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产科收治的73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中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及用量、阻滞完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组新生儿Apger评分。结果: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4.59%,显著高于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观察组新生儿Apger评分为(9.05±0.16)分,对照组新生儿Apger评分为(9.10±0.17)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产妇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显著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并且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麻醉的处理。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麻醉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输卵管切除术后子宫破裂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在6例患者中,5例有瘢痕子宫(包括1例剖宫产术后,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例输卵管切除术后),1例曾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6例患者中4例末次手术史与本次怀孕间隔都不超过1年,其中3例不超过半年。2例子宫破裂发生于产后,产前行无痛分娩,产妇因产后出血于全麻插管下行子宫切除或修补术;4例产妇因胎儿宫内窘迫在椎管内麻醉下行紧急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破裂未改变麻醉方式给予子宫修补术。6例新生儿中,1例胎死腹中,1例缺血缺氧脑病,1例1 min Apgar评分5分,另3例1 min Apgar评分为10分。对6例输卵管切除术后子宫破裂患者的文献复习发现子宫破裂部位有5例位于输卵管切除侧的子宫角部。结论瘢痕子宫仍是发生妊娠子宫破裂的最大危险因素,有输卵管切除术史的孕妇亦需提高警惕。其次末次手术史与怀孕间隔时间短也可能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子宫破裂如未及时诊断与处理,则新生儿的预后差,对于可疑子宫破裂产妇的麻醉方式选择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的效果,为优化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40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实...  相似文献   

4.
刘文佩 《临床医学》2012,32(11):22-2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术安全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剖宫产术产妇的全身麻醉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产妇全身麻醉过程中循环稳定,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5 min,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2 min。2例新生儿经抢救后送儿科,其中1例术前胎儿宫内窘迫,另1例因HELLP综合征孕7个月早产;其余6例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8分。术后随访产妇无术中知晓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合理的麻醉用药,并缩短I-D和U-D间期,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术对产妇和胎儿影响轻微,但仍需严格把握全身麻醉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是产科处理难产、抢救胎儿及产妇生命最常用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近 10年来对剖宫产术方法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我院于 1999年 2月~ 1999年 8月对 133例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 [1 ] ,并与同期 38例老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 ,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剖宫产术指征 见表 1表 1 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比较 (例 )剖宫产手术指征新式旧式头盘不称 3412胎儿窘迫 30 8臀位 2 46巨大胎儿 14 4脐绕颈 14 0过期妊娠 3 1瘢痕子宫 0 4催产素引产失败 80其他 6 3合计 133 381.2 麻醉 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3 方法 采用新式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行剖宫产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5例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镇痛完善,肌肉松弛,麻醉效果好。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是瘢痕子宫患者行剖宫产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产科收治的132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和第三次剖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回顾性抽取产科资料库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剖宫产术发生术中胎儿窒息率、术后盆腔粘连率、术后血栓形成率、术后子宫破裂率;统计并对比三组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及子宫下段厚度;随访6周后对比产后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观察1组和观察2组发生术中胎儿窒息,术后盆腔粘连、血栓形成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分别占4%、18.7%,产后伤口愈合不全率分别为2.0%、9.3%,对照组所有产妇子宫均复旧完全及伤口愈合完全;观察1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无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或三次妊娠再行剖宫产术的难度更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损伤率、血栓形成率及产后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不全概率更高,此外,第三次剖宫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劣于第二次剖宫产妇。因此,针对即将妊娠的产妇,应尽量避免行剖宫产术,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及准备,争取阴道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的再次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剖宫产产后出血初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未试产,行剖宫产术,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观察组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前需先切除疤痕组织治疗,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出血原因。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单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盆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盆腔粘连(OR>1,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盆腔粘连,需针对这些因素采用一定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围生期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产妇剖宫产57例,自然分娩143例,分娩过程中无异常情况。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不属于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针对该类产妇实施综合性围生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术中子宫瘢痕修剪预防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3例再次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剖宫产术后直接双层连续缝合切口,研究组37例剖宫产术后先切除原切口的瘢痕组织,然后双层连续缝合切口,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子宫瘢痕憩室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3 d最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瘢痕憩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瘢痕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残余的子宫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及月经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产妇采用术中子宫瘢痕修剪,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了术后出血量,但可预防和减少子宫瘢痕憩室发生。  相似文献   

11.
蔡蕊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35-1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子宫瘢痕状态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子宫瘢痕状态进行B超检测分级,评价子宫瘢痕修复情况、手术指征及妊娠并发症,选择安全分娩方式.结果:本组160例产妇中Ⅰ级瘢痕子宫78例,经阴道自然分娩66例、再次剖宫产12例;Ⅱ级瘢痕子宫47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或助产分娩25例、再次剖宫产22例;Ⅲ级瘢痕子宫35例,适时行计划剖宫产术.结论:初次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行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69-5470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二次妊娠初次剖宫产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多(P<0.05),分娩时间明显更长(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与非瘢痕子宫产妇相比,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对产妇的身体健康较为不利,临床上应对自然分娩多加提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降低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改善盆腔粘连情况,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情况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科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组,纳入同期首次剖宫产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新生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亦减少...  相似文献   

15.
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选择 1999年 3月~ 6月的剖宫产产妇 6 4例为干预组 ,1998年同期剖宫产产妇 6 0例为对照组。 2组均为足月初产妇。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 ,干预组硬膜外麻醉 5 7例 ,局麻 7例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 5 4例 ,局麻 6例 ;年龄 :干预组 2 3~ 35岁 ,对照组 2 4~ 34岁。经统计学处理 ,2组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麻醉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性别、体重、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2 方法2 1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通过查阅 1998年 3月~ 6月的护理纪录得到对照组 6 0例产妇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03-605
目的分析多次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8例多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手术切口位置不同,将高于原瘢痕处2cm为切口的49例产妇归为对照组,将在原瘢痕处作为切口的49例产妇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新生儿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1和5min Apga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选择原瘢痕位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并发症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该院收治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初次剖宫产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第1、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和感染情况及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相关并发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时并发症较多,风险较大,对母婴影响也较大。临床上应当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  相似文献   

18.
<正>妊娠合并脑疝、脑出血属于产科严重并发症,对母婴造成致命威胁,瘢痕子宫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对此类产妇实施剖宫产存在较大的风险。2014年7月,我院收治1例脑出血、脑疝昏迷的瘢痕子宫产妇,并成功实施二次剖宫产,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产妇34岁,孕30+2周,单活胎,2007年行剖宫产分娩1次,1个月前因突发昏迷入外院,诊断为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某医院397例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感染病原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397例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共有30例发生了产褥感染,感染率为7.56%。从30例产褥感染的产妇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63%,革兰阴性菌占70.37%。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35岁、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围术期血红蛋白数值<90 g/L、手术时间≥90 min以及术前合并生殖道感染等是引起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种因素促使产褥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17-1118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针内针单纯腰麻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术前麻醉,观察分析2组产妇的麻醉有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VAS评分等麻醉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的寒颤、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内针单纯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起效时间等麻醉效果水平相当,差异在于2种麻醉方式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剖宫产术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