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颅内脂肪瘤的分布特征、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颅内脂肪瘤,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6岁。结果:CT表现为脂肪样低密度区(CT值:-44~-71HU),MRI表现为短T1中等T2和高质子密度信号,在各序列上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11例单发,5例多发。主要分布在中线及旁中线区,其中9例(56.25%)为胼胝体区。11例(68.75%)合并有颅内、外的单或多发异常,其中9例(56.25%)为胝低体发育异常。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颅中线区及其邻近部位,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常合并颅内、外多发异常,结合CT及MRI检查可诊断。  相似文献   

2.
颅内脂肪瘤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内脂肪瘤MRI影像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材料和方法:58例颅内脂肪瘤(2例手术证实,其余依据典型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密度的MR信号和抑脂时信号消失而诊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1.3(9~77)岁.均采用常规SE序列,T2WI加脂肪抑制,其中4例使用了T1WI脂肪抑制.结果:全部病灶均具有典型MR信号,与球后或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并均无占位效应.中线脂肪瘤41例,合并发育异常9例.其中胼胝体区16例,包括巨块3例,弧线型12例,小点状1例;四叠体池、环池区域13例,小脑上池6例,窦汇区、蚓部、纵裂内、小脑半球间、鞍上池、跨枕大孔区各1例.非中线脂肪瘤15例.包括天幕池2例,桥小脑角池、侧裂池、侧脑室三角区各4例,及脑实质1例.多发2例,分别为2个和4个瘤体.结论:颅内脂肪瘤具有典型MR信号,中线部位尤其胼胝体区多见,并常见伴行的发育异常;非中线部位表现多样,形态各异,伴行发育异常少;少数可多发.胼胝体区脂肪瘤具有较强规律性,与胼胝体发生发育一致;非胼胝体区脂肪瘤与脑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椎管闭合不全的MRI表现特点,评价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椎管闭合不全的MRI资料,经手术证实9例,MR表现典型18例。结果:MRI显示偏侧脊髓脊膜膨出1例,腰段椎管后裂开,脊髓裂开,左侧脊髓脊膜向后膨出。脊髓纵裂2例,脊髓硬膜囊被骨性或纤维间隔分开。脂肪脊髓裂5例,骶管裂开且皮下脂肪突入椎管内,脂肪瘤—基板界面位于骶管内。脂肪脊髓脊膜膨出2例,腰骶管后裂开且腰骶皮下脂肪瘤通过裂口疝入硬膜下,横断位见脂肪瘤—基板界面位于骶管外。脊膜膨出6例,腰骶背部皮下囊状突出物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相通。硬膜下脂肪瘤4例,硬膜下病变在T1WI及T2WI上呈高信号。终丝脂肪瘤4例,T1加权像上见终丝结节状、线条状脂肪信号。椎管内畸胎瘤2例,硬膜囊内不均匀信号团块状占位。骶管内脊膜囊肿1例,骶管内椭圆形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结论:每型椎管闭合不全有相应的MRI表现特点,大多数MRI可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1 8例胼胝体脂肪瘤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2个月~ 55岁。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 ,同时行MRI脂肪抑制成像。结果  1 4例单发 (77.8% ) ,4例多发 (2 2 .2 % )。曲线型 1 4例(77.8% ) ,管结节型 4例 (2 2 .2 % )。CT表现为低密度区 (CT值 - 4 4~ - 71HU) ,MRI表现为短T1 、中长T2 和高质子密度信号 ,在各序列上均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 1 2例 (66 .7% )合并颅内外的单或多部位发育异常 ,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或缺如 ,透明隔缺如 6例 ,颅内其他部位多发脂肪瘤 4例 ,灰质异位 2例 ,脑裂畸形、巨脑回、蛛网膜囊肿、额顶皮下脂肪瘤及局部颅骨缺损各 1例。结论 胼胝体脂肪瘤在CT和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本病常合并颅内外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MRI检出本病优于CT。CT与MRI结合可在活体上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8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有如下特点:(1)常为多处静脉窦同时受累;(2)形成血栓的静脉窦增粗、流空效应消失,呈现等或短、混杂T1、短或长T2信号影,典型表现为“白三角”征;(3)在急性期做增强扫描可见“黑三角”征;(4)MR静脉成像显示:栓堵的静脉窦影缺失。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比较典型的MR影像学特点;MRI检出本病优于CT,且能作出早期诊断;MRI增强扫描及MR静脉成像在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L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LA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其中1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均位于髌上囊.MR显示4例髌上囊滑膜明显增厚,呈"棕榈叶状"改变,1例髌上囊滑膜 "绒毛状"轻度增厚,明显强化;增厚的滑膜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梯度回波序列上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5例髌上囊大量积液,2例滑膜囊内多发游离体;5例髌软骨均轻度损伤;1例胫骨平台外侧部滑膜囊肿.