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髂动脉通畅的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 D型动脉硬化下肢缺血的治疗方式,比较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与股深动脉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2例TASC D型下肢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股浅动脉治疗组(行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6例和股深动脉治疗组16例,并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手术后3年截肢率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ABI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股浅动脉治疗组术后ABI高于股深动脉治疗组(P<0.05)。两组3年后跛行距离<200米和行截肢手术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动脉通畅的TASC D型动脉硬化下肢缺血患者,无论腔内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还是股深动脉成形术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增加肢体血供;股浅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近期远端肢体血供改善优于股深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深动脉重建改善下肢动脉缺血方面的疗效.方法 根据CTA及血管彩超选择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对30例Fontaine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股深动脉重建.其中解剖外途径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7例,髂总、髂外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9例,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腋动脉-股深动脉转流2例,单纯股深动脉成形术8例.结果 26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皮温明显升高,静息痛消失,ABI明显升高(术前平均为0.23,术后平均为0.57).3例症状减轻,1例无效截肢.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3个月).18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的病例中1例发生闭塞,人工血管通畅率为94.4%.8例单纯股深动脉成形的病例中1例闭塞.总体保肢率为96.7%.结论 在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重建治疗Ⅲ、Ⅳ期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以股深动脉作为流入道和流出道施行旁路转流术,共4种手术方式:①腹主-股深动脉旁路转流术;②股-股深动脉旁路转流术;③股深动脉成形术;④股深动脉-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共30条患肢。本组21例已随访5~60个月,平均22个月。疗效良好者16例;1例症状好转;3例保留足跟的截足者,仅保持户内活动,但生活可自理;1例术后6个月因严重感染行膝下截肢术。结论当髂股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重要作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990年6月至今,我们对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股深动脉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分析糖尿病性外周动脉病变中股深动脉的形态学特征,以期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评估.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50例.用分段积分法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见股深动脉开口部位(A段)、股深动脉开口至旋股外侧动脉(B段)、旋外侧动脉至第二穿支(C段)、第二穿支至远端(D段)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各段病变发生率;根据股或腘动脉积分分为E(<3分)、F(≥3分)两组,比较两组股深动脉B段的管径.结果 (1)A、B、C、D各段病变率明显不同,分别为3/95(3.1%)、17/94(18.9%)、57/94(60.6%)和74/97(78.7%).(2)A、B、C、D各段血管积分分别为0.13±0.70、0.28±0.77、0.72±0.78和1.24±1.03,除A、B两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E、F组股深动脉B段管径(mm)分别为5.43±0.36和5.40±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结论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多累及旋股外侧动脉开口以远股深动脉分支,较少累及股深动脉开口部和旋股外侧动脉开口以近之血管主干;病变程度上股深动脉远段分支病变积分明显高于近段血管;当股腘动脉出现重度狭窄-闭塞时,股深动脉管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疾病(MAI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1例(47条患肢)MAID患者分别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股—腘动脉旁路术及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1~52个月)。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53±0.17,显著高于术前的0.23±0.12(P〈0.05)。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结合股—腘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MAI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观察11例(18髋)下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及臀下动脉起点、分布及走行。结果显示,旋股外动脉主要起于股深动脉;旋股内动脉起始点不恒定;闭孔动脉多起于髂内动脉干前支,并与旋股内动脉形成吻合;臀下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干前支,75%与旋股内动脉分支、60%与旋股外动脉分支形成吻合。认为旋股内、外动脉是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靶血管,闭孔动脉、臀下动脉常作为补偿靶血管;DSA技术有助于判断股骨头颈血管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1997年8月~1998年11月,我院采用股-股动脉人造血管横跨架桥术治疗单侧髂动脉闭塞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70~78岁,病程1~6年。4例均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单侧髂动脉闭塞,而健侧髂动脉通畅,无狭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伴有趾端溃疡和趾尖皮肤干性坏死各1例。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两侧腹沟韧带下方沿股动脉走行做纵切口,显露并游离健、患侧的股总、股浅和股深动脉,然后在趾骨联合上方、腹膜前,从健侧股动脉的腹股沟切口向患侧股动脉的切口做隧道,健侧的隧道口应比患侧肢高2~3cm。在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CDU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48例,将其列为研究组,另选择体检健康者48名,将其列为普通组,选择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两组患者均行CDU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DU诊断结果。