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自我意识的状况及其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甘肃省1 1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持利用度方面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7,P=0.007)。留守儿童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两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t=2.094,P=0.037;t=3.224,P=0.001);在自我意识总分及其他因子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意识总分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程度与自我意识量表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应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尤其是社会支持利用度,以提高留守儿童的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27名留守中小学生,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71名(51.42%)留守学生的自我意识总分偏低。留守女生的自我意识评分高于男生(t=2.621,P=0.009),不同年级(F=2.639,P=0.023)、家庭经济条件(F=3.913,t=0.009)、父母受教育程度(F=5.921,t=0.001)、与父母关系(F=22.151,t=0.000)及联系频率(F=6.140,t=0.000)、监护人关受程度(F=11.011,t=0.000)的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关系及联系频率、监护人关爱程度是影响自我意识的主要因素。结论留守对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较低,性别、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关系及联系频率、监护人关爱程度是影响自我意识的主要因素。家庭及学校应注重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矮小(ISS)儿童从青春期前到青春期自我意识水平和焦虑、抑郁状况的变化,为不同发育阶段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Tanner分期把108例ISS儿童和128例正常儿童分别分成青春期前组和青春期组,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青春期前ISS儿童PHCSS的躯体外貌与属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SS总分及其余各因子、SCARED和CES-DC量表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ISS儿童在PHCSS总分、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及满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CARED总分与CES-DC总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SS儿童中,青春期组PHCSS量表的总分及分量表的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3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青春期前组(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组SCARED总分与CES-DC总分显著高于青春期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前ISS儿童已关注自身身高问题并感不满,但无整体自我意识受损或焦虑抑郁情绪,青春期ISS儿童出现自我意识普遍低下及更多的焦虑抑郁情绪。从青春期前至青春期,ISS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显著下降,焦虑抑郁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学龄期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探讨个性特征及自我意识与学龄期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213名学龄期哮喘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4%,主要表现为抑郁、分裂样、攻击及交往不良等;2)有行为问题的哮喘患儿在自我意识量表总分(51.28±15.88vs 57.14±13.41,P0.05)及智力与学校情况(9.50±4.42vs 10.93±3.61,P0.05)、躯体外貌属性(6.47±3.62vs 8.14±3.16,P0.01)、合群(7.88±2.64vs 8.78±2.03,P0.05)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哮喘儿童。3)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我意识中的合群维度能够显著预测行为问题的发生(B=-0.998,SE=0.435,P=0.022)。结论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自我意识是影响患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了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促进该地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新疆喀什地区2 248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24名为留守儿童.结果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80.52±10.23)分,非留守儿童为(85.51±1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00,P<0.01);男生心理弹性各因子得分与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父母外出情况的留守儿童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及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与孤独感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因子中情绪控制、积极认识和家庭支持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孤独感,解释孤独感65.01%的变异量.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存在密切联系,改善儿童的心理弹性将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况间的差异,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提高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中学生,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情况间差异.结果 生活中前4位负性生活事件,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学习负担重;非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留守儿童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丧失、健康适应3个方面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事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间呈现弱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波动在-0.019~-0.296(P<0.05).结论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更易发生负性生活事件,而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指导,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患儿的个性及自我意识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对ADHD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N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EPQ中CAT组与ADHD组相比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在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高于TD及N组,掩饰性得分低于TD组(P0.01)。PHCSS中CAT组与ADHD组比较所有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儿童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低于TD组(P0.01),焦虑分量表高于TD组(P0.05)。CAT组儿童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四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低于N组(P0.01)。【结论】CAT患者存在个性缺陷,自我意识发展不良,其个性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受ADHD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岳颂华  陆小云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62-1664
了解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苏和贵州两地农村小学四到六年级743名儿童,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留守状态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只有东部儿童中存在差异(P值均<0.05),表现为双亲外出儿童社会支持低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0.68±4.62,45.34±6.33,45.22±6.54),孤独感高于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32.18±10.83,27.85±8.06,26.36±7.61);区域、留守状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孤独感均相关(r值分别为0.517,0.198,-0.469,P值均<0.05);东部和西部不同留守状态儿童孤独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5,0.85,P值均>0.05),但各留守状态的儿童其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x2值分别为18.07,23.66,54.74,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儿童所获社会支持更低,孤独感总体水平及高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东部儿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宝鸡市农村618名儿童, 使用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CL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MSSMHS)对其进行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为85.64%, 非留守儿童为68.22%,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性别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MSSMHS中的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6个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儿童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家长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小学生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父母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太原市993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查分析与评价.