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富顺县抽取298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F-12量表和一些其他相关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入户调查搜集资料,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298名农村老年人躯体健康总评平均分为(34.5±6.92)分,心理健康总评平均分为(41.33±9.35)分,躯体健康总评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16)、年龄(P=0.037)和营养状况(P=0.013),心理健康总评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46)、教育文化水平(P=0.039)、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P=0.025)、营养状况(P=0.020)和社会支持(P=0.005)。结论四川省富顺县农村老年人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亟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东莞市随迁老年人生命质量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提高随迁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 于2019年2—5月,通过PPS抽样对东莞市60岁及以上的91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无东莞户口的随迁老年人478名。采用SF-36量表评估老年人生命质量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随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在随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水平上,躯体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为(51.09±10.26)分、精神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为(53.96±11.52)分,均低于当地老年人[PCS为(54.94±12.69)分、MCS为(57.89±10.53)分]。结果显示,年龄(OR=0.54,95%CI=0.36~0.79)、文化程度(OR=1.76,95%CI=1.35~2.14)、居住状态(OR=1.64,95%CI=1.05~2.66)、是否患有慢性病(OR=2.22,95%CI=1.64~2.89)对随迁老年人生命质量PCS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并对该群体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总得分平均为78.48±15.35;性别、年龄、职业、日常生活功能、收入状况、慢性病患病、家庭关系等10个因素能影响其生命质量总分及维度评分。结论:应针对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探讨现阶段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了山东省青岛、潍坊、济南等6个地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F-36量表测量该群体的生命质量,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筛选. 结果 山东省451例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加权平均分为78±15.35,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活动能力、情绪控制、慢性病患病、生活满意度和睡眠状况. 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及老年工作者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调查对象的生命质量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推断.结果 本次调查的451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平均分为78.48±15.3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患病情况、ADL和IADL得分、生活满意度、家庭关系和目前从事的工作等.结论 慢性病患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首要因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与其密切相关.应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孤独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UCLA孤独量表,对694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孤独平均分为(38.37±8.24)分,睡眠质量总平均分为(6.64±4.67)分,孤独与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呈正相关;睡眠质量受性别、年龄、婚姻、居住情况、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影响。结论农村老年人总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受孤独心理影响较为突出。因此,不仅需要给予老年人在物质上的关心,同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上的关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徐州市敬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徐州市9家敬老院,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以及自编问卷,对29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徐州敬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平均分为(54.97±10.41)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49.47±17.30)、(55.67±11.93)、(57.71±13.14)、(57.00±10.83)分。是否患慢性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老年人生存质量有差别。结论徐州市敬老院老年人无配偶者居多;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差,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敬老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政府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做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罗山县549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生命质量现状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分别为家庭养老(61.77±19.20)、居家养老(60.68±15.41)和机构养老(54.31±1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居中。结论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从开始在河南省罗山县试行至今已有近4年时间,试点表明,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居家养老服务是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研究以河南为例分析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虚弱状态下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9月,运用改良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简明生存质量量表(12条目)(SF-12量表)对便利取样的福建省闽南地区203名虚弱状态的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虚弱状态下居家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14.16±20.25。生存质量躯体健康总评得分为46.55±16.61,精神健康总评得分为55.02±11.84。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健康状况自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年龄、经济状况及运动等。结论虚弱状态下居家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较低,存在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应拓宽居家养老服务范围,针对虚弱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健康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改善老年人养老现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5省份20个村6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并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平均得分为(6.01±1.83)分,情感需求平均得分为(2.79±0.88)分,高于照护需求得分(1.67±1.83)分,医疗需求得分最低为(1.56±0.74)分。情感需求中前3位是邻里关系融洽、子女陪伴和社区活动,照护需求中前3位是保姆服务、经济支持和子女照护;医疗需求中更加注重改善医疗条件和降低医疗费用,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自理程度、子女是否住在附近和是否定期体检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老年人更加注重情感需求和照护需求,低学历、完全依赖他人、子女不住在附近、和未定期体检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87名山西省城乡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测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该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除情感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障、慢性病、居住地、居住方式、吸烟、饮酒、睡眠和婚姻状况。结论: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好于农村老年人;政府部门应针对山西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制定具体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城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城区1048名老年人.