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西州高昌县下太平乡符为检兵孙海藏患状事》64 TAM 35:19(a)文书,经考证为唐代永淳元年(682)的文书,是唐西州高昌县府下发给太平乡的公文,检兵孙海藏因患风痫、冷漏证,经多方鉴定确合入疾条件,判为残疾。可确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残疾鉴定文书。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通报》2010,9(4):18-18
目录,是指一书的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的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的专科目录,除公元前二世纪杨朴《兵录》外,就是医学文献发展专科目录了。如:《隋志》著录的《四时采药及会目录》,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录》著录的《医经目录》,《大宋本草目》,明·《李嵩诸医书目录》,清·王宏朝的《古今医籍考》,余鸿业的《医林书目》,董恂的《古今医籍备考》,邹澍的《医经书目》等。但这些书目,均已亡佚。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录》。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出土牛疫方由两件残片拼缀而成,所载为一首医方。经考证认为,该方与敦煌P.3144第三方,及《新编集成牛医方》《牛经大全》所载两首以熏法治疗牛疫的方剂系有共同来源,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各自发生了变化,传承时间越长,在药物组成上越是完备。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出土药价残片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出土原卷图片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文献考证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其药价部分予以考察后发现:吐鲁番药价残片反映了唐代天宝年间部分药材的市场价格,如果以常用生活必需品白面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则当时的药价普遍比白面的价格高,常用药品的价格与今天相比则差别不大,但部分珍稀药材的古今价格相差极大.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出土萎蕤丸探微高雪莲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医院,新疆830001196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区的发掘中,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的汉文文书极为丰富,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高昌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生活及其与内地...  相似文献   

6.
杨坤  余达  王玉兴 《光明中医》2009,24(7):1227-1228
目前,在评介<难经>时,多认为它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其内容十分丰富,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由于<难经>的内容取材于东汉以前的古典医经,保存了一些已亡佚医籍的内容,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笔者经过对<难经>内容的初步分析,从书名、编排体例、问答语气、内容、作者等几方面考证,结果认为<难经>是一部有关医学知识并可用于考核学生和医师掌握医学理论水平的问答题集.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人民是勤劳而智慧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早在先秦著作《诗经》、《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等书中都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正是在我国古代人民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东汉以前直到远古时代我国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总结,是经过许多医药学家不断地补充、纂辑而成,并假托以“神农”之名。虽然《本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但根据历代考证多认为至少当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本经》  相似文献   

8.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璐  余欣 《中医研究》2005,18(6):57-60
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本草集注>写本,虽然均是断简残篇,却是中国本草学的珍贵文献.本文先对前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介,然后就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富于研究旨趣的方向作一些前瞻,以期为学界贡献丰富的学术信息,为将来进一步共同探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官办药店。它的创建与当时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颇有渊源。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在历经爱子病逝的沉重打击后,年迈体弱的他心灰意冷,决意告别政坛,归隐山野。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学刊》2008,26(2):410-410
牙科保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多数人认为该学科之兴是近些年事,但史料记载其开始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而且全部肇始于我国。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医学刊物《吴医汇讲》。据现有资料来看,它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  相似文献   

12.
早在我国西汉时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就有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记。到唐代时医史学家甘伯宗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120人的传记为《名医传》,全书7卷,书中有传有赞而且有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惜此书早已亡佚,但其内容在后来宋代医家周守忠(所著《历代名医蒙求》中有所收录。公元1006年时,宋代医家赵自化曾著有《名医显帙传》,大约同时代的医家党永年还著有《神秘名医录》。  相似文献   

13.
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与食疗专著《食疗本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饮食疗法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人们重视饮食与医疗的关系,不断进行着研究。唐代由孟詵撰,张鼎补注而成的《食疗本草》,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与食疗专著。孟詵(621~713),唐代医学家,汝州梁(今河南临汝)人。年轻时喜好医药,擅长食疗研究。文献中张鼎的史料很少,日本人渡边幸三认为张鼎可能是开元间(713~741)的道士而兼通医者。据日本人中尾万三考证:孟詵约在公元706年(长安四年)任同州刺史时撰写成《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改编《补养方》而成《食疗本草》。《嘉祐本草》中记载张鼎补充了89种食药。约在公元674年,孟詵曾师事于孙思邈。孙氏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他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按照师承关系,孟詵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的医籍因科技不发达、战乱、年代久远等因素多已亡佚,敦煌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医药文献极大地弥补了此空白.其所记载著录出处的亡佚隋唐医方计10首,涉及韦慈藏、张文仲、崔知悌医家3人及《古今录验方》医书1部.本文将其与传世医书中的亡佚隋唐医方进行比对分析,探索后世流衍.考察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著录出处的亡佚隋唐医方...  相似文献   

15.
李恩绶 《家庭中医药》2006,13(10):11-11
我国古代第一家医院叫“寿安院”.该院是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刘震孙在广东建立的:“修廊渠渠,对辟十室,可容十人,男女东西,界限有别”:“诊必工.药必良,烹煎责两童”。此外.这家医院还极注意善后工作.死亡了予以掩埋.病治好了则资助使之返家.可称得上一家慈济医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关导尿术的最早记载,首见于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撰写的《千金要方》(约成书于公元652年)中。《千金要方·卷二十·膀胱腑》云:“若脏(即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道教圣地西安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之内,《道德经》石碑之侧面,刻有这么一幅宛若天书的楹联: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吴医汇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要算吴医汇讲。吴医汇讲,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至清嘉庆六年之间出版,由唐大烈所编辑,共出十一卷。前后历时十一年,可能每年出一卷?在那时,当然不叫做杂志,但它的编辑过程,内容以及形式,确实具有杂志的性质。今所传之吴医汇讲一书,是卷一至卷十一的合订本。  相似文献   

19.
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史书,如南北朝时代,如梁史鄱阳王恢传第16:“后又有目疾,久视废瞻,有北渡道人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在北史张元传中也有类似记载,随着白内障金针拨障手术的发展,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总结了不少的失败教训,具体的说就是总结了不同形态的白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