结果 PLOC各因子均与PHCSS的总分呈负相关(P值均<0.05),并且与各个分量表(智力、合群、幸福满足感)得分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自我意识偏异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其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认同维度问卷(the Fourth Version of Aspects of Identity Questionnaire,AIQ-Ⅳ)和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the 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Risky Behavior Inventory,AHRBI)对178名农村留守儿童和132名农村非留守儿童的社会认同和健康危险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儿童在个人认同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F=8.669,P0.01),在集体认同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F=88.403,P0.01);2)社会认同能够预测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10%的变异,其因果结构模型的RMR=0.034,GFI=0.909,IFI=0.913,PGFI=0.52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认同水平高而集体认同水平低,社会认同是其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及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the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和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the Adolescent Health Related Risky Behavior Inventory, AHRBI)对178名农村留守儿童和132名农村非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1)农村留守儿童在人际事件(F=12.695, P<0.001)、惩罚事件(F=8.306, P<0.01)、丧失事件(F=19.256, P<0.001)和健康事件(F=9.138, P<0.01)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2)负性生活事件能够预测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24%的变异, 因果结构模型的适配指标为RMSEA=0.067, GFI=0.936, IFI=0.965, PGFI=0.579。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是负性生活事件的易感人群;而负性生活事件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留守儿童营养均衡改善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9-10月在伊犁地区的3个县随机共调查18所中小学校的3 842名7~15岁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根据身高和BMI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伊犁地区7~15岁男女留守儿童身高、体重、BMI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较低。留守儿童在生长迟缓、消瘦方面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2、314.12,P<0.01);非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24.92,P<0.01)。结论 伊犁地区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相对较差,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以消瘦为主,应需重点关注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为该地区留守儿童营养均衡改善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9-10月在伊犁地区的3个县随机共调查18所中小学校的3 842名7~15岁的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根据身高和BMI进行营养状况的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伊犁地区7~15岁男女留守儿童身高、体重、BMI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较低。留守儿童在生长迟缓、消瘦方面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2、314.12,P<0.01);非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24.92,P<0.01)。结论 伊犁地区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相对较差,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以消瘦为主,应需重点关注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以贵阳、昆明两地336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得分为2.06±0.67, 社交焦虑得分为6.90±3.84, 害怕否定评价分量表得分为4.55±2.70, 社会回避苦恼分量表为2.37±1.87, 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42±0.69。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孤独感与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 与父亲偏爱呈显著负相关(P<0.05), 与父亲和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交焦虑与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P<0.01), 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提高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4年11月 — 201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5个地区共20 74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农村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和心理韧性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共20 747人,平均年龄(13.71 ± 2.51)岁,留守儿童5 483人,占26.4 %,非留守儿童15 264人,占73.6 %。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留守儿童中攻击行为阳性检出者1 525人,占27.8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家庭支持3个维度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目标专注维度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主要照料人父或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主要照料人管教方式为溺爱、粗暴、变化无常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攻击行为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降低自杀意念检出率提供指导。方法 2018年3-5月选取潍坊市4 250名青少年,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心理健康自评量表(K10)、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9.55%(406/4 250),肥胖检出率为6.94%(295/4 250);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P<0.001),城市超重肥胖青少年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农村,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农村显著高于城市(P<0.001);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1),社会支持分别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378和-0.449,P<0.01);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对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杀意念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78和-0.197,P<0.01;R2=0.459),且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通过改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社会支持,从而降低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以及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南、河南、辽宁、广西四省6所农村学校共抽取605名小学5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273名,非留守儿童332名,采用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量表、校园欺凌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了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t=2.90,P<0.01);校园欺凌行为和受欺凌行为均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6,-0.219,P<0.01);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1);自尊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校园受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5,P<0.05)。结论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学校方面应尽量为儿童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同时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健康教育,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结核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地对结核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Lorig编制的自我效能表、肖水源研发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对215名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二者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结核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6.37±12.84)分,处于中等水平,除自我效能的保健维度和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外(r=0.205,P=0.088),结核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成正相关(r=0.205~0.553,均P<0.05),社会支持是自我效能提高的积极因素。婚姻、收入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均P<0.05),其他资料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观支持对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大于客观支持。 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患者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加强对非婚者和女性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干预,以提高结核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加速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