应用SF-12量表测量该人群的生命质量,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老年人生命质量标准化平均分为(75.35±18.40)分;心理健康优于生理健康(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对减轻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深圳市常住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于2017-12-01-2018-01-31对深圳市2个街道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免费体检或流感疫苗接种的58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命质量。结果深圳市583名常住社区老年人SF-36各维度得分为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角色(82.44±32.91)分、躯体角色(80.96±32.57)分、躯体功能(80.39±17.91)分、社会功能(76.74±19.95)分、心理健康(73.00±15.69)分、生命活力(72.47±15.33)分、肌体疼痛(70.72±18.63)分和一般健康状况(59.07±14.7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生命质量得分越低,t=-5.228,P0.001;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9,P=0.058;老年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生命质量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P=0.004。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低,t=-3.749,P0.001。接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的老年人得分较高,t=-5.070,P0.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慢性病是深圳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可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拐点年龄的性别差异,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18个村为调查现场,共调查老年人3 336名,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five-dimensional European quality of health scale, EQ-5D)评估老年人生命质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预测老年人生命质量拐点年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验证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的预测能力。  结果  健康效用值男性(0.774±0.200)分,女性(0.721±0.205)分,男性高于女性(t=7.500, P<0.001);老年人“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困难比例最高;总体生命质量拐点年龄男性72.5岁,女性70.5岁;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拐点年龄对生命质量转变具有预测价值。  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男性生命质量优于女性,女性生命质量拐点年龄早于男性。应关注老年人慢性疼痛及心理健康问题,以此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两份问卷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维护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重视慢性病患者、低收入、居住条件差等情况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改善家庭关系,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娜  李宁秀  高博  赵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04-3907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口的生命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EQ-5D量表对成都市社区随机抽取的416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社区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调查得到老年人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888分,95%可信区间为(0.869,0.90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对自身的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较好,而对躯体疼痛和情感焦虑的评价则相对较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享有医疗保险、经济状况好与差和是否患慢性病等.结论 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采取适宜的方式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减轻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等途径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城乡老年人青光眼患病情况,探讨青光眼老年人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2年7月—2013年5月对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3个城市共6 173名≥60岁老年人进行青光眼患病调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量表(F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河北省老年人青光眼患病率为4.5%;青光眼老年人SF-36评分为(500.7±151.0)分,低于非青光眼老年人的(544.1±15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老年人社会功能(64.4±22.3)分、情感职能(62.2±42.0)分、生理职能(47.2±43.5)分、躯体疼痛(64.2±23.3)分、生命活力(61.7±18.5)分、一般健康(53.2±16.7)分,均低于非青光眼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睡眠障碍、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自我健康管理、养老方式、是否长期用药及是否患其他慢病与青光眼老年人健康状况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家庭功能、是否长期用药是青光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光眼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应注重通过控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沈阳市东陵区和沈北新区抽取的514名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进行面访调查。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总平均分为(632.2±131.9)分,生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10.7±78.9)分,心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21.5±65.1)分;不同特征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得分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情况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不吸烟居民(t=-2.057,P=0.0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慢性病和有债务负担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较低;年龄越大,农村留守居民的生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低。年人均收入越高,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农村留守居民心理健康因子得分越高。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较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是沈阳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罗敏  宛云英  张菊英  应桂英  甘华平  谭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695-2697,27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老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资料,描述四川省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现状,运用多水平方差成分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农村老年人好,城市与农村老年人均在疼痛/不适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城乡老人存在问题的百分比分别为19.3%和29.7%.城乡老人生命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为人均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行走失能和视力失能;差异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听力失能.[结论]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应采取针对措施提高城乡老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浦东新区围产期妇女分为产前、产后两组人群分别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将产前妇女的生命质量与浦东新区社区居民中年轻女性进行比较,产后妇女的生命质量与产前妇女进行比较。结果产前妇女生命质量的总评分为70.04分,产后妇女生命质量的总评分为73.18分。产前妇女的生命质量比社区年轻女性差,产后妇女的生命质量好于产前妇女。结论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在家庭的参与下,提高围产期妇女的知信行水平,有利于改善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