结论 膝关节LA具有特征性MR表现,术前MRI能对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其中6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肾上腺间质肿瘤包括骨髓脂肪瘤5例,囊肿2例,脂肪瘤、神经纤维瘤伴嗜铬细胞瘤、淋巴瘤、间皮瘤恶变、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各1例。骨髓脂肪瘤表现为不均质肿块内有显著的脂肪组织密度或信号;囊肿和脂肪瘤分别为均质的水和脂肪密度或信号;神经纤维瘤伴嗜铬细胞瘤为较低密度无强化肿块,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淋巴瘤、间皮瘤恶变及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结论:骨髓脂肪瘤、囊肿、脂肪瘤表现有特征性,可明确诊断;其它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的肿瘤无特征性,诊断均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MRI表现,并进行MR分型。结果7例均位于胸段椎管,其中上胸段2例,中胸段2例,下胸段3例。肿块位于硬膜外,呈梭形,长轴与脊柱纵轴平行,肿瘤的MR信号由脂肪和血管2部分构成,血管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可明显强化,未见血管流空影。全部病例依MRI表现分3型:Ⅰ型2例,特点是血管成分稀少,呈细条状、斑点状夹杂于脂肪组织间;Ⅱ型3例,特点是血管成分呈团块状,占据瘤体的中央;Ⅲ型2例,肿瘤沿一侧或双侧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形成哑铃状外观。结论MRI是诊断此病的最佳方法,并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MRI分型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I分型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资料证实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分析其CT、MRI征象,探讨CT、MRI对各型的分型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结果:21例均行CT扫描,其中12例行MR检查.血管瘤型4例,病理上以粗大扭曲的异常血管或血管瘤为主,CT、MR增强扫描异常血管或血管瘤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3例,病理上以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10%).CT平扫为较均匀低密度,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呈持续强化.脂肪瘤型5例,病理上以脂肪成分为主(≥70%),CT、MRI显示脂肪密度或信号.混合型9例,CT平扫为含有脂肪的混杂密度,MRI T1WI病灶主体呈不均匀低信号,脂肪成分呈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其内软组织成分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仍有强化.病理上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比例接近(其中脂肪成分占10%~70%).免疫组化:上述21例均显示HMB45(+)、SMA(+).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分型和各型的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6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平扫检查25例在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0例中17例病灶呈明显团块状增强,2例病灶轻度增强,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3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呈线样及小结节样增强,增强程度较均一.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信号强度及增强方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表现,结果:MR定位正确率为100%,5例血管脂肪瘤中4例以脂肪信号为主,瘤体内血管成分表现为条带状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海绵状血管瘤呈椭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可明显均匀强化,1例血管瘤MR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4例恶性淋巴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可中度或显著强化,有2例通过椎间孔向椎旁生长,1例破坏邻近椎体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3例脊膜瘤呈宽基底附着于硬膜,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瘤体明显的均匀强化,邻近硬膜增厚,结论:根据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表现,可准确定位并可推测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病例资料,对其MRI和CT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10例均行MRI检查,6例同时作CT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后颅窝4例,其中2例合并枕部粗隆处皮毛窦。病灶位于鞍旁3例,位于前颅窝、第三脑室后及前囟各1例。9例MRI表现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1例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6例CT表现为欠均匀低密度影。其中2例CT和MRI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有较典型的MRI及CT表现,特别是皮样囊肿破裂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13.
