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情况,评价不同初筛方法的检出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数据来源于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中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数据,初筛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初筛方法和不同年份的初筛阳性率、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早诊率等指标。结果2014-2019年共有149918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了免费宫颈癌检查,初筛阳性人数8984人,阳性率为5.99%;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99例,检出率为532.96/10万;宫颈癌41例,检出率为27.35/10万;检出早期宫颈癌9例,早诊率为96.19%。两种不同初筛方法比较:HPV检测初筛阳性率(10.1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713.41/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75.02/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679.82/10万)均高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应指标值[细胞学初筛阳性率(3.0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609.83/10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424.48/10万)、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427.91/10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4-2019年大连市农村地区宫颈癌检查成效明显;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比较,以HPV检测为初筛方法的宫颈癌检查策略可以更好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便于更早进行随访管理。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高效和可行的宫颈癌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出宫颈疾病的差异,为进一步制定宫颈癌的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新密市35~64岁的农村妇女分两组进行宫颈癌筛查:一组采用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的方法 (绝经前妇女使用VIA/VILI筛查,绝经后妇女使用巴氏涂片);另一组妇女采用高危型HPV检测法筛查。VIA/VILI异常、巴氏涂片结果≥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HPV阳性者转诊阴道镜,并对镜下异常处取活检,活检结果 CIN2及以上病变的妇女需手术治疗。结果 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筛查6 694例妇女,平均年龄(48.71±8.25)岁,阳性率17.28%,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19%、0.16%、0.13%、0.03%。高危型HPV筛查妇女18 345例,平均年龄(47.58±8.39)岁,阳性率10.80%,50岁以上妇女的阳性率较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56%、0.31%、0.39%、0.08%。与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法比较,高危型HPV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P0.01)。结论 2014年新密市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较高;HPV筛查能够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基层单位有能力独立完成筛查,应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妇女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运用宫颈巴氏涂片法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检测法分别对47554和12226例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以宫颈活检后病理组织学结果为标准。结果宫颈巴氏涂片法筛查出宫颈病变48例,检出率为10.1/万,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检出率为8.2/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9/万。HPV检测法筛查出宫颈病变检出率为53.2/万,其中CIN检出率为47.4/万,宫颈癌检出率为5.7/万。HPV检测法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宫颈巴氏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检测法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灵敏度为95.4%,特异度为91.3%。结论和宫颈巴氏涂片法相比,HPV检测法有利于早期检出CIN以及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对高危型HPV阳性人群分流管理可增加HPV检测的特异度,提高筛查效能。高通量基因测序HPV检测法操作简单,一次可检测大样本,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西省2016-2017年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数据,了解项目实施及全省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国家统一制定的项目技术方案,对项目县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的农村妇女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妇科临床检查、醋酸/碘染色检查(VIA/VILI)或宫颈细胞学[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类或者巴氏分级报告进行评价]初筛、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收集2016-2017年全省项目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数据,采用χ~2检验比较2016年和2017年宫颈癌初筛使用方法及其阳性检出率差异,以及进一步检查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检出情况。结果 2016-2017年全省共检查66. 82万名农村妇女,使用VIA/VILI和宫颈细胞学进行初筛的比例各约占50%;初筛阳性检出率VIA/VILI高于巴氏报告,高于TBS报告(P<0. 05); 2016-2017年共检出阳性个案1 975例,2016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为197. 08/10万和33. 83/10万,2017年两者分别为120. 23/10万和21. 10/10万,两年间宫颈疾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65);阳性个案中以35~44岁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女性居多。结论宫颈癌检查初筛方法逐步改进,但检查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保障农村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醋酸/碘染色(VIA/VILI)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6—12月对淳安县2 034名35~64岁已婚女性分别采用VIA/VILI检测和HPV检测两种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检测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筛查宫颈癌的准确性。