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外置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方法 23例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PTCD基础上先行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留置8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随后配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胰头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结果 23例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者,22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中位支架通畅期为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施行支架内外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所有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支架内外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5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肿瘤局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黄疸、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同时取得8例PR、5例SD的近期肿瘤控制率,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微创、有效的优点,而适形放疗可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阻塞的可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3月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 胆道内架植入术 ,对 5 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进行姑息性治疗。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本组 18例是一次性置入引流管和内支架 ,34例经引流胆汁后胆囊压力降低行再胆道支架置入。一、术前护理(一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 ,病程时间长 ,经历过许多不同的治疗 ,对这种新技术的治疗效果 ,心存疑虑。同时 ,又由于明显黄疸伴皮肤瘙痒 ,患者感到万分痛苦之余 ,又急于借此治疗手段以缓解。缘于这种复杂的情绪 ,护士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耐心讲解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梗阻是指良性或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外科手术创伤大,且大部分病人失去手术机会.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作为介入放射学的一项新技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对3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44例胆道梗阻患者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如导丝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则行支架置入或内外引流术.结果 44例患者中6例单纯外引流;7例单纯内外引流;2例仅行PTC胆道造影而未行胆道引流;29例置入支架32枚,其中19例行支架置入 外引流,10例单纯支架置入.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例中,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从术前(351±142.4)μmol/L降至(143.5±97.6)μmol/L,13例血清总胆红素1个月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3例血清总胆红素1个月无明显下降(<50%).死亡9例,生存时间3~21个月,中位生存期6.8个月.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全部病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料支架组16例,金属支架组12例.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黄疸消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6~12个月生存率.结果 首次置管成功率83.3%,总置管成功率93.3%,置管成功28例均达到降黄疸目的,临床症状缓解.早期并发症主要为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其中胰腺炎2例,发生率7.1%;胆管炎3例,发生率10.7%;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堵塞.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达78.6 %及39.3 %.结论 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行介入治疗的65例肝门区肿瘤并梗阻性黄疸患者,36例(对照组)单纯行胆道支架术;29例(观察组)联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肝门区肿瘤.结果 2个月后,根据m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观察组65.5% (PR 19例,CR 0例)明显优于对照组11.1%(PR 4例,CR0例)(P<0.05).支架术后4个月内两组再梗阻率无差异(P>0.5),而4个月后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支架平均通畅时间:观察组(8.9±0.7)个月较对照组(6.3±0.5)个月长(P<0.05).中位生存时间:观察组(12.0±1.1)个月较对照组(8.1±0.7)个月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门区继发肿瘤(P=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P=0.03);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P=0.00)是患者生存时间独立的预后因素.支架植入术和125I粒子植入术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肝门区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瘤内照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胆道支架组,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胆道支架与十二指肠支架联合应用治疗胆道消化道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双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实施治疗。16例患者先经过经皮肝穿刺置入胆道支架解决胆道梗阻,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后,14例患者经口腔、2例患者经胃造瘘口置入十二指肠支架。有4例患者同时有胆道和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同时置入胆道和十二指肠支架。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置入了双支架,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再梗阻的表现。生存期1~14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联合双支架置入是治疗胆道和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联合血管重建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5例胰头癌侵犯门静脉的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切除及门静脉对端吻合血管重建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均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一门静脉切除,门静脉阻断时间为21—32min。结果手术后5例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胆、胰痿、感染及出血、血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切除肿瘤均为腺癌。切除的血管4例为肿瘤侵犯,1例为炎性粘连。5例患者均随访。存活超过两年者3例,存活超过5年者1例,1例尚在随访中。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病例施行联合切除血管的胰头癌根治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Bismuth分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胆总管远端狭窄行胆道置入金属支架引流联合γ刀治疗,先行B超引导下左侧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再行右侧肝内胆管置管引流(PTCD),置入3枚胆道支架解除梗阻。黄疸消退后行体部γ刀治疗,观察患者胆红素、转氨酶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 5例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为289.38±101.43μmol/L,直接胆红素180.42±72.5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8.80±82.65U/L。术后1周、1个月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94.2±20.43、27.20±14.60μmol/L,直接胆红素分别为62.37±30.41、20.58±9.3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109.27±45.52、59.80±35.18U/L。5例患者术后生存期分别为10、13、14、17、24个月,其中3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期15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是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病例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146枚胆道支架,其中63例(试验组)术后 5~7 d后行HIFU治疗,59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 支架置入1个月后试验组黄疸缓解率为98.4%(62/63),对照组为96.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腹胆肠吻合及开腹胆道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选择。方法:回顾分析71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开腹胆肠吻合(n=44)及开腹置入记忆金属合金胆道内撑支架(n=27)治疗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胆肠吻合或胆管末端支架置入达到内引流。术后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μmol/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在术后第2周以后开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周,平均生存(31.69±33.24)周。全组死亡4例,死亡率5.63%。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12例,胆道出血5例,肝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结论:开腹胆肠吻合及开腹胆道支架置入均可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提高安全及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游洋  常钢 《放射学实践》2006,21(7):750-751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常见原因有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壶腹癌和肝门部转移癌等,目前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已广泛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然而胆道支架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支架内再狭窄问题,如何解决再狭窄问题已成为介入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术前做好心理干预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恶心呕吐等处理;术后加强PTCD引流管管理、辐射防护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成功率100%;比较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基本缓解;并发症计发生胆心反射1例、PTCD引流管移位2例,术后畏寒、发热1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经有效处理后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9个月。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术中护士密切观察、熟练掌握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早发现、早处理并发症,可让患者安全度过康复期。  相似文献   

16.
