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观察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慢性疲劳表现以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艾灸组与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并进行一般状况观测及大鼠尾悬挂试验、大鼠旷场(开阔法)试验、大鼠力竭游泳试验。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跨格数、直立次数均较空白组显著减少,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缓慢,表明造模成功。安全艾灸器艾灸背俞穴可显著增加跨格数、直立次数,延长力竭游泳时间,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正常。结论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能减轻大鼠的躯体和心理疲劳,提高大鼠体力,对模型大鼠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理虚解郁方对多重复合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给予复合因素(慢性束缚、冷水游泳、随机昼夜颠倒)造模30 d;同时正常组、模型组每天予生理盐水2 ml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0.5 g/ml、1 g/ml、2 g/ml中药2 ml灌胃,连续30 d。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行为学(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穿格次数、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鼠尾悬挂实验静止时间延长、挣扎次数减少,力竭游泳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旷场实验中药各组穿格次数均增多,中剂量组直立次数增多;鼠尾悬挂实验中剂量组静止时间缩短、挣扎次数增加,中药大剂量组挣扎次数增加;力竭游泳实验中药各剂量组游泳时间均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理虚解郁方对于缓解大鼠的躯体及精神疲劳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8,(3):436-439
目的:观察疲劳安口服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脾脏指数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9 g·L-1氯化钠注射液、疲劳安口服液不同剂量、人参皂苷汤灌胃治疗。14 d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处死大鼠,分离脾脏,计算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而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组及人参皂苷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敞箱实验水平及垂直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鼠尾悬挂不动时间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敞箱实验水平及垂直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鼠尾悬挂不动时间与正常组及人参皂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疲劳安口服液可升高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脾脏指数,降低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提高大鼠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疲劳安口服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脾脏指数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质量分数9 g·L-1氯化钠注射液、疲劳安口服液不同剂量、人参皂苷汤灌胃治疗。14 d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处死大鼠,分离脾脏,计算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而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正常组及人参皂苷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敞箱实验水平及垂直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鼠尾悬挂不动时间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疲劳安口服液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敞箱实验水平及垂直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鼠尾悬挂不动时间与正常组及人参皂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疲劳安口服液可升高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脾脏指数,降低大鼠找到目标区所用的时间,提高大鼠穿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消疲悦意饮对实验性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16只),造模组复制慢性疲劳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中药组(8只),中药组给予复方消疲悦意饮灌服.采用Open-Field法、鼠尾悬挂及力竭游泳实验评价所有实验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造模组造模后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力竭游泳时间缩短,鼠尾悬挂不动时间延长(P<0.05),给予复方消疲悦意饮灌服后以上各参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复方消疲悦意饮具有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疲劳模型,观察慢性疲劳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疲劳模型组,两组又按强制游泳周数各分为5个亚组,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强制游泳2h,慢性疲劳模型各亚组造模前及造模最后1d观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除在疲劳模型组大鼠游泳期间给予禁食禁水外其他不作干预。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至5周,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时血清AST出现显著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大鼠造模3周时血清ALT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大鼠强制游泳2周可造成慢性疲劳模型,并造成大鼠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疲劳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疲劳模型组,两组又按周数(1,2,3,4,5周)各分为5个亚组,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强制游泳2 h,模型各亚组造模前及造模最后1 d观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除在疲劳模型组大鼠游泳期间给予禁食禁水外其他不作干预,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 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至5周,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时血清AST出现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大鼠造模3周时血清ALT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结论慢性疲劳可造成大鼠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疲劳状态、痛阈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针组、侧脑室假注射组(假注射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组(CRF组)、侧脑室注射CRF电针组(CRF电针组)、侧脑室注射CRFA组(CRFA组)、侧脑室注射CRFA电针组(CRFA电针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慢性束缚复合强制性冷水游泳复制慢性疲劳模型。假注射组行侧脑室假注射,CRF组、CRF电针组行侧脑室CRF注射,CRFA组、CRFA电针组行侧脑室CRF拮抗剂注射。模针组、CRF电针组、CRFA电针组电针"肾俞"、"足三里"治疗。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进行力竭游泳实验、水迷宫实验、热板测痛实验检测疲劳状态及痛阈。结果:造模后,造模各组力竭游泳时间较空白组明显缩短(P0.05),水迷宫时间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5),热痛时间较空白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模针组、CRF电针组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水迷宫时间明显缩短(P0.05),热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CRFA电针组力竭游泳时间、水迷宫时间、热痛时间较模型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电针肾俞、足三里可改善慢性疲劳大鼠体力和脑力疲劳以及易感疼痛情况,下丘脑CRH是电针治疗作用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9.