结果 VIA/VILI检测和HPV检测共检出阳性292例,总阳性率为14.36%;其中VIA/VILI检测阳性242例,阳性率为11.90%;HPV检测阳性158例,阳性率为7.77%;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108例。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正常或慢性炎症274例,占93.84%;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 8例,占2.74%;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 7例,占2.40%;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 3例。VIA/VILI检测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2.2%和94.4%,特异度分别为16.4%和48.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43 (95%CI:0.335~0.552)和0.715 (95%CI:0.653~0.777),且ROC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检测较VIA/VILI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降低宫颈癌前病变漏诊率,更适宜在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早期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适合基层宫颈癌检查的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完善适宜我国基层宫颈癌初筛的流程及筛查服务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湖南省4个试点县21 806例采用HPV检测方法进行初筛和100 819例采取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进行初筛的做比较。试点项目中HPV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可疑或异常者提供组织病理学检查。而宫颈癌延续项目中对初筛异常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可疑或异常者提供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HPV试点项目中筛查出HPV阳性3 429例,阳性检出率为15.72%。筛查出低级别病变(CINⅠ)49例,高级别病变(CINⅡ-Ⅲ)130例,微小浸润癌8例,浸润癌18例,其他恶性肿瘤1例,癌前病变率为596.17/10万,宫颈癌病变率为119.23/10万,早诊率为88.46%。宫颈癌延续项目筛查出低级别病变(CINⅠ)50例,高级别病变(CINⅡ-Ⅲ)129例,微小浸润癌12例,浸润癌30例,其他恶性肿瘤1例。宫颈癌延续项目中癌前病变率为127.95/10万,宫颈癌病变率为41.66/10万,早诊率为82.46%,明显低于HPV试点项目。结论以HPV作为农村宫颈癌项目初筛灵敏性更高,假阴性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多种检测方法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省修水县大桥乡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对已登记的2499名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分别做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以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全部检查方法均以独立、双盲方式进行。对VIA、VILI及电子阴道镜三项检查中任何一项存在子宫颈可疑病变的妇女行子宫颈活检;对以上三项检查均未发现可疑病变,但子宫颈脱落细胞HPV阳性或TCT结果阳性(ASCUS以上级别)的妇女,2周后给予子宫颈活检。观察HPV、TCT、VIA、VILI、电子阴道镜等筛查方法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进行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均经国际癌症研究所病理确诊。筛查时将病理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CINl)纳入阴性结果,将CIN2以上(包括CIN2)病变纳入阳性结果。宫颈细胞学按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标准制片,细胞学诊断按照2001年TBS(The Bethesda System)细胞病理分类标准判读诊断。结果2499名受检妇女中,2432名纳入研究(67名妇女因HPV或TCT阳性未行活检故未列入统计),其中HPV阳性妇女387例;TCT阳性妇女153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共检出CIN及子宫颈癌99例,其中CIN237例,CIN359例,宫颈癌3例。HPV、TCT、HPV+TCT、VIA、VILI、VIA+VILI、阴道镜检等筛查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6.67%、89.47%、97.98%、56.57%、36.36%、63.64%、39.39%。特异度分别为85.00%、96.91%、86.97%、94.60%、96.23%、92.97%、98.14%。结论HPV+TCT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高于其他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2008年~2009年对北京市25~65岁户籍妇女进行妇科及宫颈细胞学检查,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病史。结果:宫颈癌筛查728 704人,进行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的妇女共有424 620人,阳性(ASC-US及以上)检出率2.17%。国产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查304 078例,阳性检出率为2.42%。在细胞学结果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的1 031人中,有26人被最终确诊为宫颈癌,并且有219人最终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学结果为鳞状细胞癌的27人中,有7人被最终确诊为宫颈癌,并且有6人最终诊断为癌前病变。传统巴氏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7.80%。国产液基的灵敏度为59.10%,特异度为97.60%。结论:筛查中宫颈细胞学阅片困难凸显,由于阅片人员有限,且仅有的阅片人员能力水平较低,使得细胞学阅片结果敏感度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VIA/VILI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组织广西南宁地区社区服务的妇幼保健工作者培训VIA/VILI技术,分析对该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参加培训人员共有162人,其中基层卫生院的占85.18%,住院医师、护士、助产士占69.75%;理论测试成绩良好以上约88.73%。实际工作中初学者和熟练掌握者所检查出的CIN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0.05)。结论 VIA/VILI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应用VIA/VILI技术进行宫颈癌筛查对尚未建立起细胞学诊断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2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分型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年)分类.TCT检查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明确(ASCUSs)及以上的妇女或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取病理活检.