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8例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2组在肿瘤形状、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示肿块呈欠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见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分级呈Ⅱ或Ⅲ级,均视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2.
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钼靶X线及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应用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观察其X线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6例为良性,3例为交界性,3例为恶性。X线诊断为乳腺叶状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纤维腺瘤6例。超声诊断为叶状肿瘤2例,乳腺占位病变8例,纤维腺瘤2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特征,二者联合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利于早期发现本病,但其良恶性与影像学表现无显著关系,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和甲状腺滤泡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甲状腺滤泡癌和54例甲状腺滤泡腺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差异。结果甲状腺滤泡癌组和甲状腺滤泡腺瘤组患者在结节大小、淋巴结肿大、转移、多发滤泡肿瘤等临床特征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甲状腺滤泡癌组在并发其他可疑甲状腺病变方面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腺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滤泡癌组和甲状腺滤泡腺瘤组患者在形状、晕、边界、钙化等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组的常见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无细晕(包括无晕和不规则晕)、边界不清、回声低或极低、有微钙化、实性的结节;而甲状腺滤泡腺瘤组的常见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有细晕、边界清、回声中等或高回声、无钙化、囊实性的结节。结论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对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滤泡腺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血流信号和频谱,通过高频超声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钙化、包膜、淋巴结情况进行扫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毛刺状改变、血流信号丰富、病灶内钙化点、不均匀回声以及包膜残缺超声图像特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0级、1级比例较高,而观察组2级、3级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I-RADS分级4级+5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max、Vmin以及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图像交叉重叠现象,在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需结合临床做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超声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观察其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与后方回声、有无液化和钙化,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33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12例,交界性12例,恶性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规则,内部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回声大部分均匀,部分可见散在的无回声区,无或少有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所有肿块的内部和/或周边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症的高频超声表现及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彩超诊断的440例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和临床诊断对照。结果本组440例乳腺增生症根据病理类型和结果分为5类:乳腺小叶增生233例,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32例,乳腺囊性增生78例,乳腺组织增生67例,乳腺混合性增生30例。相对应的乳腺小叶增生主要超声表现为腺体粗糙不均形成低回声斑块;纤维腺瘤样增生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内出现略欠规则的减低回声结节和包块,其周边区的乳腺结构无明显变化;乳腺囊性增生表现为腺体内不规则的导管扩张及清晰光滑的囊性占位;乳腺组织增生表现为腺体结构不清,密集增厚,弥漫性回声增强或减低,内无包块、结节或斑块,乳腺导管无扩张;乳腺混合增生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混杂不清,腺体粗大,内出现囊、实性病灶或导管扩张等。结论乳腺增生症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结构改变相关。以乳腺增生症的超声图像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诊断乳腺增生,对完善和规范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提供比较客观诊断依据和信息,可对超声和临床鉴别其他乳腺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临床诊断乳腺增生提供了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s)的MRI特征,提高PTs与纤维腺瘤(FAs)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行MRI检查的PTs患者10例及FAs患者33例,分析其MRI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10例PTs中,术后病理诊断良性2例,交界性8例.叶状肿瘤具有短期内明显增大病史,在最大横径、深分叶、T1WI上存在高信号区域、T2囊性成分、低信号的分隔、不均匀强化、增多的血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与FAs有统计学差异(P =0.026).在T2WI信号、胆碱(Cho)峰值上,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Ts和FAs在MRI表现上有一定差异,有助于PTs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和甲状腺滤泡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FTC和28例FA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甲状腺肿瘤边缘、囊性改变,回声分布特征,晕环以及阻力指数的声像图特征上与F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声分布不均匀,无囊性变以及无晕环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均0.05),提示以上指标是FTC鉴别于F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可以在术前对FTC和FA的鉴别诊断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肿瘤综合诊疗拟定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分型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将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与乳腺增生组在二维声像图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后方回声、组织侵润、纵横比等7项指标中的表现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x2=38.78、10.35、88.17、15.64、14.38、103.35、67.81,P<0.05).乳腺癌组的Vmax和RI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x2 =9.33、3.35,P<0.05).另外,乳腺增生组血流信号明显低于乳腺癌症组,多为0或Ⅰ级,而乳腺癌组则以Ⅱ~Ⅲ级为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42,P<0.05).75例乳腺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 重症乳腺增生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浅表淋巴结肿大4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在经二维超声检查后,两组患者的淋巴长径(L)、淋巴短径(S)及L/S比较无明显差异。以二维超声中L/S2作为鉴别淋巴结恶性病变的依据,结果显示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1.54%。但是两组患者的RI值比较则存在明显差异。良性组的超声特征表现为椭圆形、长条形、圆形,光滑、规整,皮质回声为狭窄型,内部回声为中低,血流形态丰富、呈树枝型;而恶性组的超声特征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融合粗糙、锐利,皮质回声为向心性或偏心性宽阔型,内部回声低或无,血管增粗,杂乱无章。良、恶性组患者的淋巴结血供类型分布和皮髓质厚度比例类型分布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淋巴结长径/短径、淋巴结皮、髓质厚度比例和淋巴结血供类型等三个方面能有效区分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质,且操作简单,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其超声表现。