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22例均清楚显示孕囊,孕囊位于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其中5例孕囊完全植入肌层,子宫前下壁菲薄前凸,呈反“3”字或“C”字型;17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子宫前下壁不同程度变薄。孕囊呈圆形或卵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7例,在T1wI上以等低信号为主,部分孕囊可呈混杂斑片状高信号,在T1wI上呈混杂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包膜,其中14例包膜完整,8例不完整。手术瘢痕表现为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内凹陷或变薄,MRI表现为务状长T1、短T2异常信号。11例行超声监测下宫腔镜孕囊切除术,6例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联合子宫修补术;3例经开腹手术妊娠物切除,2例行子宫切除。结论:子宫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MRI表现,将MRI影像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其MRI特点。结果 8例子宫切口妊娠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切口瘢痕处,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向宫腔内生长,局部子宫峡部前壁明显变薄。其中7例孕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状信号特征,囊壁光滑。其中1例孕囊表现为包块影,形态欠规则,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包块内及宫腔内见少量积血。结论子宫切口妊娠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证实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图像5例,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5例瘢痕和孕囊均显示良好,瘢痕位于子宫体下部前壁,表现为T1WI及T2WI条样低信号。5例孕囊均呈囊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样长T1长T2信号影。瘢痕处肌层明显变薄,肌层厚度平均3 mm,其中1例向膀胱方向突出生长,瘢痕处肌层厚度1 mm。本组中4例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而瘢痕处肌层厚度1 mm者行腹腔镜监护下清宫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剖宫产瘢痕妊娠,有利于临床处理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阴道超声、MRI诊断,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单独、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共检出72例瘢痕妊娠,包括孕囊型54例、包块型18例;孕囊型中,胚芽、心管搏动检出率分别为46.2%(37/54)、41.2%(33/54);周围血流情况中,孕囊型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检出率为51.2%(41/54),包块型局部肌层血流紊乱检出率为6.2%(5/18);MRI共检出79例瘢痕妊娠,包括孕囊型57例、包块型22例;胚芽检出率为51.2%(41/54);平扫见38例(47.5%)孕囊型信号均匀增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见22例(27.5%)包块型包块型病灶均见囊壁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无明显强化;经阴道超声+MRI对瘢痕、胚芽、心管搏动检出率分别为100.0%、55.0%、41.2%,其中瘢痕、胚芽检出率较经阴道超声高,心管搏动诊断检出率较MRI高(P<0.05);以手术病理组织检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确诊的瘢痕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观察瘢痕妊娠物的位置,测量妊娠物大小、子宫瘢痕肌壁厚度及其血供情况等。结果24例表现为瘢痕处孕囊型(其中3例孕囊完全位于瘢痕处肌壁内);2例超声表现为瘢痕处囊实性包块型。21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MTX后再行清官术;3例肌壁内型及2例包块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及其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超声辅助的治疗方法。结果:在16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中,根据其超声图像特点分为三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70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26例)、包块型(70例)。前两型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分别为60.0%和61.5%),包块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清宫术或药物治疗后持续性阴道出血或血-HCG水平异常(82.9%)。166例中通过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者142例,诊断符合率为85.5%。26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22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和4例包块型的患者采用经腹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4例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2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和10例包块型的患者采用经腹超声引导下的病灶局部注射氨甲蝶呤治疗。结论: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选择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及治疗后随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疑似CSP患者行MRI检查,比较孕囊种植瘢痕最薄厚度、孕囊与瘢痕接触面长度、孕囊大小、孕囊类型、血供情况以及清宫术中出血量、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例数以及子宫切除例数。结果 CSP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手术病理显示:120例疑似CSP患者中诊断105例。MRI检查显示:120例疑似CSP患者中,诊断100例。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强,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4%、93.33%、95.00%。MRI和手术病理诊断均为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100例中,外生型57例,内生型43例。外生型CSP患者的瘢痕厚度、孕囊大小低于内生型患者,血供丰富、包块状孕囊例数高于内生型CS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生型CSP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β-HCG转阴时间、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率均明显高于内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对CSP的诊断效果较佳,并且外生型CSP患者的瘢痕厚度、孕囊大小均小于内生型,血供丰富,包块状孕囊多于内生型,清宫术中出血量、β-HCG转阴时间、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率均显著高于内生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MRI术前正确诊断15例,1例术前未作出肯定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3.75%。12例显示妊娠囊,呈椭圆形囊状信号,5例紧贴子宫下段前壁子宫切口瘢痕,7例位于瘢痕内,4例无明显囊腔,表现为子宫下段宫腔内不规则包块影。MRI诊断符合率为93.75%。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切口瘢痕妊娠,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断要点包括妊娠囊位于子宫瘢痕内和局部子宫肌层变薄并受浸润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CSP)的 MRI 表现及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为CSP 患者的临床资料、MRI 特征及病理表现。