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房春  张健 《黑龙江医学》2022,46(1):121-124
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文章综合论述了有关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等多种情况中的研究进展,以评估不同的应用方式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脉成形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一种治疗手段。介入相关材料不断发展,从裸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再到近年流行的药物涂层球囊。金属支架的发明很大程度解决了冠脉狭窄的问题,但是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药物涂层球囊与传统支架相比拥有不少理论上的优势,因此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新选择。它能够向血管内膜均匀地涂布抗增殖药物,在减少内膜增生的同时不留下任何植入物,从而使血管保持原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目前,多数临床试验证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与药物洗脱支架拥有类似的效果,并且不会引入额外的支架,因此更能体现不植入永久性支架的理念。此外,在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时,药物涂层球囊也体现出相应的优势。现本文就药物涂层球囊在不同冠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11例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解除早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脉狭窄、缺血症状的一系列手术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球囊血管成形术 (置入或不置入支架 )。已经证实 ,对于经过恰当选择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PCI在预防心肌梗死 ,延长生存方面 ,至少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同样有效[1,2 ] 。尽管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多数缺血症状在近期内得到改善 ,但是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支架的应用能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近期和远期的效果 ,降低再狭窄率[3 ,4] ,然而支架术后仍有 2 0 %~30 %的再狭窄率。再狭…  相似文献   

4.
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炜 《海南医学》2002,13(12):14-18
近年来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 ,球囊术后的再狭窄可能与血管的弹性回缩 ,血栓形成 ,细胞过度增殖及血管的再塑型 (remoderling)等因素有关 ;而支架术后的再狭窄则几乎都是由于支架与动脉壁接触部位的内膜过度增生所致。针对再狭窄发生的机制 ,人们已对许多药物和基因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 ,包括血小板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凝剂、溶栓剂、抗氧化剂、抗炎剂、环氧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基因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抗癌基因、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等等。但这些药物或基因往往是动物试验有效 ,临床应用低效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治疗血液透析通路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DCB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血液透析通路各部位狭窄的5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DCB扩张后的初级通畅率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再发狭窄患者DCB扩张后与之前高压球囊扩张后的效果,原发狭窄病变与再发狭窄病变及3种不同类型DCB扩张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7.75±13.48)个月。DCB扩张后6、12、24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8.7%、40.7%和24.1%,初级通畅中位时间为11个月。其中24例曾行高压球囊扩张,DCB扩张后与之前高压球囊扩张后的初级通畅率相比较,DCB具有更好的初级通畅率(6个月初级通畅率为79.2%比25.0%,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40.9%比12.5%,P值均<0.05);原发狭窄与再发狭窄患者DCB扩张的通畅时间和3种不同类型DCB扩张后通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9-22+封三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行DC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其中ISR 22例,小血管病变26例。另选取性别、病变血管及类型相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相近的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记录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9.15±5.46)个月。DES组MACE发生率为8.34%,高于DCB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病例,DCB组中无非致死性AMI,DES组发生1例(2.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行TLR 2例(4.17%),低于DES组4例(8.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在(9.24±4.02)个月有1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和4例复查冠脉CT,ISR患者10例(1例血管狭窄85%),小血管病变13例(1例血管狭窄90%);DES组在(8.34±5.28)个月有14例复查冠脉造影,ISR患者6例(1例血管狭窄80%),小血管病变8例(1例血管狭窄99%的非致死性AMI,2例血管狭窄75%和8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随访过程中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药物涂层支架,可作为临床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A组)和药物洗脱支架组(B组).比较两组靶病变管腔直径面积变化、不良心血管事件、再狭窄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B组最小管腔直径、面积优于A组...  相似文献   

8.
邱雪  徐广马 《微创医学》2022,(5):535-540
<正>冠状动脉疾病是影响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已经被证实是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已显著降低,特别是小血管疾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患者。既往研究发现,在SVD介入治疗中,裸金属支架治疗的再狭窄率高达40%~50%,而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再狭窄率降至5%~25%[2]。随着第二代、第三代DES的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和支架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ST)的概率又进一步降低[3-4]。但在SVD患者中,支架的应用仍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和普通球囊(common balloon, 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症状性ICAS患者100例。根据术中使用的球囊类型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n=50)和普通球囊组(n=50)。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任何卒中或死亡发生率、术后1年的再狭窄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普通球囊组和药物涂层球囊组术后30 d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2/50)、2%(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普通球囊组和药物涂层球囊组再狭窄率分别为16%(8/50)、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症状性ICAS患者中,使用CB和DCB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与CB血管成形术相比,DCB血管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isis, ISR)发生率更低,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DCB血...  相似文献   

