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1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55例MM患者分为未缓解组(A组,30例)和缓解组(B组,25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1和IL-6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NC中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A组IL-6、IL-17及IL-21的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IL-6、IL-17及IL-21的水平与Th17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MM患者IL-17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5),IL-21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 =0.778,P<0.05).结论:Th17细胞可能作为启动因素参与了MM患者的免疫发病过程,并促进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值及白介素-17、-35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临床MM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沙利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 M组)及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和IL-35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均显著降低,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reg细胞比率和IL-3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h17/Treg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者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和IL-17和IL-35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相关,沙利度胺发挥抗M 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比值及IL-17和IL-35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Surviv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由于致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位生存率仅3年,完全缓解率不到10%。沙利度胺作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1],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治疗MM,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目前细胞淍亡的明显受抑被认为是此病的原因之一,而Survivin是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T细胞17 (Th17)水平,观察沙利度胺对于ITP患者Treg与T17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沙利度胺对于ITP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能的理论机制.方法:选择24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联合地塞米松(Dx)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THD或THD+地塞米松(Dx)作用于KM3细胞后细胞的抑制率,以选取最佳药物干预条件。使用该条件处理KM3细胞,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THD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KM3细胞生长的抑制也呈增强的趋势,同时THD与Dx联用可显著提高药物对KM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80μg/ml或100μg/mlTHD联合Dx(4μg/ml)可使KM3细胞IL-6、TNF-α、survivin表达下降,ES表达增加,而对VEG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THD联合Dx对KM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THD联合Dx可能通过下调KM3细胞IL-6、TNF-α、survivin的表达,上调ES的表达而发挥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治疗10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Thal单药及联合其他化疗方案治疗102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102例患者共接受Thal治疗139例次,中位用药剂量200 mg/d.②52例次患者诱导治疗的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5.4%,66例次患者挽救治疗有效率为45.5%.其中Thal单药治疗13例次,联合化疗105例次;联合组的有效率优于单药组(分别为58.1%和23.1%,P=0.017),无反应和疾病进展(NR)率低于单药组(分别为15.2%和46.2%,P=0.015).联合组中,50例次初治患者NR率低于55例次复发和难治患者(分别为6.0%和23.6%,P=0.012);72例次Thal联合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或M2[长春新碱、苯丙氨酸氮芥(马法兰)、卡氮芥、环磷酰胺和泼尼松]等静脉用药方案的患者与33例次联合MP(苯丙氨酸氮芥和泼尼松)等非静脉用药方案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采用Thal维持治疗的患者用药至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15.5(1~58)个月.④在可随访的97例患者中,患者使用Thal的中位用药时间为8(1~46)个月.中位随访20(1~67)个月,预计中位总体生存(OS)期为4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累计用药时间长于6个月(P=0.0014),治疗前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多于20个/片(P=0.0101),血红蛋白浓度大于100 g/L(P=0.019)的患者OS期较长.⑤多因素分析显示累计用药时间长于6个月[P=0.006,相对危险度(RR)0.430],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多于20个/片(P=0.036,RR 0.502)是OS期的预后良好因素.⑥患者对Thal治疗的不良反应多可耐受,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结论 Thal单药或联合化疗对MM患者有疗效.累计用药时间达6个月者可以显著提高OS时间.  相似文献   

7.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肿瘤性疾病。临床上治疗骨髓瘤方案虽多,但并无高效者。作者2004年12月~2006年2月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9例,均为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女性14例,男性5例。临床分期[2-3]: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确诊后未经任何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为正规使用过MP、M2、VDA、VBMCP等方案化疗2~4疗程…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肿瘤性疾病。临床上治疗骨髓瘤方案虽多,但并无高效者。作者2004年12月-2006年2月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所有患者中约70%对化疗有效,但多次化疗后易产生耐药,成为难治性复发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我们自2001年2月至2004年1月,采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单药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25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复发难治性MM患者63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以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以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血红蛋白、骨髓瘤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3%(13/32)与对照组38.71%(12/3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发难治性MM患者以乌苯美司、沙利度胺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进一步降低血清IgG、IgA、骨髓瘤细胞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平 《临床医学》2010,30(10):6-7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22例初治和8例复发难治MM患者应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M蛋白量、骨髓浆细胞比例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30例MM,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7例,微小反应4例,总有效率60%。