结果 1520例受检者中,TCT阳性196例,占12.89%,HPV阳性302例,占19.87%;TCT结果正常165例的HPV感染率为12.46%,其中高危型感染46例,占27.88%,病理活检4.35%为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学异常者中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63.89%、71.43%、88.89%、100.00%.结论 TCT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 ,结合HPV分型检测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新柏氏电脑辅助阅片系统(TIS)与传统人工阅片的差异及其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5—10月沈阳市妇婴医院18192例宫颈液基细胞病理切片进行细胞学两次阅片,通过TIS完成第1次阅片,1个月后人工对相同的标本完成第2次阅片,对比两种不同阅片方法诊断结果的细胞学、微生物检出率及工作效率的差异。以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对细胞学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对比、分析两种阅片方式的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符合率及差异。结果18192例病例中,TIS检出阳性病例共2087例,总检出率11.47%,人工阅片检出阳性病例共1565例,总检出率8.60%,TIS阳性总检出率比人工阅片提高了2.87%,其中TIS组的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非典型性腺细胞(AGC)的检出率比人工阅片组分别提高了2.92%、0.04%、0.1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检出率比人工阅片组均降低了0.10%,癌的检出率相同。TIS组微生物总检出率比人工阅片组降低了2.21%。其中细菌感染检出率降低了1.38%,真菌感染检出率降低了0.12%,滴虫感染检出率降低了0.60%,细菌感染中放线菌感染检出率降低了0.10%。有组织学结果的病例共577例,TIS组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结果相符的病例共461例,总符合率79.90%,传统人工阅片组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结果相符的病例共424例,总符合率73.48%。TIS的总符合率提高6.42%。采用TIS的阅片效率为平均每小时29.11张,平均每张阅片时间为2.06 min;传统人工阅片方法的效率为平均每小时14.48张,平均每张阅片时间为4.14 min,TIS可提高阅片效率的100.73%。结论TIS提高了宫颈病变细胞的检出率,缩短了阅片时间,提高了宫颈病变筛查的工作效率,但对微生物检出率略有下降,在宫颈病变的筛查及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宫颈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590名妇女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筛查,初筛异常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590例样本中,细胞学及HPV均阴性者无高度病变发生,细胞学阴性、HPV阳性者中大于等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检出率为10.1%,细胞学阳性及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大于等于CINⅡ的检出率为39.4%,而仅细胞学阳性、HPV阴性者CINⅡ检出率为12.3%,无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生。结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与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2 821例适龄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和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查,对其中177例(检查阳性数≥1)进行活检。以活检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进而判断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初筛中的使用价值。结果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与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期值分别为62.64%、65.11%、65.52%、46.67%和79.12%、81.40%、81.82%、78.65%;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对宫颈癌筛查的检出率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学TBS检查,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有效防止漏诊,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VIA)/卢戈氏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LI)在南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1月选取南疆建设兵团第三师地区500名已婚妇女为受试对象,分别采用VIA和VILI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筛查可疑者采用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可行宫颈癌搔刮术或多点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是否患有宫颈癌。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四表格诊断试验观察VIA/VILI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VIA/VILI检查共发现68例异常者,其中可疑癌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7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4例,慢性宫颈炎51例;68例VIA/VILI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者经阴道镜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例可疑宫颈癌中有2例患者得到证实,剩余65例CIN或慢性宫颈炎中有58例证实和VIA/VILI检查结果一致,其中CINⅠ级6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3例,慢性宫颈炎46例。VIA/VILI在宫颈癌筛查中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86.92%,准确度为86.80%。结论 VIA/VILI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颈腺癌在临床诊断路径各环节的表现特点,提高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2-2016年经筛查被检出的52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病理活检、锥切或根治术后病理等特点。结果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49岁,51. 9%的患者表现为分泌物异常,异常阴道出血34. 6%,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细胞学提示腺上皮异常仅占23. 1%,鳞状上皮异常占42. 3%; HPV阳性率81. 4%,单一型别占94. 3%,HPV18为最主要型别,占45. 7%,其次为HPV16占37. 1%,与其他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镜下活检初次检出腺癌仅占63. 5%,36. 5%仅表现为鳞状上皮病变且以高级别病变为主,经宫颈锥切及以上治疗确诊合并腺癌。