结果:18例中,病理为良性者14例,交界性3例,恶性1例。乳腺超声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肿块11例;最大径≥3cm 7例;11例内部回声不均匀。乳腺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5.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分叶状形态及不均匀内部回声是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8例GLM与89例IDC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GLM组病灶的边缘毛刺或蟹足征、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的检出率低于I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液性无回声和周边高回声晕的检出率高于I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在伴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血流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M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伴液性无回声及周边高回声晕的超声检查征象与IDC有所不同。故超声检查对GLM和IDC的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结合CDFI技术对146例乳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46例乳腺肿瘤中,乳腺纤维腺瘤90例,符合率94.4%,浸润性导管癌56例,符合率91.1%。结论: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毛刺状或蟹爪状,致密小钙化灶和后方回声衰减,CDFI:RI>0.75。乳腺纤维腺瘤的特征性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有包膜和侧边声影,CDFI:RI<0.75。但是部分良、恶性肿瘤有交叉表现。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以往曾称为叶状褒肉瘤,2003年WHO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该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其临床及超声表现与纤维腺瘤(breast fibroadenoma,BY)较为相似,影像学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龄差异对卵巢癌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类型的影响。方法对收治卵巢癌患者患者共406例超声影像学及病理诊断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超声声像特征及诊断真阳性率。结果不同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理类型、病灶位置、最大直径长度及内部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腹腔积液征象比例和血流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间卵巢癌超声诊断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患者卵巢癌超声诊断真阳性率显著高于18岁组和18~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类型存在明显年龄差异,且诊断真阳性率以40岁人群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B)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对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包括良性叶状肿瘤96例(64.4%)、交界性35例(23.5%)和恶性18例(12.1%)。结果:术前高频超声准确诊断叶状肿瘤30例,诊断准确率仅20.1%。声像图上,肿瘤直径最小1cm,最大20cm;肿块边界清楚、分叶状91例(61.1%),可见包膜回声123例(82.6%),内部回声不均匀81例(54.4%),有液性暗区38例(25.5%)。CDFI显示良性PTB血流以0~Ⅰ级(75例,78.1%)为主,Ⅱ~Ⅲ级较少(21例,21.9%),交界性及恶性的血流0~Ⅰ级(24例,45.3%)与Ⅱ~Ⅲ级(29例,54.7%)相近,两者构成比显著不同(P0.05),交界性和恶性中阻力指数增高(RI0.70)有15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定性诊断困难,肿块较大、血供丰富及高阻频谱对提示交界性及恶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级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乳腺肿物超声诊断为BI-RADS 3-5级的乳腺肿瘤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BI-RADS 3-5级在乳腺肿瘤中诊断价值。结果结果显示,41例为良性病变,22例为恶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标准,BI-RADS 5级中恶性病变符合率高于3级、4级,且4级符合率高于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 4c组恶性病变符合率高于4a组、4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像图特征上,BI-RADS 3级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纵横比≧1,无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BI-RADS 4级肿块大多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纵横比多≧1,少部分存在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BI-RADS 5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纵横比多1,大多存在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结论 BI-RADS 3-5级可为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腺叶状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叶状瘤X线钼靶照片和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搜集1991年1月至2003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叶状瘤,其中13例行X线钼靶摄片,17例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25例乳腺叶状瘤中病理诊断Ⅰ级者17例,Ⅱ级7例,Ⅲ级1例。13例行乳腺X线钼靶检查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7例)或浅分叶状(6例)密度高于邻近腺体的肿块,边界清楚(8例)或部分不清(5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钙化及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恶性征象。行乳腺超声检查的17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回声者16例,边界规整者16例,出现囊变者10例,11例出现后方回声增强。结论 乳腺叶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表现为非特征性,与纤维腺瘤等边界清楚的实性病灶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对可疑病灶行切除活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8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灶的造影特征及时间-强度(TIC)曲线参数。结果恶性病灶患者34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5例(73. 5%),浸润性混合性癌7例(20. 6%),导管内原位癌2例(5. 9%);良性病灶患者53例,包括:纤维腺瘤45例(84. 8%),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3. 8%),乳腺腺病3例(5. 7%),乳腺炎1例(1. 9%),分叶状肿瘤(良) 2例(3. 8%)。恶性病灶多表现为以高增强为主、不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均显示不清、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有穿支血管及造影剂滞留。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多清晰、大部分造影后无明显增大、无穿支血管显影及造影剂滞留。良、恶性病灶的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后边界、增强后病灶大小、穿支血管、造影剂滞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超声造影具有特征表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乳腺粘液癌(MBC)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选取39个MBC病灶,比较传统单纯性乳腺粘液癌(cPMBC)、乳腺粘液微乳头状癌(MUMPC)及混合型乳腺粘液癌(MMB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特点,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MBC多表现为平行方位的低回声团块,少见液化及微钙化;cPMBC、MUMPC多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后方回声增强及伴侧方声影,前者多富血供,后者多乏血供;MMBC边缘多呈角状或蟹足状且乏血供,后方回声多无改变,少见侧方声影。三组癌的年龄、最大径、位置、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导管变化、血流Adler分级及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PMBC与MMBC的边缘、后方回声模式、侧方声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MMBC较cPMBC与MUMPC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167)。结论MBC的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相关,cPMBC、MUMPC与MMBC的声像特征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