩超少许 相似文献
4.
5.
6.
男性.18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于2003年8月6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自感发冷、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咳嗽、无痰。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及治疗情况不详),2d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入我院前1周开始不能行走,上肢活动障碍。仍有发热,体温在37.5℃左右,多以午后为著。现体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
8.
患者 ,女性 ,5 0岁 ,江西九江市人。住院号 769770。因咳嗽 ,咳痰 3个月 ,发热 2 0余天。于 2 0 0 2年 7月 2 8日 ,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入院。患者于 4月 2 0日淋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 ,量少 ,白色粘液样 ,不伴发热、胸痛、胸闷、咳血。予青霉素静脉滴注后略有好转 ,但一直迁延不愈。于 7月 2日发热 ,7月 5日体温达 3 8.6℃ ,伴胸闷、呼吸困难 ,不伴畏寒及关节酸痛。于当地市医院查血常规 :WBC 9.6× 10 9/L ,Hb 81g/L。胸部CT示 :(1)左上肺继发性肺结核 ,部分成浸润改变 ;(2 )左下肺改变考虑炎症 ,不排除左下肺结核播散 ;(3 )纵隔… 相似文献
9.
原因不明的发热、淋巴结肿大、转氨酶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2 9岁。因“不规则发热 1月余伴肝功能异常”于 2 0 0 0年 10月 2 4日入院。患者 1个月前因受凉后开始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40°C ,以午后及夜间较为明显 ,畏寒时有全身皮肤搔痒 ,轻咳无痰 ,偶有恶心 ,无呕吐、胸痛、腹痛和腹泻 ,无头晕、头痛和四肢关节酸痛 ,在当地医院予以多种广谱抗生素治疗 2 0余天 ,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辅助检查仅提示血清转氨酶增高以及胆红素轻度异常。追问病史 ,患者 1994年曾有类似发作史 ,当时外院拟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予 1次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诊断性化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
Castleman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加深对Castleman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本文讨论1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肾损伤、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相结合,最终依据病理明确诊断。希望通过本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患者女,49岁,因“发热2周”于2005年2月2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发热,体温39 ̄40℃,发热前有畏寒,高热时有双小腿肌肉酸痛,无关节肿痛,无寒战,无尿频、尿痛,无咽痛、无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无效。有慢性全身皮肤湿疹史4年。 相似文献
12.
1病历资料患者男,37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发冷,右胸及右上腹疼痛1周于2006年6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于“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冷,右胸及右上腹疼痛。疼痛开始为阵发性钝痛,持续约5min,能忍受,不向其他部位放射。2d后疼痛变为持续性,咳嗽时加重,伴胸闷,气短,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4.1s,凝血酶原时间(PT)13.3s,纤维蛋白原(FIB)3.39g/L,总胆红素(TBIL)60.0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9.8μmol/L,腹水检查:李凡它试验( ),总细胞7200×109/L,白细胞(WBC)680×106/L,以肺栓塞、肠系膜动脉栓… 相似文献
13.
脾脏切除在长期发热伴脾脏肿大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热待查在临床上公有脾肿大供组织学诊断中行脾切除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血液科1996年来以发热待查收住院,除发热、脾肿大外无其它阳性体征,且辅助检查也为阴性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脾切除术后取脾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14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结缔组织病3例,恶性组织细胞病2例,脾陈旧性梗死1例。随访15-54个月,3例结缔组织病完全缓解;1例脾陈旧性梗死痊愈;淋巴瘤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 发热待查而临床上仅有脾肿大时,应动员患者尽早地作诊断性脾切除术并送病理学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 patitis,AIH)合并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可能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114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4例A1H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无淋巴结肿大100例,B组合并淋巴结肿大14例,二者对比分析。A、B两组比较,B组易出现肝硬化(57/100vs12/14,P〈0.05),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可合并淋巴结肿大,且合并淋巴结肿大者较易出现肝硬化,表现脾功能亢进,可能是AIH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女 ,2 7岁 ,因发现淋巴结肿大 18个月 ,伴反复发热11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 18个月无意中发现颈部、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 ,无压痛 ,无发热。在当地卫生所给予青霉素和地塞米松静滴后淋巴结缩小。 1年前服中药治疗 ,淋巴结未消退 ,并出现面部红肿 ,全身色素沉着。停药 10余天后发热 ,体温 39°C左右 ,伴肌肉酸痛。曾先后三次住院 ,疑诊为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 ,给予抗结核药及其他抗生素、清开灵等治疗 ,体温下降、淋巴结缩小。后再次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近几个月发热伴关节肌肉疼痛加重。追问病史 ,患者自出生后即全身经…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者男,14岁。因发热、腹胀1月余收住我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畏寒、发热,每日体温达38.5~39.5℃,持续3小时后热自退,伴轻度持续性腹胀;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全身瘙痒、皮疹及关节肿痛等。当地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在不明原因发热(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的35例因FUO行诊断性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9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大。从发病到脾切除术的平均时间为15.8(5~165)周。经脾切除术直接诊断淋巴瘤27例、播散性结核病2例。间接诊断成人Still病4例;2例未确诊,总诊断率为94.1%。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3%,无一例因手术死亡。结论脾切除术是诊断FUO伴脾大的重要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手术时机是脾切除术在FUO诊断应用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肝门淋巴结肿大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病毒性肝炎,历来是依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近年来相继有人报道急性病毒性肝炎出现肝组织回声降低及胆囊壁明显水肿增厚的声像图。但尚无文献报道急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肝门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现将我院近4年来检查的10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有94%出现肝门淋巴结肿大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时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时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血液内科1996年以来以不明原因发热收住院,除发热、脾肿大外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且辅助检查也不能做出病因诊断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剖腹探查加脾切除术,并获得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35例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17例(占486%),霍奇金淋巴瘤5例,恶性组织细胞病2例,结缔组织病5例,慢性淤血性脾肿大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脾陈旧性梗死、脾结核和脾血管肉瘤各1例。结论 发热伴脾肿大而不能明确诊断时,应动员患者尽早作诊断性脾切除术并送病理学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