结论细胞学对宫颈腺癌的检出率较低,加入HPV分型检测有较高识别度,部分腺癌的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仅表现为鳞状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需经宫颈锥切及以上手术才被检出。宫颈腺癌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路径各环节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青海省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对落实宫颈癌前筛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青海省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11—; 2015年全部筛查妇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 2015年青海省某医院进行宫颈癌前筛查者10 964名,5年分别筛查妇女1 010、2 778、2 563、1 710和 2 903名,分别占9.21%、25.34%、23.38%、15.60%、26.48%。筛查妇女年龄35~68岁,以46~55岁为主,占46.55%。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共检出异常者259例,异常率为2.36%。不同年份TC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筛查者细胞学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6~55岁异常率较高。高危HPV阳性检出1 419例,阳性率为12.94%,不同年份、年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6~68岁人群高危HPV阳性率较高。TCT异常者检出宫颈上皮瘤变39例,检出率为15.44%,高危HPV阳性者检出宫颈上皮瘤变100例,检出率为7.04%。TCT异常且高危HPV阳性者102例,检出宫颈上皮瘤变28例,检出率为27.45%,不同筛查结果人群宫颈上皮瘤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持续开展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降低宫颈癌患病率,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7.
洪艳  程正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514-4516
目的:探讨醋酸和卢戈氏碘染色肉眼观察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1年9月抽取马鞍山市53 754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采用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5%卢戈氏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异常者进一步采用阴道镜检查并活检。结果:应用VIA/VILI筛查发现3 006例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与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 227例(2.28%)、Ⅱ级125例(0.23%)、Ⅲ级/原位癌229例(0.43%)、宫颈癌16例(0.03%),病理活检阳性率为53.13%。结论:VIA/VILI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适用于大范围普查,可作为早期宫颈癌普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除HPV16/18外的HPV拓展分型检测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就诊的1 200名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女性,并对同期因各种指征转诊阴道镜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的868例妇女,按照是否发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不同年龄段、以及各亚型HPV感染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TCT和高危亚型HPV及各亚型组合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预测效能。结果 (1)1 200名HPV感染的女性中,感染率前三位的亚型依次为HPV52、HPV16、HPV58,60岁以上女性多重感染率更高(χ2=5.56,P=0.022);(2)HPV16、HPV31、HPV33亚型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三种亚型感染均是独立危险因素;(3)60岁及以上的患者HSIL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2,P=0.004);(4)预测HSIL和宫颈癌的因子中,HPV16/3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2015-2017年云南省农村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因素,为行政部门制定宫颈癌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建议。方法对2015-2017年云南省4个项目地区的60 128名目标人群进行HPV检测,并对检测出的3 873例高危型HPV阳性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HPV感染阳性3 873例,单一高危型HPV感染1 821例,其中前5位分别为HPV52型670例,HPV16型415例,HPV58型363例,HPV18型190例,HPV33型183例;混合高危型HPV阳性662例,在混合型感染中包含HPV52型的191例,包含HPV16型的178例,包含HPV58型的166例,包含HPV18型的64例,包含HPV33型的63型。60~64岁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最高,为7. 48%。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中专的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最高,为8. 15%。傣族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最高,为8. 50%。未接受过宫颈癌筛查者占78. 20%;高危型HPV阳性女性中,2 446例进行了细胞学筛查,ASC-US及以上检出率为35. 49%; 708例进行了VIA/VILI检查,阳性检出率为49. 44%; 2 137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阳性检出率为46. 37%; 1 012例进行了活检,检出低级别病变240例,检出率为399. 15/10万,检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166例,检出率为276. 08/10万(其中高级别病变133例,浸润癌33例)。结论以HPV检测为初筛方法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在经济较发达县区可推广,以最大限度降低宫颈癌新发病率,保护广大农村女性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和HPV分型检测,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年)分类。TCT检查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明确(ASCUS)及以上的妇女或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取病理活检。结果1520例受检者中,TCT阳性196例,占12.89%,HPv阳性302例,占19.87%;TcT结果正常165例的HPV感染率为12.46%,其中高危型感染46例,占27.88%,病理活检4.35%为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学异常者中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63.89%、71.43%、88.89%、100.00%。结论TCT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分型检测更: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