慢性疲劳大鼠模型创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力竭游泳复合不同程度部分睡眠剥夺对大鼠的影响,探讨建立能较好模拟人类慢性疲劳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分为4组,第1、2、3组为模型组,分别给予力竭游泳复合部分睡眠剥夺20 h、16 h、12 h;空白对照组为第4组,实验持续13 d,每日记录模型各组力竭游泳时间并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各组大鼠在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生化测定。结果:第1组的慢性疲劳行为表现较明显,力竭游泳时间降低最明显(P<0.05)。第1组GLU、ALB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各模型组的TG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结论:力竭游泳复合部分睡眠剥夺20 h产生的慢性疲劳效果较好,能够较好模拟人类慢性疲劳的发生发展。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大鼠模型可作为慢性疲劳模型。慢性疲劳发生发展与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刘长征  雷波 《右江医学》2022,(9):653-656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悬吊游泳法制备CFS大鼠模型。艾灸组选取神阙穴施艾条灸,每日1次,连续治疗15次。阳性对照组予人参皂甙水溶液灌胃。记录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乳酸(BL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艾灸组力竭游泳时间比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长(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UN、BLA水平升高(P<0.05),艾灸组血清BUN、BL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艾灸可延长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改善CFS大鼠运动能力,其作用可能与艾灸能抗氧化损伤、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疲劳安口服液对慢性疲劳(CF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疲劳安口服液对CFS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刺激建立CF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在水迷宫实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敞箱实验中的行为学变化。结果疲劳安口服液可显著延长模型组动物冷水游泳至力竭的时间,穿格次数明显增加,在水迷宫中找到目标区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疲劳安口服液可显著改善CFS大鼠的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制剂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制剂对提高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灌服复方丹参制剂大鼠的力竭性游泳运动,测定大鼠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灌服复方丹参制剂的大鼠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制剂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郁止痛方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中电离钙结合适应分子1(Iba1),神经再生抑制因子Ras同源物基因A(Rho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缓解偏头痛伴抑郁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解郁止痛方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予以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及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以建立偏头痛-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实验开始造模同时予以药物灌胃干预。复制偏头痛模型前进行机械痛阈值的测定,实验造模治疗前、造模第10天、造模治疗后分别进行行为学评估(包括各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强迫游泳实验、新奇抑食实验)。造模治疗结束后,灌注取脑,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杏仁核中Iba1及RhoA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水平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偏好率、机械痛阈值均下降(P<0.01),新奇抑食-潜伏时间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及解郁止痛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水平和垂直运动评分、糖水偏好率、机械痛阈值均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四君子膏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耗气破气+劳倦过度的方法复合因素造模,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隔日进食,每日上午灌服大黄溶液,下午强迫负重游泳至力竭;边造模边给药,每日下午分别给大鼠灌喂等量生理盐水、四君子汤(2.95 g/kg)及四君子膏低、中、高剂量(1.8、3.6、5.4 g/kg)溶液,连续给药28 d。实验第29天取材,高倍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心肌匀浆测定SOD、MDA水平。结果 空白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排列整齐有序;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排列紊乱,水肿严重;给药组大鼠心肌结构损伤均较模型组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SOD活力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各组大鼠相较于模型组心肌SOD活力均有所升高,MDA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四君子汤与四君子膏低剂量溶液作用效果相当,四君子膏高剂量溶液作用效果最好。结论 颗粒剂四君子膏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能减轻心肌结构损伤,提高组织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保护心肌。颗粒剂膏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颗粒剂可运用于膏剂的制作。  相似文献   

15.