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除股总动脉的闭塞检出率外,其余位置的斑块、狭窄、闭塞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股浅动脉内径、股总动脉内径、胫前动脉内径及腘动脉内径较普通组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DU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能提高各动脉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等病变的检出率,并清晰的展示出各动脉血管内径,从而有效发现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在医生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晶  何菊  杨森  赵子源  李楠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6):471-473,47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多节段复杂病变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杂交手术治疗ASO多节段复杂病变,患者21例,切开股总动脉行髂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髂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STENT)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内膜切除术(TEA)4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1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腘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1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浅动脉PTA+STENT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膝下动脉PTA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深动脉扩大成形术2例,股总股浅动脉TEA+股浅动脉PTA+STENT3例,股浅动脉TEA+腘动脉PTA+膝下动脉PTA3例,先行膝下动脉远端流出道的PTA治疗,而后同期进行股腘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BI)复查由0.31升至0.66(正常值0.53~0.91)。分别于术后3,6,9个月及12个月进行Ⅰ期临床评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11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再狭窄,1年通畅率90%(18/20)。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安全、创伤小及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取非糖尿病患者54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BFV)、小于对照组,足背、腘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可对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客观、分节段反映。  相似文献   

12.
1982年2月至3003年6月,我院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治疗动脉导管未闭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75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探查并比较两组双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斑块、狭窄、闭塞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以下动脉的狭窄、闭塞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对下肢动脉尤其膝关节以下动脉病变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病程观察、预防下肢坏疽在临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5例作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7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下肢血管各动脉管径和斑块形成率差异。结果①研究组下肢血管内斑块形成率57.33%高于对照组的6.67%(χ2=44.240,P=0.000);②研究组受检者的下肢血管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管径均低于对照组(t=35.376、39.161、22.399、11.763、94.210、98.742、51.194,P=0.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准确检出下肢病变血管中斑块,明确各动脉管径具体数据,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杂交手术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D级髂股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复杂D级髂股动脉病变患者27例,根据CT血管成像(CTA)和TASC病变分级原则,C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D级股胭动脉病变14例,D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C级股腘动脉病变7例,D级主髂动脉病变合并D级股腘动脉病变6例;所有患者行杂交手术同期处理主髂和股腘动脉病变。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12、24和3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并分析术前、术后12、24和36个月的通畅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通畅率采用Kaplan-Meiei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对于主髂动脉病变,术中分别或联合行主股动脉旁路、髂动脉支架植入、股股动脉旁路及内膜剥脱或取栓术;对于股胭动脉病变,术中分别或联合行股胭动脉旁路、动脉内膜剥脱、股深动脉成形、取栓、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并发症发生。术后6、12、24和36个月的患者ABI(0.91±0.16、0.85±0.14、0.82±0.17、0.77±0.13)比术前(0.47±0.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24和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5.7%、80.2%和72.9%。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复杂TASC D级髂股动脉病变安全,中期效果好,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血管造影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病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 方法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 (DM组 ) 4 3例 ,非糖尿病动脉硬化症患者 (NDM组 ) 39例。将造影动脉所见分为腹主、髂总、髂内、髂外、股深、股浅、、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共 10段 ,用分段积分法进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 结果 腹主、腹部内脏、股深及胫前动脉病变发生率在NDM组分别为 33/ 34(97% )、11/ 30 (37% )、11/ 6 9(16 % )和 2 5 / 4 2 (6 0 % ) ,在T2DM组分别为 2 6 / 36 (72 % )、1/ 36 (3% )、2 4 / 78(31% )和 6 1/ 75 (81% ) ;NDM组腹主动脉积分为 0 2 6± 0 6 7、髂总动脉积分为 0 5 5± 1 0 6、髂内动脉积分为 1 0 8± 1 2 9;T2DM组相应的动脉积分分别为 0、0 15± 0 5 8和 0 5 7± 1 0 5 ;这些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DM组股深、、胫前、胫后、腓动脉积分分别为 0 6 0± 0 6 1、1 15± 0 82、1 92± 1 39、1 72± 1 85和 1 99± 1 0 5 ,均明显高于NDM组的 0 17± 0 4 8、0 75± 1 2 2、0 81± 0 94、1 0 7±1 0 0和 0 98± 1 0 0。 结论 NDM组较T2DM组血管病变更常累及腹主动脉及腹部内脏动脉 ,T2DM组较NDM组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和胫前动脉 ,且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7.
