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 5T磁共振弥散成像b值为1 200s/mm2时DWI图、ADC图及ADC值在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PCA)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5例b值选用1 200s/mm2(或为多b值中含1 200s/mm2)的前列腺MR检查资料,将28例PCA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除行常规扫描序列采用T1WI、T2WI、DWI,DWI扫描外,b值均同时选用1 200s/mm2;后处理产生ADC图,测量ADC值。分析比较b值选择1 200s/mm2时常规MR检查+DWI图+ADC值对PCA的诊断符合率,第二组为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再增加ADC图对PC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证实的PCA 88例,前列腺增生(BPH) 76例,前列腺炎5例。其中中央移行带早期PCA 28例,用第一种方法误诊4例,用第二种方法误诊1例。结论 1. 5T磁共振弥散成像选用b值为1 200s/mm2时能较好的反映PCA信号的变化,在DWI图及ADC图表现上具有信号差异,其中ADC图对PCA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DWI图,结合ADC值及常规MRI图像能提高中央移行带早期PCA的确诊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前列腺疾病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及ADC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Ktrans、Vc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等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及Kep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其它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MRI扫描的67例疑诊前列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比较DWI(b=800,1500,2 000s/mm~2)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结果高b值DW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及AUC面积均高于常规b值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WI(b=1 500s/mm~2)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高于DWI(b=2 000s/mm~2)。结论高b值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1 500s/mm~2是诊断相对更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前列腺病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DWI与ADC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在b=50s/mm2、b=800s/mm2,前列腺癌组患者的DWI的信号强度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b=800s/mm2,前列腺癌组患者的ADC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b取800s/mm2时,以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平均ADC值的95%可信区间,将ADC值的诊断阈值放在≤0.87×10-3mm2/s,其诊断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85.71%,准确性为87.04%;而DWI(b=50s/mm2)的其诊断敏感性为63.16%,特异性为71.43%,准确性为68.52%,DWI(b=800s/mm2)的其诊断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74.29%,准确性为74.0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DW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b=800s/mm~2时,DWI和ADC图对前列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DC对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DWI;当b=50s/mm2时,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差,所以ADC值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择感兴趣区域记录MR信号强度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确诊前列腺癌26例,占52.00%(26/50);前列腺增生24例,占48.00%(24/50)。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在b=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之间ADC值比较亦存在明显差异(F=51.02、14.92、176.54,P0.05)。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b=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及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ADC值测量对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像(T2WI)及动态增强(DCE)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癌49例和非癌病例51例(包括46例前列腺增生、3例外周带炎症及2例前列腺结核).所有病例在常规MR检查基础上加扫DCE及DWI序列,DWI的b值为800 s/mm2.比较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统计分析前列腺组织与非癌组织的ADC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DWI图像上,前列腺癌多呈明显高信号,6例局限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得到正确诊断.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0.96±0.22)×10-3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56±0.23)×10-3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ADC值有小部分重叠.T2WI、DCE、DWI及三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5.7%、87.8%、93.9%、100%.结论 T2WI、DCE及DWI三者联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缺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的前列腺病灶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扫描,选取感兴趣区记录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Vc及Kep的值以及DWI的信号强度和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及ADC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 =52.34、14.35、198.64,P<0.05)。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Ktrans、Vc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5.30、21.06、37.95,P <0.05)。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等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及Kep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其它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4.66、5.65、3.81、4.15、3.01、3.24,P <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提高了M 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有助于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容积感兴趣区(volumetric region of interest,vROI)直方图鉴别中央腺体(central gland,CG)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3月—2021年7月于辽阳辽化医院经前列腺标准b值(b=800 s/mm2)和高b值(b=1 500 s/mm2)DWI扫描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9例PCa患者(62个病灶)和80例BPH患者(80个病灶)。在美国GE公司的AW4.6工作站上对标准b值和高b值的DWI图进行后处理,分别获得ADC800和ADC1 500。利用Fire Voxel软件,分别在ADC800和AD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结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采用前列腺病灶采用磁共振扫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确诊前列腺癌26例,占52.00%;前列腺增生24例,占48.00%。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在b=5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之间ADC值比较亦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b=5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及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则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的Ktrans、Vc、Kep等DCEMRI参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组间两两比较可以发现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前列腺组在Ktrans、Vc、Kep等DCE-MRI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则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发现诊断。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DWI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表现及其ADC值的差异,探讨DWI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PCa,38例BPH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PCa区域、BPH的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及外周带的ADC值。结果:PCa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前列腺癌Ca灶及中央腺体非癌灶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091±0.214)×10-3mm2/s和(1.497±0.318)×10-3mm2/s;前列腺增生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39±0.190)×10-3mm2/s和(1.509±0.225)×10-3mm2/s。