复合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运动能力及血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睡眠剥夺复合力竭游泳作用因素导致的慢性疲劳大鼠运动能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32只雄性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0h、16h、12h模型组,将模型组大鼠放入水深1.5cm的盒子分别20h、16h、12h进行睡眠剥夺。将模型组大鼠负重其体重5%放入水深50cm的玻璃缸中游泳至力竭,记录力竭游泳时间。第14d力竭游泳后12h处死大鼠,进行血液生化的检测。结果 20h模型组负重力竭游泳时间随时间显著降低(P<0.01);16h、12h模型组力竭游泳时间降低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相比较,20h模型组AST、UA、LDH明显升高(Р<0.01),ALB、Scr、GLU、Tch、TG明显降低(Р<0.05),ALT、TP、TBIL、BUN、CRP、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16h模型组、12h模型组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 睡眠剥夺20h复合负重其体重的5%力竭游泳使大鼠运动能力下降,并引起AST、UA、LDH 升高,Scr、GLU、Tch、ALB、TG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异性接触与隔离(OSCI)抑郁/焦虑症模型的雌雄鼠同步造模方法。方法:取雄性和雌性SD大鼠各37只,按性别均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OSCI组(n=54),OSCI组大鼠通过每天更改雌鼠与雄鼠相互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的时间,进行为期7 d的造模,造模后进行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检测。结果:(1)OSCI组的雄鼠和雌鼠(n=27)分别对应地与对照组的雄鼠和雌鼠(n=10)相比均呈现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实验总路程均减少(P<0.01)、垂直站立总时间缩短(P<0.05)。(2)与对照组大鼠(n=20)相比,OSCI组大鼠(n=54)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实验总路程、垂直站立总时间均下降(P<0.01),且跨格数减少(P<0.05)。(3)OSCI组雌、雄鼠进行两组间对比,糖水偏爱百分比及旷场实验相关指标均相似(P>0.05)。结论:异性接触与隔离造模方法可有效地同步制备雌雄鼠抑郁/焦虑症模型,且两种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鼠心气虚模型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制备大鼠心气虚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2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模型组;游泳组每天采用两次游泳法,强迫大鼠负重游泳至力竭,实验第18天起,在每日游泳的基础上灌服心得安溶液2.4mg/100g,连续4天;实验第22天造模结束。结果:游泳组在造模第3天后体重逐渐减轻,至实验第21天较对照组体重明显降低(P〈0.01),最大心室内压、心室峰压平均值、心率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游泳组大鼠体力下降,心功能减弱,符合临床心气虚的特点,心气虚大鼠模型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复方中药灌服、熏蒸等措施,对力竭后小鼠抗运动性疲劳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昆明小鼠60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A组复方中药灌服加中药熏蒸运动实验组;B组复方中药灌服运动实验组;C组中药熏蒸运动实验组;D组普通饲料运动实验组;E组普通饲料安静组。采用递增负重游泳训练的运动模型,使实验小鼠运动达到力竭。采血检测血清中BUN、LDH、CR、血糖,取肝组织检测SOD、肝糖原。对运动组实验小鼠6次负重力竭游泳成绩进行分析。结果:BUN、Cr、LDH指标A、B、C三组均比D组要低,BUN指标A、B两组均比D组低,统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D组比较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Cr指标A、B、C三组均比D组低,统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DH指标A、B、C三组均比D组低,统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糖、肝糖原、SOD的指标,A、B、C三组都不同程度比D组要高,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A、B、C三组的游泳时间均比D组要长,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复方中药灌服加中药熏蒸、复方中药灌服、中药熏蒸都具有较好的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尤以复方中药灌服加中药熏蒸的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芪参益气滴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游泳力竭+控制饮食+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病证结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动物模型,时间均为11 d。造模结束后,分别灌胃予以相应干预14 d。采集大鼠心电图,进行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并HE染色、Masson染色,并采用ELISA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ST段抬高;Morris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P<0.01),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减少(P<0.05),中心活动时间延长(P<0.05),角落活动时间、周边活动时间均减少,焦虑程度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细胞排列较紊乱,在梗死灶周围出现核破裂,血浆中PAI-1、vWF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t-P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Morris水迷宫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穿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旷场实验中心活动时间减少(P<0.05),角落活动时间延长(P<0.05),焦虑程度增高(P<0.05);梗死灶周围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血浆中PAI-1、vWF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t-PA水平增高(P<0.05)。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能满足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需要;益气活血方能有效修复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并改善记忆力减退、健忘、疲劳及反应迟钝的症状,且改善高凝状态的机制与调节vWF、PAI-1、t-P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大鼠谵妄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东莨菪碱组,采用旷场实验观察腹腔注射药物前及注射后1h内SD大鼠情绪及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及用药前相比,用药后东莨菪碱组大鼠周边格跑格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提高(P<0.05);旷场实验箱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跨格数增加(P<0.05),其中以5~10min的变化最明显;修饰次数及修饰时间减少(P<0.05)。结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可建立稳定的大鼠谵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