陈磊  刘建夏 《山东医药》2011,51(52):102-103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经肱动脉穿刺入路介入治疗高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6月经皮经肱动脉穿刺入路治疗26例下肢髂动脉或股浅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病例,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26例肱动脉穿刺的一针技术成功率为80.77%,38条患肢闭塞的髂动脉或股浅动脉起始段术中开通率为100%。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1例(3.85%),穿刺部位较明显的疼痛17例(65.38%),无神经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未发现肱动脉狭窄或闭塞;术后6个月行动脉CTA发现2例患肢出现左下肢股浅动脉起始段再狭窄(〉50%),血管通畅率为94.74%。结论经肱动脉入路治疗高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股动脉入路的替代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ASO的47例患者(均为单肢症状).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逆向长段髂动脉内膜剥脱+ stent/PTA 7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 stent/PTA(顺行、逆行)17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顺行长段股浅动脉内膜切除+stent/PTA8例,股动脉内膜切除补片成形+髂动脉stent/PTA+股深动脉成形术5例,髂动脉stent+股-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2例,股动脉切开取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形/stent/PTA 8例,合并膝下动脉病变,部分予以小球囊局段扩张.以上补片为涤纶,人工血管材料为PTFE.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由术前(0.30±0.19)提高至术后(0.63 ±0.20),下肢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年,通畅率87.2% (41/47),4例坏疽足趾自行脱落,6例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复合手术(股动脉内膜切除结合腔内技术)治疗FontaineⅡ-Ⅳ期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简洁微创、安全有效、中远期疗效可,尤其适合老年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缺损相关性,评价彩超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共184例患者开展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联合诊断下肢并发症。结果无下肢并发症正常30.98%、单纯糖尿病足23.37%、单纯下肢周围神经病变10.87%、两者合并34.78%;正常者、单纯糖尿病足、单纯下肢周围病变、两者合并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合并多发斑块比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病变患者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低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并发症与下肢动脉硬化具有相关性,采用彩超可准确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情况、测量动脉内径,进而预测下肢病变风险、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髂动脉病变的腹主动脉瘤(AAA)的腔内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AAA行腔内治疗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按照是否存在严重髂动脉病变将患者分为髂动脉通畅组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分别进行腔内治疗,并于术后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防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52例患者被分为髂动脉通畅组41例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11例,其中通畅组髂动脉严重扭曲2例(3.8%,2/52),狭窄或闭塞组髂动脉狭窄9例(17.3%,9/52)及闭塞2例(3.8%,2/52),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AAA腔内修复(EVAR)术,其中通常组扭曲者通过特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后支架顺利通过,狭窄或闭塞组给予患侧或对侧球囊扩张或逆行开通股动脉进行扩张,支架最终顺利通过。随访了12~24个月,狭窄或闭塞组出现一侧髂动脉腿支的闭塞2例(P0.05),1例行右髂序贯放置髂腿支架1枚+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双下肢动脉供血良好。结论合并髂动脉病变会导致AAA腔内治疗困难,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材的配合,AAA患者行EVAR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