PCa灶的ADC值明显低于BPH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P〈0.05),其间ADC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对PC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常规MRI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DWI图上病变的信号特点及ADC值提供的病理变化信息,能提高对PCa的定性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前列腺疾病中17例前列腺癌及23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膀胱内尿液的ADC值,统计分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7例前列腺癌中15例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03±0.32)×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62±0.16)×10-3 mm2/s,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内尿液的平均ADC值分别为(3.24±0.30)×10-3 mm2/s、(3.25±0.29)×10-3 mm2/s,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834).结论 DWI可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T2wI结合DWI对PSA异常患者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疾病患者53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3例,前列腺炎患者6例,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34例,行MRI常规平扫及b值1000s/mm^2的DWI扫描检查,经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比较T2WI与DWI结合T2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T。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2%、33.3%、73.5%,DWI结合T:wI对前列腺癌、前列腺炎、BPH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66.7%%、88.2%。结论对于前列腺PSA异常的患者,b值1000s/mm。的DWI结合TzwI能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肾脏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演变规律,探讨多b值DWI在诊断ESWL致肾损伤的价值并优化b值。方法 30例行ESWL患者分别进行肾脏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b值选取50s/mm~2、200s/mm~2、500s/mm~2、800s/mm~2、1 000s/mm~2,分析、比较各b值条件下肾脏DWI的特点。结果 ESWL术后MRI检查均未见肾周及包膜下血肿,而肾实质即刻有斑片状或条索状的异常信号改变,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T2WIFS、DWI呈高信号;在不同b值的条件下,ESWL术后24h、1周靶区的ADC值均明显低于术前测定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术后24h靶区的ADC值已明显降低,1周后呈回升趋势,术后2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随着b值的增大,肾实质的ADC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当b≥800s/mm~2时,ADC值趋于稳定;b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差,当b=1 000s/mm~2时,图像质量已无法满足诊断。结论 DWI能较早反映ESWL致肾损伤的功能和形态学改变,能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对肾脏造成的损害提供客观的依据;不同b值条件下的DWI各有特点,反映ESWL术后肾损伤水分子弥散特征的最佳b值是800s/m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前列腺病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取感兴趣区记录DWI的信号强度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64例经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29例。当b取800s/mm2时,以前列腺癌组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0.87×10‐3 mm2/s ,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1.30×10‐3 mm2/s ,两组ADC之间无交叉,所以以ADC值≤0.87×10‐3 mm2/s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8.57%,特异性为89.66%,准确性为89.06%,Kappa=0.67,P <0.01,说明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对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ADC值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PSA水平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21例及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25例的高b值序列DWI扫描数据。测量病灶区ADC值。t检验比较低PSA水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之间的ADC值的差别。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低水平PSA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组病灶的ADC值(×10-3mm~2/s)分别为:0.663±0.148 vs 0.886±0.25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1)。鉴别低水平PSA的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ROC曲线下面积0.768,阈值0.0008,敏感度71.4%,特异度72%。结论高b值DWI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伴间质炎的鉴别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良、恶性结节的MRI表现,以提高鉴剐诊断的能力.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9例前列腺癌结节和6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多序列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对两者在T2WI上的信号和边缘.DWI信号强度和ADC值、及多期DCE的最大信号强度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例前列腺癌结节T2WI上边界不清、部分不清16例,边缘清楚3例,呈均质低信号;61例前列腺增生结节边缘不清及部分边界不清共34例,边缘清楚27例,信号均匀30例,信号不均匀31例.两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07).于DWI,前列腺癌结节信号强度(b值为800 s/mm2)为60.6±10.7明显高于增生结节(49.7±8.5)(t值为 5.793,P=0.00).前列腺癌结节ADC值为(0.83±0.18)×10-3mm2/s,明显高于增生结节(1.17±0.24mm2/s)(t值为0.4 60,P=0.00).多期DCE,前列腺癌的最大信号强度为385.60±108.27,增生结节的最大信号强度为393.21±111.28(t值为-0.270,P=0.788),两者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速升速降为主,而增生结节以渐进型和速升平台型为主,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其中速升速降型和渐进型曲线于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中央叶T2WI低信号结节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于T2 WI边缘和信号均匀性、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曲线类型均有差异.故MRI多序列成像分析助于对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2加权成像(T2WI)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靶点穿刺、临床病理学确诊并于穿刺前后1个月内行前列腺MRI检查的PCa患者41例,年龄49~89岁,中位年龄69岁。所有患者均行3.0T超高b值(分别为2000、3000 s/mm2)的D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MRI成像。以前列腺靶点穿刺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对PC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各方法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 结果 41例患者中,PCa患者26例(通过临床结合穿刺点位置确诊为外周带PCa),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例。T2WI、DWI(b=2000 s/mm2)、DWI(b=3000 s/mm2)、T2WI+DWI(b=2000 s/mm2)、T2WI+DWI(b=3000 s/mm2)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0.962(25/26)、0.962(25/26)、0.962(25/26)、0.923(24/26)、0.923(24/26),特异度分别为0.400(6/15)、0.667(10/15)、0.876(13/15)、0.800(12/15)、1.000(15/15),准确率分别为0.756(31/41)、0.854(35/41)、0.926(38/41)、0.878(36/41)、0.951(39/4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814、0.914、0.872、0.972(P=0.056、0.001、<0.001、<0.001、<0.001)。 结论 T2WI+DWI(b=3000 s/mm2)序列图像诊断PC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1 H MR波谱(MRS)分析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检出价值。方法对55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疾病的患者行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经穿刺活检证实,15例为前列腺癌(PCa),40例为前列腺增生(BPH),比较两组间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C/C)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PCa组和BPH组的CC/C值分别为2.93±1.77和0.67±0.39,PCa组和BPH组的ADC值分别为(0.71±0.32)×10-3 mm2·s-1和(1.21±0.26)×10-3 mm2·s-1,PCa组和BPH组之间的CC/C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和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弥散成像 (DWI)在正常前列腺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无泌尿系统疾病的健康志愿者 3 0名 (年龄 2 0~ 40岁 ) ,采用SiemensSymphony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 ,在平面回波成像 (EPI)基础上进行MR弥散成像 ,并计算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结果 MR弥散成像能较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带和外周带 ,其平均表观弥散系数分别为 :(1.883± 0 .3 7)× 10 -3 mm2 /s ,(2 .2 5 4± 0 .77)× 10 -3 mm2 /s ;大b值、大b值差所测得的ADC值更精确 ;3种成像方式 (DWI、T2 WI、T2 WI FS)中对比噪声比 (CNR)无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结论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以进行正常前列腺的MR弥散成像 ,有望对前列腺疾病的机理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