治疗前后患者M蛋白量、骨髓浆细胞比例以及血红蛋白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沙利度胺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对其中19例MM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结果表明:MM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临床分期间无差别(P>0.05).MM患者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无差别(P>0.05).MM组Treg/Th17的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存在Treg/Th17比例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促进了MM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00年以来用沙利度胺治疗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MM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0~74(67.2±3.1)岁。IgG型25例,IgA型7例。患者都先后接受过化疗,包括MP(马法兰、泼尼松)、M2(卡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或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等方案治疗多个疗程,病情仍继续发展;或复发后再化疗效果差,或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化疗。1.2治疗方法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200 mg/d,每2周增加50~100 mg/d,小剂量晚间顿服,大剂量分次口服,直到患者能够耐受,最大剂量800 mg/d。同时配合VAD方案化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1.3疗效评价根据Singhal等[2]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完全缓解(CR)指血清M蛋白消失;很好的部分缓解(VGPR)指血清M蛋白减低≥75%以上;部分缓解(PR)指血清M蛋白减低在50%~75%;微小反应(MR)指血清M蛋白减低在25%以下或病情有所进展。1.4监测与不良反应为评价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情,口服沙利度胺前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中位年龄65岁。临床所见不少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时合并有心脑血管或糖尿病等慢性内科疾患,对常规化疗耐受性差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放弃化疗。鉴于此点,我院采取单用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对其中年龄偏高同时合并有各种内科慢性疾患的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些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150mg/d,根据患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最高达800mg/d。结果lO例患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60%患有嗜睡、头晕、头昏、便秘、皮疹和周围神经病变等一项或几项轻度至中度的副反应。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对药物的耐受性.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药物毒副反应,可以减轻患的不良反应.提高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曾中洲 《护理研究》2006,20(20):1823-182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异常的浆细胞无节制的增殖,引起骨痛和骨质破坏,可伴发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可能与遗传、接触高剂量的放射线、病毒感染或某些抗原性物质的慢性刺激有关[1]。研究表明,血管新生在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中十分重要。沙利度胺作为一种镇静剂对减轻孕妇呕吐症状特别有效,但有致畸作用,于1961年被停止使用。沙利度胺可抑制胎儿正常血管形成,由于沙利度胺的抗血管新生作用而将它试用于治疗骨髓瘤[2]。我院自2004年5月开始将沙利度胺应用于MM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4年5月—2005…  相似文献   

17.
曾中洲 《护理研究》2006,20(7):1823-182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异常的浆细胞无节制的增殖,引起骨痛和骨质破坏,可伴发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可能与遗传、接触高剂量的放射线、病毒感染或某些抗原性物质的慢性刺激有关。研究表明,血管新生在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中十分重要。沙利度胺作为一种镇静剂对减轻孕妇呕吐症状特别有效,但有致畸作用,于1961年被停止使用。沙利度胺可抑制胎儿正常血管形成,由于沙利度胺的抗血管新生作用而将它试用于治疗骨髓瘤。我院自2004年5月开始将沙利度胺应用于MM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例M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VAD组)16例,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TVAD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77.2%)明显高于VAD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浆细胞比例的下降及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的升高幅度均大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VA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VAD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给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BTZ)和免疫调节类药物沙利度胺(TM)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淋巴细胞(T_m)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_m亚群和Tregs细胞。将治疗2个疗程的86例患者按疗效分为2组,其中治疗有效组(达到PR)63例,无效组(未达到PR)17例。根据治疗方案又可分为BTZ治疗组(38例)和TM治疗组(42例);将24例初诊患者作为基线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基线组的CD4+中央记忆性T(CD4~+T_(CM))占CD4~+T_m的百分比、CD8~+中央记忆性T(CD8~+T_(CM))占CD8~+T_m细胞的百分比、CD8~+中央记忆性T与CD8~+效应记忆性T比值(CD8~+T_(CM)/TEM)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BTZ或TM治疗后有效组的CD8~+T_(CM)占CD8~+T_m细胞的百分比均显著升高至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BTZ或TM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的Tregs细胞数均与基线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论BTZ还是TM治疗的有效组Tregs占CD4+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基线组和无效组(P值均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CD8+T_(CM)/TEM的临界值为0.27,此时评价患者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1%和94.1%。结论:MM患者处于免疫耗竭状态,BTZ和TM治疗均能逆转MM患者免疫抑制状态。BTZ或TM治疗均对Tregs细胞数量无影响,而两种药物治疗有效组的Tregs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基线组和无效组;CD8~+T_(CM)/TEM比值有助于评价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与单用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5例初治MM病人在采用VAD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将沙利度胺从小剂量(100mg/d)开始口服,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不超过300mg/d。30例MM病人采用VAD方案治疗。结果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组的有效率优于单用VAD方案组(uc=3.19,P〈0.05),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组的不良反应有神经毒性、嗜睡、便秘、脱发及感染。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初治性MM疗效显著优于VAD方案,缓解率高,是治疗初治性MM效果较好而又安全的方案,应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