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术 ,在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恶性梗阻黄疸的 74例胆道支架 (包括 42例金属支架与 3 2例内涵管 )内引流术后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对降低胆红素和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疗效 ,胆红素以术后 1周时间下降最明显 ,术后 3周趋向正常。胆道支架以选择上段胆管梗阻为多 (占 5 2 .7% )。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少 ;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阻塞。金属支架半年阻塞率为 19% ,平均开通时间为 2 14d ,内涵管半年阻塞率为 2 5 % ,平均开通时间为12 2d。结论 胆道支架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 ,降低胆红素 ,尤其对高位胆道梗阻有较大优势 ;由于其微创性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 ,估计生存期较短 (<6个月 ) ,宜选择支架引流 ,如选择金属支架 ;经济条件不许可者 ,可选用内涵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内支架和十二指肠金属内支架联合应用治疗胰头癌的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5年7月,对4例出现胆道梗阻的胰头癌患者先置入胆道内支架行减黄治疗,当其出现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时,再置入十二指肠金属内支架,观察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4例患者的胆道和十二指肠内支架均一次置放成功。置入胆道内支架后,所有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在24h后下降50%左右,1周时均降到正常范围,黄疸消退。当胆道支架堵塞时,行支架置换术或再次置入支架,均成功减黄。置入十二指肠金属内支架后,患者的消化道梗阻症状得到缓解,可进食。当肠道梗阻再发时,再次置入十二指肠内支架。其中1例患者先后共置放3枚十二指肠金属内支架。4例患者均无支架置入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死亡2例,其中1例置入支架后生存24个月,1例生存22个月,直至临终均无黄疸及肠梗阻症状;另2例患者仍在随访中,1例置入支架术后16个月,1例9个月,目前均无黄疸及肠梗阻症状。结论胆道内支架联合十二指肠内支架可以明显改善胰头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确诊为MOJ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DSA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并植入自膨式胆道裸支架及125I粒子条。评价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情况。 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疗效评价中显效18例,有效9例;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术后CA199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截止随访日期,17例患者死亡;支架通畅时间为(10.1±3.2)个月;高位和低位梗阻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0个月。结论?经PTCD行支架及125I植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黄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胰头癌的MRCP临床诊断的特异征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探讨MRCP对胰头癌的临床诊断的特异征象。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2例胰头癌病例的术前MRCP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T1WIFS、T2WIFS、MRCP冠状位扫描成像。16例术前行CEMRA肠系膜血管三期扫描成像,显示腹腔动脉、门静脉及肠系膜血管。结果本组21例胰头癌通过MRCP扫描诊断为胰头癌,1例胰头癌误诊为慢性胰头炎。MRCP确诊率为95.4%。本组22例胰头癌MRCP上均有胆总管和主胰管胰头段,因癌瘤侵袭而破坏截断其残留段信号示增高且扩张征象,而且示残存之胆总管与残留主胰管不相交的征象,称之“不相交征”,这是确诊胰头癌的MRCP特异征象。CEMRA显示腹腔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受到肿瘤侵袭破坏者分别为3例、3例和4例。结论MRCP扫描“不相交征”对胰头癌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