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 CT 检查资料的43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对该疾病影像学特点(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组43例病变均为直径≤20 mm 的孤立性结节,均行胸部多排螺旋 CT 扫描、横断面高分辨 CT(HRCT)扫描、动态 CT 增强扫描及胸部容积多平面重建(MPR),所有患者病变至少具有该疾病影像学特点中的2-3个征象,可作为该病影像及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 CT 对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薛树琼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2):175-176
早期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早期无显著症状,通常以腺癌、鳞癌较为多见,占80%左右[1]。临床诊断中,研究发现螺旋CT的应用可提高肺部结节检测的敏感性,有利于详细了解相关征象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了有效保证。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46例,对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应用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00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以多层面重建法进行重建,比较横断位薄层图像与MPR图像对病灶深分叶、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等征象的显示率.结果:100例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清晰,与横断位薄层图像比较,MPR图像能明显提高深分叶、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气相的显示率,并能减少"空泡征"的假阳性,对短毛刺征的显示率无明显改变.结论:多平面重建方法简单易行,能充分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为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12)
目的探究64排CT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检查和CT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病灶部位情况以及主要征象,分析比较。结果 X线检查显示病灶共67处,CT检查显示病灶89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共76例患者表现为分叶征(85.39%),毛刺征73例(82.02%),棘样突起29例(32.58%),空洞征31例(34.83%),胸膜凹陷征27例(30.34%),空泡征及支气管征9例(10.11%),血管集束征32例(35.96%),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63例(70.79%),骨转移17例(19.10%),胸水16例(17.98%),CT检查主要征象例数与X线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8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检查灵敏度为93.42%,特异度为76.92%;X线检查灵敏度为70.31%,特异度为44.00%,两种检查方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对周围型肺癌病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能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有不断上升之趋势.周围型小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径小于3cm的恶性结节[1],其临床症状出现较晚,确诊时多属中晚期,已失去根治机会,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CT特别是螺旋CT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收集我院近3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周围型小肺癌病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螺旋CT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2010年2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孤立性周围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周围型原肺癌的诊断价值[1~3],提高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本组23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48~82岁,平均66.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血丝等,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肺癌.其中鳞癌13例,腺癌7例,小细胞肺癌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SPL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及MPR、SSD、S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CT征像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结果 采用MPR重建后对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空泡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MPR重建后对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05、8.25、4.61,P%0.05).采用SVR重建后无空泡征检出,而对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VR重建后血管集束征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1,P<0.05).采用SSD重建后无空泡征检出,而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SD重建后对胸膜凹陷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7,P<0.05).结论对SPLC进行MPR、SSD、SVR等三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对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显示敏感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7)
目的探讨CT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价值,给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者96例CT结果并和X线的结果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病原菌的检查结果。结果经CT检测,肺部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有曲菌球型31例,所占比例是32.29%;实变型17例,所占比例是17.71%;结节性型8例,所占比例是8.33%;弥漫型40例,所占比例是41.67%;经CT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例数是81例,阳性率为84.38%;经X射线检查,呈阳性的患者例数为56例,阳性率为58.33%,两类检查方法的阳性率比较,CT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射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6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真菌培养,培养结果呈阳性的为96例,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00.00%。其中培养的菌种中,曲霉菌有39株,所占的比例是40.63%;白色假丝酵母菌有34株,所占的比例是35.42%;光滑假丝酵母菌有12株,所占的比例是12.50%;热带假丝酵母菌有8株,所占的比例是8.33%;其他菌种有3株,所占的比例是3.13%。结论 CT结果结合患者的基本病情,能初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对其治疗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离心性空洞(exodic cavity)与向心性空洞(esodic cavity)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对周围型肺癌空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空洞110例和经病理、痰检以及临床治疗后随访证实的肺结核单发空洞(空洞壁厚度>3 mm)106例的MSCT资料,其中56例周围型肺癌空洞和46例肺结核空洞行MPR,对比分析MPR与横断面薄层扫描对离心性空洞与向心性空洞的检出率.离心性空洞是指空洞位于肿块的背离肺门侧,向心性空洞是指空洞位于肿块的肺门侧.结果 离心性空洞在周围型肺癌空洞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肺结核空洞(χ2值为76.541,P值<0.01),敏感性为63.6%(70/110),特异性为90.9%(70/77).向心性空洞在肺结核空洞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空洞(χ2值为79.531,P值<0.01),敏感性为64.2%(68/106),特异性为90.1%(68/75).行MPR后,离心性空洞在周围型肺癌空洞中的检出率为85.7%,向心性空洞在肺结核单发空洞中的检出率为84.8%,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法的检出率(χ2值分别为10.083、8.100,P值均<0.01).结论 离心性空洞与向心性空洞对周围型肺癌空洞和肺结核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MPR可提高离心性空洞与向心性空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4月46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直径≤3 cm的肺内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6例肺内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中,腺癌25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9例,未分型癌1例。多层螺旋CT征象:分叶征36例(78%);毛刺征28例(61%),短毛刺21例,长毛刺7例;棘状突起13例(28.3%);空泡征9例(20%);胸膜凹陷征16例(35%);血管集束征12例(26%)。增强扫描11例,增强幅度42-65 Hu。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可以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对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细胞肺癌(PSCL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SCLC患者的CT表现.结果:53例中,肺内病灶呈结节状39例,团块状11例,片絮状3例;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小波浪状或浅分叶状.49例伴有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39例肺门或和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大小超过肺内肿瘤,35例肿大的淋巴结融合成块而呈现冰冻纵隔改变.结论: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扫描是诊断PSCLC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的我院经手术或/或病理证实的182例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的分析,旨在提高CT医生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和重视,探讨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证实的肠梗阻的螺旋CT影像资料,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性100%,对肠梗阻部位判断的准确性及病因判断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肠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21例(包括阑尾炎脓肿形成1例,肠憩室炎1例),闭孔疝1例,腹股沟疝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侵犯肠壁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在显示肠梗阻的存在与否、确定肠梗阻部位以及梗阻原因判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5)
目的探析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多排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急性肠梗阻的30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绞窄性肠梗阻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及总体定位诊断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相比,多排螺旋CT在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及总体定性诊断上的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成像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CT资料,CT扫描采用16层螺旋机,平扫加强化,随后进行1mm重建,传输到工作站进行SSD、MPR成像。结果SSD、MPR技术可多方位、立体、直观的清楚显示肺结节表面征象及空间关系,确切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肺血管集束征等周围型小肺癌的特征,SSD成像对分叶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SSD、MPR、2D横断图像三者结合可明显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MPR重建后对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空泡征等征象检出率均高于薄层扫描,但是其中MPR重建后对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4、10.52、3.85,P〈0.05)。采用SSD重建后无空泡征检出,而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但是其中SSD重建后对分叶征和胸膜凹陷检出率则明显高于薄层扫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1、6.01,P〈0.05)。结论多层螺旋技术达到各向同性成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