10.
11.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累及较大分支开口的病变,其分支血管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目前已有几种不同支架置入术式可用于分叉病变的治疗,但手术过程复杂,仍存在远期预后不佳等问题。药物涂层球囊(DCB)是基于药物洗脱支架的抗细胞增殖药物递送系统,可在无异物残留的同时维持正常血管的直径和功能,且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效果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当。DCB现已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替代治疗,对DCB策略及药物洗脱支架联合策略在分叉病变临床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将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经研究证明,糖尿病、冠脉直径、冠脉病变长度和部位等都是影响植入金属裸支架(BMS)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1]。至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近来已引起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引起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经过对金属裸支架、西罗莫司涂层支架、聚合物的材料的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的对比研究,发现植入药物涂层支架(DES)患者有较高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3]。关于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认为支架植入后至…  相似文献   

13.
冠脉介入治疗问世20余年来发展迅速,目前许多国家冠脉介入治疗的年例数已经超过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再狭窄一直是冠脉介入治疗领域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90年代以来支架的广泛应用将再狭窄率从40%降低到20%,使介入治疗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涂层支架的问世又为冠脉介入治疗开创了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药物涂层球囊(DCB)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段,能克服支架植入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需长期双联抗血小板等不足,并且已有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了DCB在支架内再狭窄(ISR)治疗中的优越性;但在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应用尚存在争议,如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完全闭塞和分叉部病变仍在研究中.本文将目前可用的DCB...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逐渐普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带来的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金属支架永久留在体内、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发症等问题也愈发严重,即使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治疗仍无法很好解决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冠脉小分支病变、冠脉弥漫性狭窄、冠脉血管严重扭曲病变、冠状动脉桥血管吻合口病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传统指导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结局。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药物涂层支架ISR于我院行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把患者随机纳入血管内超声组(IVUS组)或传统组,每组各50例。IVUS组的患者经造影检查确诊ISR后,马上行IVUS评定ISR的分型,根据分型结果指导治疗。造影检查时记录两组患者的直径狭窄百分数,回顾分析此前两组患者的病变靶血管、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以及病变长度。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6、9月电随访患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典型心绞痛发作次数、再次住院次数等情况。出院12月,两组患者均住院再次行造影检查和IVUS检查,再并继续记录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直径狭窄百分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病变靶血管、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以及病变长度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线水平的支架植入情况相当。12月后所有患者复查造影检查和IVUS检查,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IVUS组的直径狭窄百分数和支架再狭窄均显著低于传统组,而IVUS结果则显示,两组患者在平均支架面积、平均管腔面积、最小支架面积以及平均支架体积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IVUS组的平均内膜增生面积、平均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数、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数、平均内膜增生容积以及平均内膜增生容积百分数均显著少于传统组。两组患者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均没有发生全因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其中IVUS组典型心绞痛发作89人次,再住院10人次,传统组典型心绞痛发作151人次,再住院21人次,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指导比较,IVUS指导ISR的治疗,前者可降低支架再狭窄,同时减少患者典型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和再住院次数,这可能与IVUS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药物涂层支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由之而带来的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引起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因素不尽相同,如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支架邻近血管重塑、炎症、愈合、基因等,但是目前公认的ISR形成机制除血管壁在血管扩张后弹性回缩和血栓形成外,损伤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过度增殖并向内膜迁移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已被公认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疗效。药物涂层球囊(DCB)含有抗增殖药物,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发生,从而克服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局限性。近年来的临床试验显示,DCB在治疗股腘动脉的初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可明显提高一期通畅率(PP),降低晚期管腔损失(LLL),但DCB在膝下动脉(BTK)中的治疗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对DCB在治疗LEASO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TM)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病例为02年3月至05年2月我科住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51~78岁,其中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稳定性心绞痛3例,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病23例,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12例,分叉病变17处,弥漫性病变10例。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术中肝素10,000 IU,使ACT〉250S。应用直径1.5~2.0mm球囊充分预扩张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支架置入,置入长度为8~33mm,直径2.5~3.0mm支架,释放压10~14个大气压(atm),共植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38枚,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每日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结果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均消失,其中1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术后第3天因亚急性血栓形成致再次心肌梗死,而行急诊PCI术后痊愈。其余病例随访1~22月未发现有再发胸痛及心电图改变。5例术后6~12月复查冠脉造影,未发现再狭窄。结论cypher TM在CHD患者PCI中应用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