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特征性MR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特征性MR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5例绿色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以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4例CT表现均为眼眶不规则肿块和邻近的眶壁溶骨性骨质破坏,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肿块。2例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表现为眼眶肌锥外间隙肿块内有与眶外壁垂直的针状高密度影。14例MRI表现为眼眶肌锥外间隙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规则软组织影,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硬膜外间隙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扁平不规则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14例双侧眶骨及蝶骨大翼,9例斜坡和双侧岩尖及2例双侧颞骨鳞部骨髓腔脂肪高信号影被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取代,采用脂肪抑制的增强T1WI显示均有强化,强化程度与眼眶内肿块相似。结论 儿童眼眶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和绿色瘤的眶壁和颅面骨MR表现具有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1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做过MRI检查,仅1例只做MRI检查。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5例做了延迟期扫描。MRI检查行SE 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横断面动态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11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8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门脉期8个病灶有持续强化,有6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MR T1WI上5个病灶为混杂信号,T2WI上所有病灶均为高信号,但信号强度各不相同。MR增强动脉期6个病灶有强化,1个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4个病灶有持续强化,3个为低信号。MR增强扫描中也有4个病灶显示中心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检查均可显示AML的特征,特别是病灶中脂肪成分和血管影高度提示AML的诊断。MR SE序列加脂肪抑制显示脂肪成分比CT更加敏感。CT和MR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AML的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AML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表现。结果:4例颅内表皮样囊肿均呈混杂T1、混杂T2信号,FLAIR呈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破裂的脂滴均位于蛛网膜下腔内,3例位于脑室内,脂滴均呈短T1、长T2信号,FLAIR呈低信号,DWI上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强化。其中2例脑室内可见脂肪-脑脊液平面。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破裂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黎规典  徐萍  潘希敏  江波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65-1368
目的:探讨MRI联合4DCEMRA鉴别肢体脂肪性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对7例肢体脂肪肉瘤和7例肢体脂肪瘤的MRI、4DCE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者MRI、4DCEMRA的差异。结果:MRI信号:脂肪肉瘤T1WI信号复杂、不均匀,表现为低至高各种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高信号为主;FS-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所示高信号呈等信号;病灶呈明显或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伴有厚分隔、2例伴有薄分隔。脂肪瘤T1WI、T2WI呈高信号,4例伴有薄分隔;FS-T2WI呈等信号;分隔中度强化,余未见强化。4DCEMRA表现:脂肪肉瘤可见异常动脉分支进入瘤体,供血动脉显示、瘤体可见染色;瘤周引流静脉增多、增粗。脂肪瘤未见肿瘤血管染色及供血动脉。结论:MRI联合4DCEMRA对鉴别肢体脂肪性肿瘤良恶性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5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周细胞瘤的MR特征表现,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周细胞瘤,对其MRI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T1加权像中,11例呈等高信号,4例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上,12例表现为等高信号,3例表现为等信号;15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间变型血管周细胞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检查对间变型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MRI表现,提高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94例肾细胞癌的MRI资料.通过病灶的T2WI信号特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分析病灶是否存在脂质、出血、坏死或囊变、假包膜、血管流空,与肾实质交界是否成角,并对两组肿瘤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病灶T2WI信号强度、与肾皮质交角、假包膜、坏死或囊性变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肿瘤的增强表现有差异.结论:MRI对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仔细分析其信号特征有助于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55例颅内表皮样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检查,其中26例行MR增强扫描,18例行扩散加权成像,26例行CT平扫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表皮样囊肿位于脑外29例,脑实质23例,脑室3例。CT平扫24例呈低密度,2例密度稍高于脑实质。51例类似脑脊液信号,1例呈短T1短T2信号,2例呈短T1长T2信号,1例T1WI大部分呈等信号,少部分为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2例囊壁似有轻微强化。DWI上囊肿均表现为高信号,且ADC值高于脑实质。结论:形态不规则、类似脑脊液信号、DWI呈高信号、不强化是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不典型表皮样囊肿可呈其它密度和信号变化,可根据不强化和DWI呈高信号与其它类似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和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男2例,女5例)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CT平扫7例,为低密度到中等密度病灶,4例测得CT值-35.5~-99HU,除1例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外,其余动脉期明显强化.MRI检查4例,T1WI上肿瘤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上病灶信号衰减,T2WI上病灶为相对高信号.结论:在影像上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些特征:①含有成熟脂肪组织为脂瘤型HAML相对特征的影像学表现;②病灶内含有强化的血管影是诊断HAML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