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65%~75%的高分级前列腺癌伴骨转移(metastaticbone disease,MBD),5年存活率仅为25%,中位生存期近40个月[1]。去势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ADT)前列腺癌18~20个月后,可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有效,有效率为96.1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可耐受。结论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利度胺,治疗至少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4个月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状态(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可改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或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达到治愈。但随着病程发展,几乎所有初始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都将产生激素抵抗,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近年,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治疗方案对多种实体瘤效果显著,治疗CRPC也取得初步疗效。本综述旨在总结帕博利珠单抗在CRPC临床试验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燕  孙华宾 《全科护理》2011,(8):695-696
[目的]探讨预防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病人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96例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在行化疗时静脉使用多西他赛(5 mg)和口服地塞米松,采用"填表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不服用地塞米,给予常规护理。对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预防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激素预防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作用明显优于多西他赛单独使用,在化疗过程中配合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雄激素去除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初期疗效肯定,但经过18~20个月,疾病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剩余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2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质量分数10%鸦胆子油乳(Brucea javanica oil emulsion, BJOE)对戈舍瑞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戈舍瑞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分为空白组、BJOE组、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BJOE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质量分数10%BJOE、0.6μg/L多西他赛、质量分数10%BJOE+0.6μg/L多西他赛进行干预。培养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培养48 h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凋亡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细胞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24、48、72 h时,多西他赛+BJOE组、多西他赛组、BJO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降低(P0.05),3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培养48 h时,空白组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分布均匀;BJOE组、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BJOE组部分细胞呈不规则状态,染色质固缩、体积缩小,部分出现蓝色凋亡小体,其中多西他赛+BJOE组凋亡现象最明显;培养48 h时,多西他赛+BJOE组、多西他赛组、BJOE组、空白组细胞凋亡率[(28.71±3.15)%、(18.85±2.03)%、(14.62±1.57)%、(9.10±1.02)%]依次降低(P0.05),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增高(P0.05),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质量分数10%BJOE与多西他赛联用可抑制戈舍瑞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对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可能与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患者经过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前列腺癌细胞适应低雄激素环境后,病情将不可避免地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独或联合二甲双胍(MF)治疗有可能延缓中老年前列腺癌的发展。本文就MF对前列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疗法在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包括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在过去几年中,已有多种ICIs应用于CRPC,并证明可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OS),但是由于适用人群受限以及毒副作用大,大部分药物的临床获益很少是持久的。目前可预测ICIs在CRPC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仍欠缺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因此寻找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雄激素去除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初期疗效肯定,但经过18~20个月,疾病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中位生存期只有1~2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病人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96例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在行化疗时静脉使用多西他赛(5 mg)和口服地塞米松,采用"填表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不服用地塞米,给予常规护理.对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预防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激素预防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作用明显优于多西他赛单独使用,在化疗过程中配合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西他塞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1例经雄激素阻断治疗失败的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塞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多西他塞75mg/m2静脉滴注d1,8,甲地孕酮160 mg/d,连续口服,28 d为1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毒副反应患者无法耐受。结果21例平均随访15个月,PSA缓解率61.9%,有效持续时间平均12.6个月,9例可测量病灶,有效率66.7%,CR44.4%,PR22.2%,疼痛缓解率47.6%,其中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6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生存率47.6%。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多西他塞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99-4400
评价和探讨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取睾丸切除去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睾丸切除去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PSA水平、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及疼痛评分等情况,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A水平、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前列腺癌使用多西他赛联合睾丸切除去势治疗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疼痛和副作用发生情况,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雌二醇氮芥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2例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全部经手术去势及不同程度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之后病情再进展,经全身骨扫描证实均有多发性骨转移灶,其中17例伴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疼痛。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使用,雌二醇氮芥为420mg/d,第1~5天使用,每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5例患者的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PsA〈4ng/L),12例PSA值下降超过50%,5例PSA值变化不明显。17例伴有骨转移灶疼痛的患者中有10例疼痛消失,7例疼痛患者按VRS分级分为I级4例、Ⅱ级3例。随访时间为8~26个月,平均17.3个月。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7个月,平均疼痛缓解期为12.5个月;PSA值降低的稳定期平均为11.8个月。本组病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等,但均在可耐受的范围。结论雌二醇氮芥加多西他赛全身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山奈酚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靶点,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CRPC的靶点,同时,从药物靶点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山奈酚治疗靶点,通过韦恩图工具获取靶点交集作为山奈酚抗CRPC的核心靶点,通过R studio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山奈酚治疗CRPC的生物学过程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挖掘了山奈酚治疗CRPC的29个核心靶点:ESR1、SRC、EGFR、AKT1、PTGS2、CYP19A1、MMP9、ABCG2、ESR2、IGF1R等,主要通过调控内分泌抵抗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蛋白聚糖在癌症、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预测了山奈酚治疗CRPC的核心靶点、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信号通路,将有助于山奈酚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阿比特龙联合强的松治疗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 C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m CRPC患者31例,给予阿比特龙1000 mg,每日1次,强的松5 mg,每日2次治疗。观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有效率以及毒副反应等。结果 31例患者随访时间5~20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3月,其中2例死亡。PSA缓解24例,总有效率77.4%,其中PSA≥100 ng/ml的缓解率为71.4%,PSA100 ng/ml的缓解率为82.3%;接受过化疗者PSA缓解率为60%,未接受过化疗者73.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水肿、低血钾、高血压,均可耐受。结论阿比特龙联合强的松治疗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 CRPC)的疗效肯定,可耐受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65-3167
目的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分别使用比卡鲁胺、氟他胺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予以氟他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比卡鲁胺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5、15个月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治疗后20、30、40个月,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4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6.32%(P0.05)。结论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使用比卡鲁胺治疗较氟他胺效果更好,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CE-MRI参数对比改良Gleason评分、PSA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风险性所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93例,记录其年龄、DCE-MRI参数、改良Gleason评分、PSA、BMI、TNM分期。所有患者的随访期为2年,单因素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程度;运用t检验显示前列腺癌影响因素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 ROC曲线分析K^(trans)值和PSA水平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发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风险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改良Gleason评分、PSA、DCE-MRI参数、以及TNM分期均能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提示患者的DCE-MRI参数K^(trans)值(P=0.027)、PSA值(P=0.028)对CRPC风险有显著影响,且K^(trans)值影响程度明显高于PSA(RR=2.413 vs RR=2.012)。t检验提示预后不良组K^(trans)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预后不良组中PS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24);ROC曲线下K^(trans)值的AUC为0.843(95%置信区间:0.769~0.91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14%,71.43%;PSA水平的AUC为0.752(95%置信区间:0.657~0.84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2%,63.42%。结论:DCE-MRI参数K^(trans)水平在评估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CRPC风险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中,约有50%的病例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且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通常是诱导前列腺癌向CRPC进展的原因。这表明靶向针对该途径的治疗方法可能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具备显著疗效。本文以期通过总结CRPC中PI3K/Akt/mTOR通路的生物学特点、功能、治疗及联合用药,为CRPC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谭瑞雄 《全科护理》2014,12(6):535-53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乳腺癌病人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和预防性用药,密切观察药物毒副反应,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56例乳腺癌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结论]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