结果23例(100%)病理标本显微镜下均可见子宫肌层中的绒毛及蜕膜组织,12例(52.2%)病理标本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瘢痕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完整。21例子宫下段前壁可见手术切口瘢痕,在 T1 WI 和 T2 WI 均为低信号。12例妊娠囊临近瘢痕处大部分突入宫腔,10例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1例妊娠囊位于瘢痕周围肌层内。妊娠囊呈类圆形22例,大小约1.8 cm×1.2 cm~6.4 cm×2.7 cm。8例妊娠囊在 T1 WI 上呈均匀低信号、T2 WI 均匀高信号,15例在T2 WI 及 STIR 上呈混杂高信号,9例妊娠囊内见少许稍短 T1出血信号,3例妊娠囊在 DWI 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8例病灶边界清楚,与瘢痕周围肌层分界清楚,5例与瘢痕处肌层分界不清。5例增强扫描中3例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CSP 的 MRI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 检查能较好地反映 CSP 的病理学特征,对早期 CSP 的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SP经腹、经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的声像图表现,观察孕囊着床位置、切口处肌层回声、厚度、孕囊周边的血流分布,多普勒检测流速等。结果:21例中单纯孕囊型8例,混合型11例,超声诊断率为90.5%;误诊2例,误诊率9.5%。CSP常表现为此处肌层自黏膜层向浆膜层呈楔形缺损,该处肌层常明显变薄,妊娠物多位于缺损处,并与子宫切口分界不清,回声紊乱,周边血流异常丰富,常为低速低阻型血流频谱,宫颈显示正常。结论:腹部联合阴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SP,诊断准确率可明显提高,显著降低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MRI观察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孕囊与切口憩室的关系,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SP患者MRI资料,对孕囊与切口憩室的关系进行分型,探讨不同类型的临床意义.结果 31例妊娠孕囊均位于子宫前下段切口憩室处,病理标本显微镜下均见绒毛及蜕膜组织(100%);结合术中表现、术后出...  相似文献   

12.
MRI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5例经临床证实的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病例,对其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临床病理对照,计算准确率.结果 MRI显示5例子宫前下壁局部肌层明显变薄伴相应位置团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子宫基层结合带连续或中断.与临床病理对照,4例MRI诊断正确,1例MRI误诊滋养细胞肿瘤,准确率为80%.结论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总结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按声像图表现分为孕囊型10例,混合性包块型18例及部分位宫腔型3例,其中血流信号丰富者25例,少血流信号者6例。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其特征性超声表现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例孕囊型CSP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妊娠囊,以负压抽吸囊液,后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0例中治愈18例,治疗成功率90%。18例治疗后血β-HCG降低、孕囊缩小,孕囊外缘距浆膜层厚度较治疗前增大。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证实的CSP患者MRI检查资料,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10例孕囊及瘢痕显示良好,孕囊呈长T1长T2改变,瘢痕组织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10例中8例位于子宫体下段前壁瘢痕处,1例位于子宫颈管前壁及宫腔中下段,1例位于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右前壁;10例病理证实均为CSP或妊娠组织残留。结论:MRI对CSP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可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方洁  尚丽新 《人民军医》2015,(4):445-447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指于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发生的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部位妊娠发生率也在随之升高。目前,有关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倾向于"窦道形成学说",认为其发生与子宫内膜层和肌层连续被破坏,局部子宫肌层窦道形成有关。另有研究表明,多次剖宫产史、子宫下段厚度及剖宫产缝合技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本病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及MRI对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及MRI资料,判断超声及MRI对瘢痕妊娠诊断效能.结果 15例患者超声检查中13例诊断宫旁囊性或囊实性病变,考虑瘢痕妊娠(13/15).其中2例误诊,1例超声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例诊断为宫颈妊娠.15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在切口处均发现孕囊,考虑瘢痕妊娠15例(15/15).结论 MRI作为瘢痕妊娠的辅助性检查方法,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但仍需要结合剖宫产病史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增强检查在早期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均进行盆腔MRI平扫,其中28例增加MRI增强扫描,观察CSP的MRI表现、强化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30例CSP平扫表现为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囊性或囊实性结节或肿块,瘢痕处肌层变薄,厚度约2~4 mm.其中囊状信号影7例;囊实性混杂信号影22例;混杂长短T2信号影1例.环形薄壁强化7例;结节状或带状强化21例.22例妊娠囊主要向宫腔内生长;8例妊娠囊突入薄弱肌层并向前突压迫膀胱.MRI平扫诊断准确28例(93.33%,28/30),MRI平扫及增强诊断准确27例(96.43%,27/28).结论 MRI平扫可显示CSP患者妊娠囊与瘢痕的关系,增强扫描对于妊娠囊内容物、蜕膜与胎盘组织及瘢痕厚度的显示优于平扫,可作为早期CSP诊断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是孕囊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发病率有所提高,对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earpregnancy,CSP)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本文就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子宫瘢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顾玉婵  综述  王树鹤  审校 《武警医学》2016,27(2):209-212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医源性的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其发生率较低,主要是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瘢痕处。因其孕囊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组织包裹,在一个限定的生长环境下,其周围血供相对丰富,随着孕囊的生长发育,随时面临着大出血、子宫破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及孕产妇死亡等风险,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